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品“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的内涵及价值,上面的笔划,像字非字,似画非画;融字于画,寓画于字;笔划之间,舞姿翩翩;舞韵之中,笔墨纵情;以竹简汉字笔体书写的“Beijing2008”更浸透着中华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这一切,既浓缩了我国古代印章由字而画的发展轨迹,也诠释了我国古代哲学力求中庸的主流观点。这些,再加上象征中国的红色印泥和巨型方印,使得“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积聚了大量的历史信息和富足的文化精髓。中国书画以它们独特的风采,跻身于世界艺林,充满魅力。“舞动的北京”1.印章、红色与诚信:红色的东方之光将燃起所有人心中的圣火;篆刻、书法象征文化中国。2.印章中的篆字又似“京”字。3.字形幻化为一个飞奔撞线、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4.会徽下部是以中国书法写成的富于古意的英文Beijing和阿拉伯数字2008。以毛笔撰写英文Beijing和阿拉伯数字2008。根据这一标志说说中国文字的特点。过程评价:第一,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一个语素基本上也是一个音节。第二,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等。有了汉字就有了书法一、汉字的起源与演变。1、地位汉字源远流长。它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又是至今硕果仅存的一种方块表意文字。文字是广大劳动人民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慢慢丰富发展起来的。2、演变(1)汉字的起源图画文字。(2)成熟文字的出现和形成体系商代的甲骨文。(P46图)(3)汉字形体演变:汉字发展至今约有3600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汉字形体经历了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这样的发展脉络,虽然字形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他们的基本结构仍是相通的。3、趋势:汉字发展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其过程分为古文字和隶楷两大阶段。在古文字阶段,其演变的序列是甲骨文、金文、篆书、秦隶。在隶楷阶段,其序列是隶书、楷书。隶书盛行于汉代,魏晋时期是隶书向楷书的过渡阶段,楷书盛行于隋唐。在隶楷阶段,还出现了辅助书体草书和行书。阅读学思之窗,想一想:汉字为何具有旺盛的生命力?(1)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保证了汉字使用的畅通无阻;(2)汉字为不同民族、不同方言区的交往提供了便利条件,反之,我国众多民族、众多方言,为汉字的使用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3)汉字自身的成熟与完美,也为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1、书法艺术的两个阶段:自发阶段-魏晋-自觉阶段文字本来是用来记事的,魏晋以前人们注重书法的实用功能,很少追求书法的审美功能。但发展到魏晋时期书法艺术开始进入自觉阶段。从此,书法的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自觉地创造书法美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所谓书法,从字面上看是书写的法则,写字的艺术,准确地来说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的线条艺术,是中国文化乃至东方文化的一种典型的表现形式。2、书法的三种形体:发展与特点代表人物和作品楷书发展:魏晋有定鼎之功、唐代步入盛世。特点:笔画详备,结体严整,是规范化、标准化、楷模化的字体,是实用功能很强的书体。魏晋:钟繇、王羲之唐代:欧阳询(欧体)颜真卿(颜体)柳公权(柳体)草书发展:成熟于魏晋特点:笔画简约,勾连不断,任情纵性,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唐朝:张旭、怀素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是一种最活跃的字体。它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东晋:王羲之兰亭序 “天下第一行书”唐朝:颜真卿北宋:苏轼、元朝:赵孟頫、明朝:文征明三、笔墨丹青中国画。1、中国画概述(1)特征: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中国绘画艺术的特征中国画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2)绘画材料:笔、墨和矿物颜料、纸、绢(3)门类: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中国古代绘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其绘画形式、艺术风格、表现技法都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2、中国画发展的过程A远古时代的绘画艺术:特点:质朴与浪漫稚拙的线条;简单的色彩和图案;主要是人物、动物或者抽象的几何图案;描绘在地面上、岩壁上、陶器上;自然、生动、质朴、粗犷,又不失浪漫。B夏商周三代(战国)的绘画:(1)特点:中国绘画艺术处在从萌芽走向成熟;以人物肖像为主,画在墙壁上、丝帛上。(2)代表作: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中国画又称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秦汉以后的历代画家们,用笔、墨和矿物颜料,在纸、绢等材料上创作出大量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C秦汉时代,绘画艺术有进一步发展:(1)特点:绘画门类丰富,有壁画、帛画、木刻画、木版画、画像石、画像砖等,注重线条和色彩.(2)代表作:有汉代马王堆墓帛画、壁画、夫妇宴饮图等. D魏晋南北朝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出现了:(1)特点:这个时期,士大夫画家活跃于画坛,他们文化修养很高,总结了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有力地推动了绘画艺术的提高。(2)代表作: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提出“以形写神”,画人物要注重表现人的精神气质。E隋唐五代时期的绘画艺术,是中国绘画的一个高峰:(1)特点:隋唐时期的绘画,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吸取了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产生了大批杰出的画家和作品,成为中国绘画的一个高峰.(2)代表作:展子虔的游春图、阎立本的步辇图、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此外,隋唐时期的敦煌莫高窟的壁画盛极一时F两宋时期:(1)特点:两宋时期,宫廷画进入最为活跃阶段,画学兴起;各画种全面发展名家辈出,其中,风俗画是当时最大的亮点,(2)代表作: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G元明清时期:(1)特点: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文人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2)代表作:元代的王冕墨梅图、明代徐渭牡丹蕉石图、清代郑板桥的墨兰图 绘画艺术和当时社会有没有关系?能不能举例说明?一定时期的文化是由当时政治经济条件决定的。例如宋朝时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增加,文化需求扩大,风俗画开始流行;元朝实行民族歧视政策,画家们多画残山剩水寄托抑郁心情。小结:中国绘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不单纯拘泥于外表形似,更强调神似。它以毛笔、水墨、宣纸为特殊材料,构筑了独特的透视理论,大胆而自由地打破了时空限制,具有高度的概括力与想象力,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成就时期特征成因绘画名家及作品备注原始社会自然、生动、质朴、粗犷又不失浪漫鹳鱼石斧图绘画艺术的源头战国以人物肖像为主,有壁画、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绘画艺术处在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秦汉门类丰富,线条流畅,色彩绚丽长沙马王堆汉墓帛画夫妇宴饮图魏晋以形写神,注重抓住描绘对象的精神气质反映汉末社会危机,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众形成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理论隋唐创制法度、题材多样、手法创新政治统一、经济繁荣展子虔游春图、“吴带当风”的吴道子天王送子图、阎立本步辇图中国古代绘画的一个高峰。人物画占主要地位宋元山水画成为独立的画种,更加注重意境。民间风情画出现重文,商业兴盛,城市发展,市民阶层兴起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王冕墨梅绘画艺术全面发展明清风格奇特,不拘成法。民间绘画兴盛徐渭牡丹蕉石图、郑板桥墨竹图四、京剧的出现。1、戏曲的发展历程:原始歌舞-春秋战国优伶-元杂剧-京剧等各剧种2、京剧的形成与发展:(1)形成的历史条件:清朝前期,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戏曲舞台非常活跃。昆曲和各种地方戏曲,同城争辉。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道光年间,又有湖北汉剧艺人进京,参加徽班的演出,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经过广大徽汉艺人的表演实践,徽剧与汉剧互相融合,兼收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了一个新剧种,就是后来的京剧。(2)过程:乾隆末年,徽剧进京,风行一时 道光年间,“徽汉合流”,融合兼收,形成新剧种京剧同治、光绪年间,走向成熟,出现“同光十三绝”清末民初,成为全国流行剧种民国以来,走向世界(3)内容: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4)角色:生旦净丑。(5)艺术特征:将念、唱、做、打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独具特色的艺术体系;表演都有一定的程式,多采用虚拟性动作。(6)乐器:打击乐和管弦乐。(7)脸谱:3、除京剧外,清朝各地还出现了名目繁多的戏曲剧种,如秦腔、越剧、川剧、粤剧和黄梅戏等。知识梳理一、汉字与书法艺术:二、笔墨丹青中国画:中国画的发展历程:(1)彩陶画:鹳鱼石斧图是其中的杰作。(2)战国帛画:人物龙风图人物驭龙图,造型准确,线条流畅,色彩绚丽,表明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3)魏晋时期,顾恺之留下了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传世佳作,提出“以形写神”,画人物要注重表现人的精神气质。(4)隋唐时期,展子虔、阎立本、吴道子等创作出游春图步辇图和送子天王图等许多优秀作品。(5)敦煌莫高窟的壁画。(6)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三、京剧的出现:1、发展历程:(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称为优伶。(2)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3)明朝时候,江苏昆山一带形成的昆曲,流传甚广。(4)清朝前期,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5)道光年间,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形成了一个新剧种,就是后来的京剧。(6)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2、代表人物: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强化训练】一、选择题1书法美是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以下对两幅书法作品的鉴赏较贴切的是A图一是行书作品,“线条流畅,任情纵性”B图一是行书作品,“字体规矩又放纵,雅俗共赏”C图二是隶书作品,“笔意秀劲,韵致超逸”D图二是行书作品,“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解析】考查汉字字体及其特点的识记能力与识图能力。图一是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但“线条流畅,任情纵性”是对草书特点的描述,故A错误,B项是正确的,既指出了字体,又指出了这种字体的特点;图二是欧阳询的楷书九成宫醴泉铭,故C、D项错误。【答案】B图一 图二21975年,在湖北江陵凤凰山一座墓葬中,出土了两枚墓主人冷贤的私印。印上的“冷贤”二字分别用小篆和隶书两种字体刻写,墓葬的主人不可能生活在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朝 C魏晋南北朝 D隋唐时期【解析】本题主要在文字小篆和隶书出现的时间上考虑。根据所学知识,小篆在春秋战国有,但隶书是秦朝有秦隶,两个综合起来,不可能是A。【答案】A。3大众日报在2008年1月8日刊登了一篇关公何以战秦琼文章,说的是中央电视台“中国京剧研究生班十年汇报演出”的节目蔺相如中的布景道具问题,请你判断符合史实的是A蔺相如府中厅堂上悬挂着一幅山水画 B厅堂楹联上有草书写的古诗C淹池会上秦王和赵王用青铜器皿喝酒 D书写的古诗是杜牧的泊秦淮解析】考查理解分析与识记能力。蔺相如是战国时期的历史人物,战国时期山水画还没有兴起,草书也还没有出现;而杜牧是晚唐时期的诗人,时代比蔺相如晚好几百年,所以A、B、D三项都是错误的,答案为C。【答案】C。42010年将要举行的中国上海世博会会徽形似汉字“世”,与举办年份的数字巧妙组合,三个人形,既代表三口之家,也代表“你”、“我”、“他”及全人类,表达了中国人民把这届世博会办成具人文思想、属于世界、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据此判断,下列图片哪一个最有可能是上海世博会的会徽A B C D【解析】本题实际上是考查对中国汉字书法艺术及其特点的理解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中对世博会会徽的解释,可以判定世博会会徽具有三个特点,一是“世”具有中国象形字的特点,二是要体现出“2010”举办,三是要表现出中国上海承办,综合这些特点,观察选择项,只有D项最符合。【答案】D。5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古代书画艺术上的巅峰之作,千百年来一直是帝王将相、王公贵族竞相争夺的至宝,普通百姓根本就无缘一睹真容,现藏于故宫。该画(部分)见下图A吸收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B以人文画为特色,讲究借物抒情,追求意趣C以风俗画为亮点,描绘北宋京城的繁华D题材广泛,场面宏大反映了唐朝时的盛景解析】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北宋都城东京的繁华景象,反映了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属于反映市民生活的作品。【答案】C。6下图是郑燮的墨竹图,写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这种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是什么绘画的特点A原始岩画 B汉代帛画 C中国文人画 D民间绘画【解析】考查对中国画的风格的理解与识记能力。解答本题一是要注意是郑燮的墨竹图,而郑燮是清文人画的代表;二是通过题干中对墨竹图风格特点的描述,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出这是文人画的风格特点,由此得出答案是C项。【答案】C。7中国的绘画艺术独具魅力、异彩纷呈。下列连线不正确的是A原始社会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B魏晋南北朝顾恺之女史箴图C隋唐时期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D北宋时期张择端人物龙凤图【解析】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属于识记层次题。由所学知识不难得出A、B、C三项都是正确的,只有D项人物龙凤图是战国时期的画,而张择端的代表作是清明上河图。【答案】D。8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如关羽脸谱的主色是红色,曹操是白色,包拯是黑色你认为“红脸”表示A忠勇正义 B奸诈狡猾 C凶猛残暴 D刚直果敢【解析】戏曲作为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其艺术特色非常明显。脸谱常采用写意和夸张的手法用以象征人物的性格和品质、角色和命运,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是理解剧性的关键之一,如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黑脸为中性,代表勇猛憨厚;白脸含有贬义,代表凶诈。故答案是A项。【答案】A。【高考真题再现】1(2009年 全国卷文综 14题)南朝秀美灵动,北朝刚健雄浑,南北文化共同孕育了唐代文化的新气象。以下最能体现南方文化特征的是A初唐书法 B秦王破阵曲 C飞天壁画 D唐三彩【解析】本题结合南北朝文化特点考查学生对唐文化特征的识记、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西晋短暂统一后,我国历史进入大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文化非常繁荣,但南北体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这对后来唐文化的高度繁荣产生了深渊影响。初唐书法三大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主要受王羲之书法风格的影响。B项体现北朝刚健雄厚,排除;C、D项体现唐朝的繁荣,排除。正确选项为A。【答案】A。2(2009年上海卷 2题)将右图陶尊上的刻画符号与楔形文字甲骨文 圣书字和腓尼基母相比照可推断该陶尊最有可能出土于A两河流域 B中国 C地中海东岸 D埃及2【解析】 考生必须把题干中提供的四种文字符号,与图片中包含的文字符号进行仔细的比对,找出共性。【答案】B。3(2009年 安徽文综 14题)西方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一书中以下图表示公园6001800年中国绘画的发展状况,约每200年间出现一个高峰。处于该图第一个高峰期的著名画家是A顾恺之 B吴道子C张择端 D郑板桥【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个高峰大约出现在唐朝,顾恺之是东晋画家,张择端是北宋画家,郑板桥是清朝画家。由此可知,只有吴道子符合题意。【答案】B。4(2009年浙江文综12题)隶书是我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之一,它源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始于秦朝,李斯以此字体书写了秦始皇廿六年诏铭变化最为丰富,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常用于书写古代官方文书,故又称正书【解析】题干关键词是“隶书”。从中国殷商时代的甲骨文、金文,经过小篆,发展出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最后形成了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据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秦朝李斯是著名的篆书家,他写的秦始皇廿六年诏铭用的是小篆体,B项错误。C项指的是草书。正书是指楷书,D项不符合题意。【答案】A。5(2009年广东文基卷19题)下列“考”字,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文献中的是【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信息“秦朝官文”和图片字体。信息告诉考生秦朝官文字体是小篆。D项符合题意。【答案】D下图是奥林匹克运动会前的吉祥物福娃。这种风格继承了中国画的那种风格?( )A.战国帛画人物肖像画风格 B.秦汉工笔重彩C.隋唐山水画的风格 D.表现个性,追求神韵意趣的写意画风格答案:D例一:(2008年江苏单科2)“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话描述了当时以为书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是( )A王羲之 B张旭 C颜真卿 D柳公权辨析:本题以一句唐诗为切入点,主要考查解读材料信息和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体现了高考注重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下独立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解答本题应注意对材料有效信息的读取与分析,并注意运用排除法。“脱帽露顶”、“如云烟”表明该书法家行为潇洒不羁,作品酣畅淋漓;“当时”又限定了他生活在唐朝时期。王羲之是魏晋时期的书法家,唐朝杜甫这句诗当然不能描述他创作时的情景。唐朝书法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是楷书,比较严谨,只有张旭是唐朝草书大家,因此这位潇洒不羁,作品酣畅淋漓,“快如烟云”的书法家应该是张旭。故答案为B。例二:(2008年广东文基20) 京剧的“京”指的是下列哪个朝代的都城( ) A汉 B唐 C宋 D清辨析:京剧于清朝形成并发展,因此京剧的“京”指的应是清朝的都城北京。故答案为D。例三:(2008年山东高考) 汉藏之间自古就建立了血浓于水的紧密联系。步辇图(见下图)以贞观年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来迎接文成公主的使臣禄东赞的情景。关于步辇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作品是唐代风俗画 作者是阎立本 作品画风奔放、水墨淋漓 作品中的人物刻画细致、形象传神 A B C D辨析:本题考查唐代绘画特点,可以采用排除法。从画面上看,本画明显不属于风俗画,排除;画风奔放、水墨淋漓也没有体现,排除。故答案为B。例四:(2007年海南高考卷)右图是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座墓葬中出土的丝织品,上面用当时通行的字体抄写了一部典籍,他应该抄写于( )A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辨析:湖南长沙马王堆墓葬在时间上属于汉朝。故答案为B。(一)汉字和书法1汉字的起源和演变(1)发展脉络:“文字图画”(象形字)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2)汉字起源:6000多年,“文字图画”(象形字)(3)商代甲骨文汉字形成完整体系。(4)趋势:汉字发展的总趋势是_。2书法艺术的发展(1)两个阶段阶段艺术特点魏晋以前:自发阶段注重书法的实用功能,很少追求审美功能魏晋及以后:自觉阶段兼具审美功和实用功能,自觉创造书法美(2)楷书:魏晋楷书有定鼎之功,_、_贡献最大;唐代楷书步入盛世,_、_、_各具特点。(3)草书:东晋的_、_,盛唐的_、_是草书大家(4)行书:行书兼具_的规矩和_的放纵,既有_,又具_,雅俗共赏;东晋_、唐朝_、北宋_、元朝_、明朝_等的行书备受世人喜爱,其中王羲之的_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唐代颜真卿的_,后人评价为“天下第二行书”(二)绘画艺术1远古时代:彩陶画_是杰出代表2战国:帛画有_、_,表明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3秦汉时期: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画;河南洛阳汉墓出土的壁画_4魏晋南北朝时期:东晋_的代表作有_、_,提出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注重表现人的精神气质。5隋唐时期:_、_、_等画家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风格,创作出_、_和_;_ (石窟)的壁画盛极一时。6.两宋时期:_进入最活跃的阶段,_兴起;_画是当时最大亮点,代表作是_(朝代)_创作的_。7.元明清时期:文人画成就最突出,其特点有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元代_的_,明代_的_,清代_的_。(三)京剧的产生与发展开始:乾隆末年,安徽的_戏班进京演出,形成:道光年间,湖北_艺人进京,形成“_”局面,经徽汉艺人的表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全国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知识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CPA注会考试《税法》预测题(含答案)
- 宠物食品第三方质量检测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全国主治医师心内科高级职称考试基础知识试题(附答案)
- 宠物食品无人商店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制造企业诚信合同管理经验分享
- 简历设计与求职技巧提升模板
- 中学语文阅读理解高分答题技巧
- 质量控制计划编写规范与实战范例
- 静配中心医用耗材管理制度
- 劳动合同附件协议-销售业绩考核协议模板
- 2025年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预赛)模拟卷(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试)(含解析)
-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25年单独招生考试职业技能测试D组考试大纲(应届普通高中毕业考生、退役军人)
- (完整版)外国美术史
- 《第5课 插入图片秀美景》参考课件
- 2024年秋季新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简便计算68道题(含详细规范标准答案)
- 光伏租赁用电协议书(2篇)
- 体育行业智能赛事组织与运营服务方案
- 天然香料浸膏加工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