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期中试卷——辽宁辽阳.doc_第1页
初三化学期中试卷——辽宁辽阳.doc_第2页
初三化学期中试卷——辽宁辽阳.doc_第3页
初三化学期中试卷——辽宁辽阳.doc_第4页
初三化学期中试卷——辽宁辽阳.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初三化学试题卷 2009.9注意事项:1答案全部填在答题卷上,填写在试题卷上一律无效。2选用的相对原子质量在答题卷首。3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20分)1. 看了2012世界末日,许多人都感觉自然灾害的频发足以毁灭我们的地球,灾害中常有如下现象发生,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冰雪融化B. 房屋倒塌C. 火山喷发D. 山体滑坡2. 下列物质一定属于纯净物的是A空气B液态氧C软水D稀有气体3. 下列错误的实验操作中,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是4. 下列科学家中,对空气成分的测定、水的组成的测定以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得出作出重要贡献的是 A拉瓦锡 B道尔顿 C门捷列夫 D张青莲5. 下列选项中,能说明木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A发出白光 B放出热量C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瓶壁有水雾6. 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氢原子,则下列粒子中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是 7. 硒元素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具有抗癌作用,它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9,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4,则它的中子数为 A34 B45 C79 D1138.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二氧化碳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D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和物质种类不改变10.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工具,右图表示了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其中不正确的是A是金属元素原子序数是26.98C元素符号是AlD核电荷数是1311. 相同数目的H2O和H2SO4的分子中含有相同数目的 A氢元素 B氢分子 C氢原子 D氢气12. 在化学反应中,一定发生变化的是A分子的数目原子的种类C物质的种类D元素的种类13. 是 某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B该元素可能是金属元素 C该图没法表示出中子的数目D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14.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 B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细铁丝燃烧时火星四射 D硫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15. 下列符号表示正确的是A.2个氮分子:2N2B.2个碳酸根离子:2CO C.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Al3+ D.4个氢原子:2H216. 某种氯原子的质量为M kg,一个标准碳原子的质量为N kg,则这种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 B C D17.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为了加快过滤速度可用玻璃棒搅拌 B将实验剩余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C过滤时滤液不澄清可能是滤纸太薄 D点燃氢气前,检验氢气纯度18. 碘酸钾 KIO3 是碘盐中的添加物,碘酸钾中碘酸根(IO3 )的化合价为 A1 B+1 C+3 D+519. 下列各类物质中,前者从属于后者的一组是 A金属、非金属B纯净物、混合物C氧化物、化合物 D单质、化合物20. 用“ ”和“ ”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模拟模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反应前反应后A.参加反应的“ ”和“ ”分子的个数比是 21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D.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10分。按题意选对得2分;错选、多选不得分;少选且选对得1分)21. 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氮气 B液化石油气C天然气 D水蒸气22.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很多物质的燃烧都离不开氧气,因为氧气具有可燃性 B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氧气瓶中,木条复燃C实验室可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氧化铁23. 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有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现象或事实解释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B冰水混合体是纯净物只含同一种分子即水分子C氢气可燃烧而氮气不可燃烧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D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破裂,原子重组成新的分子24. 过氧化氢又称双氧水,它的化学式为H2O2,它的水溶液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和消毒剂,下列关于过氧化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它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C它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D它只是由一个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25.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蛋白质又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复杂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物质。丙氨酸是组成人体蛋白质的丙氨酸之一,下图是丙氨酸的分子结构模型图,下列对丙氨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氢原子 碳原子 氮原子 氧原子A丙氨酸的化学式为C3H7O2N B丙氨酸分子中C、O原子个数比为3:2C丙氨酸中氢的质量分数最大 D构成该分子的原子中,氢原子最小三、(本题包括7小题,每空1分,共38分)26. 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如氯化钠由 构成,铁由 构成,二氧化硫由 构成。 27. 在氮气、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氖气五种物质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填空: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是是 ;能用于炼钢、气焊和医疗急救的;用在电工的测电笔中的是; 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常充入食品包装袋中防腐的是 。28. 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在括号内标明属于“化合反应”还是“分解反应”。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通电分解水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29. 在洁净的空气;液氧;四氧化三铁;高锰酸钾;二氧化碳;自来水中(1)属混合物的是_(填序号,下同);(2)属于纯净物的是_; (3)属于氧化物的是_; (4)属于化合物的是_; (5)属于单质的是_ _。30. 某校组织初三同学秋游时,小红、小君两位同学分别用已喝完水的矿泉水瓶、还剩有少量果粒橙的饮料瓶从山涧取回了一瓶水,并带回家进行探究。(1)小红为了确定其是硬水还是软水,她用所学知识做了如下实验,并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实 验 操 作实 验 现 象结 论取适量山涧水,加入适量 ,搅拌 该水为硬水(2)小君用按课本家庭小实验要求自制的简易净水器对所取的水进行了净化,效果较好。自制简易净水器时要用到:膨松棉、纱布、小卵石、饮料管、塑料瓶(含瓶塞)、石英砂和 。用这种净水器净水时用到了沉淀、过滤、吸附、蒸馏中的 种方法,这样净水处理过的水是不是纯净物 (填是或不是,下同),是不是软水 。31. (1)用适当的化学符号表示。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3个亚铁离子 碳酸根离子 水质主要成分(mg/L)Na+ 18.729.8Ca2+ 17.826.2Cl- 14.230.8SO42- 41.670.2一个氧原子 水中氧元素显-2价 (2)右表是某矿泉水标签上的一部分。 表中所列部分共含有 种元素; Ca2+ 中“2”的含义是 ; 这4种粒子两两结合能构成 种化合物,其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32. 课堂上,老师给出了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同学们畅所欲言,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下面列举了四位同学的观点:同学的观点不正确,其理由是。上述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的是(填序号)。四、(本题包括2小题,31题2分,32题每空1分,共6分)33. 请在下列(1)(2)两小题中任选一题,若两题都作答则以第(1)小题计分。(1)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纯净物和混合物有什么不同(2)有一瓶无色的气体,可能是氧气、或二氧化碳中的一种,请你设计方案鉴别并写出现象和结论。34. 有A、B、C、D四种元素,A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是空气中含量占第二位的元素,C元素的单质是同条件下最轻的气体,D元素的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和氖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则A元素的名称是 ,B元素组成的单质的化学式为 ,C元素的单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为 ,D的离子符号是 。五、(本题包括3小题,每空1分,共18分)35. 右图为电解水的装置,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回答:通电后两电极上均出现 ,并汇集到试管的上端。B电极为电源的 极,D管中的气体能 发出 是 。由此说明水是由 和 组成的 (填“单质”或“化合物”)36.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某同学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可选用的装置组合是(填装置的序号,下同) ,写出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采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用装置收集。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如何验满?。实验室还常用醋酸钠晶体和碱石灰固体混合加热来制取甲烷气体,该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则制取该气体应选用的装置组合为。37.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亲身体验了一系列的探究实验,感受到化学的无穷魅力。在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时候,比较两种气体中氧气含量多少的操作方法是 ,实验现象及结论 。该实验的探究方法是比较法。同学小妍对这个实验进行反思,她认为只要做上述一个实验就可同时得出两种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多少的结论,没必要再做其它实验证明。你认同她的观点吗?若不认同,你的理由是 。(若认同则不填)六、(本题包括2小题,共8分)38.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菌属黄曲霉菌、寄生曲霉菌产生的代谢物,剧毒,同时还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作用,主要引起肝癌, 黄曲霉素是目前发现的化学致癌物中最强的物质之一。 黄曲霉素主要存在于被黄曲霉素污染过的粮食、油及其制品中。例如黄曲霉污染的花生、花生油、玉米、大米、棉籽中最为常见,在干果类食品如胡桃、杏仁、榛子、干辣椒中,在动物性食品如肝、咸鱼中以及在奶和奶制品中也曾发现过黄曲霉素。黄曲霉毒素主要有B1、B2、G1、G2,其中B1的毒性最强和产毒量最大,其化学式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