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恕心理学.doc_第1页
宽恕心理学.doc_第2页
宽恕心理学.doc_第3页
宽恕心理学.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宽恕心理学宽恕心理学的心理治疗原则一、 治疗信念的医师心理治疗师治疗时的首要任务,是深入受辅者心中隐藏的信念体系,试着去揭露它,质疑它,然后带领受辅者透过宽恕而选择另一套较为健康的信念体系。 在受辅者的信念体系里,他是一个脆弱不堪、缺乏安全感的自我,无奈地任凭一个强大有力、危险且具攻击性的世界所摆布。一切力量似乎都掌握在世界手中,他没有能力做出自己的反应、自己的决定,表达自己的情绪。世界说他是谁,他就得把自己变成那个样子;世界如何待他,他就只好那样承受。他自己唯一能够做的,就是随时自卫保身,躲避世界的袭击,而且必须不停地采取攻势,才能获得所需。总之,世界逼着他不得去不防卫和攻击,他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然而,受辅者不敢质问自己的这套信念体系正确与否,也不想质问他眼前这一场斗争的真相,他只要治疗师帮他打赢这场战争。他按照世俗的标准,寻找新的力量,新的技巧,新的能力和策略;他想要建构一个全新且自信的自我概念,足以对抗世界的威胁,以免在世界的攻击和挑战下溃不成军;他想要变成一位有自信、有安全感的人,能在现实生活里排除万难,穿越重重危机。总之,在人生游戏里,他要打赢这场战争,他指望心理治疗师能帮他达到这一目标。 这种解决途径实在大有问题,它先假定了自己原先的信念体系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却不知那是一条死胡同,因在那信念里,他永远像一个不堪一击的自我,任由残酷无情的世界摆布,如此脆弱,不论怎么防卫都不够似的。他所渴望的那个足以应付世界的坚强形象,不过是遮掩他内在真实感受的假面具而已。即使他变成了一个能干的自我,登上了世界的顶峰,他的内心仍然脆弱如昔,仍然没有安全感,仍然活在恐惧里。 受辅者的真正问题是内疚,源自他内在隐藏的怨与怒。他先认定了世界待他不公,没有给他应得之物,因此怨怒成了理所当然的反应。不幸的是,无论他自认为气得多么有理,他仍会感到内疚。因着他的怒气,他相信自己已经发动了攻击,显现出邪恶有罪的一面。然后,他面对自己的邪恶,又不得不信自己迟早会得到报应。因此,导致他受苦的真正原因并不是世界,而是他自己的内疚。他所有的苦其实是在哀叹自己不再纯洁无罪而已。受辅者的真正问题是源自不宽恕所带来的内疚,可惜很少心理治疗能够进入这一深度,受辅者也不容易接受这一类的诊断。心理治疗师的任务则是帮助受辅者重新反省自己的信念体系,这是治疗师和受辅者之间的主要工作。心理治疗师帮助受辅者意识到他过去是如何任由世界摆布的,如何视世界(人、事和物)为因,而他的心境(情绪、决定、反应)为果,逐渐地,让他学习看清他的想法才是因,世界只是果,因为他的心想要怎样诠释眼前的世界,这是他的自由,世界对它的诠释爱莫能助。心理治疗师的工作是帮助受辅者重申心灵的力量,并由新的角度重新诠释外在的物质现象。心理治疗师帮助受辅者揭开他的内疚,让他听见他对自己吟唱的自怨自艾之歌,这类歌会以种种伪装隐藏在愤怒、受苦,甚至生病的形态下。怨怪带来内疚,当他唱着看看这家伙如此这般地对待我,其实他真正唱的是没有人会真正爱我的。心理治疗师必须帮助受辅者听到他对自己吟唱的这首内疚之歌。即使只是短短的剎那,就给了受辅者一个质问这首歌的机会,并慢慢地改变他的曲调。 如何改变一个人的生命曲调呢?就是宽恕。这个宽恕并不是世俗的宽恕,世俗的宽恕好似给予真正伤害我们的人一个他根本不配接受的礼物,我们所谈的宽恕则是基于世界根本不曾伤害过我们这个观念上。世界好似带给我们痛苦,然而所有的痛苦,都是透过我们的心灵对世界所作的诠释而造成的。世界从来不曾伤害过我们,也不曾对我们做过任何事。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对它的怨恨就没有理由了。这种了悟就是宽恕,它是看到真相后的必然结果,而不是一种法外施恩。 只要选择宽恕,就会带来治愈。宽恕时,他放下了一个充满恐惧、威胁并随时想要消灭他的世界观,他了解那幅图像原是自己画出来的,这样的心灵绝不会是脆弱的,恐惧自然消失了。更重要的,宽恕时,他清除了内疚,如今,他不再视自己是天生堕落的邪恶自我,也不会随时等待世界的正义惩罚。宽恕带给了他全面的治愈。要点二:宽恕受辅者宽恕心理学的治疗目标是释放受辅者的内疚,如前段所说,这需要受辅者本身决心去宽恕他人才行。然而,心理治疗师若能宽恕受辅者,也能帮助受辅者学习宽恕而产生疗效。当心理治疗师挑战受辅者的信念体系之同时,治疗师内心其实也在挑战自己的信念。他在受辅者身上看到的,是一个病态的、适应不良的失败者,充满了各种问题,各方面都比不上自己。即使在治疗过程中,这个可怜人也表现得差强人意,不愿去看显而易见的真相,拒绝做正确的选择,还与治疗师抗争到底。这全都是因为他暗自深信自己是个无药可救的罪人,可悲的是,他看起来还真是如此。心理治疗师必须明白,这全是一个幻相,不仅如此,对方的幻相与他自己的幻相还会相互呼应。对方的问题其实也是他个人信念的缩影,因他也一样相信世界的威胁,是痛苦之源。他一样会投射,所看到的尽是受辅者的过错与缺陷,因为他有意将自己的内疚推卸给对方,而把受辅者的抗拒视为存心找麻烦,甚至下意识里还会视对方的不合作为一种厄运或惩罚。这种缺乏爱的心态,必会强化治疗师本身的内疚。因此,任何以缺乏爱的方式看待受辅者,都成了心理治疗师自己的内疚之歌,也同样会以伪装的形式出现。事实上,唯有在与受辅者的互动中,他才能感受到自己的歌曲,才有机会质询它,并改变自己的调子。唯一的方法就是不再着眼于受辅者身上可以批判的及任何不完美的地方。他的眼光越过对方的毛病与过错,看到的只是纯洁无罪的本来面目。【心理治疗】一文说:当心理治疗师忘了判断患者时,救治就在那一刻发生了。(奇迹课程补编P.3)由此可知,心理治疗师内在发出的宽恕之心具有极大的疗效。心理治疗师当然会以不同的形式表达这种宽恕,他绝不会说:告诉你,我已经宽恕了你。只要内在的宽恕是真心诚意的,那么无论他说什么,都会传递这一宽恕的讯息。受辅者很可能经验到一种全然被接受和被爱的感觉。不管自己多么不完美,都能被他的心理治疗师所接受的这种经验,是他得到治愈的关键。心理治疗师的爱帮他得以宽恕自己。 虽然心理治疗师的宽恕悄悄地出现于自己心内,无须外在的形式,也能发挥心对心的直接传送。但积极而肯定的表达,往往能鼓励受辅者掀出那充满怒气、漂浮在内疚苦海里的信念,让那些难以启齿的阴暗内容有机会与心理治疗师无条件的宽恕相会。由此可见,心理治疗师同时具备了神父牧师们聆听忏悔的功能。希望受辅者有一天能把他内心最深藏、最黑暗的秘密,以及所有的自怨自责带到治疗师前。治疗师的任务就是给他全然真诚的宽恕,让他明白自己确是以莫须有的罪名定了自己的罪,而得以重新开始。要点三:神圣关系具有治愈性的辅导关系本身即是一个重要的治疗媒介。受辅者受伤的自我形象乃是他与世界敌对关系所导致的结果,而他与世界的关系早已投射在他现实生活中充满了冲突的人际关系里。因此,治疗师与受辅者必须建立一种治愈性的关系,方能逐渐转变受辅者对人际关系和自身的认知。实际上,开始治疗时,通常双方各自拥有不同的腹稿。受辅者想要保全自己的信念体系,他只想获得一些方法,以便在世界的奋斗中大获全胜;而心理治疗师却一心想要改变受辅者不健康的人生信念与自我认同。终究而言,他们双方都必须放下自己预订的目标,结合于心理治疗的真正目标之下,也就是:帮助受辅者化解他错误的自我观念,寻回他一向纯洁无罪和纯朴清新的本来面目。这是需要相当的一段时间与努力的。当双方逐渐放下自己的防备而彼此聆听,寻找共同的治愈时,即使未曾涉及任何宗教信仰,其实,一种超然的智慧已经出现于他们的关系中了。他们要让这奇妙的智慧发挥多少潜力,完全取决于他们。通常唯有相当资深的心理治疗师,才可能带来这种神圣的结合经验。这类深度的结合会彻底改变双方的自我观念,证明他们并不是当初自以为分裂的、易受伤害的、有罪的自我,而慢慢体会到自己的真实生命里本来就包括了对方的存在。二人之间的这种结合已经反映出生命实相的不二本质,原来各自独立的自我认同逐渐消失了。即使是世间的一种职业,竟也能帮我们忆起生命本有的一体境界。要点四:以身作则心理治疗师的目标既是引导受辅者走出当前的信念体系,进入神智清明之境,他自己必须具体显示出一点神智清明的心境。因为受辅者通常都很害怕失去过去所相信的那一套,而对于心理治疗所许诺的正常境界深感威胁。因为放下过去的经验与信念,无异于失去自我,这意味着一种死亡。因此,他会认为心理治疗师想要夺走他最后凭恃的一块宝地,即他的自我概念。因此他会抗拒心理治疗师的努力,甚至开始把治疗师视为威胁而加以反击。心理治疗师的责任是以不设防来回应那些攻击,而不设防的心态对受辅者示范了另一种无须自卫的生存方式,是如此安全,如此吸引人,让受辅者觉得治疗师所展现的那种生存方式好像并不是那么可怕,于是,慢慢放下了自己的防御而中止了恐惧。同时,心理治疗师亦藉此示范了另一种可能的生活方式。因为只让受辅者看出他目前的思考方式必然导致痛苦这一事实,仍不足以帮他走出旧有的模式,他需要具体看到新的生活方式所能带来的快乐自在,才可能鼓起勇气来放手一搏。当然,治疗师不必活得如何完美无缺,但他至少需要具备一些放弃黑暗与接受光明的经验,并知道如何走出恐惧的阴影才行。所谓生活表范所说的话,远比上千个舌头更有力量。这并不表示他传递讯息时所说的话都是没有用的,而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