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2018_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山东省德州市2018_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山东省德州市2018_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山东省德州市2018_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山东省德州市2018_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德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地方。注意事项: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以后,再涂写其他答案标号。在试卷上答题无效。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其中16小题为单选题,712小题为多选题,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不得分)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的热运动B.物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某个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一定减小C.封闭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是由于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碰撞引起的D.热量不可能自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2.下列光学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A.肥皂泡呈现彩色是光的干涉现象,通过狭缝看太阳光呈现彩色是光的衍射现象B.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纵波C.光导纤维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D.用同一装置做红光和紫光的双缝干涉实验,在形成的干涉图样中,紫光的条纹间距比红光宽3.如图所示为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图象,当时,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时,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力的合力逐渐增大B. 时,分子势能最小C.因液体表面层相邻分子间的距离,所以存在表面张力D.气体相邻分子间的距离约等于r04.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两波源S1、S2(图中未画出)形成的波在同一均匀介质中发生干涉,如图所示为在某个时刻的干涉图样,图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处为振动减弱点,c处为振动加强点 B.再过半个周期,c处变为减弱点C.b处到两波源S1、S2的路程差可能为个波长 D.再过半个周期,原来位于a处的质点运动至c处5.篮球的质量为0.6kg,在某次运动中篮球先以3m/s的速率竖直向下着地,经0.2s后,又以2m/s的速率竖直向上离开地面,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g=10m/s2,在篮球着地的过程中,地面对它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A.3N B.6N C.15N D.21N6.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玻尔理论可解释所有原子的光谱现象B.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光子的量为1.89eVC.若用12eV的光子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以使它电离D.若用11eV的光子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以使它跃迁到n=2的能级7.关于振动和波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正确是A.在喜剧电影功夫中,包租婆的“狮子吼”可以将酒杯震碎,这属于共振现象B.正在鸣笛的救护车远离我们的过程中音调变低,这属于多普勒效应现象C.用手挡住电视的遥控器,遥控器仍然可以正常使用,这属于波的干涉现象D.医用超声波定位利用了超声波容易发生明显衍射的特点8.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自状态A变化至状态B,然后又经状态C返回状态A,其变化过程在pV图象上如图所示,其中段为双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状态C的温度比状态B的温度高 B.气体在状态B的内能比在状态C的内能大C.自状态A至状态B的过程一定吸热 D.自状态B至状态C的过程一定吸热9.如图所示,图甲为一简谐横波在t=2.25s时的波动图象,图乙为平衡位置x=5m的质点P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ls时,质点P处于平衡位置且正在向y轴正方向运动B.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C.该波的传播速度为2m/sD.每经过任意1s的时间间隔,质点P运动40cm的路程10.如图所示,一束光由A点沿半径方向射向一半圆形玻璃砖,在玻璃砖右侧的足够长的屏上出现两个亮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自A点入射的这束光一定由两种频率的光组成B.自A点入射的这束光可能由三种频率的光组成C.射到B点的光的波长大于射到C点的光的波长D.若将入射光线绕圆心O逆时针旋转,屏上亮点B首先消失11.对某种金属的光电效应,其遏止电压Uc与人射光频率v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由图象可知A.当入射光的频率为f时,有光电子逸出B.入射光的光照强度增大时,遏止电压增大C.若已知电子电量e,就可以求出普朗克常量hD.入射光的频率为2vc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hvc12.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元素镭226的衰变方程为RaRn+X,已知的半衰期为1620年,原子核的质量为226.0254u,衰变后产生的原子核的质量为222.0175u,原子核的质量为4.0026u,已知lu相当于931MeV,对的衰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就是B.6个原子核经过1620年一定有3个发生衰变C.1个原子核发生衰变放出的能量约为4.9MeVD.衰变后比结合能变小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2分)二、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5分,其中第13题10分;第14题5分)13.某实验小组用单摆测量当地重力加速度,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处理数据时取3.14。(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摆球应选择体积小的、质量大的 B.细线伸缩性要尽量小,长度大约1mC.计时的起点和终点应选择摆球摆至最低点时 D.摆球的最大摆角大约为45最好E.细线上端应选择如图乙所示的悬挂方式(2)该实验小组首先利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的直径,如图丙所示,则小球直径d= cm。(3)用细线将摆球悬挂好后,该实验小组又用刻度尺测得细线悬挂点到摆球上端的距离为1.09m;用秒表测得摆球完成30次全振动的时间为63.0s,根据测量的数据计算得出当地重力加速度g=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4)为使实验结果精确,该实验小组通过改变摆长又做了多次实验,用L表示摆长,T表示振动周期,根据实验数据做出的T2-L图象为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图线的斜率k=4.00s2/m,由图象可得当地重力加速度g=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4.用气垫导轨和光电门验证弹簧将滑块A、B弹开过程中的动量守恒,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用细线将两滑块拉近,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然后烧断细线,弹簧将两滑块弹开,两滑块由静止开始运动。已知两遮光板宽度相同,滑块A的质量为m1,B的质量为m2。(1)实验中还必须记录的物理量为 A.弹开后滑块A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t1B.弹开后滑块B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t2C.烧断细线前滑块A离左侧光电门的距离L1D.烧断细线前滑块B离右侧光电门的距离L2E.两遮光板的宽度d(2)若测得的物理量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符合表达式 (用题干和第(1)问中给出的相关字母表达),则说明弹簧将滑块A弹开过程中系统总动量守恒。三、计算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37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5.(12分)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导热汽缸用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的厚度不计,质量m=kg,横截面积S=100cm2,可沿汽缸壁无摩擦滑动但不漏气。开始时活塞与汽缸底的距离L1=11cm,外界气温为27,大气压强为P0=1.0105Pa,现将汽缸缓慢转动至开口向上的竖直位置,然后对缸内的气体缓慢加热一段时间,刚停止加热时,活塞相对气缸恰好再回到原来的位置,已知重力加速度g=m/s2,求:(1)汽缸刚转动至开口竖直向上时活塞与汽缸底的距离L2;(2)刚停止加热时缸内气体的温度;(3)在加热过程中,缸内气体吸收的热量Q=240J,该过程中气体增加的内能为多大。16.(12分)如图所示,玻璃砖的截面为直角AOB,B=30,直角边AO长度为d。一单色光线自距离A点处的D点垂直AO边射入该玻璃砖,第一次到达边时恰好发生全反射。已知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c,求:(1)此玻璃砖的折射率;(2)此光线第一次自BO边射出时折射角的正弦值;(3)此光线在该玻璃砖中传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