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燕歌行【单元说明】本单元所选的诗歌主要是唐诗、宋词、元曲和屈原的作品,都是各个历史阶段文学样式的代表。虞美人是李煜后期的代表作,艺术境界也是最高的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周邦彦是善于使用艺术语言的大师,他往往运用优美的词语来创造生动的形象苏幕遮一词通过回忆、想象、联想,以荷花贯穿,既细致传神地写景状物,又颇有诗意地表现思乡之情全词语言自然明丽,淡雅素洁,别具一格,词境倩新而爽朗。高适的燕歌行是唐人六言歌行中运用律句很典型的一篇诗人借潢水之败抒发感慨,既描写了紧迫的战场征杀,又抒写了征人与思妇两地相思之情;既歌颂了卒国安边、奋勇杀敌兵士的忠勇,又针砭了荒淫无度,无视兵士死活和国家安危的将领的腐败昏庸。温庭筠是开“花间词”派香艳之风的宋代著名词人,他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写的不过是女主人公从睡醒后到梳妆打扮完过程中的几个镜头,却能充分透露出她内心的复杂感受,做到神情毕现其审美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此单元的任务是“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它要求我们通过对古典诗歌声律特点的把握,学习有感情地吟咏,诵读作品,并深入地了解诗歌的感情。因声求气,就是掌握节拍、用韵等诗律特点,领悟其中的韵律感和音乐美,这就要求我们要注意划分诗句的节拍,准确地把握诗歌的韵脚,掌握简单的平仄知识,体会诗词的音乐美。在诵读诗歌的时候,应该从哪些方面加以注意,来达到“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目的,进而促进对诗歌美感的把握、对思想感情的领悟呢?1、定准基调。基调在音乐作品中是指主要的高低长短配合成组的音,通常用以贯穿作品的全过程诵读中的基调是根据感情而确定的气息、音色。2、展示韵律。诗文的韵律音乐性首先体现在音顿的疏密、音尾的长短、音高的抑扬、音量的强弱几个方面有明显的对比,吟诵时应该有所变化。一般来说,每个节拍的后一个字遇到平声时,可适当延长,遇到仄声时宜作停顿,可以达到抑扬顿挫的效果疏密对比。五言诗的节拍:“23、212、221”,七律或七绝一般是四三分,即前面四个字为一顿,后面三个字为一顿七言诗的节拍:“2221、2212、223”。长短对比。朗读时,每个字声音的长短也表现出朗读者对诗歌的理解;而正确地使用延长音,又能促进对诗意的准确把握1重点名称重要指数重点1分析诗歌的结构重点2分析诗歌内容和情感重点3探究诗歌表达技巧重点4探究诗歌的艺术风格【重点详解】重点1:分析诗歌的结构【要点解读】燕歌行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作品。此诗主要是揭露主将骄逸轻敌,不恤士卒,致使战事失利。全篇大体可分四段,全诗气势畅达,笔力矫健,气氛悲壮淋漓,主旨深刻含蓄。【考向】分析诗歌的结构【例题】燕歌行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几层意思?请简要概括。【答案】全诗简炼地描写了一次战争的全过程。第一部分八句写出师,交待唐军出征的原因及出征时将士们土气旺盛,斗志昂扬。第二部分第二段八句写战败。第三段八句写被围。第四段四句写死斗的结局。【名师点睛】古代诗歌讲究起承转合,一首诗,句与句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分析诗的结构思路,从大的方面说,必须把握诗句间的关系,是先写景后抒情,还是先叙事行抒情;从小的方面说,针对某句的总起、过渡、铺垫、照应等。【对点练习】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问题:归朝欢和苏坚伯固苏轼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摇空千顷白。觉来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开青壁。此生长接淅,与君同是江南客。梦中游、觉来清赏,同作飞梭掷。明日西风还挂席,唱我新词泪沾臆。灵均去后楚山空,澧阳兰芷无颜色。君才如梦得,武陵更在西南极。竹枝词、莫徭新唱,谁谓古今隔。【注】绍圣元年(1094)七月,苏轼以“讥斥先朝”的罪名,责授宁远节度副使,惠州安置。途径九江时,遇到了阔别多年的老友苏坚(伯固)。当时苏坚被命赴澧阳(今湖南澧县)任所。客中相遇,行脚匆匆,在宁歧泣别之际,子瞻为作归朝歌以赠。震泽:今太湖。莫徭:楚地瑶族地区,苏坚(字伯固,苏轼老友)即将任职地。概括这首词上片的行文思路。重点2:分析诗歌内容和情感【要点解读】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内容的评价,二是思想感情的评价,三是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鉴赏时,首先必须明确其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把握其主旨和思想倾向。要立足于对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赏析,做到全面、准确、深入、客观地分析评价。【考向】分析诗歌内容和思想情感【例题】本诗展现了哪几种情境?表现了诗人怎样复杂的感情?【答案】情境一:声势浩大的出征行军,“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情境二:军情紧急,战场残惨烈,“校尉羽书飞瀚海”“战士军前半死生”。情境三、前方将领只顾自己荒淫无耻,不顾士兵死活,“美人帐下犹歌舞”。情境四:将士顽强杀敌,报效国家,“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情境五:前方将士凄凉悲壮,艰难岁月,“边庭飘摇那可度”“寒声一夜传刁斗”“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情境六:征夫、思妇之间的怀念和痛苦,“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情感:对前方将士的赞扬,对他们凄惨遭遇的同情,对战争的厌恶,对腐败将领的鄙弃。【解析】这是一道概括诗歌内容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注意对场面的挖掘,然后概括情感。【名师点睛】此类题目在鉴赏过程中,不但要细读诗文本身,明确注释中点明的时局背景,还要了解诗人境遇、主观志向,做到知人论世。本题就要根据平时所学习的高适的诗歌,了解高适的生平与经历,然后进行综合思考,才能不遗漏要点。【对点练习】(2016届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新校高三10月月考)阅读下面两首清诗,完成以下问题。西湖杂诗十四首(其一,其二)黄任珍重游人入画图,楼台绣错与茵铺。宋家万里中原土,博得钱塘十顷湖。画罗纨扇总如云,细草新泥簇蝶群。孤愤何关儿女事,踏青争上岳王坟。两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重点3:探究诗歌表达技巧【要点解读】表达技巧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从诗歌鉴赏的角度说,诗歌的艺术手法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起兴、互文)、表现手法(用典、联想、想象、衬托或烘托、渲染、象征、对比、对照、抑扬、照应、动静、正侧、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考向】探究诗歌表达技巧【例题】诗歌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答案】(1)渲染的手法,诗歌的开头通过景物描写渲染了战势的危急与战斗条件的恶劣。结束时渲染一种荒芜、衰败、冷落、凄凉的意境,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2)对比的手法,全诗通过敌我对比、官兵对比、征夫思妇对比、战前战后对比、汉唐将军对比突出主题。【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的题目,艺术手法从抒情的角度主要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即事感怀、怀古伤今,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讲主要有对比、衬托、动静、虚实等,然后是修辞。答题时注意答出具体的手法,然后点明效果。【对点练习】(2016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3月质量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小重山端午 元舒 頔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注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重点4:探究诗歌艺术风格【要点解读】高适的诗风现实主义多于浪漫主义。在描写边塞的战斗生活时,他侧重于表现战斗的激烈、艰苦和对士卒的同情,例如在燕歌行中,他就将沙漠的荒凉环境,激烈的战斗气氛,士兵的复杂心态等的思想内容融为一体,形成了雄厚豪健、悲壮浑朴的艺术风格。【考向】探究诗歌艺术风格【例题】诗歌从哪些方面体现了边塞诗的特点?【答案】诗中选用了大量形象鲜明的词句来表现塞外风光和战斗生活,如孤城落日、大漠穷秋等,格调雄浑豪放慷慨悲凉,境界阔大,雄奇壮美,体现出苍劲雄浑、慷慨悲壮的诗风。从表达的主题看是渴望建功立业;战争艰苦,征人思妇离愁别绪,也有对统治者的不满。【解析】这是一道概括诗歌特征的题目,注意是边塞诗的内容和特征,可以结合学过的一些诗歌进行分析。【名师点睛】这类题目涉及对诗歌艺术风格的考查,考生在平时学习和复习时要有意识地拓宽诗歌的阅读面,了解中国古典诗歌常见风格类型,对自己学习和复习中接触到的诗人诗作的不同风格要有所认识,并注意积累。要注意积累相关术语,答题时尽量使用术语,采用总分的结构,即先总述风格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对点练习】(2016届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高三4月半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兵乱后杂诗(四)吕本中万事多反复,萧兰不辩真。汝为误国贼,我作破家人。求饱羹无糁,浇愁爵有尘。往来梁上燕,相顾却情深。【注】反复:作“翻复”。萧兰:比喻坏人和好人。糁(sn):煮熟的米粒。爵:古代的盛酒器具。1从情和景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诗的尾联。(5分)2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国殇(shn) 树行子(hn) 阴霾(l)言词犀利(x)b怨怼(du)援玉枹(f) 旌旆(pi)千村薜荔(b)c腓骨(fi) 挟秦弓(xi) 銮舆(y) 面面相觑(q)d罗襦(r) 燕歌行(yn) 揪捽(z)惩前毖后(chn)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终刚强兮不可凌凌:侵犯。b身当恩遇常轻敌轻:藐视。c死节从来岂顾勋死节:为捍卫节操而死。d江流曲似九回肠回:回环。3对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a援玉枹兮击鸣鼓援:拿,握b诚既勇兮又以武 诚:诚然,确实c天子非常赐颜色 非常:很,十分d摐金伐鼓下榆关 摐:击打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习题。使青夷军入居庸(其一)高适匹马行将久,征途去转难。不知边地别,只讶客衣单。溪冷泉声苦,山空木叶干。莫言关塞极,云雪尚漫漫。【注】青夷军:唐代戍边军队名称。天宝九载春,四十七岁的高适以封丘尉送兵往青夷军。此诗是当年冬天返回途中入居庸关时所作。(1)请简析这首诗颈联的艺术手法。(2)本诗的诗眼是什么?全诗围绕诗眼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请具体分析。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送魏八高适更沽淇上酒,还泛驿前舟。为惜故人去,复怜嘶马愁。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此路无知己,明珠莫暗投。(1)请赏析颔联“为惜故人去,复怜嘶马愁”的妙处。(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6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高适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注】青枫江指浏水,在长沙与湘江汇合;白帝城为西汉公孙述所筑,在夔州,当三峡之口。(1)诗中虚实结合手法较突出,请结合首联与颈联,分别找出其中实写与虚写内容。(3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9课 IP地址与DHCP 学习任务单 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浙教版
- 冀教版(2024)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认识11-20》单元测试卷(基础卷)(含解析)
- 外阴白斑与氧化损伤-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公需科目:专业技术人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培育考试题(含答案)
- 2025年高压电工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高压电工(高压试验技术操作)考试题库与解析
- 2025年高校辅导员考试的综合素质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高级会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避险逃生试题及答案
- 教师招聘科目题库及答案
- 《高危妊娠》课件
- 开学第一课(班主任)(课件)-小学生主题班会
- 2020年新人教版必修三《Unit 2 Morals and Virtues》单元教案(附导学案)
- DL-T 1476-2023 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
- 2023年10月自考02207电气传动与可编程控制器PLC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 网络自动化运维教程-课程标准
- 进度落后述职报告
- 肠内营养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指南
- 《生理性止血》课件
- 《尿液红细胞及形态》课件
- 中医药与人工智能融合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