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兰克芬 次贷危机大赢家.doc_第1页
布兰克芬 次贷危机大赢家.doc_第2页
布兰克芬 次贷危机大赢家.doc_第3页
布兰克芬 次贷危机大赢家.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布兰克芬 次贷危机大赢家2008-04-18 作者: 施庆 胡霞 摘自:看天下 鉴于布兰克芬创下了远远超过花旗、美林等竞争对手的出色业绩,董事会给他发了个约一亿美元的“超级大红包”当华尔街的投资巨头们忙于清点次贷危机的损失时,高盛集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劳伊德布兰克芬(Lloyd Blankfein)却笑逐颜开。美国最大的投资银行高盛公司在最近的股东大会上正式宣布,将给CEO布兰克芬发一个约1亿美元的“超级大红包”,以奖励他在应对次贷危机中所作出的突出贡献。他因此成为华尔街历史上获得一次性奖励最多的公司高管之一。高盛全球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劳伊德布兰克芬高盛的巨额红包在高盛公布的奖励计划中,布兰克芬的巨额“红包”包括5397万美元现金,以及价值4576万美元的股票和期权。这远远超过他60万美元的基本底薪。如此算来,他去年的收入总计将近1亿美元。这比他本人2006年度的收入增加了近一倍,创下华尔街投行的一个新纪录。在过去的一年里,高盛公司平稳度过了席卷欧美的次贷危机,布兰克芬无疑是其中最大的功臣。在次贷危机尚未全面爆发之前,布兰克芬和他的团队就预见到了未来的险峻形势,花旗等还在买入次级贷款的时候,高盛就大举沽空次级贷资产。到2007年末,高盛通过沽空次级贷款获利高达40亿美元。此举不仅令高盛成功躲过次贷危机,还让其创下了远远超过花旗、美林等竞争对手的出色业绩。除了布兰克芬,高盛其他主管也分红颇丰。另两位联合总裁加利科恩与乔温克莱德都拿到了6750万美元,财务总监大卫温奈尔也获得了5750万美元的年薪。高盛的中层员工和普通员工也受益不少。集团分发给全体员工的奖金总额比去年增加了20%,达201亿美元之巨。数百名中层员工的奖金总额也高达200多万美元。据估计,包括底薪在内,高盛每名雇员拿到的支票价值约合62.6万美元。高盛公司向来以高待遇著称,外界有一种专门调侃高盛员工高待遇的说法:一般大公司员工可能分为“有钱人”和“没钱人”两种,而高盛公司员工则分为“有钱人”和“有游艇的有钱人”两类。高盛的奖励不止于此,公司还提出了一个“利润养老金计划”,即:如果员工创造出超额利润,那么他的养老金也将超额配给。此外,高盛还通过股权激励计划、期权计划等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这也为员工获取高薪找到一种更好的途径。高盛在宣布重奖布兰克芬等公司高管的同时,还对外发布了2007 财务年报。在这份年报中,公司业绩再创新高,净收入、净利润、每股收益均破纪录。高盛表示,公司在美国、欧洲以及亚洲市场均取得了历史最高业绩,其中美国之外地区的盈利贡献则超过了50%。在这份靓丽的年报上,高盛的业绩几乎是“全面开花”。高盛内部已经达成共识,2007 年的盈利并不是由任何单一行业的出色表现完成的,而是多个部门和行业合作累积的结果。这自然离不开公司高层,尤其是CEO 布兰克芬的领导有方。在公布财务年报的发布会上,布兰克芬笑着对台下的记者们说:“我们的财务表现自然跟我们的核心竞争者休戚相关。”他指的竞争者包括贝尔斯登、花旗集团、雷曼兄弟公司、摩根士丹利以及美林。如今,他的竞争对手们还在为摆脱次贷危机而头痛不已,高盛却已经在“隔岸观火”了。华尔街“打工皇帝”仅从外表看,布兰克芬和人们想象的那种华尔街巨头相去甚远。他身材不高,有点秃顶。他的老师哈佛法学院律师系的教授约翰贝迪对他的评价一针见血:他是那种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拥有极度聪明头脑的小个子这真的令人难忘。布兰克芬1954年生于纽约市布朗克斯贫民区,父亲是一名邮局分信员。1975年毕业于哈佛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78年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哈佛法学院法学博士学位,后从事税收律师职业,供职于纽约当地的Donovan Leisure公司。年轻时的布兰克芬就工作努力,表现出了非凡的聪明才智。与所有美国人一样,他的心中也充满了对财富的追求与渴望。每逢周末,布兰克芬时常会与同事一道租车前往赌城拉斯维加斯玩扑克牌游戏,试试运气,而老板的办公桌上会放着他留下的便条“如果我们周一没能回来,那一定是我们中了头彩!”布兰克芬在扑克牌桌上没能赢到大钱,事业却蒸蒸日上,几年的努力使他成为公司主要合伙人之一。然而,此时他却做出了一个让家人,包括未婚妻都不可理解的选择,一个自己称之为“一次关乎身家性命”的冒险:转投华尔街J.Aron公司成为一名黄金交易员。当时的J. Aron 公司默默无闻,且业务正在跌入低谷,布兰克芬以他的聪明才智与干练作风,为其业务的复苏和扩展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布兰克芬任职期间,J. Aron公司业务从传统的咖啡、金属贸易发展到原油和外汇交易。也正是在J. Aron的经历,为布兰克芬奠定了日后的传奇业绩。1982年,J. Aron公司被高盛兼并,布兰克芬自然而然转投到高盛旗下。极具戏剧性的是,年轻时的布兰克芬曾求职于高盛未果,而转投J. Aron公司之后,布兰克芬终于如愿以偿。到上世纪90 年代初,J. Aron 已经成为高盛最优良、也最有潜力的一块资产,创造的利润已占到高盛总利润的 1/3强。凭着自己的努力和过人的智慧,布兰克芬很快便开始在高盛“步步高升”。1994年,他被任命为高盛大宗商品部门联席主管;并于1997年被调往伦敦,出任固定收益部门联席主管。其间他凭借在金融危机中的出色表现,在高盛内部赢得了广泛的口碑。几年之后,他凭借自己的实力,击败了投行业务部门那些更为高调的竞争者,并在前任CEO保尔森离开高盛之后,轻松赢得了高盛首席执行官的职位。2006年12月的华尔街,就在摩根士丹利CEO 约翰麦克总计高达4000万美元的年终奖纪录持续了短短一周之后,高盛公司对布兰克芬开出了一张天价奖金单:5340万美元。这个“大红包”包括2730万美元的现金、1570万美元的股票和1050万美元的期权,创下华尔街有史以来的最高奖金纪录,而布兰克芬本人也成功加冕华尔街“打工皇帝”。高盛董事会公布的重奖理由是:布兰克芬领军下的高盛公司在2006年一路高歌猛进,创下了95.4亿美元的盈利,这个成绩,足以让同行黯然失色。“最聪明的CEO”本次次贷危机中,当美林、花期、摩根等金融巨头焦头烂额之际,高盛集团却在布兰克芬的带领下显得平定和超然。布兰克芬很早就开始看空美国次级房贷相关资产担保证券,及时采取逆向投资手法,使高盛集团在这次大危机中获得了特立独行的骄人盈利。布兰克芬善于洞察机会且长于风险控制的才智,折服业界,他因此被誉为“华尔街最聪明的CEO”。“布兰克芬懂得如何冒险和规避风险,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他所具备的一项最基本的技能。很多公司想仿效高盛,但他们既没有高盛所创建的文化,也没有风险管理的专长,还缺乏对房地产资本市场的洞悉”,美国最大的对冲基金公司Citadel投资集团的高管肯尼斯C格里芬如是评价。尽管高盛已是世界上最让人羡慕、最让业界急于仿效的投行,布兰克芬仍卖力地工作着,试图继续向整个世界证明自己和自己的公司。他很幽默地说:“I am a worrier,not a warrior”(我是一个焦虑者而并非一个斗士),让人感觉到这位高盛CEO的成功并非那么轻松。在高盛工作二十余年,布兰克芬几乎对公司内所有的业务都有涉足。从一个金牌销售员到公司总裁,他的经历真有戏剧般的感觉。几年前,人们还总能看到他不时地进行高尔夫休闲之旅,穿着高及膝盖的袜子,就着冰淇淋奶酪吃百吉饼时还总是背着一个塑料包,里面放着他的黑莓手机,体重也比现在重很多。如今,布兰克芬总是一身正装出现在华尔街的办公室里,神态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