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课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学习目标:1.积累字词文常。2.理清“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与创造性思想、创造力之间的关系。(重点) 3.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明确创造性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大意义。4.理解本文的论证方式及其方法:学习本文层层展开论述的写作特点,理解论点和论据的关系。(难点) 学习时数:二课时学习构思:学习过程与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 积累字词文常;整体感知文意;理解本文的论证方式及其方法:学习本文层层展开论述的写作特点,理解论点和论据的关系。(难点) 一、导入:回忆一下小学学的苏轼题西林壁。让我们一齐来背一下呀。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什么?同一事物在不同的观察角度下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由此可见,事物的正确答案并不是唯一的,这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八课事物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板书)二、积累字词,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写法和意义:汲取(j):吸取。 推敲:传说唐代诗人贾岛骑着驴做诗,得到“鸟宿地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第二句的“敲”字又想改用“推”字,犹豫不决,就用手做推、敲的样子,无意中碰上了韩愈,向韩愈说明原委。韩愈想了一会儿说,用“敲”字好(见于苕溪渔隐丛话卷十九引刘公嘉话。后入就用推敲来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孜孜不倦(z):勤勉的样子。 持之以恒:有恒心地坚持下去。 锲而不舍(q):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 一事无成:连一样事情也没做成;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三、速读课文,找出观点:1.请同学们对照注释默读课文。同时用笔在书上划出作者总结性的语句。(学生默读) 2.作者在本文开头设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请大家思考一下,这是为了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观点? 明确:“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是最重要的。”)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以及思维视角的转换,都会使得事物的答案是多种多样的。四、整体感知课文,弄清文意层次。 第一部分(1-3):以一个问题引出话题,说明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4-8):由话题引出创造性的问题,论述产生创造性思维所必需的要素。 第三部分(9-12):论述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 第四部分(13):论述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五、(难点)按议论文的三段式结构给课文编写阅读提纲。(随堂练习) 讨论并归纳: 提出问题:(13段)从四个图形,提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论题,说明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的重要性。 分析问题:(412段) 第一层(45段):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吸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第二层(68段):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并举例证明。 第三层(912段):拥有创造力的主要根据。 解决问题:总结,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的关键所在。讨论:论点 “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是最重要的。”是怎样被层层证明的?六、小结:本文论述了只要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法,具备产生创造性思维的条件,坚信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就一定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围绕中心,逐层展开。作者要论述的问题是“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很重要,也就是要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要达到此目的,先要解决认识问题,其次再论述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条件,并分析了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最后水到渠成地归纳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七、板书设计: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提出问题:由图提出论题,说明创造性思维方式的重要性。分析问题:(412段) 第一层:具备创造性因素:孜孜不倦地吸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第二层:具备创造性因素:在于如何运用知识。 第三层:拥有创造力的主要根据。解决问题: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的关键所在。八、作业:练习册九、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要点:理清“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与创造性思想、创造力之间的关系。(重点)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明确创造性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大意义。一、导入:复习议论文的三要素。二、深入探究、讨论:1.作者开头引述这个材料有何好处?要点:这样开头生动形象,吸引读者,发人深省。同时,从材料中提出一个问题,也是议论文常用的开头写法。2.作者从这个材料中提炼出了一个什么观点?要点:“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它意在表明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的重要性。同时也批驳了“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狭隘观点。3.作者用“然而”一词承上启下,说明“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一个答案需要有创造性的思维,那么,作者认为创造性思维需要哪些要素?要点:必须精通各种知识,这是形成创新意识的素材。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讲道理)4.作者在论述上面这个问题时,举了两个例子,这属于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请再举一些例子。要点:摆事实。增强文章说服力,使人信服。田忌赛马;飞机和船的结合产生了航空母舰,等等。5.作者用“不过”一转,通过两个设问将问题引向深入,他是怎样分析人“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这一问题的?要点:首先引用某心理学专家小组的研究结论。(讲道理)前者自我压制,从而扼杀了自己的创造力;后者关注极普通,甚至一闪而过的想法,从而获得灵感。其次,作者摆出典型的创造型明星的事例来加以论证。(摆事实)6.作者由此得出了一个什么结论?举例证明。见课文第12段。伽利略从教堂挂灯链条的嘀嗒声中得到的启示;瓦特看见水烧开时水壶盖震动而受到启示等。 7.体会11、12两段中“大多数情况”、“往往”、“主要之一”的作用。要点:对内容进行某种程度的限制,说明一般如此,但并不排除特殊情况,避免表意绝对化,用语准确。8.通过以上分析,作者顺理成章地得出了一个什么结论?要点:怎样才能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人。(态度意识及三个关键,总结全文,中心论点)9.课文在证明论点采用的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是什么?明确:摆事实,讲道理。三、总结: 结构严谨,过渡自然。首先提出要树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提出问题),接着分析创造性思维应具备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分析问题),最后归纳全篇,得出结论(解决问题)。全文顺流而下,使文章在逻辑上显得严谨自然;衔接词的恰当运用,使文章在形式上严谨自然。 俗易懂,深入浅出。本文论述的虽是创造学上的转换思维角度、不同概念的组合等问题,但全文并没有出现这些名词术语。文章从一具体材料引出观点,然后摆事实,讲道理,写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给不同层次的读者以深刻的启示。 四、课外延伸: 示“思维体操”中的题目:1、以“生活”为本体,仿照“生活是一杯酒,饱含着人生的酸甜苦辣”的句式造几个比喻句。 生活是一份试卷,写满了人生的功过是非。 生活是一把伞,承受着人生的风风雨雨。 生活是一支笔,描摹着人生的悲欢离合。 生活是一团线,编织着人生的纵横交错。 生活是一条路,布满了人生的荆棘坎坷。 生活是一朵浪花,撞击着人类梦想的礁石。 生活是一场戏,上演着人生的喜怒哀惧。 生活是一张照片,记录着真实的市井百态。 生活是一个调色板,调试出人生的多姿多彩。 生活是一首歌,唱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生活是一支梭,穿透了人生的层层壁垒。 生活是一棵树,结满了人生的累累硕果。 生活是一场梦,模拟着人生的虚虚实实。 生活是一幅画,临摹出人生的曲折漫长。 生活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人间的善恶美丑。 根据对“生活”理解,改写苦乐年华的歌词。(对课上的仿句练习的延伸与深化) 生活是一团麻,那也是麻绳拧成的花;生活是一根线,也有那解不开的小疙瘩呀;生活是一条路,怎能没有坑坑洼洼;生活是一杯酒,饱含着人生的酸甜苦辣;生活是七彩缎,那也是一幅难描的画;生活是一片霞,却又常把那寒风苦雨洒呀;生活是一条藤,总结着几颗苦涩的瓜;生活是一首歌,吟唱着人生悲苦交加的苦乐年华。 播放苦乐年华的歌曲2、其实,生活就是一本书、一幅画,我们每个人既是读者又是主角,它需要我们慢慢地去填补,去创造,去品味。好,24点,怎么算?1: 56(33)242:(53)(63)243: 3563244:(533)6245:(536)3243、请大家看这样两个故事:(1)从前,有个吝啬的财主招不来长工,聪明的倪刚找上门去了。财主提了两个条件。一是“别人不吃的东西你得吃”,二是“别人不做的活你都得做”。倪刚完全同意。中秋节,财主家人将许多肉、果供祖赏月,倪刚去将这些供品吃个精光。春节那天,财主家都忙着拜年,倪刚却去门前挖了坟坑,把财主气得两眼直瞪。想一想,对财主提出的两个条件,财主和倪刚思考的角度有什么不同?(2)三国时,曹操手下有个主簿官杨修,聪明过人。一次,北方有个国家的使节、给曹操送来一盒精制糕点。曹操接过糕点来,随手在盒盖竖着写了三个大字:“一合酥”写完后曹操将糕点放在桌子上就出去了。杨修进来,看见这盒糕点后以及曹操的手迹,灵机一动,就自作主张把这盒糕点分给大家吃了。大家一下子就莫名其妙,只好听从杨修的吩咐。不一会儿,曹操回来了,见桌子上只留下空盒子,便查问是谁的主意。杨修不慌不忙地答道:“_”。曹操听了这话,连声称赞杨修聪明。请你想一想,杨修是如何回答的? 明确:学生分析,教师归纳。从刚才的分析中,大家都觉得倪刚、杨修很聪明,其实他们是具有一种什么思维能力?“创新思维”。2.从课文的第四小节可以看出这一点,我们一齐来读一下。产生创造性思维的必须具备的要素是什么呢?请同桌之间商量一下,从课文中找出答案。(生答) 明确: 五、拓展延伸(思维训练) 师:学了这篇课文后,我想请大以关于“0”的断想说话,请同学们尽量打开思路,看谁想得越快、越合理。大家先讨论,互相发言,然后写下来,准备发言。 (生1答) 师:他讲得很好!就像这样扩散自己的思维,来一个“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看谁接着说。 师:大家很不简单,各抒已见。天上、人间、地上、过去、现在、将来,都在你们的思维之中,思维互相磨砺、碰撞,闪射出创造的火花。 赵本山出题:“1+1在什么情况下不等于2”?范伟答:“1+1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2”。高秀敏纠正:“1+1在答错的情况下不等于2。” 赵本山问:“你们家养了一只小狗,为什么不生跳蚤?”范伟答:“因为我们家小狗讲卫生。” 赵本山:“错。媳妇答。” 高秀敏答:“因为狗只能生狗。” 赵本山问:“一位80岁的老奶奶上了公共汽车,车上没一个人给他让座,为什么?”范伟答:“因为车上的人不讲文明礼貌。” 高秀敏纠正:“因为车上有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航空机务工程师职业资格评定试题及答案解析
- 高粱购销合同模板(3篇)
- n2级护理岗位考试试题及答案
- 环保项目投资民间借款合同
- 任城区人才公寓租住管理与租客权益保障协议
- 商业地产业主与物业物业服务合同范本
- 股权转让协议范本中的业绩承诺条款详解
- 2025公务员能源局面试题目及答案
- 辅警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
- 跳棋的教学课件怎么写
- 如何上好语文课的讲座
- 2025秋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
- 2025年高校教师思政素质和师德师风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版预制构件浇筑施工合同规范文本
- 2025年安徽省申论c类试题及答案
- 公司物资盘点管理办法
- 骨科门诊常见病诊疗流程
- 医院法律法规培训内容
- 科技创新管理办法细则
- 股东合伙人知识产权共享与保护合同
- 飞书使用教程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