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山中学高二期末考试卷.doc_第1页
诗山中学高二期末考试卷.doc_第2页
诗山中学高二期末考试卷.doc_第3页
诗山中学高二期末考试卷.doc_第4页
诗山中学高二期末考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山中学高二年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科试卷命题人:洪培欣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映阶碧草自春色, 。 (2)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3)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4) ,秋水共长天一色。 (5 )云中谁寄锦书来?_ _,月满西楼。 (6)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二)文言文阅读(15分)梅文鼎,字定九,号勿庵,宣城人。儿时侍父士昌及塾师罗王宾仰观星象,辄了然于次舍运转大意。年二十七,师事竹冠道士倪观湖。值书之难读者,必欲求得其说,往往废寝忘食。残编散帖,手自抄集,一字异同,不敢忽过。万历中利玛窦入中国,始倡几何之学,以点线面体为测量之资,制器作图,颇为精密。学者张皇过甚,未暇深考,辄薄古法为不足观;而株守旧法者,又斥西人为异学:两家之说,遂成隔碍。文鼎集其书而为之说,用筹、用尺、用笔,稍稍变从我法。若三角、比例等,原非中法可有,特为表出。古法方程,亦非西法所有,则专著论,以明古人之精意不可湮没。又为九数存古,以著其概。己巳,至京师,谒李光地于邸第,谓曰;“历法至本朝大备矣,而经生家犹若望洋者,无快论以发其趣也。宜略仿元赵友钦革象新书体例,作简要之书,俾人人得其门户,则从事者多,此学庶将大显。”因作历学疑问三卷。光地扈驾南巡,遂以所订刻历学疑问谨呈。明年癸未春,驾复南巡,于行在发回原书,面谕光地:“朕已细细看过。”中间圈点涂抹及签贴批语,皆上手笔也。未几,圣祖西巡,问隐沦之士,光地以关中李永、河南张沐及文鼎三人对。上亦夙知永及文鼎,乙酉二月,南巡狩,光地以抚臣扈从,上问:“宣城处士梅文鼎焉在?”光地以“尚在臣署”对。上曰:“朕归时,汝与偕来,朕将面见。”四月十九日,光地与文鼎伏迎河干。越晨,俱召对御舟中,从容垂问,至于移时,如是者三日。临辞,特赐“绩学参微”四大字。文鼎为学甚勤,刘辉祖告桐城方苞曰:“吾每寐觉,漏鼓四五下,梅君犹构灯夜诵,乃今知吾之玩日而愒(音ki ,荒废)时也。”家多藏书,手抄杂帙不下数万卷。岁在辛丑,卒,年八十有九。(选自清史稿列传第二九三,有删节)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3分)( )A. 辄薄古法为不足观 薄:轻视 B. 历法至本朝大备矣 备:详备 C. 上亦夙知永及文鼎 夙:平素 D. 吾每寐觉,漏鼓四五下 觉:睡觉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梅文鼎“为学甚勤”的特点一组是(3分)( )儿时仰观星象,辄了然于次舍运转大意 值书之难读者,必欲求得其说,往往废寝忘食 手自抄集,一字异同,不敢忽过。 中间圈点涂抹及签贴批语,皆上手笔也 家多藏书,手抄杂帙不下数万卷 漏鼓四五下,梅君犹构灯夜诵A. B. C. D.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梅文鼎小时候表现出对星座天象浓厚兴趣,为他成为一代历算大师奠定了基础。 B万历年间,利玛窦到中国倡导几何学,梅文鼎既不盲目崇外,也不泥古守旧,而是汇集中西进行研究,正其得失,为己所用。 C文章结尾部分引用刘辉祖的话,目的是为了说明梅文鼎求学十分勤奋。D为了让多人从事历法这门学问的研究,梅文鼎写了历学疑问一书,皇帝认为该书写得很好,还附贴纸条加了批语。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古法方程,亦非西法所有,则专著论,以明古人之精意不可湮没。(3分)(2)吾每寐觉,漏鼓四五下,梅君犹构灯夜诵,乃今知吾之玩日而愒时也。(3分)(三)诗歌鉴赏(6分)6.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回答问题岳鄂王墓 赵孟頫(元)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注:岳飞是南宋初抗击金兵的主要将领,被秦桧、张俊等人以“莫须有”罪名陷害至死。岳飞遇害,死后63年朝廷追封为鄂王。(1)这首诗首联以岳坟的景象起兴,营造了 意境,为全诗增添了几分悲思。(1分)(2)这首诗颔联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3).下列句子与这首诗所寄寓的情怀最相近的一项是()(2分)A.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B.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C.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D.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二、文化经典和文学名著阅读(21分)(一)红楼梦三国演义阅读(15分)7.下列有关三国演义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 ( )(5分)A.孙坚带兵入城,扑灭城中大火,在皇宫废墟上安营扎寨。一天夜里,孙坚从一口井里捞出了玉玺,便决定托辞离开洛阳,另谋大事,谁知此事被袁绍乡人报给袁绍。袁绍向孙坚索取玉玺未果,便骂道私自藏匿,异日不得善终,死于刀箭之下!B.刘备马跃檀溪脱险后,遇见了水镜先生,水镜先生向刘备推荐了伏龙、风雏,于是刘备日夜盼望得到二人。在遇到卧龙、风雏之前,刘备遇到了单福,于是便拜单福为军师。在与曹仁的首次交锋中,单福就显示了军事才能。C孙策临死时嘱说: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孙策死后,孙权继位掌权。周瑜向孙权推荐了鲁肃。鲁肃又荐诸葛瑾。孙权拜诸葛瑾为上宾,依照他的建议,顺曹操,绝袁绍,君臣齐心治理江东。从此势力日趋强大,威震江东,深得民心。D刘备第一次前往隆中拜访,却无缘谋面,归途中遇见了诸葛亮的密友崔州平。数日后,刘再次前往,遇见了诸葛亮的另外两位密友石广元和孟公戚,以及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归途中还遇了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但与诸葛亮仍无缘谋面。E刘禅溺于酒色不理朝政,听从黄皓的谗言命姜维班师。姜维只得遵命,回到成都后,刘禅一连十日不上朝。姜维欲杀宦官黄皓,却被刘禅拦住,反说他容不下一个宦官。刘禅下令让姜维领兵八万往陕西沓中屯田避祸,既可以种麦补充军粮,又可以令魏军不敢轻易入侵。8.下列有关红楼梦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 ( )(5分)A. 抄检大观园时,当凤姐和王善保家的抄检到探春处,她挺身护丫头,不许搜她们的东西,痛斥抄检是“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顶撞了凤姐,并打了“乘势作脸”的王善保家一记耳光。B.王熙凤得知贾琏偷偷地纳尤二姐为妾,就带人赶到尤二姐家里。一面唆使被逼退了婚的张华告状,借此大闹;一面又暗中煽动小妾秋桐辱骂,借刀杀人。王熙凤又买通胡太医,让尤二姐吞下打胎药后小产。尤二姐十分痛苦,遂服毒自尽。凤姐故作姿态,伤心痛哭。C. 贾雨村到任就遇上人命官司,经门子提醒,得知抢夺英莲并杀死原买主的是四大家族中薛家的薛蟠。他不思甄士隐赠银之恩,虚张声势拿人,假称薛蟠被鬼魂追索已死,给冯家一点烧卖之费了事,徇情枉法胡乱判了此案。D. 不想刚走来,正听见史湘云说经济事;宝玉又说:“,若说这话,我也和他生分了。”林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 黛玉不放心湘云的到来,尤其担心又引来“金麒麟”之说,悄悄前来欲察二人之意。心直口快的湘云,因劝宝玉留心“仕途经济”而被宝玉斥为说“混帐话”,并当众颂扬黛玉不讲这些混话。这些话被黛玉听见,百感交集。E. 三月桃花开时,宝玉在大观园里偷偷阅读牡丹亭,黛玉来后发现宝玉读的是牡丹亭,于是也认真阅读记诵起来,二人还各借牡丹亭的词句表白、打趣。宝玉自比柳梦梅,比黛玉为杜丽娘。9. 简答题(任选一题,5分)(1)简述陈宫离开曹操的原因和经过。(三国演义) (2) 凤姐儿道:“这也有理。我想起来,他还没个名字,你就给他起个名字。一则借借你的寿;二则你们是庄家人,不怕你恼,到底贫苦些,你贫苦人起个名字,只怕压的住他。”刘姥姥给凤姐的女儿取什么名?请简述这件事的始末。(第四十一回)(二)、经典阅读(6分)10.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论语述而)“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 (孟子)曰:“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孟子梁惠王)(1)对上面这个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真正的“勇”是从仁义产生出来的,见义勇为,有担当,有作为,能改过,即为大勇。B “勇”是必不可缺的,但没有是非观念的“勇”是不足取的,见利忘义或“见义不为”,都谈不上真正的“勇”。C“君子尚勇乎?”,孔子没有正面回答,但可以看出孔子是“尚勇”的。D武王一怒而天下安,证明了“仁者必有勇”,也说明了仁者之勇是利天下百姓的大勇。(2)结合上面选段,联系实际,简要说明你对“勇”的理解。(3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 阅读下面文本,回答 11 13题(9分,每小题3分)中国古代的青铜冶炼 我国在新石器晚期,就进入了铜石并用时代。古人最初采集铜矿石,是用于提炼纯铜。纯铜因为是红色的,所以叫红铜。 红铜虽然可锻造并能熔铸工具,但质地不如石器坚硬和锋利,制作出来的工具刀口容易钝。同时,由于红铜溶液黏稠,流动性差,所以难以浇铸出造型复杂的大件容器。古人在提炼及使用红铜工具过程中,发现将红铜与锡、铅等金属熔融在一起,就能克服以上这些弱点,于是开始在红铜中掺进定量的锡、铅,炼制出一种青灰色的合金,这就是青铜。与红铜相比,青铜有熔点低,易于铸造;硬度大;融化后流动性好,少气泡等优点,适于铸造锋利的刀刃和细密的纹饰。 青铜文化的出现和发展是建立在冶金设备的发展和完善基础上的。先进的炼铜竖炉是青铜冶铸业兴起的基础之一。 从湖北大冶铜绿山发现的春秋时期的炼铜竖炉看,当时的竖炉由炉基、炉缸和炉身组成,在炉的前壁下部设有金门和出渣、出铜的孔洞,炉侧还设有鼓风口,整体结构已相当先进。 在冶炼青铜的过程中,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还逐步发现了铜与锡、铜与铅的配比的改变,能够使炼制出来的青铜的属性发生变化。青铜熔点低,加进的锡越多,熔点越低。同时随着加锡量的增多,硬度也随之增高,远远超过了红铜的硬度。但是当加锡过多时,青铜反而变脆,容易断裂。后来,人们又发现在青铜中加入定量的铅,就能克服青铜较脆的弱点。通过反复的实践,到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已经总结出配制青铜的合金规律。 战国时代的周礼考工记里对于铸造各种青铜器物的合金配比,就有比较明确的记载:“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其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其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其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方诸和阳燧。方诸,古代在月下承露取水的器具;阳燧,向日取火的凹镜)之齐。”这里的“金”是指青铜,“齐”是剂量的意思。这段话向人们指出了合金性能和合金成分之间的关系,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完全懂得了采用不同的铜、锡配方,来改变青铜的硬度、韧性、声学性能以及磨光性能,制作不同用途的青铜器。近年来,有关人员检验了600多件古代青铜器,成分都很合理。古代没有任何分析手段,却能将青铜器的成分掌握如此精确,让人惊奇。(摘自中国科普博览)11下列对铜及铜冶炼技术的相关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 3分) A我国对铜金属的利用历史悠久,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代,那时人们已经能够制造出铜器。 B古人最早冶炼出的纯铜,制造出的工具硬度和锋利程度甚至还赶不上石器。 C古人在发现并掌握青铜冶炼技术之后,才能够制造出硬度大而且锋利的工具和大件容器。 D掺进定量的锡、铅冶炼出的青铜,不仅颜色与红铜不同,一些物理属性也与红铜不同。1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3分) A我国古代的青铜冶炼技术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相当先进,从当时炼铜炉的整体结构上就可见一斑。 B青铜熔点低,加进的锡铅越多,熔点越低;加进去的锡铅越多,硬度就越高,硬度可以远远超过红铜。 C在青铜冶炼中,加进金属锡可以降低铜的熔点,加进金属铅可以使合金不至于过脆而导致容易断裂。 D随着铜与锡、铜与铅的配比的改变,冶炼出的合金分别可以制造出各种不同的工具、兵器、礼器等。13简要概括我国青铜冶炼技术的特点。( 3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6题。(15分)杜工部被后人上他徽号叫做“诗圣”。诗怎么样才算“圣”,标准很难确定,我们也不必轻轻附和。工部最少可以当得起情圣的徽号。因为他的情感的内容,是极丰富的,极真实的,极深刻的。他表情的方法又极熟练,能鞭辟到最深处,能将他全部完全反映不走样子,能象电气一般,一振一荡的打到别人的心弦上,中国文学界写情圣手,没有人比得上他,所以我叫他做情圣。两晋六朝几百年间,可以说是中国民族混成时代,中原被异族侵入,搀杂许多新民族的血;江南则因中原旧家次第迁渡,把原住民的文化提高了。当时文艺上南北派的痕迹显然,北派真率悲壮,南派整齐柔婉,在古乐府里头,最可以看出这分野。唐朝民族化合作用,经过完成了,政治上统一,影响及于文艺,自然会把两派特性合冶一炉,形成大民族的新美。初唐是黎明时代,盛唐正是成熟时代。内中玄宗开元间四十年太平,正孕育出中国艺术史上黄金时代。到天宝之乱,黄金忽变为黑灰。时事变迁之剧,未有其比。 当时蕴蓄深厚的文学界,受了这种激刺,益发波谰壮阔。杜工部正是这个时代的骄儿。 他是河南人,生当玄宗开元之初。早年漫游四方,大河以北都有他足迹,同时大文学家李太白、高适,都是他的挚友。中年值安禄山之乱,从贼中逃出,跑到甘肃的灵武谒见肃宗,补了个“拾遗”的官,不久告假回家。又碰着饥荒,在陕西的同谷县,几乎饿死。后来流落到四川,依一位故人严武。严武死后,四川又乱,他避难到湖南,在路上死了。他有两位兄弟,一位妹子,都因乱离难得见面。他和他的夫人也常常隔离,他一个小儿子,因饥荒饿死,两个大儿子,晚年跟着他在四川。他一生简单的经历,大略如此。 他是一位极热肠的人,又是一位极有脾气的人。从小便心高气傲,不肯趋承人。他的诗道: “以兹悟生理,独耻事干谒。”(奉先咏怀) 又说: “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赠韦左丞) 可以见他的气概。严武做四川节度,他当无家可归的时候去投奔他,然而一点不肯趋承将就,相传有好几回冲撞严武,几乎严武容他不下哩。他集中有一首诗,可以当他 人格的象征: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言良家子,零落依草木。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茆屋。摘花不插鬓,采柏动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佳人)这位佳人,身分是非常名贵的,境遇是非常可怜的,情绪是非常温厚的,性格是非常高抗的,这便是他本人自己的写照。 (选自梁启超情圣杜甫)1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作者反对“诗圣”的说法,而认为杜甫是“情圣”。 B六朝时期,南北方文艺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南方整齐柔婉,北方真率悲壮,这在当时的乐府诗里体现明显。C“安史之乱”后,唐社会“黄金”忽变“黑灰”,但这对杜甫的思想和创作没有什么影响。D作者在文中引入三篇杜甫诗歌,都是为了使“热肠”具体化,便于读者理解。E杜甫是“情圣”,也是一位具有忧国忧民胸怀和刚直不阿精神伟大诗人。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