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市昭阳湖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气象物候》教案 苏教版(1).doc_第1页
江苏省兴化市昭阳湖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气象物候》教案 苏教版(1).doc_第2页
江苏省兴化市昭阳湖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气象物候》教案 苏教版(1).doc_第3页
江苏省兴化市昭阳湖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气象物候》教案 苏教版(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气象物候课题气象物候课型新授课时2授课时间主备人交流时间教学目标1.了解气象物候的基本知识。2.学习本专题的说明形式,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3.通过阅读文本资料,来解释古代诗词中的物候现象,并进行气象物候知识的积累。重点通过阅读文本资料,来解释古代诗词中的物候现象,并进行气象物候知识的积累。难点通过阅读文本资料,来解释古代诗词中的物候现象,并进行气象物候知识的积累。学生预习要点1.回忆说明文文体的相关知识。2.收集一些有关气象物候的谚语、古诗词、成语。3.学生自主翻译、学习后三首古诗。第一课时一、说明文介绍:(一)定义: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二)说明文的分类:1.按照说明对象: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2.按照语言风格:平实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三)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结构模式有两种:1.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实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2.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四)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等,都应以时间为序。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如建筑物等),常用这种顺序。3.逻辑顺序。即按照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等等介绍说明。不管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器物等,还是抽象的事理,如思想、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都适用于以逻辑顺序来说明。(五)说明方法:1.举例子:这里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 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是使说明的对象具体形象,便于读者理解。2.作比较:这里拿和作比较,突出(具体)说明了 作比较用于突出强调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3.列数字:这里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说明了 (列举了的数字,准确说明了)其作用是使说明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4.分类别:分类别的作用是使说明条理清楚。5.打比方:它的主要作用是使说明对象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趣味性。6.作诠解:用于解释被说明内容的成因及内在联系。7.下定义:其作用是科学准确地解释说明对象的内涵,使说明更严密。8.画图表:可使说明内容直观形象。9.摹状貌:使说明生动形象,使文章更具可读性。10.引资料:权威,更有说服力;或者使文章语言生动,更具文艺性。 (六)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表约数:大约、左右、上下等。2.表程度:很、十分、特别等。3.表推测:大概、也许、可能等。4.表范围:在中国、二十年内等。5.表频率:一般、往往、偶尔、极少等。二、导入:师:1.同学们,气象和物候是同一个概念吗?生:气象:大气的状态和现象,例如刮风、闪电打雷、结霜、下雪等气候现象。物候:指动植物或非生物受气候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季节变化现象。(例如,植物的萌芽、开花、结实;动物的蛰眠、始鸣、繁育、迁徙等。非生物现象,例如,始霜、始雪、初冰、解冻等。)2.你知道哪些预知天气的方法?我们一起从看云识天气一文中会得到了解。三、积累字词:峰峦(lun) 绫(lng)纱 弥(m)漫 棉絮(x) 日晕(yn)冰雹(bo) 预兆(zho) 隐没(m) 一霎(sh)间 顷(qng)刻 模(m)糊 四、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云和天气的关系,即如何通过观察天空中各种云来识别阴晴风雨。 2.本文是采用什么结构形式来组织全篇的?全文的中心句是哪句? 明确:本文是“总说分说总说”的结构。中心句是:云就像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3.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指出云就像天上的招牌,说明看云可以识天气。第二部分(2-6):具体介绍云的形态和天气的关系。第三部分(7):说明看云识天气的意义及其局限性。五、精读深思,细心品味。(一)文章的第二部分(26段)具体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请仔细阅读该部分,完成下列表格。1.晴天云简表(见课件)。2.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见课件)。3.云的光彩简表(见课件)。(二)这篇说明文的语言非常生动、形象。请再认真地研读一遍第二部分,看看作者是如何做到的。 1.运用贴切的比喻: “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形象地说明了卷云的轻盈和洁白。“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比喻卷积云的形态特征;“像棉花团似的白云”,比喻积云的形态特征。 写卷云聚集成卷层云时,用“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作比喻。2.运用拟人的手法: 写卷层云变成高层云时,用“这时的卷层云得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 写高层云变成雨层云时,用“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 3.用描写的语句: “阳光可以透过云层依然很清晰”,写出了“卷云”的“薄”。用“向上凸起”、“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等词语写由积云到积雨云;“云底变黑”、“云峰模糊”、“云山崩塌”、“乌云弥漫”描绘“积雨云”的发展变化。(三)写“积云”变化为“积雨云”的一段用了哪些表示时间的词?找出来,说说它们的作用。明确:迅速、不一会、顷刻、马上用词准确又不雷同,准确地说明了变化速度之快。文章的其他部分还有类似的语句,请找出来,认真读一读,注意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四)为了说明如何看云识天气,作者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六、拓展延伸,探究交流。1.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看云识天气的谚语?明确: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云往东车马通;云往南,水涨潭;云往西,披蓑衣;云往北,好晒麦。太阳现一现,三天不见面。清早宝塔云,下午雨倾盆。天上灰布悬,雨丝定连绵。棉花云,雨快临。2.从看云识天气到卫星测天气,说明人类己进入了现代科技观测天气的时代。你认为高科技条件下还有没有必要凭人们的经验来观察天气?3.根据你的推断,未来的气象观测将会有怎样的发展变化?七、盘点收获,收藏经验。(见课件)八、课后作业。1.搜集有关气象物候的成语、古诗句。2.自读大自然的语言,了解物候现象的特征、成因和意义。第二课时 一、由复习谚语导入。 二、自读大自然的语言,让学生自主学习,完成昨天的作业。 三、古诗词四首的赏析。诗中的物候: 月、露、风、云、花、鸟都能传达大自然的语言,从这种语言可以了解大自然的本质,即自然规律,而大诗人能掌握这类语言的含意,所以能写成诗歌而传之后世。学习下面几首诗,看看分别揭示了怎样的自然规律?塞下曲六首(其一) 李白【诗歌大意】:到了五月,祁连山仍旧白雪皑皑,没有鲜花,只有地冻天寒。虽然传来吹奏折杨柳的笛声,却依旧看不到一丝春色。一早就随着战鼓声去搏战,到了夜晚也只能抱着马鞍打瞌睡,希望能用我挎着的剑,为国除害,消灭敌人。凉州词 王之涣【诗歌大意】: 黄河的滔滔波涛仿佛一直伸向了白云深处,塞上的崇山峻岭之间露出一段孤寂的城墙;你们何必吹奏那怀乡的折杨柳曲呢?玉门关外,只有黄沙白草,春风从来吹不到这儿。塞下曲 卢纶【诗句大意】: 月黑风高的夜晚,大雁惊起高高地飞,敌军趁着夜色偷偷的溃逃。将军正要率领骑兵追击,飞扬的大雪,立刻落满了将士们的弓箭刀枪。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苏轼【诗歌大意1】:竹林之外,有三两枝桃花争相开放,春江之上,鸭子最先感知了江水回暖的消息。蒌蒿已经长满了岸边,芦芽还很短,这正是河豚快要上市的时节啊!【诗歌大意2】: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这些可都是烹调河豚的好佐料,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说明语言、说明顺序要作详细讲解,其他可以简单带过即可。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