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心区步行商业街研究_以天津滨江道为例.docx_第1页
城市中心区步行商业街研究_以天津滨江道为例.docx_第2页
城市中心区步行商业街研究_以天津滨江道为例.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he Research of Pedestrian Mall:Taking Binjiang Road in Tianjin for Example孙慧玲SunHuiling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TU984B1003-739X(2012)03-0103-04国家历史上曾出现的种种城市问题逐渐显露。同样,近年来我国各大中小城市也普遍 兴起建设和改造步行商业街的热潮。针对这 种现象,进行地域性、全面性的研究,杜绝 缺乏对本土实际情况研究的跟风设计,是解 决我国城市发展问题的必然要求。2 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的总结与梳理回顾有关步行商业街的发展历史,从建 筑、外部空间、用地性质、交通、活动五个 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进 行总结和分析。2.1 建筑现代商业街建筑的理论研究主要体现在 建筑实体要素上,如对建筑的体量、立面形 式、色彩等的研究。刘力在商业建筑一 书中通过大量商业建筑实例分析,总结了商 业建筑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杨小萍等关注历 史文化、地域特色、商业文化乃至市井文化 等在建筑上的物化表现形式,提出再现历史 文脉的商业街建筑设计策略1。2.2 外部空间卢原信义深刻探讨了外部空间的基本概 念和构成要素,指出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 是同样重要的概念,并结合实例,提出了 外部空间的封闭、层次、序列等具体设计 手法2。芒福汀考察了城市设计中优秀的街 道和广场案例,提出街道的长度、比例、形 式等概念,指出街道不应只是交通工具的通 道,而应成为一个承载历史、文化、地方特 色和各种活动的“场所” 3。2.3 用地性质混合功能理论认为,营造富有活力的城 市需要将其基本功能混合。紧缩城市理论、 新都市主义、生态城市等研究都体现了有关 混合的思想。同样,城市的中心区也不应是摘 要开辟步行化的城市中心已成为当代东西方国家重振城市活力、创造人性化城市的重要措施。自20世纪以来,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相关理论研究,发展多层次的公交系统、在城市中心开辟步行区的实践在欧洲城市也相继获得成功。该文从建筑、外部空间、用地性质、交通、活动五个方面对国内外有关步 行商业街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进行总结和分析,并以天津滨江道步行街为实例进行调研评价,针对现 状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从而为我国城市中心区步行商业街的规划设计及优化设计提供依据。关键词 步行商业街 建筑 外部空间 用地性质 交通 公共活动Abstract Developing pedestrian mall in the citys center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revive modern city all over the world. Many countries have done relative research during the past 100 years. Moreover, a plenty of European cities have succeed in creating such a pedestrian mall. This paper summarizes relevant theories and practices, classifies them as building, external space, land usage, transport and activity. It also investigates and analyses BinJiang road to find existing defects, then comes up with solutions in order to provide principles in the design of pedestrianization.Key words Pedestrian mall, Building, Exterior space, Land usage, Transport, Activity1 研究背景现代城市中心的步行化商业街(区)的 兴起,源于人文主义规划思想对工业化、机 动化时代的城市问题的反思。从西方国家的 发展历程来看,18世纪工业革命之后,城市 快速发展,由于缺乏人文关怀角度的思考, 出现了城市规模急剧膨胀,城市中心地带过 度拥挤,公共空间日益非人性化,居民生活 环境质量迅速恶化等城市问题。反思之下,关注人的需求、关注社会、关注自然的人文主义城市规划思想和设计理念得到发展。城 市中心的步行商业街是最典型、最重要的城 市公共空间,同时也是改善城市空间的人性 程度和提升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关键切入 点。因此,设置步行街,恢复城市中心的商 业功能成为解决上述问题、发展人性化城市 的一种重要手段,在西方国家相继推行。我国正处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西方强调了街道的重要性,认为街道是城市最重要的器官,构建有活力的、多样性的城市离不开使用功能混合的、高效的街道。在我 国,有不少学者将目光转向繁荣的传统商业街,并分析其混合用 地性质的特点,给予现代商业街规划设计以启示5。2.4 交通步行商业街的交通系统包括两方面:对外交通和商业街内部 的交通。对外交通确保步行化的中心区与城市其他部分高效的联 通,从而实现其重振城市活力的功效。芒福汀提出欧洲城市发展 中心步行区多以强大的公共交通系统支持,他还指出步行场所的 设计难题在于停车场的布置3。步行商业街内部的交通可分为完 全步行、分时段交通控制、单边步行商业街等,其核心都是人车 分流6。2.5 活动步行商业街建立在以人为主体的理论基础上,因此人的活动 是检验街道成功与否的关键。关注人的活动,揭示建筑、外部空 间、交通等环境因素对人的活动的影响,是步行商业街研究的重 要方面。扬盖尔详细阐述了公共活动的概念和类型,并从人的 活动对物质环境的要求这一角度来研究城市公共空间7。梁立东对 芜湖市三条典型商业街上的行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总结了对人 的活动能够产生显著影响的空间属性,从而提出能够有效优化步 行商业街的规划方法8。3 天津滨江道步行街现状调研及评价滨江道步行街是天津最著名的商业街,地处天津老城区,毗 邻火车站、海河滨水景观区、五大道等重要城市节点。主要商业 街区在和平路至南京路一段,全长约1.1km,其间与山西路等七条 小街道相交(图12)。从建筑、外部空间、用地性质、交通、活动五个方面对其进 行详细的调研分析,总结如下。滨江道上保留大量欧式建筑,如著名近代商业建筑天津劝 业场,以拱券、凹凸阳台、宝瓶栏杆等立面元素为特色,形式上 呈现了西方折衷主义建筑风格。此外,街区内还有中原公司、亨 得利钟表店等近代保护建筑,其在体量、立面形式、色彩、材质 等方面协调统一并反复出现,使整条街道形成较为统一的欧式风 情的意向。南京路一侧新建的乐宾商场位于步行街端头,建筑单 体体量大于其他建筑物,具有强烈的现代商业建筑风格。街道宽15m25m之间,由道路两侧建筑物限定,界面连续 并有一定的开合错落变化。道路高宽比为1:32:1,具有不同的围 合感,给人以丰富的空间体验(图3)。外部空间的尺度宜人,细 部丰富的界面也适应步行活动下对建筑物接近观赏的要求。滨江道的对外公共交通包括地铁和公交,设有营口道地铁 站和滨江道等3个公交站。地铁线路因覆盖区域极少而无法承担城 市其他区域的大量运输量,公交车在对外公共交通上发挥了重要 作用,较好地实现了公交车与步行的驳接。私人机动车的停车场 所缺乏,小汽车随意停放现象明显。同样,自行车也没有专设的 停车场地,自发的停在中间各条交叉路路边,使街道景观受到破 坏。步行街的内部交通穿越了7条交叉路口(图4),使步行连续 性减弱,给步行安全造成一定的隐患。商业街人行高峰时段也会 造成这几条交叉路的拥堵。另外,滨江道步行街以及和平路的L形 路段内引入机动游览车,对于较长距离的步行是有必要的,但是 这种车行与主要人行占道不明,车速过快,造成交通混乱和行人 安全隐患。调研滨江道步行街区的功能配置可知,街道周边具有商业图1 滨江道区位及周边环境图2 滨江道街区航拍图图3 街道高宽比示意图景观等处;经济性活动包括商场、商店、超图35:作者自绘。市、流动摊点等购物,以及餐饮、娱乐等其他消费,这是整条街道主导的活动;社交性 活动既包括私人间频繁的日常交际,也包括 较大范围内有组织的集会和庆典活动,在观 察中发现,社会慈善组织的宣传活动、明星 支持者的拉票活动,节日庆典等都时常在街 道上发生,有时会导致交通局部的阻滞。由 调研可知,步行街在通行空间、休闲设施、 社交空间等方面有待改善。4 解决方式探析从各个角度的现状分析可知,滨江道作 为一条老街,具有传统街区的特点,如土地 利用的多样性、人性化的街区尺度,但是在 交通、服务等设施方面尚有缺陷。保存现有 的特色,有针对性地扬长补短是有效的改进 方法。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新建建筑以保护历史街区风貌为设计原则滨江道上的历史建筑是街道的重要景 观,其单体的存在基于连续的街区风貌中, 因此,在旧建筑改造和新建建筑时,需要以 保护整体风貌为原则,采取与历史建筑环境 相协调的建筑设计手法,才能使整条老街的 建筑特色得以保存。(2)加强节点设计,优化外部空间,激发积极的活动在街道交叉口的位置及重要建筑前设置 节点,采用铺装变化、高差、绿化等手法 创造一系列具有不同公共性的空间,丰富 街道的空间层次,激发多样化的活动在街 道上发生。(3)规划临时展演的场地滨江道作为天津城市的“名片”,设置 举办公共性活动的场地是极为必要的。拆除 一些风貌不佳的建筑,设置具有一定面积的 公共空间,空间的扩大也创造了生动、有机 的街道。(4)改善交通在街道附近增设地下停车场所,借助几 条交叉路规划出货物通行的线路;规范街道 内游览车的流线,控制车速,使车速限制在 对行人不产生安全威胁的限度内,引导乘游 览车的游客关注街道的景观。为解决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出现的城市 中心衰退问题,我国各城市兴起了建设和改 造步行商业街的热潮。这是以人为本的规划 思想下的有效促进地区繁荣的一种方法。充 分利用中心区位的地理优势,整合城市的历 史文化、市井文化和商业文化,针对地方的 特点对现有商业街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能 够有效地激发城市活力,创造高质量的城市参考文献1杨小萍,孙伟. 历史街区步行商业街场所精神的塑造. 山西建筑,2007(20):32-34. 卢原信义. 外部空间设计.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1985.英克利夫芒福汀. 街道与广场. 张永刚,陈 卫东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理查德瑞杰斯特. 生态城市伯克利. 北京: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徐传华. 传统商业街初探.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1993(1):139-144.王如荔. 步行商业街得交通组织以几个步 行商业街为例. 南方建筑,2002(1) :6-7.扬盖尔. 交往与空间.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2002.梁立东. 城市居民步行出行特征与步行优先区 规划研究以芜湖市为例. 上海:同济大 学,2009.2345图4 交通系统分析图678图5 街区用地性质分析图(商城、超市、流动摊点)、餐饮、金融邮电(工行支行)、旅馆(快捷酒店)、居住(庆泰里等居民区)、医疗(药店、和平区 妇产科医院)、文化教育(市11中、书店) 等多样化用地性质,在街区内实现了土地的 高密度利用和使用功能的混合(图5)。但 是要注意的是,局部街区的混合功能由于缺 乏有序的组织,造成脏乱差的局面,如流动 摊点虽然极大地丰富了商业的形式和内容, 但是易造成混乱无序的街道景观;货物物流 与周围居民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也产生矛盾。滨江道步行街是市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