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单元 第1课《新闻两则》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单元 第1课《新闻两则》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单元 第1课《新闻两则》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单元 第1课《新闻两则》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单元 第1课《新闻两则》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果让时空倒流 把历史的镜头定格在解放战争中的渡江战役 人类战争史上的空前奇观便又在我们眼前重现 浩浩长江的千里江面上 万船齐发 人民解放军的百万雄师在弹火纷飞中 奋勇挺进 冲破敌阵 横渡长江 那冲杀的场面 那搏击的气势 恢弘如诗 壮美若虹 只要一想起它 无论是革命先辈还是我们这些后来人 无不感到壮怀激烈 豪情倍增 今天 就让我们学习当年渡江战役的最高统帅毛泽东主席亲笔撰写的两则新闻 一起重温那段令人难忘的历史 新闻两则 毛泽东 毛泽东 字润之 原作咏芝 后改润芝 笔名子任 生于清朝湖南省长沙府湘潭县韶山冲 逝世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 中国革命家 政治家 战略家 理论家和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他逝世的1976年间 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 他对马列主义的发展 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他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被视为是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时代 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1949年4月20日 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 解放军坚决执行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军 第二 三野战军和地方武装在长江南北广大人民的支援下 于4月21日晨 以木帆船为主要渡江工具 在西起湖口 东至江阴 长达500余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 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 4月23日 解放了国民党22年来的统治中心南京 背景介绍 毛泽东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教学目标 1 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 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 2 理清文章层次 体会文章准确 简洁的语言 3 体会蕴含字里行间的思想情感 标题 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导语 是消息开头的第一段或头一两句话 它扼要地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 主体 是消息的躯干 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 是对导语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背景 是指消息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背景和结语有时暗含在主体中结语 新闻结尾 标题 导语 主体是新闻不可缺少的三个部分 背景和结语常常暗含在主体中 归纳总结 新闻概念 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 新成就的记叙文新闻特点 观点鲜明 内容真实 报道及时 语言准确简明新闻结构 标题 导语 主体 结语 背景新闻 六要素 人物 时间 地点 事件的起因 经过 结果新闻的写法 以记叙为主 兼有描写 议论 课文结构 第1 2两句 其余部分 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 标题 标题 主体 导语 标题 导语 导语 导语 主体 主体 主体 主体 导语 议论句 分析原因 承上启下句 主体部分 解放军渡江情况 1 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 芜湖线 渡至繁昌 铜陵 青阳 荻港 鲁港地区 2 我西路军开始渡江 地点在九江 安庆段 3 汤恩伯认为南京 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 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主体 用一大段话或是几段话 较具体地 较翔实地把报道的内容告诉人们 2 说说主体可以分几个层次 具体描述渡江战况 中路军 首战告捷 西路军 锐不可当 东路军 英勇突破 问 三路军为什么按中 西 东的顺序来安排 20日夜起 21日下午五时起 和 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 等表明日期 时间的词语 显示了三个层次所叙事实在时间上的先后相承 紧密衔接 在内容和写法上 三个层次写得有同有异 有详有略 中路军写得简略 因为4月22日2时 新华社播发的 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 已作过报道 另外两路军队写得详细 中路军 西路军所遇之敌 纷纷溃退 毫无斗志 在叙述这一情况时作者分析了其中的原因 而东路军所遇敌军 抵抗较为顽强 文中叙述了我军在 整天激战 中 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可见这三个层次在内容和写法上也是在统一中有变化 避免重复雷同 力求相互配合 3 找出敌溃我胜原因的词语 一方面 另一方面 我军 英勇善战 士气高涨敌军 不得民心 毫无斗志 这则新闻及时报道了渡江战役的战况 歌颂了我军的 嘲笑了敌军的 给全国人民和全军将士以极大鼓舞 课文总结 英勇善战 溃不成军 毫无斗志 小结 本文是一篇消息 狭义新闻 它真实 及时 简要地报道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情况 全面介绍了渡江三路军的进军的时间 地点 战线 战况 使人对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之概貌有所了解 这则新闻的标题 导语和主体部分的结构安排等都颇有讲究 值得细心体味 文中的语言准确精练 铿锵有力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毛泽东 相关链接和背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的第一年就歼灭了国名党军112万人 从1947年6月底起 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以主力一部挺进中原 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 在外线大量歼灭国名党军 以部分主力和地方武装坚持内线作战 收复失地 10月10日 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 号召全国人民打倒蒋介石 解放全中国 战争第二年 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152万人 攻克大批国民党军重点设防的城市 为与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创造了条件 1948年到1949年1月 解放军连续进行了辽沈 淮海 平津三大战役 这则新闻的发电日期是1948年11月5日 当时辽沈战役已经结束 淮海战役的枪声于次日就要打响 听读 请在文中划出这则新闻的的六个要素 请找出本则新闻的导语和主体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中原我军 1948年11月4日下午 南阳 蒋军因全局溃败 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在以徐州和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 在我军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下 困守南阳的蒋军不得不弃城南逃 自去年7月 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 大量歼敌 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 壮大了人民武装 彻底孤立了敌人 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 我军当即占领南阳 从此河南全境除若干据点外 全部为我解放 请找出本则新闻的标题 导语 主体 标题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导语 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 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 我军当即占领南阳 主体 第一层 回顾过去一年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放弃南阳的变化 指出蒋军全军溃败的背景 第二层 由河南全省基本解放进而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 第三层 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 背景 南阳为古宛县 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 后汉光武帝刘秀 曾于此地起兵 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 创立了后汉王朝 民间所传二十八宿 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 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 请在文中划出这则新闻的的六个要素 时间 1948年11月4日下午 地点 南阳 人物 中原我军 时间发生的原因 蒋军因全局败坏 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 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之下 困守南阳的蒋军 不得不被迫弃城南逃 新闻两则 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 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