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工守则.doc_第1页
装配工守则.doc_第2页
装配工守则.doc_第3页
装配工守则.doc_第4页
装配工守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轧机减速机(立式、水平)装配质量守则轧机减速机(立式、水平)装配质量守则一、 投装1.1确定投装袋内的技术资料的完整性,包括:路线单、装配图、外观图、标准件明细表、外购件明细表等(注:有些含相关通知和其它部门的不合格品单);1.2仔细消化图纸,包括图纸的技术要求的完整性(对齿要求、旋转方向、试车时间、吃色要求、齿侧隙、轴向间隙、路线单上的参数和图号是否与装配图上的一致等),安装尺寸的确定(安装距),确定大致的装配方法(注意:输出短轴空间问题),烘套顺序,以及是否需要有试车工装;1.3确认自检和检验资料的完整性,包括:装配检验记录卡(部装)、装配检验记录卡(总装)、外观检查记录卡、油管检查记录卡、空负荷试车检验记录卡、安装前轴承油隙测量记录卡、装配问题汇总表等;(注:具体填表方法见相关填表要求)。二、 清洗2.1在清洗前,按照装配制令号仔细检查投装的零部件;2.2零部件清洗;2.2.1清洗轴、齿轮件a) 检查齿轮件是否有磕碰拉毛现象、是否倒角,如果有不合格现象按照相关程序执行(注意:零部件的落地区域);b) 有c) 去毛刺、翻边;d) 清除锈迹、油污;e) 牵涉到油孔的位置,将油孔清洗干净,并通气确认油孔相通;f) 将零部件擦干、吹干。2.2.2箱体清洗a) 检查箱体是否有磕碰现象,如果有不合格现象按照相关程序执行(注意:特别是齿面和轴径加工面);b) 检查内部筋板是否有回油缺口;c) 去毛刺、翻边;d) 清除锈迹、油污、铁销;e) 牵涉到油孔的位置,将油孔清洗干净,并通气确认油孔相通;f) 检查中封面螺栓孔是否与轴承孔太近,建议最小不小于3mm,检查中封面螺栓孔是否与进油孔相通(通气);g) 将安装位置擦干、吹干。2.2.3小件清洗a) 去毛倒刺;b) 清除防锈油、油污、焊渣等;c) 擦干、吹干。三、 轴承3.1轴承的拆卸、检查(注:见轴承安装规范第一章);3.2轴承的清洗、摆放(注:见轴承安装规范第二章);3.3轴承烘套前的准备工作(注:见轴承安装规范第三章)。四、 配对圆锥轴承轴向间隙4.1按外购件明细表和关于轴承的相关规定和要求(质4)核对轴承型号,并按要求填写装配检验记录卡(部装);4.2按圆锥轴承配轴向间隙规范A版、带内、外隔圈圆锥滚子轴承和轴承安装规范第六章测量轴承安装前轴向间隙。五、 核套5.1减速机含轴承衬套的,安装前应将清洗干净的衬套与箱体进行核套处理;5.2轴承与轴承衬套进行核套处理(保持架与套止口是否干涉),不得直接加热轴套安装轴承,并保证轴承外圈与衬套内孔是松的;5.3减速机含拨叉结构的,安装前应校核内齿与外齿,检查是否轻松放入(注意检查外齿端面是否有导向倒角)。六、 轴系部装6.1确定零部件的安装位置;6.2零部件安装;6.2.1轴承安装a) 确认安装轴向尺寸(轴承宽度B与轴径宽度B1,一般B-B1=13mm);b) 确认轴肩根部R倒角是否与轴承内圈倒角干涉(轴承倒角应大于轴肩R倒角);c) 确认待装的轴承与被装件有无干涉情况(轴肩、定距环外圆等);d) 加热轴承,按工业齿轮箱轴承烘套安装规范A版执行;e) 安装加热后的轴承时,不得让轴承做自由落体运动,尽量保证缓慢安装到位;f) 轴承安装到位后,使用端面压板或工装件将轴承压紧,避免由于热胀冷缩而产生缝隙。6.2.2齿轮安装g) 确认安装轴向尺寸(齿轮宽度B与轴径宽度B1,一般B-B1=13mm);h) 确认轴肩根部R倒角是否与齿轮内孔倒角干涉(齿轮倒角应大于轴肩R倒角);i) 确认待装的齿轮与被装件有无干涉情况或无法定位情况(轴肩、定距环外圆等);j) 在齿轮加热之前,将键配好,确保键的宽度和高度在安装过程中不会产生干涉现象;k) 齿轮的烘套:根据设计的过盈量来确认加热方法(加热器加热、烘箱加热);l) 齿轮安装到位后,使用工装件将齿轮压紧,避免由于热胀冷缩而产生较大缝隙。七、进箱、装配7.1根据图纸,将安装完成后的轴系吊装到箱体内部(注意:吊装时保护好轴径和基准带);7.2用铜棒轻敲轴承,确保轴承摆正;并确认轴承与箱体轴承孔没有缝隙,定位轴承内端面与箱体止口贴紧;7.3确认箱体上油孔位置与轴承油孔位置是否一致;7.4校正箱体水平;7.5轴向间隙和吃色7.5.1无圆锥滚子轴承轴系a) 测量轴承外端面到箱体端面距离L;b) 配盖板止口尺寸或定距环尺寸,并保证压紧轴承外端面(过盈00.1mm);c) 根据图纸要求旋转方向进行吃色,检查侧隙。7.5.2双列圆锥滚子轴承轴系a) 用工装压紧轴承外圈,测量轴承端面到箱体(衬套)端面距离L(最少三点,保证三点距离相差不超过0.05mm);b) 配盖板止口尺寸或定距环尺寸,并保证压紧轴承外端面(过盈00.1mm);c) 根据图纸要求,自检装配后轴向间隙;d) 根据图纸要求旋转方向进行吃色,检查侧隙。7.5.3螺伞轴系a) 同B点a)、b)、c)步奏;b) 根据图纸要求旋转方向和螺伞吃色交检记录卡调整螺伞吃色、齿侧隙;7.6吃色、齿侧隙交检(注:含圆锥轴承的减速机,必须首先交检轴向间隙)注:两端为调心滚子轴承的轴系(一端定位、一端浮动),可以在交检吃色、侧隙完成后交检轴向间隙。八、 配内部油管由于油管是外协厂家安装、交检,所以装配人员对此项质量只起监督作用。但是,装配人员在合箱前,必须确认内部油管已全部交检完成,并通气确认喷油位置和油孔的畅通,如没有,装配人员负全部责任!九、 合箱前清洗在油管和齿轮副交检完成后,使用清洗池、清洗剂、工业面粉清洗所有齿轮件和箱体,并保证箱体和齿轮件的清洁度,并进行交检。十、 合箱10.1内部、中封面螺栓、销10.1.1根据图纸,将清洗、交检完成后的轴系吊装到箱体内部(注意:吊装时保护好轴径和基准带);10.1.2用铜棒轻敲轴承,确保轴承摆正,并确认轴承与箱体轴承孔没有缝隙,定位轴承内端面与箱体止口贴紧,并将配好轴向间隙的定距环安装到位;10.1.3内部含有轴承座和配套件的,按要求安装螺栓、定位销和配套件等;10.1.4中封面密封胶要求打胶均匀,并尽量让开轴承进油槽,防止合箱后堵塞轴承进油槽;10.1.5检查中封面螺栓是否需要提前放入,避免合箱后中封面螺栓无法安装(特别是多层箱体和进、回油孔位置等);10.1.6将骑缝销放入下箱体上,突出10mm;10.1.7起吊箱体,盖箱,检查是否可灵活盘动输入轴,如不能,立即检查原因;10.1.8锥销两侧装入中封面小螺栓,预紧,确保锥销孔中封面没有缝隙,并将锥销安装到位;10.1.9按要求装配中封面螺栓,保证螺栓不低于螺母端面,同时尽量保证相同位置和规格的大螺栓突出螺母高度一致;10.1.10检查是否可灵活盘动输入轴,如不能,立即检查原因。10.2外部件(透盖、闷盖、小件(不含视孔盖)、配套件)10.2.1根据图纸序号,确认盖板、小件、配套件安装位置;10.2.2盖板上有进、回油孔的,安装前应将管接头安装到位;10.2.3确认外部件回油孔位置;如有无法定位的小件有进、回油孔的,应增加定位销孔;10.2.4在不影响回油的情况下,盖板顶起孔应与箱体中封面错开;10.2.5输出集油罩需要安装后焊接油管的,具体要求见ZP-质2B10.2.6检查是否可灵活盘动输入轴,如不能,立即检查原因。10.3按要求和制令钉铭牌、进钢标牌和其它要求的标牌。十一、外部管路由于油管是外协厂家安装、交检,所以装配人员对此项质量只起监督作用。但是,装配人员在试车前,必须确认所有油管已全部交检完成,如没有,装配人员负全部责任!十二、试车前准备12.1确认之前所有检验表格的完整性;12.2对于输出是油封密封的减速机,确认是否有输出联轴器,如有,必须安装联轴器后才能试车;12.3对于做过动平衡的输入、输出单键槽齿轴,试车时,必须填工装键才能试车(避免振动超差);12.4选择皮带轮试车或者万向节试车;12.5搭台位,用工装压板保证台位和减速机本身的稳定和安全;12.6做好回油准备;12.7选择合适的动力装置(电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