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用四氧化三钴职卫专篇.doc_第1页
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用四氧化三钴职卫专篇.doc_第2页
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用四氧化三钴职卫专篇.doc_第3页
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用四氧化三钴职卫专篇.doc_第4页
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用四氧化三钴职卫专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XXXXXXXXXXXX3kt/a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用四氧化三钴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第一册(共二册) 主报告XXXXXXXXXXXXXXX(加盖公章)二O一七年九月声 明XXXXXXXXXXXXXXX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XXXXXXXXXXXXXXX3kt/a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用四氧化三钴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过程中坚持客观、真实、公正的原则,并对所出具的XXXXXXXXXXXXXXX3kt/a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用四氧化三钴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承担法律责任。设计单位:XXXXXXXXXXXXXXX (加盖公章)2017年9月目 录一、建设项目概述11.1 项目基本情况11.2 工程概况11.3 岗位设置及人员数量11.4 总平面布置21.5 主要技术方案及生产工艺流程21.6 建筑卫生学2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及危害程度预测32.1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32.2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性及危害52.3职业病危害程度分析52.4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8三、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93.1 厂址选择及总平面布置93.2 建(构)筑物职业病防护设计93.3 职业病防护设计103.4 职业病危害事故的预防及应急措施103.5 职业病防治管理113.6 辅助用室及卫生设施设置123.7 对预评价报告中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防治对策及建议的采纳情况123.8 职业病防护设施投资预算13四、预期效果评价144.1职业病风险分类144.2关键控制点控制措施144.3职业病危害控制可以达到的预期效果14前 言11 设计依据31.1国家法律、法规、规章31.2技术规范及标准51.3设计范围61.4原始资料62 建设项目概述82.1建设项目名称82.2项目性质及建设地点82.3建设单位简介82.4建设规模92.5项目组成及主要工程内容92.6工作制度及人员102.7自然环境概况112.8总平面布置及竖向布置142.9生产过程副产品及原辅材料162.10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172.11建筑卫生学282.12 项目主要数据和技术经济指标313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及危害程度预测333.1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333.2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373.3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394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454.1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原则454.2项目选址、总体布局454.3各建筑物建筑卫生学设计464.4设置的辅助用室504.5生产过程中职业病防护措施设计514.6 施工过程中防护设施设计554.7个体防护用品584.8应急救援设施594.9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624.10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及人员配置644.11职业健康管理规章制度654.12预评价报告补充措施及建议的采纳情况说明724.13职业病防护设施投资概算735附图及附件755.1附件755.2附图75XXXXXXXXXXXXXXX3kt/a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用四氧化三钴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主报告 一、建设项目概述1.1 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XXXXXXXXXXXXXXX3kt/a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用四氧化三钴项目。项目性质:本项目为新建、技改项目。建设单位:XXXXXXXXXXXXXXX建设规模: 本项目建设规模为3kt/a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用四氧化三钴。硝酸钴溶液按照2.3kt/a钴量进行工艺优化,氢氧化钴按照3.5kt/a实物量进行建设,四氧化三钴按照3kt/a进行改造。1.2 工程概况建设地点:本项目材料二厂位于甘肃省金昌市XXXXXXXXXXXXXXX厂区,材料三厂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科技园区内。本项目主要建设氢氧化钴合成厂房,在原有厂房内安装本项目四氧化三钴煅烧系统,原有生产设施全部拆除。本专篇针对XXXXXXXXXXXXXXX3kt/a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用四氧化三钴项目施工过程与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防护设计。主要包括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辅助卫生用室、应急救援、职业卫生管理、职业卫生专项经费概算等。1.3 岗位设置及人员数量本项目建成后年生产时间拟定为330天,新建氢氧化钴系统生产人员拟采用四班两倒、12h/班,管理及其他辅助人员(维护、检修、技术人员)拟采用常白班、8h/班。本项目建成后,氢氧化钴合成系统人员隶属新材料公司材料二厂,四氧化三钴煅烧系统人员隶属材料三厂,原车间组织机构均不变。材料三厂四氧化三钴煅烧系统利用现有作业人员,无人员变动。四氧化三钴煅烧系统共计18人,新建氢氧化钴系统共计58人。1.4 总平面布置四氧化三钴煅烧工序是在原有的材料三厂煅烧区内进行扩能改造,故可利用现有能源辅助设施和运输设施,减少占地。氢氧化钴湿法作业区厂房新建在空置地上,周边不需要配置其它辅助设施,只需新建一条道路与厂区道路连接,满足运输需求。1.5 主要技术方案及生产工艺流程本项目利用原有中试工艺,采用外购料或自产钴渣经浸出、除铁后产出的硫酸钴溶液,再通过萃取、除杂工艺产出合格的氯化钴溶液,经过湿法合成氢氧化钴,再经火法煅烧为四氧化三钴产品。本项目氢氧化钴合成工艺所需氯化钴、氨水由材料一厂现有车间供应,本项目不涉及氯化钴及氨水合成工艺。本项目拟设置2个中心控制站,设置2个控制室,分别对氢氧化钴合成和煅烧流程工艺设备监控,系统集仪控电控于一体。所有工艺过程在控制室进行监控,对生产中的一般工艺和设备状态参数设置必要的连锁回路,对生产中的重要工艺和设备状态参数设置必要的自动控制回路。1.6 建筑卫生学本工程各生产建筑及其辅助、附属建筑物均按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进行了采光、照明、采暖、通风、空调等设计。详见4.3节各建筑物建筑卫生学设计。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及危害程度预测根据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并参考本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从生产过程、生产环境、劳动过程、异常工况和建设施工过程五个方面分析辨识本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2.1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2.1.1施工过程职业病危害因素施工过程可分为土建施工、设备安装以及设备调试三个阶段,各阶段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如下:(1)土建施工土建期施工人员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噪声、高温、全身振动、局部振动、粉尘、金属粉尘、沥青烟、有机溶剂、甲醛、陶瓷粉尘、氧化钙、氢氧化钙、木粉尘等。噪声:施工人员在使用打桩机、推土机、挖掘机等作业时接触高噪声设备。高温:土建施工多为室外作业,夏季施工时受到太阳辐射产生的高温影响。全身振动、局部振动:施工人员在使用打桩机、推土机、混凝土搅拌棒作业时接触全身振动或局部振动。粉尘、有机溶剂等:混凝土配制、装饰装修、筑路、养护施工人员会接触到粉尘、有机溶剂等。(2)设备安装设备安装期施工人员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噪声、高温、工频电场、电焊弧光、粉尘、电焊烟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一氧化碳、臭氧、氮氧化物、苯、甲苯、二甲苯以及芳香族化合物。噪声: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管线安装时接触噪声。高温:室外作业夏季施工时受到太阳辐射产生的高温影响。工频电场:电气安装时工人会接触到工频电场。电焊弧光:设备安装焊接时施工人员接触电焊弧光。(3)设备调试设备调试期调试工人会接触到生产过程中使用到的原辅物料、产物、副产物及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工频电场等,主要接触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工频电场、高温、氯化氢及盐酸、氢氧化钠、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氨、润滑油、柴油。2.1.2生产过程职业病危害因素根据工程分析、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等资料,对本项目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作业场所劳动者健康影响进行具体分析与评价。本项目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化学有害因素:电焊烟尘、氯化钴、氯化镍、氯化铝、氢氧化钴、氨、氢氧化钠、肼、一氧化碳、氮氧化物、臭氧;物理因素:噪声、高温、紫外辐射。2.1.3生产环境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本项目无露天巡检或固定作业,作业人员于生产厂房内作业,厂房内设置有机械通风和冬季供暖设施,正常情况下作业人员受环境影响较小。周边装置生产时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周边车间生产时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也会对本项目工作人员造成影响。2.1.4劳动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本项目生产人员采用四班两倒制、12h/班,工作时间较长,劳动组织和制度较不合理,可能导致职业紧张,进而可能引起心理(如焦虑、注意力不集中)、生理(如躯体不适、血压升高等)及行为的变化等。但是,本项目生产人员拟上四天、休息两天,可缓解长工作时间带来的职业紧张等。2.1.5异常工况下职业病危害因素本项目可能产生异常泄漏的工作场所主要有氢氧化钴合成厂房一层储罐区域、二层合成釜、配液釜或抽滤机作业区域,可能产生的泄漏事故如下所述:液氨输送管线或配液釜发生泄漏时可能造成液氨的外泄,产生氨气及局部低温。液碱储罐、输送管线或配液釜发生泄漏时可能造成氢氧化钠外泄。水合肼储罐、输送管线或配液釜发生泄漏时可能造成氢氧化钠外泄。合成釜、配液釜或抽滤机设备阀门、管道接头或因其他原因造成设备内反应液外泄。2.2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性及危害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性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见资料性附件3.3章节“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2.3职业病危害程度分析通过对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对有害性、分布以及人员接触方式进行分析,结合类比检测结果,可以看出,本项目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电焊烟尘、氯化钴、氯化镍、氯化铝、氢氧化钴、氨、氢氧化钠、肼、一氧化碳、氮氧化物、臭氧、噪声、高温、紫外辐射。具体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如下:根据预评价选用的类比项目检测结果及其职业病防护设施,结合本项目拟设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对本项目作业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强度或浓度范围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见表2-1。表2-1 本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期浓度或强度生产工序工种主要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方式本项目拟采取的防护设施预期浓度或强度范围氢氧化钴合成大班长、岗长、技术人员氨巡检拟设置选用28台无动力通风器,20台屋顶离心式风机;在有化学物质散发的设备通风口处设置局部排风系统,排至室外吸收塔;对生产过程中产生有害气体的溶液槽设置局部排风系统,几个溶液槽合并一个排风系统50% OELs氢氧化钠50% OELs氢氧化钴50% OELs 肼100% OELs 高温WBGT33噪声选用低噪声设备,对噪声设备采取基础减震、加消声器和隔声罩,同时采取建筑隔声85dB(A)溶液调酸工、溶液配制工氯化钴巡检、固定拟设置选用28台无动力通风器,20台屋顶离心式风机;在有化学物质散发的设备通风口处设置局部排风系统,排至室外吸收塔100% OELs氯化镍100% OELs氯化铝100% OELs氨100% OELs氢氧化钠100% OELs氢氧化钴合成噪声选用低噪声设备,对噪声设备采取基础减震、加消声器和隔声罩,同时采取建筑隔声85dB(A)合成工、洗涤工氨巡检、固定拟设置选用28台无动力通风器,20台屋顶离心式风机;在有化学物质散发的设备通风口处设置局部排风系统,排至室外吸收塔100% OELs氢氧化钠100% OELs肼100% OELs高温WBGT31噪声选用低噪声设备,对噪声设备采取基础减震、加消声器和隔声罩,同时采取建筑隔声85dB(A)闪蒸工氢氧化钴巡检、固定粉尘产生点设置局部密闭罩,通过风管将粉尘引至除尘器50% OELs高温巡检、固定拟设置选用28台无动力通风器,20台屋顶离心式风机WBGT32噪声选用低噪声设备,对噪声设备采取基础减震,同时采取建筑隔声85dB(A)氢氧化钴合成包装作业人员氢氧化钴固定粉尘产生点设置局部密闭罩,通过风管将粉尘引至除尘器100% OELs噪声选用低噪声设备,对噪声设备采取基础减震,同时采取建筑隔声85dB(A)维修工钴及其氧化物、氨、氢氧化钠、电焊烟尘、一氧化碳、氮氧化物、臭氧、紫外辐射巡检-100% OELs冲氨工氨固定拟设置选用28台无动力通风器,20台屋顶离心式风机;在有化学物质散发的设备通风口处设置局部排风系统,排至室外吸收塔100% OELs四氧化三钴煅烧加料工氢氧化钴巡检、固定在各产尘点安装集气罩,通过引风机引入单体柜式除尘器进行处理100% OELs 噪声选用低噪声设备,对噪声设备采取基础减震,同时采取建筑隔声85dB(A)煅烧工钴及其氧化物巡检、固定在各产尘点安装集气罩,通过引风机引入单体柜式除尘器进行处理100% OELs高温设备采取保温措施WBGT32噪声对噪声设备采取基础减震,同时采取建筑隔声85dB(A)包装工钴及其氧化物固定在各产尘点安装集气罩,通过引风机引入单体柜式除尘器进行处理100% OELs噪声选用低噪声设备,对噪声设备采取基础减震,同时采取建筑隔声85dB(A)2.4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根据拟建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重点评价因子及职业病危害因素预期接触水平,确定本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见表2-2。表2-2拟建项目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生产工序工种关键控制点关键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氢氧化钴合成溶液调酸工、溶液配制工溶液储罐及配液釜氨、氢氧化钠、氯化镍、氯化钴合成工、洗涤工合成釜、闪蒸干燥机、洗水储槽氨、氢氧化钠、肼冲氨工-氨包装作业人员包装机氢氧化钴四氧化三钴合成加料工加料作业位氢氧化钴煅烧工回转窑钴及其氧化物、噪声包装工包装机钴及其氧化物三、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3.1 厂址选择及总平面布置3.1.1 厂址选择该项目氢氧化钴合成工序选址在材料二厂厂区内,煅烧工序选址在兰州园区内,在材料三车间生产厂房的基础上改建而成,不再新建厂房。本项目氢氧化钴合成厂房北面为除铁间及2#变压器室,东面为现有草坪和综合楼,南面为现有的1# 材料库和1# 变压器,四氧化三钴煅烧工序为改建项目,周边建筑未发生变化。经实地调查,周边单位生产、经营活动对建设项目的安全影响较小,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经调查,本项目周围无学校、托幼机构、医院、人口密集居住区等社会关注敏感区。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的要求。3.1.2总平面布置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和有色金属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GB50544-2009)的要求,本项目的总平面布置可以使生产方便运行、管理,减少相互干扰,确保生产安全。防护设计符合国家和行业的职业卫生要求。本项目装置工艺设备布置尽量露天化,以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防止氨气等有毒气体的积累。产生不同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布置在不同建筑物内,若布置在同一建筑物内则将危害大的与危害小的隔开。设备布置在多层建筑物内时,散发危害大的生产过程布置在上层,若布置在下层,将采取有效的源头控制措施,防止污染上层空气。对高温设备和管线的布置尽量考虑避免设置在人行通道和人员经常接触处,并按照要求进行保温隔热处理,合理配置蒸汽管道接头,以防物料喷出而造成烫伤事故。防护设计符合国家和行业的职业卫生要求。3.2 建(构)筑物职业病防护设计主厂房、各生产建筑及其辅助、附属建筑物均按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进行通风、采暖、空调等设计。具体详见资料性附件4.3节各建筑物建筑卫生学设计。3.3 职业病防护设计3.3.1 施工期职业病防护设计主要从防尘、防毒设施、噪声、振动控制设施、防高温、防暑、防寒设施等方面对施工期职业病防护进行了详细的设计。3.3.2 生产工艺职业病防护设计主要对氢氧化钴厂房、四氧化三钴厂房等的防尘、防毒设施、噪声、振动控制设施、防高温、防暑、防寒设施,依据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T50087-2013)、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15);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等标准规范进行了详细的设计。3.3.3 其他职业病防护设计为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按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的要求,在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设计相应警示标识、警示说明和警示线。设置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告知牌包括内容有:职业危害因素名称、接触限值、监测时间、危害、设置的警示标示及防护措施等。3.4 职业病危害事故的预防及应急措施3.4.1 应急救援预案本项目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综合应急预案(或突发事件应急总预案、危险化学品大面积泄漏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危险化学品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化学品灼伤事故预案等应急预案;并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的要求,明确危险源与风险分析、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及职责、预防与预警、应急响应、信息发布、后期处置、应急保障以及培训与演练的相关内容。3.4.2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本工程在厂内配备职业卫生及安全防护用品用具,配备急救设施,配备急救人员,对急救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3.4.3 现场应急救援措施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设置相应的急救箱。3.5 职业病防治管理3.5.1 职业卫生管理机构与人员配置本项目总定员74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8号、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2012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的规定,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本项目属“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中“常用有色金属冶炼”,为职业病危害风险类别严重的建设项目,应设置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本单位职业卫生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并至少配备2名专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对职业卫生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和管理。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负责全公司的职业卫生、职业病防治管理、监测与协调工作。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具备本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知识和管理能力,并接受职业卫生培训。3.5.2 职业卫生检测本工程投运后,应委托有资质的机构定期开展职业病危害监测,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现场监测。同时进行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委托有资质的机构定期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3.5.3 个人防护用品本工程为劳动者个人提供职业病防护用品,并对职业病防护用品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3.6 辅助用室及卫生设施设置本工程在厂内设置有职业卫生辅助用室,包括卫生用室(更衣室、盥洗室)、生活室(休息室、厕所)等。3.7 对预评价报告中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防治对策及建议的采纳情况根据XXXXXXXXXXXXXXX3kt/a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用四氧化三钴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中有关职业病危害的控制措施,进行了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计。表3-1预评价报告拟采取措施采纳情况一览表序号名称预评价报告补充措施和建议采纳情况1工程防护在防护设施设计阶段,应明确氢氧化钴合成中液氨储槽、配液釜、合成釜取样口、氢氧化钴包装等设备局部排风罩的设置形式、设置位置、控制风速等内容;采纳应对四氧化三钴煅烧中投料处、煅烧、包装等设备除尘装置收尘口风罩的设置形式、设置位置、控制风速等内容进行设计;建议通风罩根据设备状况、作业方式等可设计为伞型罩,敞开式或半密闭式,在不影响设备运行与安全的前提下,可在敞开式通风罩下放加设皮帘,增强抽风效果,排风罩口控制风速可参考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的相关内容进行设计采纳本项目产生高噪声的设备设施主要包括氢氧化钴厂房抽滤设备、四氧化三钴厂房回转窑、振动筛等设备,根据产噪设备特点,提出以下建议:(1)设备安装时应设置减振垫(隔振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设置隔震沟;(2)在风机设施进风口或出风口设置消声器;(3)产生高噪声泵、电机可根据现场安装及检修情况设置隔声罩采纳四氧化三钴厂房建议:(1)加强物料输送管路、投料设备、回转焙烧炉、料仓、包装机等设备的日常维护,杜绝物料跑、冒、漏现象;(2)在投料口设置局部除尘设施,收尘口覆盖投料区,或设置负压投料装置,避免粉尘外溢;(3)四氧化三钴包装应选用优质包装袋,避免破袋,同时选用具有下收尘功能的包装机,及时将包装过程泄漏物料回收采纳2个体防护用品(1)为四氧化三钴车间作业人员增配防护手套,为氢氧化钴及四氧化三钴包装作业人员增配防护眼镜、煅烧工选配耐高温手套,为氢氧化钴配液及冲氨作业人员增配防护眼镜。(3)增加防尘口罩滤膜的发放频次,氢氧化钴闪蒸、包装岗位,四氧化三钴投料、包装岗位建议每班更换滤膜,其他岗位可延长发放周期至每两班更换。(4)建议为所有作业人员配发硅胶材质耳塞,建议发放周期为每半年发放,最长不超过一年。其他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应在损坏后及时换发。采纳3应急救援明确清洗间拟采取的应急救援设施,明确生产厂房内急救包或急救箱的配备情况等采纳明确检测报警装置设置及液体储罐围堰的设置情况采纳4职业卫生管理明确有关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的设置情况采纳明确合同告知情况采纳明确职业健康检查相关内容采纳5辅助用室明确车间浴室的设置情况采纳明确更衣室内更存衣柜的设置情况采纳明确氢氧化钴合成厂房厕所设置情况采纳6建筑卫生学明确生产厂房照度的设置情况,明确照明灯具的选择情况采纳明确生产厂房地面防渗情况采纳明确有毒液体和蒸汽管道的敷设方式采纳XXXXXXXXXXXXXXX3kt/a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用四氧化三钴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提出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防治对策及建议均进行了采纳。3.8 职业病防护设施投资预算本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投资主要用于防尘、防毒、降噪措施、空调、劳动防护用品和装备、应急救援设施、检测、报警设施等,合计总投资为434.01万元。四、预期效果评价4.1职业病风险分类 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建设项目行业类别属于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中“常用有色金属冶炼”,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规定,并结合其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毒理学特征、潜在危险性、接触人数、频度、时间、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和发生职业病的危(风)险程度等进行综合分析后,确定拟建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类别为严重。4.2关键控制点控制措施 根据拟建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重点评价因子及职业病危害因素预期接触水平,确定本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见表4-1。表4-1 拟建项目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控制措施生产工序工种关键控制点关键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关键控制措施氢氧化钴合成溶液调酸工、溶液配制工溶液储罐及配液釜氨、氢氧化钠、氯化镍、氯化钴局部通风设施、个人防护用品、喷淋洗眼装置合成工、洗涤工合成釜、闪蒸干燥机、洗水储槽氨、氢氧化钠、肼局部通风设施、个人防护用品冲氨工-氨局部通风设施、个人防护用品、喷淋洗眼装置包装作业人员包装机氢氧化钴除尘设施、个人防护用品四氧化三钴合成加料工加料作业位氢氧化钴除尘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煅烧工回转窑钴及其氧化物、噪声除尘设施、个人防护用品包装工包装机钴及其氧化物除尘设施、个人防护用品4.3职业病危害控制可以达到的预期效果本工程依照国家及行业相关规程、规范,对电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 和职业卫生管理进行了认真设计,将XXXXXXXXXXXXXXX3kt/a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用四氧化三钴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中的防治及补充措施落实到了本次设计中。(1)本工程设置了除尘系统、通风排毒系统和防毒设施,配备防尘毒的劳动防护用品,设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各设备设施在 工况状态下能满足防尘、防毒的要求。(2)本工程设计了防噪声振动措施,合理布置噪声设备场所,并为可能接触噪声的生产作业人员配备了防噪声耳塞、耳罩,且现场接触噪声的时间较短,设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以上措施能满足防噪声振动的要求。(3)在人员作业场所设置了机械通风、排风设备设施,操作室、控制室设置了冷暖空调,配备采暖设施,为从业人员配备防暑寒的劳动防护用品、防高温保健饮品,作业场所的防暑、防寒效果能满足职业病防护要求。除采取并落实上述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技术措施外,本工程在总平面布置、职业卫生管理以及应急预案等措施方面均按照各项规程、规范、标准,结合工艺系统及其特点采取必要且可行的防范措施,将危害职工身体健康的各种因素控制到最低程度。本工程建成投产后,作业场所中尘毒、噪声振动、暑寒等各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可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规定要求。XXXXXXXXXXXXXXX 第14页/共15页XXXXXXXXXXXXXXX3kt/a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用四氧化三钴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第二册(共二册) 资料性附件XXXXXXXXXXXXXXX(加盖公章)二O一七年九月XXXXXXXXXXXXXXX3kt/a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用四氧化三钴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资料性附件 前 言XXXXXXXXXXXXXXX(以下简称“新材料公司”)是兰州金川科技园有限公司的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04年11月18日,是一家集钴金属、二次电池及电池材料、磁性材料、锂、钴资源开发及生产销售、二次资源再生利用、进料加工和技术服务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注册资本10.38亿元。新材料公司拥有十个管理部门和五个生产车间,管理部门分别为生产部、市场部、采购部、规划发展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综合管理部、风险控制部等;生产车间分别为电钴车间、材料一厂、材料二厂、材料三厂、动力车间等,其中电钴车间、材料一厂和材料二厂在金川分公司,材料三厂、动力车间、高纯车间在兰州科技园区。主要产品为电积钴、四氧化三钴、超细钴粉,其中电积钴在金川分公司生产;四氧化三钴、超细钴粉在兰州科技园区生产。近年来随着3C产品功能的不断发展,对锂离子电池的续航能力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为满足3C电子产品对电池性能的需求,高压实、高电压是钴酸锂的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拓宽四氧化三钴产品品种,开发大粒度、小粒度、掺杂四氧化三钴,改善新材料公司产品品种单一、实现四氧化三钴的产品系列化,满足钴酸锂的发展需求是新材料公司四氧化三钴延长生命周期的必由之路。2016年8月,新材料公司委托金川镍钴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完成XXXXXXXXXXXXXXX3kt/a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用四氧化三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可研报告”)。2017年8月XXXXXXXXXXXXXXX委托陕西立方环保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完成该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并通过了专家评审,同意将预评价报告作为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依据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8号、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安监局总令2017第90号)等法律、法规及要求,XXXXXXXXXXXXXXX委托我公司为该公司3kt/a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用四氧化三钴项目编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报告。接受委托后,我公司组织各专业人员在收集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现场勘察的基础上,依据该公司提供的“XXXXXXXXXXXXXXX3kt/a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用四氧化三钴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及项目的有关资料,分析、预测了该建设项目可能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并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安监局总令2017第90号)和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要求(ZW-JB-2014-002)的要求内容,编制完成了“XXXXXXXXXXXXXXX3kt/a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用四氧化三钴项目”职业病防护设计专篇报告。在报告的编写过程中,该公司有关领导和技术、管理人员给予报告编制组大力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诚挚谢意。XXXXXXXXXXXXXXX 第6页/共75页1 设计依据1.1国家法律、法规、规章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8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1987年)国务院令第105号;(5)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2002年)国务院令第352号;(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3年)国务院令第376号;(7)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3年)国务院令第645号;(8)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2012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9)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2012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8号;(10)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2012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9号;(11)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2017)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90号;(1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安监总安健201273号) ;(13)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3171号);(14)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安监总安健201289号);(15)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4111号);(16)安全监管总局等十部门公告: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第5号(2015年);(17)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2016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8号;(18)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 加强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培训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5121号);(19)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5124号);(20)国家卫生计生委等4部门关于印发的通知(国卫疾控发201348号);(21)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国卫疾控发201592号);(2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进一步加强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局安健2012第75号);(23)关于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563号);(24)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25)关于进一步做好修订后工作的通知甘安监政法2016128号;(26)关于转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印发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的通知甘安监安健201420号);(27)甘肃省安全生产条例(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9号2016);(28)甘肃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转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的通知的通知(甘安监安健函201684号)。1.2技术规范及标准(1)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要求ZW-JB-2014-002;(2)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3)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4)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5)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6)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7)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Z225-2010;(8)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9)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T50087-2013;(10) 隔振设计规范GB 50463-2008;(11)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15;(12)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2008;(13) 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GBT 16758-2008;(14)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2008;(15) 护听器的选择指南GB/T23466-2009;(16)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17)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18)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T18664-2002;(19) 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GBZ/T223-2009;(20)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194-2007;(21)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GBZ/T205-2007;(22) 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规范GBZ/T211-2008;(23)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24) 有色金属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GB50544-2009;(25) 有色金属冶炼厂收尘设计规范GB50753-2012;(26) 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GB 50029-2014;(27) 有色金属治炼厂自控设计规范GB 50891-2013;(28) 有色金属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GB50544-2009;(29) 液氨泄漏的处理处置方法HG/T 4686-2014;(30) 局部排风罩设施控制风速检测与评价技术规范AQ/T 4274-2016。1.3设计范围依据国家或行业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等,针对XXXXXXXXXXXXXXX3kt/a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用四氧化三钴项目中涉及的氢氧化钴合成及四氧化三钴煅烧新建、技改内容等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应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措施进行设计并对其预期效果进行分析评价。设计范围包括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各主要生产设施、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1.4原始资料(1)XXXXXXXXXXXXXXX3kt/a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用四氧化三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金川镍钴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016年8月(2)XXXXXXXXXXXXXXX3kt/a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用四氧化三钴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陕西立方环保科技服务有限公司,2017年8月;(3)XXXXXXXXXXXXXXX3kt/a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用四氧化三钴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北京市工业设计研究院西北分院,2017 年5月;(4)榆中县发展和改革局关于XXXXXXXXXXXXXXX3kt/a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用四氧化三钴项目备案的通知(榆发改2016329号);(5)企业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XXXXXXXXXXXXXXX3kt/a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用四氧化三钴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资料性附件 2 建设项目概述2.1建设项目名称XXXXXXXXXXXXXXX3kt/a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用四氧化三钴项目。2.2项目性质及建设地点项目性质:新建建设地点:本项目材料二厂位于甘肃省金昌市XXXXXXXXXXXXXXX厂区,材料三厂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科技园区内。图2-1 区域位置图2.3建设单位简介XXXXXXXXXXXXXXX(以下简称“新材料公司”)是兰州金川科技园有限公司的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04年11月18日,是一家集钴金属、二次电池及电池材料、磁性材料、锂、钴资源开发及生产销售、二次资源再生利用、进料加工和技术服务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注册资本10.38亿元。新材料公司拥有十个管理部门和五个生产车间,管理部门分别为生产部、市场部、采购部、规划发展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综合管理部、风险控制部等;生产车间分别为电钴车间、材料一厂、材料二厂、材料三厂、动力车间等,其中电钴车间、材料一厂和材料二厂在金川分公司,材料三厂、动力车间、高纯车间在兰州科技园区。主要产品为电积钴、四氧化三钴、超细钴粉,其中电积钴在金川分公司生产;四氧化三钴、超细钴粉在兰州科技园区生产。近年来随着3C产品功能的不断发展,对锂离子电池的续航能力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为满足3C电子产品对电池性能的需求,高压实、高电压是钴酸锂的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拓宽四氧化三钴产品品种,开发大粒度、小粒度、掺杂四氧化三钴,改善新材料公司产品品种单一、实现四氧化三钴的产品系列化,满足钴酸锂的发展需求是新材料公司四氧化三钴延长生命周期的必由之路。2.4建设规模产品规模:本项目建设规模为3kt/a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用四氧化三钴。硝酸钴溶液按照2.3kt/a钴量进行工艺优化,氢氧化钴按照3.5kt/a实物量进行建设,四氧化三钴按照3kt/a进行改造。年操作日:330天年操作小时:7920小时。2.5项目组成及主要工程内容本项目组成及主要工程内容见表2-1。表2-1 本项目组成及主要工程内容一览表项目组成主要工程内容生产系统氢氧化钴合成厂房:拟于新材料公司材料二厂空置场地新建氢氧化钴合成厂房(54 m36 m12m),不新增其他辅助生产设施,生产所涉及的纯水系统、冲氨系统、废水处理系统、库房以及部分溶液处理均依托现有系统设施;主要新增设备:配备纯水贮槽、配后碱氨水进液槽、配后钴进液槽、纯水贮槽、热纯水槽、合成釜、闪蒸干燥机、抽滤缸、拉板厢式压滤机等生产设施四氧化三钴煅烧厂房:不新增构建筑物,拟在兰州科技园材料三厂原有厂房内安装本项目四氧化三钴煅烧系统,原有生产设施全部拆除;主要新增设备:回转焙烧炉、收料仓、星型卸料阀、振动筛、混料机、自动包装机等生产设施公用工程供电氢氧化钴厂房:10kV供电回路取自电线电缆厂院内供电公司57#变电所,将原有厂区1#变压器(1000kVA)进线侧负荷开关柜更换为一进两出环网柜;利用车间现有闲置用房改造为10kV/0.4kV低压变配电室,为氢氧化钴厂房供电。四氧化三钴煅烧厂房:利用现有生产线供电系统,厂房内现有配电设施可以满足供电要求;低压配电部分利用原有柜体改造及全新购置开关柜可满足要求给排水(一)供水:氢氧化钴厂房:氢氧化钴合成厂房拟从中试厂供水主干管(DN200)不同管段引一根DN100给水管至厂房区支状供水管网。四氧化三钴煅烧厂房:四氧化三钴煅烧系统在原有厂房内改建,无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利用厂房原有供水管网,可以满足生活用水需要(二)生活排水:氢氧化钴厂房:生活排水量为1.9m3/d。生活排水经管道收集后排入金昌市污水管网,最终排入金昌市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四氧化三钴煅烧厂房:无新增人员,无新增生活排水设施。(三)生产排水:氢氧化钴合成厂房:生产排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