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MT/T 537-1996 煤钻头》是一项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出,并由国家煤炭工业局发布的标准,旨在规范煤钻头的设计、制造以及使用。该标准适用于以硬质合金为切削材料的各类煤钻头,包括但不限于麻花钻、柱齿钻等类型,主要用于煤矿井下或露天开采时岩石及煤层的钻探作业。

根据此标准,煤钻头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 材料:明确规定了用于制造煤钻头的主要材料性能指标,尤其是对硬质合金的质量提出了具体要求。
  • 尺寸与公差:详细规定了不同类型煤钻头的尺寸范围及其允许偏差,确保产品规格统一,便于互换使用。
  • 表面质量:对于钻头表面粗糙度、裂纹等缺陷做出了限制性规定,保证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 性能测试:列出了必要的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及合格判定条件,如硬度、冲击韧性等关键参数的检测。
  • 标志与包装:要求每个出厂的煤钻头都必须有清晰的产品标识,并且在运输过程中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以防损坏。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1996-04-18 颁布
  • 1996-10-01 实施
©正版授权
MT T 537—1996 煤钻头_第1页
MT T 537—1996 煤钻头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MT T 537—1996 煤钻头-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MT/T5 3 71 9 9 6煤钻头1 9 9 6 - 0 4 - 1 8批准1 9 9 6 - 1 0 - 0 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批 准目 次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2 引用标准13 术语14 产品分类15 技术要求46 试验方法57 检验规则68 标志、 包装、 运输、 贮存7附录A 煤钻头切削刃口检测样板( 补充件)8MT/T5 3 71 9 9 6煤钻头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钻头( 以下简称“ 钻头” ) 的产品分类、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 包装、 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在单轴抗压强度不大于5 0MP a的煤或半煤岩层中旋转钻孔用的干式和湿式钻头。2 引用标准G B1 9 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 B2 3 1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方法G B/T1 3 3 8 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J B/T5 1 0 0 熔模铸造碳钢件技术条件Y B8 4 9 硬质合金牌号3 术语3 . 1 干式钻头钻孔过程中不供应降尘水、 钻头体没有供水通道的钻头。3 . 2 湿式钻头钻孔过程中供应降尘水、 钻头体有供水通道的钻头。4 产品分类4 . 1 产品类型钻头根据使用方式分为干式和湿式两种。干式钻头见图1和图2; 湿式钻头见图3和图4。1MT/T5 3 71 9 9 6图1 U型: 用于硬煤和半煤岩层中钻孔(1 1 5mm1 0 5mm)图2 V型: 用于软煤层中钻孔(1 0 5mm1 0 5mm)2MT/T5 3 71 9 9 6图3 U型: 用于硬煤和半煤岩层中钻孔(1 1 5mm1 0 5mm)图4 V型: 用于软煤层中钻孔(1 0 5mm1 1 5mm)4 . 2 产品型号3MT/T5 3 71 9 9 6 型号示例: 直径为4 2mm、 切削刃翼数为2的干式煤钻头型号为Z TM4 2/2。4 . 3 基本参数和公差见表1。表1项 目干式钻头湿式钻头尺寸公差尺寸公差钻头直径(D) ,mm4 20 . 84 20 . 8钻头总长(L) ,mm9 01 . 59 01 . 5钻头尾部直径(d) ,mm1 2 . 5-0 . 2 9-0 . 4 01 2 . 5-0 . 2 9-0 . 4 0钻头尾部长度(L1) ,mm3 81 . 53 8士1 . 5插座宽度(B) ,mm1 3-0 . 2 9-0 . 4 01 3-0 . 2 9-0 . 4 0插座深度(H) ,mm9 . 59 . 5插销孔距(e) ,mm2 3+0 . 2 102 3+0 . 2 10水槽宽度(b) ,mm3 . 2钻头切削刃口几何形状刀尖角() ,1 1 51 1 5刀尖角(1) ,1 2 01 2 0前角() ,00后角() ,1 01 0后角(1) ,2 02 0后角(2) ,2 52 5倒锥角() ,335 技术要求5 . 1 产品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5 . 2 钻头用原材料应附有合格证。5 . 3 钻头体熔模铸造质量应符合J B/T5 1 0 0的规定。5 . 4 钻头体须经回火处理, 处理后表面硬度为2 7 03 0 0H B。5 . 5 硬质合金牌号应符合Y B8 4 9的规定。5 . 6 钻头基本参数和公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5 . 7 钻头焊缝静剪切强度应不小于1 6 0MP a。4MT/T5 3 71 9 9 65 . 8 钻头两翼外侧对钻头体轴线的对称度公差为0 . 4mm。5 . 9 修磨后钻头两翼切削刃尖高度差不大于0 . 5mm。5 . 1 0 钻头抗扭矩应不小于1 0 0Nm。5 . 1 1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 钻头在煤或半煤岩层中钻孔, 每只累计钻孔深度不少于2 0 0m。5 . 1 2 钻头表面需经发蓝处理。6 试验方法6 . 1 钻头体铸造质量检验按J B/5 1 0 0的规定。6 . 2 钻头体表面硬度测定按G B2 3 1的规定, 用布氏硬度计测定。6 . 3 钻头同煤钻杆连接尺寸及公差用游标卡尺测定; 钻头切削刃口几何形状用样板检验测定。样板见附录A( 补充件) 。6 . 4 钻头两翼外侧对钻头体轴线的对称度公差测定: 将钻头放在一可转动的座子上, 用千分表测定一翼的数值后, 转动1 8 0 , 测定其另一翼的对称度偏差( 见图5) 。图56 . 5 钻头两翼切削刃尖高度差在转动座( 见图5) 上, 用千分表测量。6 . 6 钻头外观质量用目测检验。6 . 7 钻头焊缝静剪切强度试验, 用专用夹具( 见图6) 在万能材料试验机上测试。5MT/T5 3 71 9 9 6图6 (9 0mm8 5mm)6 . 8 钻头抗扭矩试验, 用专用夹具在扭矩试验台上, 连续起动1 0次, 每次转数达到3 0 05 0 0r/m i n后停止。6 . 9 钻头使用寿命试验在专用试验台上进行, 也可在煤矿采煤工作面、 煤或半煤岩巷掘进工作面进行。7 检验规则7 . 1 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出厂检验由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进行, 型式检验由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进行。检验项目见表2。表2序号检验项目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类别出 厂型 式1外观5 . 3、5 . 1 26 . 62对称度5 . 86 . 43表面硬度5 . 46 . 24基本尺寸和公差5 . 6、5 . 96 . 3、6 . 55抗扭矩5 . 1 06 . 86静剪切强度5 . 76 . 77寿命5 . 1 16 . 98材质5 . 2、5 . 3、5 . 56 . 1( 必要时)7 . 2 每件产品必须经过出厂检验, 检验项目全部合格并附有产品合格证方可出厂。7 . 3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须进行产品型式试验。a . 试制产品时( 包括老产品转厂生产) ;b .停产一年以上再次生产时;c .当产品结构、 材料、 工艺有重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d .批量生产每2年一次;6MT/T5 3 71 9 9 6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f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要求时。7 . 4 型式试验的样品, 必须从经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按万分之三抽取, 最少不少于3件。如样品检验有一项不合格时, 须加倍抽样进行复检, 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8 标志、 包装、 运输、 贮存8 . 1 每个钻头尾部应有明显的制造厂标志。8 . 2 每1 0 0只钻头装一木箱, 产品包装应符合G B1 9 1和G B/T1 3 3 8 4的规定。8 . 3 随同产品应提供下列技术文件:a . 产品合格证;b .产品使用、 维修说明书;c .产品装箱单。8 . 4 每一包装箱外壁应贴上标牌, 并注明下列各项:a .产品名称、 规格、 型号、 数量;b .净重、 毛重;c .外形尺寸;d .制造厂名;e .出厂批号;f .出厂日期;g .到站及收货单位;h .发站及发货单位。8 . 5 产品在搬运中严禁抛掷。贮存时应放置在干燥处, 避免雨淋、 水泡、 腐蚀和受潮。7MT/T5 3 71 9 9 6附 录 A煤钻头切削刃口检测样板( 补充件)A 1 U型煤钻头刀尖角和倒锥角检测样板( 见图A 1)图A 1 (8 5mm3 5mm)A 2 V型煤钻头刀尖角和倒锥角检测样板( 见图A 2)图A 2 (5 5mm3 5mm)A 3 煤钻头后角检测样板( 见图A 3)图A 3 (4 0mm4 5mm)8MT/T5 3 71 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