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指导】高考化学总复习 课时作业18 氮和磷 人教版.doc_第1页
【优化指导】高考化学总复习 课时作业18 氮和磷 人教版.doc_第2页
【优化指导】高考化学总复习 课时作业18 氮和磷 人教版.doc_第3页
【优化指导】高考化学总复习 课时作业18 氮和磷 人教版.doc_第4页
【优化指导】高考化学总复习 课时作业18 氮和磷 人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化指导】高考化学总复习 课时作业18 氮和磷 人教版1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含量很高,已有科学家设计出了液氮蒸汽机,即利用液氮的蒸发来驱动机车,从而达到节约能耗的目的。其主要依据是()A液氮的沸点为195.8 ,远低于常温B氮气与氧气反应放热C氮气在空气中燃烧放热D氮气在空气中约占78%(体积分数)3“雷雨发庄稼”是一句俗语,它包涵一定的科学道理。从化学的角度来看,下列方程式在这个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AN2O22NOB2NOO2=2NO2CN22O22NO2D3NO2H2O=2HNO3NO解析:氮气和氧气不能直接化合生成二氧化氮。答案:C4NO吸收治疗法可快速改善SARS重症患者的缺氧状况,缓解病情,病毒学研究同时证实,NO对SARS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下列关于NO的叙述正确的是()ANO是一种红棕色气体B常温常压下,NO不能与空气中的氧气直接化合C含等质量的氧元素的NO和CO的物质的量相等DNO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解析:NO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常温常压下,NO容易与氧气直接化合生成NO2。答案:CD5(2012孝感模拟)已知亚磷酸(H3PO3)只能生成两种钠盐(NaH2PO3和Na2HPO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亚磷酸中磷呈3价B亚磷酸有氧化性和还原性C亚磷酸是二元酸D亚磷酸只形成两种酸式盐而无正盐解析:含氧酸电离产生的H必须由羟基(OH)提供,亚磷酸(H3PO3)只能生成两种钠盐(NaH2PO3和Na2HPO3),说明在H3PO3中只有两个OH,即H3PO3为二元酸。答案:D6下列对氮的固定解释、分类都正确的是()选项事实解释(或化学方程式)固氮方式A雷雨肥庄稼3NO2H2O=2HNO3NO(主要)自然固氮B工业合成氨N23H22NH3生物固氮C豆科植物的根瘤固氮吸收氮气转化为氨或铵盐生物固氧D工业合成尿素2NH3CO2=CO(NH2)2H2O人工固氮解析:雷电作用属于自然固氮,发生的反应是:N2O22NO,A项错误;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B项错;固氮是氮元素由游离态转化成化合态,合成尿素是由化合物转化成化合物,不属于固氮,D项错误。答案:C7在NO2被水吸收的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和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其质量比为()A31 B13 C12 D21解析:3NO2H2O=2HNO3NO,其中生成NO的NO2为发生还原反应的NO2,生成HNO3的NO2为发生氧化反应的NO2,故二者质量之比为12。答案:C8有a、b、c、d、e五种气体,进行下列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1)a和b混合气体变红棕色(2)c和d混合产生白烟(3)c和e分别通入少量溴水中溴水都变成无色透明的液体(4)b和e分别通入氢硫酸中都产生淡黄色浑浊a、b、c、d、e依次可能是()AO2、NO、HCl、NH3、CO2 BO2、NO、NH3、HCl、SO2CNO、O2、NH3、HCl、SO2 DHCl、CO2、NH3、H2S、CH4解析:a、b混合后气体变成红棕色,a、b分别为NO、O2中的一种,且b通入氢硫酸中能产生淡黄色浑浊,故b为O2、a为NO;c、d混合产生白烟,c、d分别为HCl、NH3中的一种,且c能使溴水退色,故c为NH3,d为HCl。答案:C9A、B、C、D、E是含有一种相同元素的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其中A是气态单质,B是气态化合物,C、D是氧化物,E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则A可能是()ACl2BN2CS DC10为了除去NO、NO2、N2O4对大气的污染,常采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吸收处理(反应方程式:2NO22NaOH=NaNO3NaNO2H2O;NO2NO2NaOH=2NaNO2H2O)。现有a mol NO、b mol NO2、c mol N2O4组成的混合气体恰好被V L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无气体剩余),则此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小为()A. mol/L,ab B. mol/L,abC. mol/L,ab2c D. mol/L,ab解析:该题看似复杂,实则简单,就是元素物料守恒的运用。最终的物质不管是NaNO3还是NaNO2或NaNO3和NaNO2的混合物,NaN,n(NaOH)(ab2c)mol。答案:C1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认为,空气中存在大量的氮气,镁也可能和氮气反应。他们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1)镁条燃烧完后取出蒸发皿观察,发现蒸发皿中除有白色固体外还有少量的淡黄色固体。生成淡黄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能支持该小组同学的观点的实验现象除生成黄色固体外还有_,理由是_。(2)另一小组同学对实验中生成的淡黄色固体产生了兴趣,他们向蒸发皿中的固体滴加少量水,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淡黄色固体转变成白色。请写出上述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解析:(1)镁在空气中燃烧时,主要发生反应2MgO2点燃,2MgO、3MgN2Mg3N2。生成白色固体和淡黄色固体,由于气体的消耗气压减小,引起钟罩内的液面上升,其体积大大超过钟罩容积的。(2)Mg3N2与H2O反应生成白色固体Mg(OH)2和刺激性气体NH3。答案:(1)3MgN2Mg3N2钟罩中的水面上升大大超过钟罩容积的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约为,CO2的体积分数很小,只有和N2反应钟罩中的水面上升才能大大超过钟罩容积的(2)Mg3N26H2O=3Mg(OH)22NH312.已知SnCl4、SiCl4、AlCl3、PCl3等氯化物在潮湿的空气中揭开瓶塞后,都有白雾产生。想清楚地观察磷在Cl2中燃烧,达到PCl3和PCl5分步生成的目的,可预先把干燥的Cl2贮存在100 mL的注射管内,再把火柴头大小的红磷置于玻璃燃烧匙上烘干后组成如图所示的装置。操作时打开弹簧夹,缓缓推动注射器的活塞,待磷燃烧出现白雾时,立即关闭弹簧夹,停止推入Cl2。片刻后可见到具支试管内有白雾凝成无色液珠附着在试管内壁。然后再打开弹簧夹,继续推入Cl2就可看到管壁上液滴逐渐消失,管内出现白烟,最后白烟凝结成白色固体附着在具支试管内壁上。试回答:(1)该实验选择玻璃燃烧匙不选其他金属质燃烧匙的原因是_。(2)该实验的关键是使用的Cl2和红磷必须干燥。请用必要的文字和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_。(3)因第二次推入Cl2时发生的反应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故第一次推入Cl2时要缓慢进行的原因就是_。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获取新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新信息结合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中的燃烧匙应避免使用金属制品,因为在加热时氯气可以和几乎所有金属反应。在实验中使用的氯气和红磷应干燥,因为Cl2不仅可以和H2O反应,而且PCl3、PCl5等均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在实验过程中,为防止因Cl2过量将生成的PCl3氧化为PCl5而影响对PCl3的观察,在通入Cl2时,速度不能过快。答案:(1)避免金属与Cl2发生反应,影响实验效果(2)未作干燥处理时,其一,Cl2与H2O反应有HCl和HClO生成,对实验有干扰;其二,Cl2与P反应生成的PCl3和PCl5要发生水解:PCl33H2O=H3PO33HClPCl54H2O=H3PO45HCl使实验自始至终见不到白色固体附着(3)PCl3Cl2=PCl5避免Cl2推入量过多,生成PCl5,见不到白雾冷却后凝结成的无色液珠13(2012黄石质检)两种非金属元素X、Y在元素周期表中彼此相隔一个周期,它们的单质Xm、Yn和水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XmYnH2OHYH3XO4XH4Y(未配平,m、n均为大于1的正整数)。若Xm、Yn在常温下均为固体,试回答下列问题:(1)Xm易自燃且具有正四面体结构,则X的元素名称为_。(2)已知在反应:XmYnH2OHYH3XO4XH4Y中,被氧化的X元素的质量和被还原的X元素的质量相等,试根据推断结果写出完整的化学方程式:_。(3)Xm、Yn在固态条件下加热能反应,生成的产物分子中两种原子均满足8e稳定结构,写出该分子的结构式_。解析:Xm是白磷,m4;由HY知Y元素有1价,故Y是卤素,Yn是固体且X、Y彼此相隔一个周期,知其为碘,n2;由被氧化的X元素的质量和被还原的X元素的质量相等知H3PO4与PH4I的计量数相同,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配平方程式;PI3分子中各原子均满足8e稳定结构。答案:(1)磷(2)P42I28H2O=2HI2H3PO42PH4I(3) 14将51.2 g Cu完全溶于适量浓硝酸中,收集到氮的氧化物(含NO、N2O4、NO2)的混合气体共A mol,将这些气体通入足量烧碱溶液中,气体全部被吸收,共消耗NaOH B mol。(1)此过程涉及有关反应的方程式:N2O42NO2;NONO22NaOH=2NaNO2H2O;写出NO2被NaOH溶液吸收的反应方程式_。(2)若A0.8,B1.0时,原混合气体恰好被完全吸收,则0.8 mol混合气体中NO的物质的量为_,N2O4的物质的量为_,NO2的物质的量为_。(3)求A0.8时,气体与碱反应所得溶液中NaNO3的物质的量为_(用含B的代数式表示)。解析:(1)NO2与NaOH溶液的反应可看作是NO2先与水反应生成HNO3与NO,HNO3再与NaOH反应生成NaNO3,另一部分NO2与生成的NO发生中的反应,即N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钠、亚硝酸钠和水。(2)51.2 g Cu是0.8 mol Cu,反应中失去1.6 mol e。设混合气体中NO、N2O4、N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b、c,则解方程式可得a(0.80.5B) mol,b(B0.8) mol,c(0.80.5B)mol,代入B可得a0.3 mol,b0.2 mol,c0.3mol。(3)因为0.8 mol混合气体中n(NO)n(NO2)(0.80.5B)mol。由(2)得,因发生反应NONO22NaOH=2NaNO2H2O而消耗完了NO和NO2,故生成的NaNO3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