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中政治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中政治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中政治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中政治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考点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了解文化多样性的表现,理解文化多样性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掌握文化多样性的作用、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及原则。【知识梳理】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1)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2)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以名录的方式确立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并给予保护。(世界遗产分为三类: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1)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所以,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2)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1)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2)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首先,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多样性,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其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各民族的文化成就,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则: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即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重点突破】1民族节日与传统习俗的关系(1)内涵不同: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传统习俗则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2)民族节日中蕴含着一个民族许多传统习俗的内容,但传统习俗并不是完全通过民族节日表现出来的,它还可以通过其他文化载体来展现。2正确认识和把握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1)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是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的关系,它们反映了世界各种文化的差异性和统一性的辩证关系。(2)文化的世界性是各种文化普遍具有的属性,即世界各种文化的共性。文化的民族性是各种文化的个体性、独特性,它使世界上各民族文化相互区别开来。(3)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文化的世界性存在于文化的民族性之中,并通过文化的民族性表现出来。如果失去了文化的民族性,文化的世界性也就不存在了。(4)民族性与世界性具有相对性,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3文化多样性与多元文化的关系(1)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从文化的表现形式来说的。所谓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指人类文化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文化内容的差异、地域文化的特色,都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2)多元文化则主要是从文化的来源和性质来说的。由于产生的社会基础不同,不同地域文化之间,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则也不同。因此,各种文化性质上的差异,就是在“多元”的意义上理解的差异。(3)多元文化是文化多样性的一种表现,但不是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方向。 命题角度文化多样性的表现预测题型:选择题【典例1】 (2011山东文综,20,4分)“好客山东贺年会”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节日消费。关于图“好客山东贺年会”四大理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先进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贺年活动是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 a. b c d 命题角度尊重文化多样性预测题型:选择题、主观题【典例2】 (2011福建文综,25,4分)福州的三坊七巷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朵奇葩,有过“清明上河图”般的绚丽,孕育出林则徐、严复、冰心等百余仁人名士。作为福州的城市名片,三坊七巷以其特有的魅力影响着人们,保护三坊七巷正在进行中。保护文化遗产()。a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b根本上在于发掘其经济价值c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d实质在于保护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血脉对应训练【训练1】风格迥异的建筑艺术杰作遍布世界各地,展现出多姿多彩的文化特色,如中国的故宫、印度的泰姬陵、麦加神庙,等等,它们的不同风格体现了()。a.建筑文化的多样性b建筑文化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c建筑文化的趋同化倾向d建筑文化的积极作用 【训练2】在进行文化比较时,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不能坚持文化中心主义。所谓文化中心主义就是以自己的文化为标准来评价其他文化,并有认为自己民族的文化是正确的,而其他民族的文化是错误的倾向。反对文化中心主义()。是承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互相尊重、共同发展是承认各国文化具有优劣的表现是尊重民族文化的要求 a. b c d【训练3】 (2010天津文综)目前,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有22个民族的人口在10万以下,有的不足5 000人。由于人口较少民族的核心文化区范围小,其文化传承的状况堪忧。面对这一现象,当务之急是()。a提高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能力 b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c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文化 d加强与其他民族文化的融合考点二文化传播了解文化交流的含义,识记文化传播的途径,理解文化传媒的内涵及意义和文化交流的意义。【知识梳理】1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1)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2)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3)总之,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2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1)传播媒介,简称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2)大众传媒出现的标志:印刷媒体的推广。(3)大众传媒的形式: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4)大众传媒的特点: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3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1)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2)促进外域文化的传入和中华文化的发展。 (3)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推动文化交流,既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也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4怎样推动文化交流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重点突破】1现代社会各种文化传播方式的特点口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具有渠道多、方法灵活、意义丰富、反馈及时的特点报纸、杂志、书籍等可以通过扫描、编排处理后,显示在互联网上,供广大读者使用电视提供了动态画面和缤纷的色彩,使人们对信息的理解变得更生动、形象和真实互联网具有传播同网、全球同时、受众主动、双向互动的特点手机短信用精练的语言传达丰富多彩的内容,具有娱乐性、情感性、艺术性和哲理性,让人回味无穷电子读物实现了文字、图像、声音的完美结合,使人在看图阅文的同时可以听音乐、写文章、做笔记、复制文件,等等误区警示:大众传媒的发展将促使旧的传媒消失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消失,旧的传媒仍然在当今文化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并拥有不可或缺的地位。2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交流的关系(1)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世界文化呈现多姿多彩的景象,同时也为各民族在文化上的交流、借鉴、学习提供了可能。(2)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承认世界文化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有利于促进各民族间在文化上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3)文化的交流,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借鉴,是“取长补短”的过程,因此,开展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3文化传播的途径与文化传播的手段之间的关系(1)文化传播的途径指的是与人们文化传播相关联的社会交往活动,如商业活动、人口迁徙、教育,此外还有留学、访问、聚会、旅游等。主要强调的是文化怎样传播的问题。(2)文化传播的手段是指文化传播所借助的物质技术手段。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主要强调的是文化靠什么传播的问题。 命题角度文化交流的意义预测题型:选择题、主观题【典例1】 (2011山东文综,19,4分)2011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中华文化游”主题旅游年活动,主要围绕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多元民族文化,将中国的旅游资源推向世界。这一活动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 a b c d 命题角度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预测题型:选择题【典例2】 (2011江苏单科,21,2分)历史上,东北流行二人转,南方流行越剧,有的地方还流行一些颇具地方特色的剧种,如南京的白局、扬州的扬剧等。现在南剧北唱、北戏南演,文化市场异彩纷呈。戏曲文化的发展现状说明,各地区文化()。 相互交流,相互吸收求同存异,时尚流行市场调节,繁荣兴盛各具特色,渐趋融合 a b c d对应训练【训练1】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网络电视、手机报、电子书等新媒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