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届苏皖大气探测、环境遥感与电子技术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及作者(江苏)序号论 文 题 目作 者单 位1中国地区近三十年臭氧的卫星资料分析沈凡卉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2利用FY2C多光谱图像结合自动气象站资料进行大雾的全天时反演研究赵磊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3对流云动力催化之数值模拟冷底对流云为例陈宝君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4FY-2C双光谱图像白天像素级逐时雨强反演研究诸葛小勇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5利用MTSAT卫星图像反演台风登陆降水王晨曦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6太原市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变化和输送特征研究赵恒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7北斗探空测风系统构建与初步试验高太长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8基于阈值与纹理相结合的云识别研究孙学金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9风廓线雷达谱宽计算方法的模拟试验研究胡明宝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10风廓线雷达反演雨滴谱郭衍灼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11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气象观探测设备状态预测研究刘大为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12基于Contourlet变换提取云的旋转不变纹理特征秦 健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13基于GPS系统的单站电离层TEC应用研究余鹏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14一次飑线过程的风廓线仪探测及分析李妙英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15多普勒天气雷达定量测量降雨量的一种改进方法赵景志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16风廓线雷达探测降水的实例分析王明磊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17Parsivel雨滴谱仪数据处理方法及其应用何雪松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18降水粒子谱观测结果与卫星反演云参数相关性分析张 伟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19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差分反射率因子测量误差的影响因子分析王林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20基于CompactRIO技术的分布式自动气象站李增志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21动态规划理论在雷达可靠性评估中的应用张祥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22风廓线雷达谱数据中不同类型降水特征的初步分析孙天义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23一种使用高空风探测资料的新方法谭成伟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24西北太平洋地区热带气旋的特征提取与中心定位周 围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25基于FY-2C数据的云检测方法研究刘向培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26中国东南沿海区域MODIS数据云检测方法研究石汉青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27双波段大气向下红外辐射云遥感的数值模拟研究李浩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28雨滴谱仪与FY卫星反演数据对比分析李 靖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29多光谱图像的无损压缩方法黄云仙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30OLS/VIIRS微光成像原理和应用李昊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31全极化微波辐射计定标技术概述陆 文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32CloudSat卫星数据雷达反射率因子的算法研龚洪运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33一种混合优先级通信任务调度模型冯 径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34 军事气象水文保障知识本体构建研究翟建设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35SAFIR/FLITS闪电监测系统赵 斐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36气象数据在火炮射击保障中的处理与应用李 涛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37AIRS与COSMIC反演大气温湿廓线比较官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38基于高光谱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估算研究刘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39基于WT-LSSVM的大气臭氧含量时间序列预测朱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40江苏省1961-2007年雾的演变规律及特征分析杜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41利用两种算法反演江浙皖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任 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42地基微波辐射计网络资料处理系统设计及实现郭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43雷达雷电资料综合应用的研究进展付志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44090302雨雪的回波演变及大气结构特征牛奔南京信息工程大学45南京地区一次大雾过程的多普勒雷达回波研究 徐姝南京信息工程大学46多普勒雷达退速度模糊人机交互方法研究潘佳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47单多普勒雷达SVVP风场反演方法的分析与应用夏网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48利用差分吸收光谱系统(DOAS)对南京江北地区O3,SO2和NO2的观测分析王东东南京信息工程大学49城市发展对雾的影响李子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50历史气象资料数据库系统设计钟颖颖南京信息工程大学51高精气象仪器的接地分析与实证熊杰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52南京及周边地区一次强对流天气的闪电特性及降水结构分张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53浅议“5S”技术在数字农业中的应用周千江苏省农业科学院54抽穗期高温对扬稻6号光谱及剑叶理化特性的影响程高峰江苏省农业科学院55基于优化ISODATA法的冬小麦长势分级遥感监测李正金江苏省农业科学院56遥感反演区域蒸散的不确定性研究刘元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57阵风锋过程的数值模拟与分析夏文梅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58强风切变的探测及分析慕熙昱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59多普勒雷达速度缺测区域填补技术的应用研究徐 芬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60X波段双通道车载型天气雷达结构总体设计潘锴 南京十四所61相控阵天气雷达脉压距离旁瓣抑制研究张子良南京十四所62移动气象雷达结构总体设计项大健南京十四所63CTD测量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尹善明92488部队64Modis卫星资料条带噪声和重影现象的去除何善炜南京军区气象水文中心65台风信息电话查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郑静73061部队76分队66副热带高压东西活动异常与东亚夏季风环流的关联特征分析余丹丹解放军61741部队67GPS高空气象探测系统的设计任振华南京大桥机器有限公司68L波段二次测风雷达接收系统的设计陈兴华南京大桥机器有限公司69气象雷达的高精度测频设计黄莉南京大桥机器有限公司70卫星云图接收机放大器噪声系数分析赵泽海南京大桥机器有限公司71南京霾天气的特征分析和影响因子初探孙燕江苏省气象台72江苏梅雨强降水期GPS/PWV水汽资料初步中尺度分析俞剑蔚 江苏省气象台73气象资料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显示应用王啸华江苏省气象台74一次台前系列龙卷过程分析蒋义芳江苏省气象台75江苏省气象模式高性能集群故障情况分析李进喜江苏省气象台76创新省级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平台的报告周向军江苏省气象技术装备中心77自动气象站温度传感器现场校准的探讨 胡 帆江苏省气象技术装备中心78苏州地市级网络系统设计 杨福兴江苏省苏州市气象局79 5.27苏州地区强雷暴天气过程雷电探测资料应用分析曾山佰江苏省苏州市气象局80CINRAD/SA雷达经典故障检修8例汤建国南通市气象局81连云港新一代天气雷达同频干扰实例分析曹德煜连云港市气象局82连云港沿海风电场近地层湍流强度特征分析班欣江苏省连云港市气象局83无线局域网(WLAN)的优势和技术架构胡映红无锡市气象局第五届苏皖大气探测、环境遥感与电子技术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及作者(安徽)序号论 文 题 目作 者单 位1高光谱大气红外探测仪探测及应用冯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一种基于可见光和红外多通道的白天云检测方案刘显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3非均匀马赛克下垫面的水槽实验模拟吴徐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4热带测雨卫星测雨雷达探测的亚洲夏季积雨云云砧傅云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5中高层大气探测激光雷达及大气动力学的研究李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6对流边界层温度结构常数参数化研究罗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7采用CALIOP对一次秸秆焚烧后气溶胶光学特性的个例分析蔡宏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8星载测雨雷达和测云雷达对降水云团联合探测的初步分析曹爱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9基于OMI探测的全球臭氧气候特征分析李天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0平流层气溶胶的QBO特征刘鹏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1热力非均匀下垫面大气边界层流场结构特征分析袁仁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2基于多观测平台研究2004年夏季台风对黑潮大弯曲的影响杨元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3基于SeaWiFS和MODIS观测研究1997-2008年我国南海东北部冬季水华事件成因孙 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4闪电活动与气候变化关系研究进展马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5海洋上一次线状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结构及其闪电特征研究吕凡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6机载激光雷达信号Fernald前向反演的一种新定标方法季承荔中国科学院大气成分与光学重点实验室17激光雷达回波信号信噪比的估算方法吴德成中国科学院大气成分与光学重点实验室18后向散射式激光能见度仪的研制徐赤东中国科学院大气成分与光学重点实验室19空对地大气探测激光雷达周军中国科学院大气成分与光学重点实验室20可见和红外偏振遥感技术研究进展及相关应用综述孙晓兵中国科学院大气成分与光学重点实验室21北京地区污染和沙尘天气状况下气溶胶粒子的光学特性谢晨波中国科学院大气成分与光学重点实验室22L625 Raman激光雷达探测对流层二氧化碳浓度分布范广强中国科学院大气成分与光学重点实验室23一种新型双频段双极化星载降水测量雷达天线张玉梅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38研究所24车载X波段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及其数据处理系统曹俊武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5机载测云雷达探测模式分析黄兴玉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6GPS探空仪风矢量反演方法探讨屈凯峰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7中国海域MODIS气溶胶光学厚度检验分析邓学良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28基于B/S模式的气候观象台科研管理系统构建何彬方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29安徽省酸雨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子石春娥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30合肥雷达数据质量控制袁松安徽省气象台31利用闪电定位和雷达资料进行雷电临近预报方法研究姚叶青安徽省气象台32合肥市紫外线指数预报业务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曹琦萍安徽省气象信息中心33安徽大别山一次暴雪过程的粒子谱特征分析蒋年冲安徽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34合肥市近55年日照时数气候变化特征分析黄向荣 安徽省合肥市气象局35探测环境与气温变化特征分析黄远山安徽省淮南市气象局3659-701型和GTS1-GFE(L)型两种高空气象探测系统的差异吴福正安徽省安庆市气象局37利用L波段探空雷达秒级数据分析安庆近地层逆温特征陈龙虎安徽省安庆市气象局38TD2-A型数字探空仪在高空测报中的应用路传彬安徽省阜阳市气象局39定远自动站与人工站平行观测数据差异袁明奎安徽省滁州市气象局40安徽天长2007年7月3日龙卷分析贾天山安徽省滁州市气象局41凤阳2009年1月草面温度与地温、气温的对比分析袁学所安徽省凤阳县气象局42X波段全相参双线偏振天气雷达在市级气象减灾应用前景柏枫安徽省宿州市气象局43自动遥测雨量站的故障判断及维修方法柏枫安徽省宿州市气象局44降低煤矿高压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的实践探索汪顺勤安徽省宿州市气象局45淮北地区闪电频率与冰雹发生的关系分析张丙振安徽省宿州市气象局46特种观测温度与常规观测温度的对比分析及预报董凌安徽省毫州市气象台47利用风廓线与加密探空资料分析近两年经皖台风的风场特征江 斌六安市气象局48皖西GPS加密探空试验资料分析金平安徽省六安市气象局49干侵入在皖北暴雨天气过程中的特征分析张学贤安徽省淮北市气象局50安徽省市级天气预报业务平台简介吴照宪安徽省池州市气象局51多方位多高度雷达探测在中尺度天气预报中的应用单勇安徽省淮北市气象局52气象遥测自动站网服务系统简介李学行安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经济法的社会价值试题及答案
- 知识更新2025年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行政管理自考课堂试题及答案
- 执业药师考试录取标准与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专科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行政管理中国文化概论的复习资料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经济法复习实例分享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专科自考真题与答案分析
- 大学语文课程试题及答案
- 行政法的司法解释问题试题与答案
- 《行政组织学通论》配套教学课件
- 【表格】面试评估表(模板)
- 曾国藩识人用人之道课件
- 师德师风教育整顿谈心谈话记录表
- 铸造作业指导书
- 学校质量监测应急预案
- 电缆修复规范
- 储层地质学(中国石油大学)-2沉积相分析
- 大班-社会语言-小学生的一天-课件
- 大众特殊要求:Formel-Q第八版(中文版)
- 铸件外观缺陷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