关于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材使用情况问卷调查报告.doc_第1页
关于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材使用情况问卷调查报告.doc_第2页
关于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材使用情况问卷调查报告.doc_第3页
关于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材使用情况问卷调查报告.doc_第4页
关于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材使用情况问卷调查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材使用情况问卷调查报告一、调查的背景、目的 自2001年秋季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我省小学数学曾先后使用新课标北师大版、苏教版、人教版教材进行课程改革实验,历经五年。在教材选用的过程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说纷云,莫衷一是。甚至由于教材选用欠妥,乃至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为了全面,真实,客观地了解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在使用上述三套版本教材教学的情况,以便帮助当地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与当地师资水平,办学条件,生源条件相一致的新教材,更好地服务教学,促进课改,我们设计了“江西省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新课标教材使用情况问卷调查”卷两份,分别供教师和学生填答。教师问卷分为三大块:一、教师基本情况;二、对所用教材的看法;三、新教材培训及教研活动情况。学生问卷分为:学生的基本情况;对使用教材的态度;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等几方面内容。 二、调查的范围及方式。 为了准确了解教师对教材使用的情况,使调查结论更具说服力,于2005年12月27日30日先后来到抚州市的临川区、南丰县、崇仁县的15所农村、县城学校的30余名小学数学教师和44名小学生。采用独立笔答的方式。三、调查的详细内容和基本情况本次问卷调查既涉及到教材的看法,又涉及到教学研究活动情况,还涉及到学生对教材的评价。现就调查的结果分项加以说明。(一)关于教师教材的问卷调查1、关于教材使用情况问卷调查统计图表一项目该教材与当地教学实际适应程度该教材整体上体现课改理念的准确度该教材教学内容的容量该教材适应学生接受能力好较好基本适应不适应很好较好一般不理想不足适当偏多不清楚过难适中偏多不清楚代码ABCDABCDABCDABCD人数481719174022170101550百分比13.3%26.7%56.7%3.3%30.0%56.7%13.3%0.0%6.7%70.0%23.3%0.0%33.3%50.0%16.7%0.0%2、关于教材使用情况问卷调查统计图表二项目你的知识储备、教学水平业务能力与教材是否适应按照教材安排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时课时是否够用你认为教材内容能否反映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该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完全适应基本适应有差距不适应很难基本上部分能比较宽松基本不能部分能基本能不清楚严重脱节较大脱节有联系联系紧密代码ABCDABCDABCDABCD人数1413302167511117115177百分比46.7%43.3%10.0%0.0%6.7%53.3%23.3%16.7%3.3%36.7%56.7%3.3%3.3%16.7%56.7%23.3%3、关于教材使用情况问卷调查统计图表三项目该教材是否注重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你班学生对该教材的态度你教学该教材是否有相应的教具、挂图学生手中与教学配套的辅导资料很好较好不够很喜欢较喜欢不喜欢有部分没有练习册测试卷寒暑假作业其它代码ABCABCABCABCD人数111715230101662921230百分比36.7%56.7%3.3%16.7%76.7%0.0%33.3%53.3%20.0%96.7%70.0%76.7%0.0%(二)关于对新教材培训及教研活动的问卷调查1、新教材培训及教研活动问卷调查统计图表一项目培训组织单位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授课专家省市县出版社未参加课改理念课标解读教材分析课例评析讲座交流式案例分析问题诊断出版社指派省级专家市级专家县级专家代码ABCDEABCDABCDABCD人数42181121818629410121056百分比13.3%70.0%26.7%3.3%3.3%70.0%26.7%60.0%20.0%96.7%13.3%3.3%0.0%40.0%33.3%16.7%20.0%2、新教材培训及教研活动问卷调查统计图表二项目培训效果地区和学校经常开展的新教材教研活动你手中有所教学课课程标准平时教学选用其它内容资料好较好一般差校本研究教学研讨会教学观摩教学论文评比有没有基本没有偶尔有经常有每节课都有代码ABCDABCDABABCD人数7176020162718273212133百分比23.3%56.7%20.0%0.0%66.7%53.3%90.0%60.0%90.0%10.0%6.7%40.0%43.3%10.0%(三)关于学生对教材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1、关于教材使用情况问卷调查统计图表一(学生问卷)项目你现在所学教材版本你是否喜欢教材内容你的老师教学方法你喜欢数学课否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很喜欢较喜欢一般不喜欢老师讲学生听师讲生思考提问主动学师少讲生多自学效果不好教材内容动手实践结合很喜欢较喜欢一般不喜欢代码ABCABCDABCDABCD人数43553392033222539500百分比9.1%79.5%11.4%75.0%20.5%4.5%0.0%6.8%72.7%4.5%56.8%88.6%11.4%0.0%0.0%2、关于教材使用情况问卷调查统计图表二(学生问卷)项目你喜欢数学老师吗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老师或家长你在学习中愿与同学合作吗很喜欢较喜欢一般不喜欢经常鼓励很少鼓励经常批评经常帮助很少帮助很少关注愿意一般不愿意代码ABCDABCDEFABD人数367113410031324030百分比81.8%15.9%2.3%2.3%77.3%22.7%0.0%70.5%6.8%4.5%90.9%6.8%0.0%3、关于教材使用情况问卷调查统计图表三(学生问卷)项目你具有以下何种能力你每天完成数学作业时间老师对你们数学学习的评价提出数学问题动手操作能力倾听别人发言自学教材1.5小时1小时0.5小时期末唯一期末加平时测验期末作业单元测验数学活动代码ABCDABCABC人数34252714429123832百分比77.3%56.8%61.4%31.8%9.1%65.9%27.3%6.8%18.2%72.7%四、调查分析与讨论 通过以上问卷统计的基本情况,我们不难发现: (一)关于教师对教材使用情况方面的,可以概括为教材本身的情况、教师教学的情况以及教师眼中的学生对教师的态度三个方面。 1、教材本身的情况 从问卷统计表、图中不难发现,教材本身的质量是得到了教师们的充分肯定和赞赏,无论是从教材体现改革理念的准确度,还是教材内容的容量,内容的选择;无论是教材反映社会的进步;促进学生发展,还是密切联系生活,联系学生生活经验方面,一组组铁的事实让人们叹服。(详情请看1、2、3)这套由“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课标专家成员参与编写的“新课标”教材,具有 的课程理念的特色,是该学科在本次课改的领头军。 2、教师教学情况。 从教师的知识储备,教学水平及能力方面看,完全适应的占46.7%,基本适应的占43.3%,两项合起来占90.0%,从而说明该套教材切合教师的教学水平,绝大多数教师能够胜任本套教材的教学。此外,教具和教学挂图也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资源,数据表明,有教具和教学挂图的占86.6%,没有的占20%,给部分教师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3、教师眼中的学生对该教材的态度 很喜欢该教材的占16.7%;较喜欢的占76.7%,两项合起来占93.4%。说明该教材深受学生喜爱,丰富的内容,鲜活的版面,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题材,彩色多姿的色调,象一幅幅鲜活的卡通画,磁铁般地吸引孩子们的眼球,为孩子们喜欢数学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关于教师对教材培训及教研活动方面的,有以下值得关注的几个方面: 1、培训的组织单位,设区市占70.0%,县(区)占26.7%,要加强县(区)的组织培训的力度,增加县(区)一级的培训比重。 2、培训内容单一,侧重在课改理念、课标解读方面,共占96.7%,要加强课例评析教研活动的开展。 3、培训方式单调,讲座的占96.7%,而交流式和案例分析分别占13.3%和3.3%,至于问题诊断的培训方式为0。因此,丰富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显得尤为迫切。 4、要突出和加强教学观摩和校本研究活动的开展,这是广大教师喜闻乐见的教学研究活动形式,而且是促使教师专业成长,解决教学中实际问题最好途径,是创造性实施新课程提高教育质量的制度保障,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三)关于学生对教材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 本部分内容概括起来有学生对教材的态度,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反映和学生本身的学习状况。 1、学生对教材的反映。 对数学教学内容很喜欢和较喜欢的占75%和20.5%,一般的占4.5%,不喜欢的没有;喜欢数学课的合计占100%,没有不喜欢数学课。说明该教材深受学生喜爱。 2、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反映。 喜欢老师讲、学生思考提问主动的占72.7%,教材内容动手实践结合的占56.8%。说明该教材在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方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这正是课程改革所迫逐的目标之一。 3、学生学习的状况 很喜欢和较喜欢数学教师的占97.7%,说明由喜欢数学教师而喜欢数学课的学生人数增加,表明数学教师观的转变,真正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伙伴,师生关系的融洽,民主、平等气氛的生成。在与伙伴合作学习中,愿与他人合作的占90.9%,说明同事们之间合作意识正在逐步加强,这也是课程改革以来所发生的深刻变化,这也是课改期盼的目标。 学生所具有的能力方面,表中所列举的四个方面,都程度不同的得到加强;学生每天完成作业的时间半小时和1小时的占93.2%,说明绝大多数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学生的负担并不很重。老师对学生学业的评价由过去写的期末测试转化为平时学习和期测试相结合的评价,充分体现了评价的改革和进步。 (四)教师对教材总体评价和意见1、您认为这套教材的特色集中表现在哪些方面?1、教材选用事例来自生活,突出了情景性,趣味性2、注重了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3、注重了估算能力的培养,注意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4、让学生关注身边的数学,培养学生数学意识5、逻辑性较强,低年级可操作性强6、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7、每个课时的内容有层次性8、教学内容螺旋型上升9、教材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有些地方体现了动感2、你对该教材的修订有什么建议?1、设计一些循序渐进的例题,更有系统性、规律性、完整性;增加与教材同步的练习题;必要的计算训练课时安排不够;增加些有关能力培养的“星号题”,当然难度适中,增加一些课堂外的题型;练习册、试卷中的难题与新教材不挂钩;题目较少,练习太少;建议补充解答的过程;编写结合生活实际的例题,加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2、部分内容课时安排极少,要学生解决的实际问题偏多,3、有些内容划分过细(低年级统计教学;二、三年级可能性探究活动)4、教材部分偏难,不适合后进生;降低教材难度,面向全体学生5、知识点稍集中了些6、教材内容广泛,中间联系不是很密切,学生掌握某一知识点后,学习下一知识点的内容与前一知识点没有多大关联,教师难把握7、建议把一年级的钟表教学往后安排8、适合城市学生,不适合农村学生,不适合大容量班级教学;考虑农村孩子的实际困难,关注他们的发展9、希望多些配套教学挂图10、加大一点难度3、你希望出版社提供哪些信息平台?1、正式期刊,建立能与教师直接交流的教学资源网站,提供各方面业务帮助,素材2、希望研究更多的切合农村小学教育实际,适合大班额课堂教学实绩的常规性案例3、试验通讯4、数学教具,相应的课件5、定期召开教学教研会6、多出教师辅导资料,请专家亲临指导案例五、建议与对策综合教师问卷调查和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对已在我省各设区市使用的新课标的几种小学数学教材,以及关于今后教材的选用提出如下建议:1、在我省各设区市,县区业已使用的北师大版、苏教版、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材,都是各有关编写单位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关于“教材编写建议”的要求编写的,体现了标准的理念和要求,各俱特色,且经过教育部的教材审查委员会的审查通过,向全国各实验区推广使用,不应轻易地简单地肯定或否定哪种版本教材行,哪种版本教材不行。 2、对正在使用的各种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与学的重要资源。教师和学生在使用的过程中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熟悉的过程,理解和掌握的过程。因此,教材一旦选用,至少要使用一轮(六年),切忌今年一个版本,明年又一个版本。频繁的更叠,于教师不利,学生不利,于教学不利。于课改不利。对确实不适合当地使用的教材,也要经过第一阶段的学习使用之后,经过广泛地、科学地论证作出更换,保证教材使用方面的严肃性和连续性。 3、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本次课程改革无论是在教学观念,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与学的方式,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比以往更高、更明确、更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虽然经过以政府为主导的大面积教师培训,教师适应课程改革的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统计结果表明,还有少数教师在岗之前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他们的教育思想,教学方式仍停留在课改前的层面上,很难理解新课标教材的特点及教学思路,难于胜任教学。此外,即使参加过培训的教师,他们的观念和教学思想受传统的教学思想的影响较深,不是通过一次二次的培训就能达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为此,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切切实实地提高广大教师的专业水平,尤为迫切。建议采取多渠道、多层面,多角度地培训方式进一步从思想上、观念上、教育方式上,学习方式上,评价考试改革等方面对教师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4、教材的多样化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 教材的多样化是本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多种风格的不同版本的教材,给不同经济基础,不同文化水平的实验区的广大师生选用提供了辽阔广大实验区来说,经济基础不一,发展水平不一,教师水平和教学条件千差万别,教育部制定的“以一个地区为范围来选一套课标教材”的政策是不切实际的。例如,我省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