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球地图基础知识 1 地球的形状 大小 经纬线和经纬度的特点及应用 定位 定向 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温度带的划分 2 两点间距离的计算 3 比例尺的计算和大小 4 地图上方向的判断 一般方法 指向标地图 有经纬网的地图 以极点为中心的地图上 两点间最短路径的走向 5 等高线的基本规律 6 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地形部位 7 等高线的应用 相对高度的计算 陡崖高度的计算 温差的计算 坡度陡缓的比较 河流的位置 流向 流速的判断 水库 大坝的选址 引水线路的选择 山区公路线路的选择 农业区划8 各种地形类型的特点 海拔高度 地表起伏特征 9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通视问题 200W向东00向东1600E东半球 200W向西1800向西1600E西半球 东西半球的划分 1 地球的形状 大小 经纬线和经纬度的特点及应用 定位 定向 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温度带的划分 对跖点的确定 经过地球球心的一条直线与地表相交的两点互为对跖点 已知甲地 30 S 45 E 和乙地互为对跖点 读图 完成题 读图回答1 2题 1 与乙地经纬度相同的是 A B C D 2 关于 地理位置的正确叙述是 A 位于西半球B 位于低纬度C 位于大西洋D 位于南温带 D C 地球上的 对住点 是指地面上经度相同 纬度的度数相等而南北方向相反的两点 据此回答3 4题 3 成都 104 E 30 N 对住点的地理坐标是 A 104 W 30 NB 104 W 30 SC 104 E 30 ND 104 E 30 S4 对于地球上的 对住点 来说 下列地理现象一定相同的是 A 地方时B 太阳高度C 季节D 昼长 D A 1 同一条经线上 纬度相差1 其距离相差约111千米 2 在赤道上的经度1 的实际弧长大约是111千米 3 在同一条纬线上经度相差1 对应的实际弧长大约为111 cos 千米 5 该岛出现最大范围极昼的南北跨度约有 A 180千米B 1800千米C 400千米D 4000千米 B 2 两点间距离的计算 7 右图是某地某日太阳高度分布图 回答 C点的经度值 大于或小于 23 26 大于 6 若某人从M点出发 依次向正东 正南 正西和正北方分别前进110千米 则其最终的位置 A 回到M点B 在M点正南方向C 在M点的正东方向D 在M点正西方向 D 面积计算 割补法 8 该国国土面积约为A 0 11万km2B 1 1万km2C 11万km2D 110万km2 B 判定范围 1 同一条纬线上 跨经纬度相同的地图 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 2 跨经纬度相同的地图 纬度越高 表示的范围越小 3 图幅相同 纬度大致相近的两幅地图 跨经纬度越广 所表示的范围越大 比例尺越小 图中阴影部分实际面积的大小是A 甲与乙相等B 甲大于乙C 甲小于乙D 不能确定 C 3 比例尺的计算和大小 1 图幅大小相同时 比例尺越大 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 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 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 内容越简略 大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 小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 2 实地范围相同时 比例尺越大 图幅面积越大 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 图幅面积越小 内容越简略 比例尺放大 或缩小 到 为 原先的n 或1 n 倍 就是原比例尺乘n 或1 n 而放大了 或缩小了 n倍是比原来多了 或少了 n倍 需用原比例尺乘 n 1 或1 1 n 地图图幅的缩放是面积的缩放 面积放大 或缩小 的倍数 是其比例尺放大 或缩小 倍数的平方 下图是 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 图中最粗线内的范围在图上的面积约为6平方厘米 而其实际地表面积约为15000平方米 据此回答 这幅图的比例尺与下列最接近的是A 1 1000B 1 5000C 1 25000D 1 50000 B 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形坡度 风力大小的关系 1 若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时 比例尺越大 坡度越陡 比例尺越小 坡度越缓 2 若等压距和等压线疏密程度相同时 比例尺越大 风力越大 比例尺越小 风力越小 3 若等高 压 线疏密 比例尺 图幅相同时 等高距 等压差 越大 坡度越大 风力越大 等高距 等压差 越小 坡度越小 风力越小 要点二地图上方向的判别 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距离为通过两点的大圆劣弧的长度 在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上 两点间的最短距离为连接两点的线段 C 要点四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 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曲线内部数值大小遵循 大更大 小更小 的法则 陡崖相对高度的判断 若有一个由n条等高线重叠 等高距为h米的陡崖 其相对高度H为 n 1 h H n 1 h 判断陡缓 在同一等高线图上 等高线越密 表示坡度越陡 等高线越稀 表示坡度越缓 等高线间隔均匀 表示上下坡度一致 是均匀坡 等高线下密上疏 为凸形坡 等高线下疏上密 为凹形坡 判断地形类型 平原 海拔200米以下 等高线稀疏 广阔平坦 高原 海拔高度大 相对高度小 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 而顶部明显稀疏 丘陵 海拔500米以下 相对高度小 等高线较稀疏 山地 海拔500米以上 相对高度大 等高线密集 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1 水系特征 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 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 山脊常成为河流的分水岭 山谷常有河流发育 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 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2 水文特征 等高线密集的河谷 河流流速大 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 判断气候特征 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变化 每上升100米下降0 6 地形状况与区位选择 1 选 点 确定水库与坝址的位置 水库库区宜选择在河谷 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形的洼地 小盆地 这些地区不仅库容大 而且有较大的集水面积 大坝建在峡谷处 2 选 线 确定公路 铁路线 一般情况下要利用地形 地势 选择坡度较缓 线路较短 弯路较少的线路 尽量避免高寒区 沙漠区 沼泽地 永久冻土区 地下溶洞区等 确定引水线路 引水线路尽可能短 并尽量利用地势使水自流 尽量避免通过山脊 3 选 面 农业生产布局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貌类型 地势起伏 坡度陡缓 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 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副渔业布局方案 例如 平原宜发展种植业 山区宜发展林业 畜牧业等 通视问题 凹坡 等高线高密低疏 可见 凸坡 等高线高疏低密 不可见 B C 读 某区域示意图 回答 1 3 题 1 图中北面的河流和南面的河流总体流向分别是A 向东向西B 向西向东C 向东向东D 向西向西 B 2 图中两河流间开挖了一条运河 并没有选择在甲 乙之间 原因是A 甲 乙之间距离较远B 甲 乙之间相对高度较大C 甲 乙之间地形起伏较大D 甲 乙之间有难以逾越的河流 C 3 若该地区位于53 N 8 6 W附近 关于图中两河流航运条件的说法 正确的是A 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水量小 季节变化大B 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水量丰富 有冰期C 中下游流经地区地形相对平坦 水流平稳 航运便利D 两河均是典型的内流河 C 1 若n 5 m 3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B 该地区适宜柑橘生长C 该地区为丘陵地形D 该地区夏季河流水量丰富 读 某地区局部等高线图 据此回答 B 2 若n 126 m 4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省区有中国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基地B A坡降水量大于B坡C 图中河流有凌汛现象D 水土流失是制约该地区农业发展的最大因素 A 冬至日 某校学生去下图所示地区进行地质考察 他们借助GPS测得山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火电运行基础知识及初级值班员考试要点详解
- 胃肠外科病人护理培训
- 甲状腺结节科普课件
- 一件好事 教学课件
- 医学教学课件模板
- 江苏南通2020-2024年中考满分作文74篇
- 临床护理教学课件
- 低碳节能教学课件
- 新解读《GB-T 23339-2018内燃机 曲轴 技术条件》
- 生鲜柜安全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第10章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
- (正式版)SHT 3551-2024 石油化工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离子反应课件
- 半导体产业链中的供应链管理与优化
- 联合国经济、社会与文化权利的国际公约
- 混凝土强度评定表(自动计算)
- 北师大版(2019)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必背单词表汇编
- 《标书制作流程培训》课件
- 哺乳期乳房内化脓培训演示课件
- 六国化工实习报告
- 医院工作制度 与人员岗位职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