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实验专题(1) 一力和运动橡皮筋伸长的长度一般用符号L表示,它等于挂上钩码后皮筋的长度L与皮筋没有挂钩码时的长度L。之差,即 L=L-L。 在“制作橡皮筋测力计”的活动中,同学们发现:在一定的范围内,橡皮筋受到的拉力越大,橡皮筋的长度越长。根据这一现象,小明和小丽提出如下猜想(见下图)。究竟谁的猜想正确呢?他们决定一起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一根橡皮筋、若干个相同的钩码、铁架台和细线外,还需要的器材是 。(2)小明和小丽的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1拉力(钩码总重)FN00.51.01.52.02.52橡皮筋的总长度Lcm3橡皮筋伸长的长度Lcm03.0没有挂钩码时,橡皮筋的长度L0= cm。Xk b 1.Com请将表格中第3行的数据补充完整。要判断小丽的猜想是否正确,应对表格中的哪两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答:应对 (选填序号)两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实验能初步验证谁的猜想是正确的?答: 。你是如何分析数据并做出此判断的?请简要写出你的判断依据: 。 2.某同学想将量程为010N的弹簧测力计改为密度秤。他的操作如下:先将塑料杯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再将指针调到零刻度线处;在塑料杯中装满水,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指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将塑料杯中的水倒尽,再在塑料杯中装满待测液体,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指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则杯中水的质量为 kg,待测液体的密度为 kg/m3,他设计的密度秤的量程为0 kg/m3(g取10N/kg)下表是小华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得到的实验数据。测量对象质量m/kg重力G/N比值g/Nkg1物体10.10.989.8物体20.21.969.8物体30.32.949.8(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和。(2)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3)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将g值取为9.8N/kg。但经过精确测量,发现在某些不同的地理位置,g值存在着微小差异。下表列出了一些城市和地区的g值大小。地点赤道广州武汉上海北京纽约莫斯科北极g值大小9.7809.7889.7949.7949.8019.8039.8169.832地理纬度023063033311239564040554590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g值相同的城市是:。造成g值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我国与许多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频繁,在这些往来的货物运输中,发货单上所标示的“货物重量”,实质上应该是货物的。17(12眉山)地球附近物体都要受到重力,小考同学认为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他用天平、钩码、弹簧测力计进行了探究(1)你(选填“同意”或“不同意”)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依据是。(2)如图甲是他第2次测量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该测力计的量程是N,分度值是N,请将此时测力计的示数填人下表的空格处新|课 |标| 第 |一|网(3)请你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作出重力随质量变化的图象次数1234质量m/kg0.4重力G/Nl_34(4)由图象可知:物体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成(5)若干年后,小考在我国建成的太空站工作时,你认为他用同样的器材(选填“能”或“不能”)完成该探究2 压强1为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用两块相同的砖块A与B,分三种情况放置在相同的海绵上,如图所示观察比较图(a)、(b)、(c),可以表明:第1题图(1)比较图(a)与(b)是为了研究 ;(2)比较图(a)与(c)是为了研究 ;(3)若要比较图(b)与(c)所示情况的压力作用的效果,则应比较 ,为此物理学中引入了 这个概念。2.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用若干个不同物体放在同一水平细沙面上进行实验,如图所示。他仔细观察沙面的凹陷程度,并得到如下表所示的数据:新|课 |标| 第 |一|网实验序号123456789压力(牛)3.03.03.06.06.06.0受力面积(厘米2)51020102030102040下陷深度(厘米)50.5210.5(1)小明从观察测量 来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是否相同,他在实验中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法。(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或7、8、9)的数据,可以归纳出的初步结论是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的数据,可以归纳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4)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中的数据,可以归纳出的结论是:当 时,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当 时,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3. 浮力1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一问题时,小强同学和同学们合作做了下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 A B C D (1)由A、C两图可知:物体的质量为 kg,物体的体积为 m3,物体的 密度为 kg/m3。(取g10N/kg)(2)由B、C两图可以得出结论: ;w W w.x K b 1. c o m(3)由C、D两图可以得出结论: ;(4)由 两图可以得出结论:在排开液体体积相同的条件下,液体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2.小强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将一 挂在弹簧秤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地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 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和弹簧秤相应的示数F。已知 圆柱体高为8cm,实验记录如下表:次数12345678h/cm02468101214F/N87.576.56666(1)分析上表的数据可知:圆柱体金属块的重为 N。(2)分析表中第1列到第5列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分析表中第5列到第8列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下面能正确反映弹簧秤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表面在水中深度h关系的图象是( )4 简单机械、功和机械能wwW .x k B 1.c Om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1)实验前出现图甲所示情况,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的螺母向调(填“左”或“右”)秤盘调零螺丝支点游码槽码秤杆砝码盘啊 A(2)实验过程中出现图乙所示情况,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应将右边的钩码向 (填“左”或“右”)移动格。(3)图乙中杠杆水平平衡后,在杠杆左右两边钩码下同时加一个相同的钩码,这时杠杆将。(填“保持水平平衡”、“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4)如图丙所示的案秤是个不等臂杠杆,请你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说明用几个不重的砝码就能平衡盘中重得多的货物的道理。2、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第1、2、3次实验装置如图中的甲、乙、丙所示。(1)、请计算出后两次的机械效率,并填入表格中;(2)、比较1、2两次实验,可得的结论:_(3)、比较2、3两次实验,可得的结论:_次数钩码重G/N钩码上升高度h/m测力计的示数F/N测力计移动距离s/m机械效率 /74.133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记录结果如下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