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管制题.doc_第1页
程序管制题.doc_第2页
程序管制题.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视飞行规则:只能在昼间,高度6000m以下,巡航表速250km/h以下,低云量不超过3/8目视气象条件:1. 250只准在起落航线或者经空中交通部门许可范围下飞,能见度大于5km,距云水平1000m,距云垂直150m。正常情况下协调内容:航空器呼号;应答机编码;移交点;预计移交点的时间;飞行高度层;其他必要内容。进程单作用:掌握航空器的航行信息;掌握航空器的运行状态;预测航空器之间的飞行冲突,调配空中活动;记录管制工作过程;存储管制指令,为分析管制工作提供实际数据;进行管制协调和移交。颜色:红:飞入,蓝:飞出,黄:飞出,黑:其他;M:天气,A:军方,I:识别。尾流间隔 1. 重型机:最大允许起飞全重等于或大于136000kg;(包括B757B787)H 2. 中型机:7000kg最大允许起飞全重136000kg;M 3. 轻型机:最大允许起飞全重250时,按机场规定实施,250时,距障碍物真实高100m2. 航线:250,按规定;250,按规定,但若低于最低高度层,平原100,山区300水平间隔标准BC类空域:同航迹同高度目视时,2505km;2502km;超越时,右侧超越,500以上侧向间隔;D类空域:白天纵向间隔A1.5km,B3km,CD4km;超越时A200,BCD500;夜间时,不得超越,纵向间隔4km。最低安全高度1. 航线,航路:高原山区高出航路中心线航路两侧各25km以内最高标高600m,其它地区为400米2. 机场:以导航台为中心,半径55km内,障碍物最高点平原300m,山区丘陵600m。尾流间隔标准:当前后起飞立场的为重型机和中型机、重型和轻型、中型和轻型,前后航空器间非雷达间隔的尾流间隔不得少于2分钟;前重后轻时着落,非雷达间隔的尾流间隔时间不得少于3分钟。B757为重型机横向间隔:0 45 同向飞行46 135交叉飞行136180逆向飞行VOR汇聚或分散飞行、向背台最小横向间隔:不小于15,半径不小于50kmNDB汇聚或分散飞行最小横向间隔:不小于30,半径不小于50km纵向间隔标准主要有两种:时间间隔、距离间隔纵向间隔:1. 同航迹、同高度、同速度飞行的航空器之间,纵向间隔为10分钟 2. 不同速度飞越同一报告点后,前航空器快40km/h以上,5 80km/h以上,3 3. 上升航空器与同航迹上航空器的间隔为15min,如果能够利用导航设备测定位置和速度,可以缩小为10min导航设备之间距离不小于50km,可以在飞跃导航设备前相互穿越(用于区调)在塔台和进近管制空域内顺向飞行,符合下列条件,最低间隔为5min1. 通俗航空器统一空中走廊内同高度飞行,并且该走廊内有导航设备;2. 夹角小于45的两个空中走廊内,一件航空器穿越顺向飞行的其他航空器的高度层;3. 前快后慢的跟进飞行,且二者真空速差值在80km/h以上,二者最低间隔为3min。以距离为基准的纵向间隔(确定以距离为基准的纵向间隔时十一地面DME测距太为标准的,区域管制与进近管制均可使用)1. 同时使用航路上的同一测距台时,航空器间最佳标准为40km,前机真空速大于后机40km/h,为20km;2. 上升的航空器穿越同航迹航空器20kmDME间隔;3. 同高度、航迹交叉飞行的两架航空器,航迹小于90,纵向间隔40km;快40km/h以上时,间隔为20km;4. 逆向飞行的航空器同时使用航路上的同一测距台测距定位,只有两架航空器已相遇过且,方可互相穿越或者占用同一高度层。机场塔台管制空域内,同一机场连续放行数架同速度航空器,间隔:1. 前后航空器同速迹同高度,10min;2. 前后航空器同速同航迹不同高度,5min;3. 前后航空器同速不同航迹,航迹差大于45,起飞后立即横向间隔,2min。4. 前快后慢,前机比后机大40以上,5min;80以上,2min5. 速度小的在前时,同高度,应保证在到达着陆机场上转入另一航线或改变高度10min。同一机场,连续放行数架不同航迹、不同速度:1. 前快后慢,且夹角大于45,立即横向,1min;2. 前慢后快,航迹差大于45,立即横向,2min。进近管制范围C类空域为进近管制空域,水平范围通常为半径50km或延伸至走廊口以内的除机场塔台管制范围以外的空间走廊宽度10km,最小不少于8km进近管制工作程序:1. 航空器预计进入进近管制空域前30min,了解天气情况,取得最近的天气实况,检查校对飞行预报和计划,填写飞行进程单,安排进、离场次序;2. 进场航空器预计进入进近管制空域前20min开始守听,按时开放导航设备,向塔台询问着陆程序和使用跑道;3. 本管制区内离场航空器开车前10min开始开机守听,将离场程序通知塔台管制室;4. 收到进、离场航空器进入进近管制区域(空中走廊)的位置报告后,指示其按照程序进行有关飞行活动;交接班的组织与实施1. 塔台、进近、区域管制室值班空中交通管制员连续执勤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2. 直接从事雷达管制的管制员,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两次工作时间间隔不得少于30min。交接班移交内容:正在管制的空中航空器的位置、飞行状态;已经发布的管制指令,及进一步的管制要求;已经同意接受的、已经协调过的航空器动态。交接班注意事项:接班人员进入管制席位实施工作后,重叠工作510min。空中交通管制放行许可的定义:批准航空器按照空中交通管制单位所给的指令进行相关活动的许可。放行许可的内容:航空器呼号;管制许可的界限;标准离场程序或过渡航线;飞行航路;高度;其他必要事项(应答的编码)。高度的指定:所指定的高度应该为航路或直飞航线数字化放行许可:该种放行许可的发布是基于管制员-数据链通信来完成空中交通管制放行许可的申请与发布。数字化放行许可的优点:管制员方面:1. 提高了管制员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了航班放行的整体速度;2. 最大程度避免了由于话音干扰造成的放行信息错误;3. 减轻放行管制员的工作量。飞行员方面:1. 节约飞行员起飞前准备的时间;2. 最大程度避免了由于话音干扰造成的放行信息错误;3. 减轻了飞行员的工作量。离场管制程序:在航空器飞离进近管制空域5min前,与空域管制的有关席位协调,通知离场航空器转换频率与区域管制中心联络,按照规定进行管制移交。WG、XG的限制高度为600m标准终端进场航路STAR:用于向飞机提供一种从航路结构中脱离并将飞机引导到目的机场的标准方法。仪表进近:直线进近、直角进近、反向推进、推测进近。目视盘旋进近:紧接着最后进近的仪表飞行之后,在着陆前围绕机场所进行的目视机动飞行区域管制室应将进场航空器的下列情报,在该航空器的预计飞跃管制移交点前5min通知:航空器呼号;航空器机型;进近管制点及预计飞越时间、预计飞行高度;管制业务移交的方法(时间、定位点或高度)。等待航空器的管制:(不能许可立即着陆时):调整航空器之间的间隔;扩大或缩小起落航线;安排目视等待;仪表飞行的航空器,应当在等待空域内飞行等待,但不应当超过30min。飞机出航航段的静风飞行时间:4250m以下1min,4250m以上1.5min。当航路飞行的航空器距离了等待区的飞行时间在5min内时,等待飞行的航空器与航路飞行的航空器之间必须配备适当的垂直间隔。等待的指示:后三项可省略等待航线与等待定位点的方位关系;等待定位点;飞向等待定位点的入行航线所使用的无线电设施的径向线、航向、方位、航路或航线;出航界限;等待航线的转弯方向。特情:飞机发动机部分或完全失效,飞机默写设备故障以致不能正常飞行,空中失火,迷航,通讯失效及非法干扰。特情的特征:1. 突然性;2. 意外性;3. 紧迫性;4. 危险性遇险航空器:(编码7700)受到严重和紧急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