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课标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一、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1刀耕火种:距今一万多年以前,原始农业出现,耕作方式是原始的“刀耕火种”方式。2耜耕或锄耕(1)时代:距今八九千年前。(2)内容:人们使用耒耜、石锄和石犁等工具,提高了工效,取得较好的收成。3青铜农具(1)时代:阶级社会以后。(2)耕作技术:使用了青铜农具,懂得开沟排灌、除草培土、沤制绿肥、治虫灭害,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4铁犁牛耕(1)时代:战国时期。(2)耕作方式:铁制农具大量出现,铁犁与牛耕结合而形成新的耕作方式;灌溉发展:修建了郑国渠、都江堰等。(3)影响:铁犁牛耕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基本的耕作方式,农业生产完全变成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由粗放耕作走向了精耕细作。深化探究材料一图一石镰图二铁锄思考(1)从图一到图二,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在制作材料和制作方法上有何变化?说明了什么?(2)铁农具的使用,对我国古代农业的发展有何影响?答案(1)变化:制作材料上,由石料到金属材料;制作方法上,由原始的磨制到金属冶炼、铸造。说明:农业生产工具不断得到改进,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2)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材料二国语晋语有“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的记载,意思是说原来作为宗庙祭祀品用的牛,如今变成田地中耕作的畜力春秋后期,人们取名命字,往往将“牛”与“耕”相连,如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司马犁,字子牛。林炳文中国古代史上册思考(1)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2)上述历史现象的出现有何重要影响?答案(1)牛耕技术的采用和推广是农业动力的一次革命性的变革,是我国古代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标志。(2)它使农业亩产量有了一定提高,并大大加速了土地的开垦,推动了农业发展,是形成我国精耕细作农业的重要技术条件。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它使小农户个体经营方式的形成成为可能,推动了井田制的瓦解和土地私有制的形成。名师指津牛耕在春秋末年兴起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目前发现最早的铁犁是战国时期的。耕作技术的提高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标志。重点精讲中国古代农业主要耕作方式是什么?(1)从生产力的角度:古代中国主要的耕作方式是铁犁牛耕。(2)从生产关系的角度:主要的耕作方式是个体农耕(小农经济)。归纳总结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演变所呈现出的特点。(1)从制作材料上看,经历了由骨、木、石等直接源于自然的材料到青铜、铁等需要加工的金属材料的变化。(2)从制作方法上看,经历了从原始的打制、磨制到金属冶炼、铸造的变化。(3)在使用的动力上,经历了从人力到畜力再到自然力的变化。(4)在农具种类上,经历了由单一性向多样性的变化。二、土地制度的演变1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时代:原始公社时期。2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1)时代:奴隶社会形成,商朝存在,西周完备,春秋时期日趋瓦解,战国时期彻底被废除。(2)概况:国王直接控制王畿之内的土地,其余的土地分封给诸侯臣下,受田者对土地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各级奴隶主贵族把土地分成方块,称为井田,分为公田和私田。劳动者使用私田,是以无偿为奴隶主贵族耕种公田为条件的。3封建土地所有制(1)时代:春秋战国时期形成。(2)产生: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和改革,公田、私田界限消失。劳动者变成封建农民,土地占有者变成封建地主。封建土地所有制取代了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3)形成:国有土地所有制:即官府和皇帝掌握着一部分土地;地主土地所有制:地主处于支配地位;自耕农土地所有制:即农民拥有少量土地。深化探究材料一图一图二“围剿公田”思考(1)图一反映的是哪一种土地制度?其性质是什么?(2)上图反映土地制度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对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答案(1)奴隶社会的井田制;性质是周王所有的贵族土地所有制。(2)变化:井田制被废除,土地私有制从法律上得以确认。影响:土地私有制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但是土地兼并造成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国家收入,农民失去土地,生活困难,引起社会动荡不安。材料二在封建时代常常会出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的局面。思考(1)古代中国普遍出现土地兼并问题,其原因是什么?(2)土地兼并会导致哪些社会问题?(3)一些开明的政治家和农民领袖试图如何解决土地兼并问题?为何不成功?答案(1)出现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和土地买卖频繁。(2)社会问题:社会矛盾激化,导致农民起义;影响国家财政收入。(3)开明的政治家:力图改革田制,缓和土地兼并造成的社会矛盾,如北魏至唐前期实行的均田制。不能成功的原因:封建王朝代表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从根本上说封建王朝是无法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的,故改革不能成功。农民阶级:发动农民起义,要求平均地权。不能成功的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易混易错井田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有制,受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限制,土地实际上归周王一人所有,也是私有制,只是不能被大多数人自己支配,必须由周天子分封才能得到。重点精讲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是怎样演变的?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有何影响?(1)演变: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2)影响:封建政治统治的基础。封建小农经济形成的条件。引发土地兼并、流民问题,是社会贫富分化的根源。历史认识对土地兼并问题的认识:(1)土地兼并的根源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在封建社会,土地被视为各种形态财富的最终归宿,地主阶级力图扩大土地占有面积。(2)封建国家是地主阶级利益的代表,不可能从根本上去触动地主土地私有制和土地自由买卖的制度,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课堂小结1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这段材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a铁犁牛耕 b个体农耕c刀耕火种 d石器锄耕答案c解析“纵火焚烧点种苞谷”反映了中国古代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2生产工具进步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我国春秋战国时期采用的新的生产工具是()a打制石器b铁制农具c筒车d曲辕犁答案b解析打制石器是原始社会时期的工具,排除a;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制农具,故b正确;筒车和曲辕犁是唐朝时期的生产工具,排除c、d两项。3“鞭打春牛”(见右图)是我国立春重要的民俗节目。“春牛”不是活的耕牛,而是泥捏纸粘的假牛,也叫“土牛”。“鞭打春牛”的习惯,反映了()a我国古代对牛的高度重视b牛耕在西周时期已经出现并推广c我国古代农耕经济发达d生产方式对社会习俗影响巨大答案d解析牛作为主要的农用动力,自然受到高度重视,但“鞭打”的方式无法体现该结论,故排除a项。牛耕出现在春秋时期,此时期属于东周时期,故b项错误。我国古代农耕经济高度发达的标志是精耕细作,故排除c项。一定的社会习俗是受当时生产方式影响的,故选d项。4宋朝的刘克庄在奏札中说:“至于吞噬千家之膏腴,连亘数路之阡陌,岁入号百万斛,则自开辟以来,未之有也”这篇奏札所陈述的史实是()a农业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b农作物的产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c土地兼并现象尤其严重d封建国家对农民的剥削日益严重答案c解析“吞噬千家之膏腴”指的是地主的土地兼并情形严重。5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中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材料中的水利工程建于()a战国时期的关中地区b战国时期的四川地区c西汉时期的关中地区d西汉时期的四川地区答案b解析解答本题首先依据题干材料“蜀守冰”“穿二江成都”判断是李冰主持修筑的都江堰,再联系所学知识判断选b项。6中国古代农业历史悠久,手工业素称发达,二者在古代世界的领先地位足以令国人自豪,时至今日仍对我们有深远的影响。下图是某学生在学习研究古代中国的农业发展时使用的一幅示意图。(1)据材料中的示意图,你认为该同学与农业有关的研究主题是什么?从牵引动力来看,从图中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2)我们在研究中国古代农业发展时,还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研究?试举出实例加以说明。(至少两个角度)答案(1)主题:中国传统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或中国古代犁耕技术的发展与完善)。结论:中国古代的耕作方式(或犁耕技术)经历了由人力到畜力的转变,犁耕技术已相当完善。(2)农业生产工具的演变,如从耒耜到青铜农具再到铁器的演变。农业灌溉方式的演变,如从开沟排水到水利工程的修建和农业灌溉工具的不断改进等。(另外,也可以从农作物品种的日益丰富,统治者农业政策的演变等角度归纳)一、选择题1殷墟甲骨文中有“(王)大令众人曰,_”的卜辞。其中空格中的字(见下图),读“xi”,意思是三耒共耕。由此反映了商代耕作方式是()a刀耕火种 b精耕细作c男耕女织 d集体耕作答案d解析从图形中的“象形字”形状和“三耒共耕”可知该卜辞的意思为多人共同劳动,由此可知商代的耕作方式为集体耕作。2据考古发现,河南新郑韩国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63.5%。这些考古资料证明战国中晚期()a铁器已开始用于农业生产b铁犁牛耕成为古代中国的主要农耕方式c铁农具的使用已很普遍d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铁农具所占全部铁器的63.5%,可以明显看出铁农具的使用已很普遍。材料只讲到了铁农具的数量及比例,并没有讲到其制作技术,d项与材料无关。b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由题干中的“韩国”,可知是指战国时期,而铁器在春秋时期就已开始出现,故a项错误。3下图展示的耕作方法,最早出现在哪一时期()a商周 b西汉c隋唐 d明清答案b解析图中所示的代田法是西汉时赵过总结推行的。4国语晋语记载:“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它反映了()a春秋时期牛耕的出现b战国时期牛耕的推广c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d周王室的日益衰落答案a解析“宗庙之牺”指用作祭祀的牲畜,“畎亩之勤”指用作农业生产的动力,所以本题体现了牛耕的使用。而引文的出处国语晋语则明确表明题干反映的时期是春秋时期。5下列引文均出自中国古代典籍,其中反映井田制实质的是()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c“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d“相地而衰征”答案b解析a项反映了阶级社会开始出现;c项反映了封建社会土地兼并问题;d项反映了春秋时期齐国管仲实施的赋税制度变革,只有b项反映了井田制的实质。6观察下列图片,图一至图三的变化反映出的最准确的信息是()图一石犁图二骨耜 图三铁锄a铁制农业工具的使用范围日益扩大b铁农具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c工具改良是古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d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经历了三个阶段答案c解析工具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工具的改进是生产力发展的最突出标志。但仅凭具体的工具,而没有其他材料佐证,不能说明某一工具的使用范围及其在农业中的地位;图片所反映的三种工具的变化并不能代表农业生产工具的全部发展阶段。71974年3月,在维修都江堰时发现了一尊深埋河床下4.5米,高2.9米的石像。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李冰修建都江堰完工后作三石人,立水中,与江神约: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由此判断,李冰立石像的目的是()a调节航道 b昭示后人工程竣工c测量水位 d邀约江神按需放水答案c解析抓住题干材料关键句子:“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说明李冰已基本掌握了岷江水位涨落的大致幅度,故立石像的目的是测量水位。8颜氏家训中说:“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可见当时的经济形态是()a合作经营 b集体劳作c重农抑商 d自给自足答案d解析材料中“稼穑而食,桑麻以衣”是指种植庄稼和纺织桑麻;“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即不与外界接触而能充足的生活。综合判断,题干讲述的是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a、b、c三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时期的铁锄(1953年于湖南长沙子弹库出土)管仲对(齐桓公)曰:“美金(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铁)以铸锄斤,试诸壤土。”国语齐语在我国,铁器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三千三百年前的商代中期,但当时的铁是自然陨铁,而不是人工冶铁。我国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出现在两千五百年前后,也就是春秋战国之际,铁器已经有了斧、锛、凿各种刀具,中国社会历史进入到铁器时代。中国社会科学院白云翔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开始使用,耕犁和牛耕技术也随之出现,并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实行起来秦汉以来,随着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耕犁也有所革新,除犁铧是全铁外,还创造了犁壁,从而更有利于深耕和碎土唐帝国前期,在耕犁的完善方面有巨大的贡献,这就是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医疗设备技术服务分包合同
- 伞形基金合伙协议范本及解释
- 2026年家校合作开展傩文化节协议
- 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协议书
- 房产中介合同文本标准及注意事项
- GB/T 21681-2025机械压力机、液压机用模拟负荷测试系统
- 家装外墙施工方案
- 中方塑胶运动地坪施工方案
- 拉萨地基加固施工方案
- 土建地面沙石施工方案
- 市级幼儿篮球赛·啦啦操比赛规程
- 智能建造施工技术 课件 项目1 智能建造施工概论;项目2 土方工程;项目3 基础工程
- 《发展心理学(第5版)》复习思考题答案要点 雷雳
- DL∕T 1732-2017 电力物联网传感器信息模型规范
- 特种设备(每周)安全排查治理报告
- 钢筋混凝土梁承载能力一览表
- MOOC 运筹学-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可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物品处理流程S
- DB53∕T 1032-2021 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规程
- 新版食品安全管理HACCP体系V1.0内审检查表
- AutoCAD 中文版室内设计实例教程(AutoCAD 2020)课件 第1、2章 初识 AutoCAD 2020 中文版、绘图设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