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约结盟的狂潮》(北师大版).docx_第1页
《缔约结盟的狂潮》(北师大版).docx_第2页
《缔约结盟的狂潮》(北师大版).docx_第3页
《缔约结盟的狂潮》(北师大版).docx_第4页
《缔约结盟的狂潮》(北师大版).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九年级(上册) 畅言教育缔约结盟的狂潮 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9课内容。第一次世界规模的大战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的必然产物。一战给人类造成巨大灾难,同时也改变了国际格局,加快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本课主要讲授一战爆发的导火线及资本主义列强间矛盾激化形成同盟国和协约国,它为一战战争部分的讲述提供了前提。所以,其地位在本教材中极其重要。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源和实质;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培养学生正确判断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能力,学会抓矛盾主要方面的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性质、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帝国主义战争的根源是深植在帝国主义的经济和政治的基础之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军备竞争不断升级和各种矛盾日益激化的必然结果,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两大军事集团形成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教学难点】认识欧洲列强结成军事同盟的目的。 课前准备认真阅读课文内容,写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学案,记录需要解决的疑难问题。根据小组活动要求查找资料,编写发言材料。教师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大家知道,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一个结果就是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但是这个时期也导致了资本主义国家间实力发生变化,下面请大家比比眼力,观察一下,图中发生了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美德上升,英法下降,这是为什么呢?1870年 1913年各国工业产值总量比(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创造最多的是德美)这就印证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既然美德创造巨大生产力,经济实力不断上升,但是大家再看看这张图,这是一张殖民地占有图,可以看出什么问题吗?他们会满足吗?项目英法德美1860年工业产量位次12341890年工业产量位次24311910年工业产量位次3421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1245讲授新课一、资本主义列强间的矛盾从两个图的信息得知:资本主义列强间实力发生变化,而它们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却没有发生任何改变,而且此时全球该瓜分的地方都瓜分了,所以他们认为重新洗牌,也就是要按实力对比重新瓜分世界的时候到了,他们为什么认为要重新洗牌,讲讲第一点:1.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根本原因),也是他们矛盾根源。问:其中哪一个国家喊出的什么口号表现得最露骨?答:德国为什么德国表现最为露骨?就实力而言,战前所有的欧洲国家中,德国工业发展最为惊人;而且德国殖民地少,且没有出海口,所以当德国走进瓜分世界筵席的时候,席位已被占光,实力对比与殖民地的占有面积越来越不相适应,德统治政局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只能诉诸于武力,重新分划世界。同样作为后起之秀的美国,因为远离欧洲,且制力于国内经济发展,且有自己的美洲市场,所以暂时不参与其中,而欧洲列强此时各自打着如意算盘,之间存在重重矛盾。2、欧洲列强间的矛盾。问:欧洲大陆上最具竞争实力的是哪些国家?他们有什么矛盾?(四个小组讨论一下)总结归纳:有三对基本矛盾: 法德矛盾:源于普法战争,一直以来德法在欧洲大陆上始终是争夺霸权的对手,法失败以后,失去了原来西欧和中欧的霸主地位,法国要雪耻,要复仇并梦想建立“新法兰西帝国”,德深恐其东山再起。 俄、奥匈帝国,他们为争夺巴尔干地区矛盾激烈,在俄奥争夺巴尔干的斗争中,德国支持奥匈帝国。 英德矛盾,它是三对基本矛盾中主要所在,为什么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矛盾中的主要矛盾呢?(提示:英手中有哪些东西是德国需要的?)二次工业革命后,德资本主义向全世界扩张,需要市场、殖民地来达到称霸欧洲,称霸世界的目的,英国会同意吗?英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它曾号称海上霸权(海上霸主),殖民地霸权(日不落帝国),工业霸权(世界工厂),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德经济发展,渐渐赶上并超过英国,德成为英国的主要竞争对手,英、德间竞争不仅表现在欧洲商品市场竞争上,在殖民地问题上矛盾日益加深,在制海权方面,20世纪初,德国海军力量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英国,所以英德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其他国家间关系如何呢?德、俄关系也很紧张,为什么呢?德避免战胜中腹背受敌的困境,曾想拉笼俄,但俄同意吗?为什么?俄并不希望德国过于强大而威胁自身的利益,而对德打击法国持反对态度,反对俄在巴尔干地区扩张,所以关系紧张。法、意大利争夺北非的突尼斯,意大利失败,德因此趁机拉笼意,共同对付法,这正应了那句俗话:“敌人的敌人是朋友。”在这些矛盾中,大家会发现我们多次提到一个战争前,局势最紧张,列强争夺最激烈的一个地方是哪儿?(巴尔干)问:为什么巴尔干地区成为众列强争夺的焦点?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处于欧、亚、非三洲交汇处,战略地位显赫;民族众多,矛盾复杂;逐步衰弱的奥斯曼帝国难以维持在巴尔干地区有效统治,使该地区成为列强企图再瓜分的热点地区。所以这里是列强们矛盾最为集中的地区,同时由于矛盾的变化,使各个资本主义列强出现新的分化组合,大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开始拉帮结派,寻找同盟者,他们重新组合,导致列强间的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二、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形成。1、目的问:如果你是德皇威廉二世,你打算与哪些邻邦结盟呢?英、法(1892年)可是英国一贯奉行的是什么外交政策?为什么?殖民地多,军事实力大,经济力量雄厚,不怕其他任何国家,也不屑。这样英国会和俄结盟吗?为什么?(101页)所以,在1892年,法俄缔约军事协定,结成同盟。新形势下英也于1904,1907年分别与法、俄签订了军事协约,最终形成“三国协约”又称“协约国”。大家思考一下,资本主义列强订立条约有什么特点?可见,欧洲列强结成军事同盟的目的是什么?(100页)为了共同的目的,大家走到了一起,这样我们一起看看同盟国最终形成哪一年,有哪些国家?协约国最终哪一年形成?有哪些国家?(1907年)2、主要成员国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他们的形成造成了什么后果?疯狂扩军备战,使世界局势日益紧张,战争的乌云迷漫在欧洲上空,世界大战一触即发,而巴尔干地区是这战争的“火药桶”只要一点火星足以引起整个欧洲战争。 教学反思本课采用问题导入,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