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贸易理论.ppt_第1页
新古典贸易理论.ppt_第2页
新古典贸易理论.ppt_第3页
新古典贸易理论.ppt_第4页
新古典贸易理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二章新古典贸易理论ThePureTheoryofInternationalTrade 2 第一节H O理论 贸易的基础 第二节标准理论 3 第一节H O理论 贸易的基础 4 1 国际贸易基础 2 贸易对国内的影响 5 H O理论的组成 H O定理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斯托帕 萨谬尔森定理 雷布津斯基定理 6 一 H O理论的基本模型 A 等产量线 劳动 资本 Q0 75单位产出 Q1 100单位产出 Q2 125单位产出 k1 k2 l1 l2 A B 反映了生产过程中资本与劳动之间替代的可能性 7 8 等产量线的特点 1 等产量曲线的斜率为边际技术替代率 marginalrateoftechnicalsubstitution MRTS 9 2 距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表示产出越多 3 假设存在规模经济 则 10 B 要素密集度 FactorIntensity 定义 如果一种商品生产中所使用的资本k与要素l的比率 资本 劳动比率 大于另一种商品生产中所使用的这一比率 我们就称这种商品为资本密集型商品 注意 要素密集度是个相对概念 例 在X Y两种产品中 生产一单位Y产品所需投入的资本是3单位 所需投入的劳动力是12单位 生产一单位X产品所需投入的资本是2单位 所需投入的劳动力是2单位 试判断X Y是属于类型的产品 XY 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 11 例题2 假设在A国 生产食品的资本 劳动比率 k l 为1 生产服装的这一比率为1 4 在B国 生产食品的k l 4 而生产服装k l 1 请问 A国 B国分别在哪种要素上较为便宜 为什么 AB 劳动资本 12 C 要素丰裕度 factorAbundance 要素丰裕度 是个相对概念 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13 要素丰裕度的衡量 1 实物定义 即 TK TL 1 TK TL 2 A为资本丰裕的国家B为劳动丰裕的国家 14 2 相对要素价格定义 结论 国为资本富裕的国家 国为劳动富裕的国家 资本价格劳动价格 利率 r 工资率 w 应为 15 请问 用实物法和价格法定义要素丰裕度会不会出现结果不一致的情况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 我们以哪种方法为依据 实物法 供给 价格法 供求 假设需求相同 16 1966年部分国家的要素禀赋 17 要素相对价格变动 对商品的要素密集度有没有影响 B W r w r Kx ky kx ky 结论 各种商品的要素密集度不随着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而变化 18 某些国家1992年的相对要素丰裕度 19 二 要素禀赋与H O定理 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 核心思想 20 1 H O理论的假设 2 2 2的模式 两国在生产中使用相同的技术 两国两种商品的生产中规模收益不变 A国为劳动丰富的国家 B国为资本丰富的国家 两国消费者的偏好相同 两国在两种商品和要素市场上完全自由竞争 国内要素完全自由流动 但是在国际间不存在要素流动 无运输成本 不存在贸易障碍 要素丰裕度不同 唯一差别 要素密集度不同 产品 21 2 推导过程 价格绝对差 生产成本差异 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异 生产要素的供给差异 要素禀赋的差异 贸易的发生 要素丰裕度不同 要素密集度不同 成本优势 比较优势 分工生产 贸易 互利 22 3 H O定理的几何说明 X Y F F B国 A国 C C A国为劳动丰裕的国家 B为资本丰裕的国家X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Y为资本密集型产品 请问 在西方经济学中 最佳的生产点和消费点如何来确定 生产可能性曲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相切点 23 X Y C c F F U0 U1 U2 Pd Pd Qd Qd 封闭经济条件下 Qd为A国生产点和消费点Qd 为B国生产点和消费点 U为无差异曲线 结论 消费点不能超越生产可能性曲线 24 X Y U0 U1 U2 Pd Qd Qi C2 C1 F1 F F2 E R 开放经济条件下 A国贸易后 Qi为A国生产点 E为消费点 25 X Y U0 U1 Pd Qd E Pi F1 F1 F Qi R 开放经济条件下 B国贸易后 Qi为A国生产点 E为消费点 26 4 H O定理的内容 一国应出口其相对要素密集地使用其相对富裕的生产要素进行生产的商品 而进口其相对密集地使用其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进行生产的商品 然后进行贸易 对彼此都是有利的 27 三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H O S 28 1 要素价格均等化过程 r r0 r1 Dk Dk k Sk Sl Dl Dl W1 W0 资本 劳动 A国要素价格的调整 A国是劳动丰裕的国家B国是资本丰裕的国家 假设 w r A w r B w r A上升 29 L K K L 1 K L 0 w r 1 w r 0 布 A国布要素密集度的变化 升高 k l 1 k l 0 30 L K w r 1 w r 0 k l 0 k l 1 钢铁 劳动力的相对价格上升的结果会使得该国两种产品的资本劳动比例 K L 即要素密集度上升 A国钢铁要素密集度的变化 k l 1 k l 0 升高 结论 31 请问 资本富裕的B国要素相对价格及要素密集度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B国要素相对价格 w r 会下降要素密集度 k l 也会下降 32 贸易前 w r A w r B 贸易后 w r A K L A 两国面临相同的要素相对价格和要素密集度 K L A K L B 结论 w r B K L B 33 P布 P小麦 PC PS B PC PS int PC PS A w r A w r int w r B w r 注意 上述要素价格相等是相对要素价格相等 而不是绝对要素价格相等的过程 34 在均衡状态下 两国都面临着相同的 和绝对 的商品价格 两国具有相同的技术 规模报酬不变 则相对 和绝对 成本将相等化 H O S定理的内容 35 请问 根据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 各个国家工资 商品价格等会趋于相等 但是实际生活中却是工资差距越来越大 为什么 南北贸易及收入不均 1970年 1989年间 工资收入在90 的人之上 10 的人之下的男性工人的实际工资增长了15 工资收入处于10 的人之上 90 的人之下的工人的实际工资却下降了25 美国收入不均严重 南北贸易蓬勃发展 发展中国家的制成品出口 占进口国或地区的百分比 36 四 斯托帕 萨谬尔森定理 贸易对要素价格和收入分配的影响 37 请问 为什么相对富裕要素的所有者往往是 自由贸易者 而相对稀缺要素的所有者喜欢贸易壁垒 国际贸易会是相对丰裕要素所有者收入提高 相对稀缺要素所有者收入降低 斯托帕 萨谬尔森定理 38 五 雷布津斯基定理 39 各国的要素禀赋如果发生变化 有的生产要素增长得更快些 有的生产要素增长相对要慢些 这种要素禀赋差异对于国际贸易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40 思考题 1 20世纪50年代左右 中国和日本都分别实行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 但是中国没有取得成功 而日本取得了成果 请你运用相关理论解释原因 2 按照要素禀赋理论的发展模式 一个国家是不是一定能取得经济的成功呢 如果不能 那该如何优化呢 41 1 20世纪50年代左右 中国和日本都分别实行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 但是中国没有取得成功 而日本取得了成果 请你运用相关理论解释原因 要素禀赋 比较优势 经济发展 中国 要素禀赋 劳动密集 资金密集的重工业 日本 要素禀赋 劳动密集的资本密集产业 钢铁 造船 资本密集产业 技术 信息密集 日本是比较优势战略中国是赶超战略 42 经济发展 跨越式发展 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升级 内生变量 要素禀赋结构变化 少数几个产业资本密集型行业鹤立鸡群发展 资本积累增加 生产绩效 储蓄倾向等 比较优势发展战略 制度环境的保障 合理的价格结构 充分竞争的市场机制 政府的产业政策等 全部行业 企业 自生能力 比较优势 43 林毅夫 中国的奇迹 发展战略与经济发展 麦克尔 波特 竞争优势与国家战略 竞争优势来源 一是该地有什么廉价要素 二是市场规模 三是该产业最好形成产业群 四是该产业是竞争性的产业 比较优势VS竞争优势 44 可以进一步思考 中国的渐进式改革与前苏联 休克式疗法 成功与失败的原因 45 2 按照要素禀赋理论的发展模式 一个国家是不是一定能取得经济的成功呢 如果不能 那该如何优化呢 荷兰病 现象 初级产品出口收入的巨增所导致的不良后果 非工业化现象 形成动态比较优势 分工变化 立足于绝对优势 动态看比较优势 海南省 山西省 浙江省 如果你突发横财 你的长期福利水平会受到影响吗 会变好还是会变坏呢 46 七 H O的实证检验和国际贸易的新理论 47 1 里昂惕夫之谜 计算美国生产100万美元的出口商品中所需要的资本和劳动力的数量和生产100万与进口竞争的商品所需要的资本和劳动力的数量 按照H O理论 美国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48 检验结果 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里昂惕夫悖论 49 请问 怎么解释里昂惕夫之谜 50 2 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谜内解释 谜外解释 要素禀赋和要素密集度假设条件 H O理论框架外 51 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A 里昂惕夫本人的解释 有效劳动的角度 effectivelabor B 人力资本说 熟练劳动属于人力资本 C 自然资源说 资源密集型产品 52 D 贸易保护说 E 要素密集度逆转 53 第二节标准理论 54 一 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的比较利益 二 贸易均衡价格 三 基于不同偏好的贸易 55 一 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的比较利益 重点 56 1 基本概念 A 机会成本递增 定义 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 为增加一种产品的生产量而不得不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产量不断增加 57 10 20 30 1 2 3 布 多生产1单位布所放弃的小麦量 机会成本递增的示意图 58 B 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59 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特点 1 凹向原点 2 曲线斜率称为边际转化率 MRT 边际转化率等于机会成本 60 生产要素不是同质的不同商品要素密集度不同 机会成本递增的原因 61 C 社会无差异曲线 定义 反映能使社会和国家获得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 62 特点 离原点越远 其满足程度越高 曲线的斜率等于边际替代率 MRS 63 2 孤立均衡 封闭经济条件下 社会无差异曲线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切 X Y I A PA 1 4 B X Y A1 I1 PA1 4 B1 边际转化率 边际替代率 商品的相对价格 PA 1 4PB 4 贸易基础 请问 上图两个国家能发生国家贸易吗 为什么 64 3 机会成本递增机会下的贸易基础和贸易所得 X Y A B PB 1 PA 1 4 E X Y PB 4 A B PB 1 E 得出 A国专业化生产X产品 B国专业化生产Y产品 请区别机会成本不变条件和递增条件下的贸易模式 不变递增 完全分工不完全分工 65 4 贸易利益的分解 第一步 第二步 从封闭到开放分两步走 消费者生产者 即刻调整未即刻调整 生产点不变 交换的利益 生产者 调整生产 生产点改变 生产的利益 66 X Y E F C Q PW 1 2 3 交换利益的分解 从1到2 交换利益从2到3 分工利益 67 二 贸易均衡相对价格 1 国际贸易的局部均衡分析 X P X P X P SX DX P1 SX DX SX DX P3 P2 出口 进口 两个国家 一种产品 进口 出口 68 2 国际贸易的一般均衡分析 提供曲线 提供曲线是指在各种不同的贸易条件下 一国为进口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而愿意提供的出口商品的数量的组合 1030557095130 604520 X Y 10080 Pb 1 Pa 1 2 A E H F 204060 604020 0 H E X Y Pf 1 Pf 1 2 Pf 1 4 A国的提供曲线 请思考 B国提供曲线是什么形状的呢 69 Pb 1 B国的提供曲线 204060 604020 H E B国提供曲线的推导 7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