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指导老师: 学生姓名: 班 级:土木学 号:中面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012年8月14目录1.设计资料32.设计内容和要求43.板的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43.1 计算简图 43.2 内力计算 63.3 配筋计算 64.次梁的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84.1 计算简图 84.2 内力计算 104.3 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 114.4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 124.5 绘制次梁的施工图 135.主梁设计(主梁内力按弹性理论设计) 155.1 计算简图 155.2 内力计算 165.3 正截面抗弯承载力 195.4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 205.5 绘制主梁施工图 21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1.设计资料(1)某工业仓库,设计年限为 50 年,结构平面及柱网布置如图 1 所示,其 中,B6000mm,L5400mm,柱截面为 400400mm。k图1 楼盖结构图(单位:mm) (2)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 q =8.0kN/ m2 。t(3)楼面面层用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20kN/ m3 ),板底及梁用15mm厚石灰 砂浆抹底(=17kN/ m3 )。(4)材料选用:混凝土強度等級采用C25 fc= 11.9N / mm2 ,f= 1.25N / mm2 );钢筋:主梁及次梁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500级钢筋(f y = 435N / mm2 ),其余使用HRB300级钢筋( f y = 270N / mm2 )。2.设计内容和要求(1)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2)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3)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4)主梁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5)绘制结构施工图;(a)结构平面布置图(1:200)(b)板的配筋图(1:50)(c)次梁的配筋图(1:50;1:25)(d)主梁的配筋图(1:40;1:20)及弯矩 M、剪力 V 的包络图;(e)钢筋明细表及图纸说明。3.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主梁的跨度为5.4m,次梁的跨度为6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L/3=1.8m(1)3.板的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3.1 计算简图按高跨比条件要求板的厚度 h1/401800/40=45mm,对工业用建筑的楼板, 要求 h70mm,所以取板厚 h=80mm。图2 板厚示意图(单位:mm)(1)荷载计算恒荷载标准值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200.02=0.4kN/ m280mm钢筋混凝土板:0.0825=2.0 kN/ m215mm厚石灰砂浆抹底:170.015=0.255 kN/ m2小计2.655kN/ m2活荷载标准值:8kN/ m2因为是工业建筑楼盖且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4kN/ m2 ,所以活荷载分项系 数取1.3,恒荷载分项系数取1.2。恒荷载设计值:g=2.6551.2=3.186kN/ m2活荷载设计值:q=81.3=10.4 kN/ m2荷载总设计值:g+q=13.586 kN/ m2 ,近似取13.6kN/ m2 。(2)计算简图取1m板宽作为计算单元,板的实际结构如图1-34(a)所示由图可知:次梁截 面宽度为b=200mm,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a=120mm,则可以按塑性内力重 分布计算,板的计算跨度为:边跨按以下两项中较小值确定:l01= ln+ h = (1800 120 200) + 80 = 16202 2 2l + a = (1800 120 200) + 120 = 1640n2 2 2所以边跨板的计算跨度去 l01 = 1620mm中间跨: l02 = ln = 1800 200 = 1600mm板为多跨连续板,对于跨数超过五跨的等截面连续板,其各跨受荷载相同, 且跨差不超过10% 时,均可以按五跨等跨度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图3 板的计算简图3.2 内力计算 弯矩设计值因为边跨与中间跨的计算跨差 1620 1600 = 1.25%10% ,可按等1600跨连续板计算由混凝土结构设计表1-2查得板的弯矩系数 n ,板的弯矩设计 值计算过程见表1-1表1板的弯矩设计值的计算截面位置1B2C边跨跨中离端第二支座中间跨跨中中间支座弯矩系数 M1/11-1/111/16-1/14计算跨度 l0 (m)l01 = 1.62l01 = 1.62l02 = 1.6l02 = 1.6M = M (g + q)l0(kN m)13.6 1.622 11= 3.2413.6 1.62211= 3.2413.6 1.6216= 2.181.6213.6 14= 2.4923.3 配筋计算 板厚80mm,h0=80-20=60mm,b=1000mm。C25混凝土,a1=1.0,fc=11.9N/mm2,HRB300级钢筋,fy=270N/mm2。对轴线2 5 间的板带,不考虑起拱作用。板的配筋计算过程见表1-2。表2连续板各截面配筋计算截面位置1B2C弯矩设计值(kNm)3.24-3.242.18-2.49= M / f b h 2s1 c00.0760.0760.0510.058 = 1 - 1 - 20.0790.0790.0520.060轴线计算配筋( mm2 )As = 1 fcbh0 / f y209209138159实际配筋( mm2 )820082006/82006/8200251251196196 (5)板的配筋图绘制见二号图纸。4.次梁的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 4.1 计算简图主梁的截面高度: h=( 1/81/14)l =386675mm故取h=650mm。 截面宽度b=h/3 h/2 =217325mm,故取b=300mm。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 h=(1/181/12)l=333-500mm故取 h=400mm,截面宽度 b=h/3h/2 =133-200mm,故取 b=200mm。 (1)荷载设计:恒载设计值板来的荷载: 3.1861.8=5.73kN/m 次梁自重:0.2(0.4-0.08)251.2=1.92kN/m 次梁粉刷:20.015(0.4-0.08)171.2=0.20kN/m小计g = 7.85kN/m 活荷载设计值:q=10.41.8=18.72kN/m荷载总设计值:.q+g=18.72+7.85= 26.57kN/m(2)计算简图由次梁实际结构图5可知,次梁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a=240mm,主梁宽度b= 300mm。次梁的边跨计算跨度按以下两项的较小值确定。边跨l0 = ln + 2 = (6000 120 300) + 240 = 5850mm221.025ln = 1.025 5730 = 5873.25mm所以次梁边跨的计算跨度取l0=5850mm 中间跨l0 =ln = 6000 300= 5700mm 计算简图如图6所示: 图5 次梁几何尺寸与支撑情况(单位:mm)图6 次梁计算简图(单位:mm)4.2 内力计算 因为边跨与中间跨的计算跨差 5850 5700 = 2.6%10% ,可按等跨连续梁 5700计算由混凝土结构设计表2,表3可以得弯矩系数 M 和剪力系数 V 。次梁的 弯矩设计值和剪力设计值见表3,表4。 表1-3次梁的弯矩设计值的计算截面位置1边跨跨中B离端第二支座2中间跨跨中C中间支座弯矩系数 M1111-111161-14计算跨度 l0 (m)5.855.855.75.7M = (g + q)l 2M0(kN m)26.57 5.85211= 82.66 26.57 5.85211= 82.6626.57 5.7216= 53.95 26.57 5.7214= 61.66 表4 次梁的剪力设计值的计算截面位置A边支座B(左)离端第二支座B(右)离端第二支座C中间支座弯矩系数 0.450.600.55 0.55净跨度 ln (m)5.735.735.75.7V = (g + q)ln(kN )0.45 26.57 5.73= 68.510.6 26.57 5.73= 91.350.55 26.57 5.7=83.300.5526.57 5.7= 83.30 4.3 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 次梁跨中正弯矩按T形截面进行承载力计算,其翼缘宽度取下面两项中较小 值:对中间跨:bf = l0 /3 = 5700/3 = 1900mmbf = b + s0 = 200 + 1800 200 = 1800mmf故取 b= 1800mmC25混凝土,a1 = 1.0,fc = 11.9N/mm2,纵向钢筋采用HRB500级钢筋(fy = 435N/mm2),箍筋采用HRB300级钢筋(fy = 270N/mm2),h0 = 40040 = 360mm。 判断跨中截面属于哪类 T 形截面:c f f10 f b h ( hh 80f ) = 1 .0 11.9 1800 80 ( 360 ) = 548.352 k N m22与表1-3中的弯矩值比较可知,各跨中截面均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支座与跨中截面均按一排钢筋考虑,故均取h0=360mm,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过程列于表 5。表 5次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截面1B2C弯矩设计值82.66-82.6653.95-61.66b/bfb(mm) 178020018002002 s = M /1 f c bh00.0300.2680.0180.200 = 1 1 20.0310.3190.0190.225选配 钢筋计算配筋(mm2)As = b(bf)ho1fc543.4628.3355.5443.2实际配筋( mm2 )1 18+1 202 201 14+1 161 18+1 16568.7628355455.6支座截面0.10.35,跨中截面b = 0.55配筋率验算: = As =355.5=0.44%= max(0.45 ft = 0.451.27 =0.13%bh200 400minf435y4.4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表 6 次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截面ABLBRCV(KN)68.5191.3583.3083.300.25c fcbh0 (kN )214.2V截面满足214.2V截面满足214.2V截面满足214.2V截面满足Vc = 0.7 ft bh0 (kN )64V需配箍筋64V需配箍筋64V需配箍筋64V需配箍筋配箍筋选用双肢282828281.0 f A hS =yv sv 0V 0.7 ft bh0(mm)2168S =1.0 270100.6360R91350-64000=358507507实配箍筋间距 S(mm)200200200200R 配箍率验算:sv= Asv b S=100.6200 200= 0.25%sv,min=0.24 ftf= 0.24 1.27 = 0.113%270nyv满足要求。4.5 绘制次梁的施工图(见二号图纸)5.主梁设计(主梁内力按弹性理论设计)5.1 计算简图 主梁:根据经验,多跨连续主梁的截面高度 h=( 1/181/14)=386675mm;故取h=650mm。 截面宽度b=h/3 h/2 = 217325mm,故取b=300mm。 (1)荷载设计值。(为化简a计算,将主梁的自重等效为集中荷载)次梁传来的恒载:7.85 6.0 = 47.1kN主梁的自重(含粉刷):(0.65 0.08) 0.3 1.8 25 + 2 (0.65 0.08) 0.015 1.817 1.2 = 9.862kN恒荷载:G = 47.1 + 9.862 = 56.96kN 活荷载:Q = 18.72 6.0 = 112.32kN (2)计算简图主梁的实际结构如图 8 所示,由图可知,主梁的端部支承在墙上的支承长 度为 a=380mm,中间支承在 400400mm 的混凝土柱上,其计算跨度按以下 方法确定:边跨 ln1 = 5400 200 120 = 5080mm因为1.025ln1+b/2=1.025*5080+200=5407mm M1 M 2均属于第一类 T 型截面梁。 主梁支座截面及在负弯矩作用下的跨中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取h0=650-65=585mm。V0=G+Q=56.96+112.32=169.28mm。主梁中间支座宽 b0=300mm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过程如下表 9 主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及配筋计算截面1B2弯矩设计值(KNm)250.66-237.24141.92-60.06h0(KNm)610585610610b(bf )1802300180018002 s = M 1 f c bh00.0310.1940.0180.008 = 1 1 20.0320.2180.0180.008选配 钢筋计算配筋(mm2)As = 1 fcb h0 f y962.3 1046.6 540.7 240.3实际配筋( mm2 )320216+220118+1202149421030568.7 3085.4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验算截面尺寸:hw = h0 h f= 610 80 = 530mmhw / b = 530/ 300 = 1.77 4截面尺寸按下式验算:0.2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楼房加宽的申请报告(3篇)
- 客栈承包合同(标准版)
- DEL-S1-生命科学试剂-MCE
- 公司劳动合同签约课件
- 自然灾害导致车辆被困应急预案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案例集-
- 乡镇长防汛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全真模拟测试带答案
- 企业环境培训课件
- 创新驱动能源变革:2025年3D打印金属材料拓扑优化在能源设备中的应用
- 高中英语新课标3000词汇表
- 体育训练安全应急预案
- 《航空保险》课件
- 《欧洲联盟》课件
- 肺部感染与抗生素使用课件
- 脊柱侧弯中医治疗
- 简化版房屋租赁合同模板
- IEC 62368-1标准解读-中文
- 电视节目策划与制作预案
- 15J403-1-楼梯栏杆栏板(一)
- 新版申请银行减免利息的申请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