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船的发展史1、筏子与独木舟长期与自然界的抗争不断增添着人们的智慧,自然现象的反复出现也给人以一定的启迪。“古者观落叶因以为舟”,(世本)“古人见窾木浮而知为舟”(淮南子说山训),古人终于认识到某些物体具有浮性,自然漂浮物成为人们创造舟船工具的最早诱因。经过长期实践,古人创制了最早的水上交通工具筏子,这是一种用树干或竹子并排扎在一起的扁平状物体。原始人在实践中认识到单根竹木虽具浮力,但因其为圆形,浮在水中易滚动且面积窄小,运载力有限,如将数根并扎,则在水中可平稳漂浮且运载量增加,既可载物又可载人。筏子,古时也称为“桴”、“泭”,或“箄”。 继编木为筏之后,又有“刳木为舟”(周易系辞)。“刳”是割开、挖空的意思,“舟”是指古代船舶的直系祖先独木舟。有了舟,人们尚不能在水中随意行驶,还必须有推动独木舟行进的工具。“剡木为楫”(周易系辞),即是指古人制桨的方法,“剡”的意思是削。“楫,捷也,拨水使舟捷疾也”(释名释船)。削木头做成桨,以推进舟的行驶。人们才可较随意地在水面上活动。独木舟具体出现的时代尚不能断定。但1977 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一柄用整木“剡”成的木桨,表明至迟在大约七千年前,我国已开始使用独木舟,同时也说明,我国发明和使用舟船的历史较之车马出现的时代要早数千年之久。我国古代独木舟的形制,大致有三种:一种头尾均呈方形,不起翘,接近平底;一种呈头尖尾方形,舟头起翘;一种头尾均呈尖形,两头起翘。 独木舟的优点就在于一个“独”字,舟身浑然一体,严整无缝,不易漏水,不会松散,而且制作工艺简单,所以沿用的历史很长,直至今日,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独木舟还被用作渡河工具。 筏子与独木舟的相继出现,是人类开拓水域交通迈出的第一步。有了它们,人类的活动范围便从陆地扩大到水上,人类从此可以跨江渡河,使地域上的阻隔失去了原有的威力。2、木板船的诞生在独木舟的基础上,人们创制出新型的船木板船。木板船的问世,在我国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商代。 后来人们直接用木板造船。早期的木板船是由一块底板和两块弦板组成的最简单的“三板船”。全船仅由三块板构成,底板两端经火烘烤向上翘起,两侧舷板合入底板,然后用铁钉连接,板缝用刨出的竹纤维堵塞,最后涂以油漆。 从独木舟到木板船是我国古代造船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至此,人类不再受自然界所提供的木材形状和体积大小的限制,而能够根据人的意愿,对材料进行加工了。在这一基础上,此后的各种弘舸巨舰、楼船方舟也陆续产生,从而给古代漕运、海上交通、水战带来了众多辉煌壮观的场面。舟船的出现原本是人类为了满足载货、运输和生产的需要,但在奴隶制社会的夏、商、周时期,舟船和马车一样,也成为战争的工具。战舰是从民用船只发展起来的,但由于战舰既要装备进攻武器,又要防御敌舰攻击,所以其结构和性能均比民用船只要优越得多。因此可以说,战舰是当时造船技术水平的最高体现。从文献记载看,当时各国水军的战舰种类繁多,有“艅艎”、“三翼”、“突冒”、“楼船”、“戈船”、“桥舡”等等。 艅艎又称余皇。船头装饰“鹢首”,专供国君乘坐,因此又称“王舟”。战时则作为指挥旗舰。三翼指大翼、中翼、小翼,即三种同类型轻捷战舰的合称。突冒一种冲突敌阵的小型战船。戈船一种船上安有戈矛的战船。3、秦汉造船的高峰一部中国舟船发展史,上下数千年,可以分为三个主要发展时期秦汉、宋元和明。秦汉是我国造船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时期,船只类型多,规模大,行船动力、系泊设施基本完备。 秦代的船实物,目前尚未发现,但在广州却发现一处规模巨大的秦汉造船工场。 汉承秦制,造船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局面。船只因用途不同,在制造形式上也划分成许多种类:艑是一种内河运输船,艇是一种形狭而长的小船,. 是一种体型短宽的运输船,. 是一种航海大船,舲是一种内河小船,舫又称“方”或双帮船,斗舰是一种有防御装置的战舰,先登用于运送士兵登陆攻击的前驱快艇,斥候一种用于观察敌阵的小船,赤马舟轻巧速疾的小船,艨艟一种进攻型的轻捷小战船。楼船是汉代最富盛名的一种船,也是最能反映汉代造船技术水平的一种船。楼船,顾名思义,就是在船上建楼,一般是根据船只的大小在甲板上建楼数层,最高可达三层。随着造船技术的发展,不仅舟船的种类日益增多,而且各种行船设施也日趋完善。汉船的推进工具有: 篙,一种撑船工具。 桨,一种用人力推进舟船的木质工具。 橹,是一种效率较高、兼能控制航向的人力推进工具。 帆,又称篷,张挂在桅杆上的驶风装置,利用风对帆面的压力推船前进。 桅,又称桅杆、椳、樯,是竖立在船上用以挂帆驶风的粗木杆。在舵桨的基础上,继而又产生了通过自身转动控制航向的工具舵。为了使船能停泊于水中,人们又发明了靠泊工具矴和锚。广州出土的东汉陶船模,专家称之为“石锚”。这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锚。4、三国至隋唐造船技术的缓慢发展自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在这漫长的七百多年里,我国船舶事业的发展虽然进入一个低潮期,但并未停滞不前,而是在缓慢地前进、发展,在为我国造船史上第二个高峰的到来积聚着物质与技术的力量。这一时期的船舶制造有两个方面值得提出来。(1).沙船的出现 沙船是我国古代四大航海船型之一(沙船、福船、广船、鸟船)。它是在古代平底船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船型。据专家考证,沙船始造于唐代的崇明岛,首尾俱方,又增强了抗纵摇的阻力。成为唐宋元明清各代内河、近海、远洋船舶中的主要船型之一。沙船在唐代定型,宋朝称“防沙平底船”,元代名 “平底船”,明嘉靖初年已通称“沙船”。 (2).设置水密舱 将船舱用隔舱板隔成数间,并予以密封,这种被隔开的舱称为水密舱。水密舱的出现也是中国对世界造船技术的一大贡献。世界其他国家直到18 世纪末,才吸收了我国这一先进技术,开始在船上设置水密舱。5、宋元时期的海船宋元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海上交通最繁盛、海外贸易最发达的时期。从而在客观上推动了造船业和航海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我国造船史上出现了第二个高峰期。 宋元船舶有内河船与海船之分。又以泉州制造的海船最有名。近年来,在泉州湾发现了不少造船遗址,并且出土许多船桅、船板、船钉和索绳等造船材料。特别是1974 年和1982 年发现了两只南宋海船,现残长24.20 米,残宽9.15米,深1.92 米。全船用十二道隔板分为十三个水密舱。其排水量至少在400吨上下,载重量约在200 吨以上。这只上部扁阔,两舷下削的尖底船一改沙船的平底形制,可视为我国福船早期船型实物之一。福船首尖尾方,首尾高昂,两侧有护板,底尖上阔,呈“V”形,并有贯通首尾的龙骨,吃水深,稳定性好,并且容易转舵改变航向,便于在狭窄或多礁石等水域较为复杂的航道中航行。尖首尖底还利于破浪,受到的阻力小,航速快,并可抵御风浪的冲击,尤其在开顶风船时,更能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宋元时河船与海船上的附属设备,较之前代又有改进,更为完善: (1).竹橐宋元海船在中部两舷侧悬置竹梱,称竹橐。其作用是消浪和减缓船只左右摇摆,以增强航行的稳定性。同时它也是吃水限度的标志。 (2).平衡舵宋元大船都有大小两个主舵,舵可升降,根据水的深浅交替使用。这种平衡舵的舵面呈扁阔状,以增大舵面面积,提高舵控制航向的能力。且又因一部分舵面积分布在舵柱的前方,可以缩短舵压力中心对舵轴的距离,减少转舵力矩,操纵更加灵便。 (3).测深砣即水砣,系有长绳供测深用的铅砣。宋元船上已装备,经常测量水深,可防船只搁浅。另外,还可以用测深砣测知海底的情况,确定船舶所处场所能否停泊,以及辨别船舶所处的方位。 (4).导航设备宋元时已开始使用仪器导航。此外,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导航标志,以指示船舶安全进港。如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 年)的泉州关锁塔,就是当时进港的导航标志,而且沿用至今。高超的造船技术,先进的导航设施,使宋元时期的造船和航海事业遥遥领先于世界其它国家。尤其是指南针在航海中的应用,是“航海技艺方面的巨大改革”,它把“原始航海时代推到终点,预示计量航海时代的来临”(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6、造船业在明代的发展明代造船工厂分布之广、规模之大、配套之全,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新水平,从而形成了我国造船史上的第三次高峰。其时规模最大的造船工厂有三个:江苏龙江、淮南清江和山东的北清河船厂。最能反映明代造船技术水平和能力的,当属郑和所乘坐的宝船。据推测,郑和每次出洋的船舶数量当在一百艘以上,其中大型宝船在40 多艘到60 多艘之间,另外还有马船(运输船)、粮船(运粮船)、坐船(运兵船)、战船等大小辅助船只。大型宝船“长四十四丈四尺(约合150 米),阔一十八丈(约合60 米),中船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郑和家谱下西洋船舶条)。宝船的船型,属于沙船型,“张十二帆”(费信星槎胜览占城国)。船上的篷帆锚舵之大,“非二三百人莫能举动”(巩珍西洋番国志自序)。 明代造船不仅数量多、规模大,而且船舶的种类也很多。运输船有大小黄船、快船、江汉课船、八橹船、满篷梢、摆子船、三吴浪船、西安船、清流船、梢篷船、黑楼船、盐船、乌艚、红单船等等;海船有蜑船、遮洋船、封舟等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减免税收申请书
- 收到仲裁申请书之日
- 银行放贷延期申请书
- 办理待遇变更申请书
- 转班申请书在技校
- 航空代理申请书
- 贫困补助申请书300字
- 申请书的落款
- 二次供水申请书
- 修改商铺名称申请书
- 机加工安全质量培训计划课件
- 2025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模拟题及答案
- 胰岛素储存知识培训课件
- GB 46039-2025混凝土外加剂安全技术规范
- 2025至2030年中国卡丁车俱乐部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报告书、表、登记表)
- 加油站职业健康危害因素分析
- 2025年杭州市上城区九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编外4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煤矿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
- 辽宁省沈阳市2025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 《智能建造概论》高职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