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县城北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工程(二期)环评报告表_第1页
临县城北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工程(二期)环评报告表_第2页
临县城北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工程(二期)环评报告表_第3页
临县城北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工程(二期)环评报告表_第4页
临县城北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工程(二期)环评报告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本)项目名称:临县城北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工程(二期)建设单位(盖章): 临县扶贫开发中心 编制日期:二零一九 年 一 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写。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临县城北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工程(二期)建设单位临县扶贫开发中心法人代表陈小林联系人吕磊通讯地址临县扶贫开发中心联系电 真邮政编码033200建设地点临县临泉镇万安坪村北侧130m处(一期工程南侧),详见附图1、附图2立项审批部 门临县发展和改革局批准文号临发改审字201855号临发改审字20191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K7010 房地产开发经营占地面积57400m2绿化面积20090m2总投资(万元)19961.00环保投资(万元)668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3.35%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9年12月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背景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脱贫攻坚任务作出部署,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要求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十三五”扶贫脱贫目标: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时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山西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要求,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和全省脱贫攻坚大会、全省脱贫攻坚推进大会精神,坚持政府主导、群众自愿;量力而行、保障基本;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精确瞄准、创新机制;省负总责、市县落实要求,加大财政支持和多渠道筹集资金,用好各类扶贫资源,对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方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确需同步搬迁农户实施易地搬迁。积极稳妥推进村庄撤并。加大政策措施支持力度,创新投融资模式,完善后续扶持政策,明确我省各级责任分工,确保搬迁对象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从根本上解决生存发展问题。“十三五”期间,全省11市86个县(市、区)完成56万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其中:搬迁4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万确需同步搬迁的农户人口,到2020年,搬迁对象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要把解决不安全住房尤其是“土窑洞”作为易地搬迁工作的重要任务。临县是全省全市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贫困人多、面广、程度深,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任务艰巨。“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自然村237个、7601户2200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137户20700人,同步搬迁464户1300人。临县城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工程总体规划两期工程,一期工程共安置1302户4368人。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的有关精神,进一步加大脱贫攻坚力度,让更多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早日得到改善,实现尽早脱贫,按照易地搬迁脱贫一批要求,对很难实现就地脱贫的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按规划、分年度、有计划组织实施,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同时,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发挥项目助推区域经济发展和民生不断改善的积极效应, 临县扶贫开发中心根据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总体规划要求,在一期工程南侧建设二期工程,共安置702户2826人。临县发展和改革局于2018年10月17日以临发改审字201855号文批复了临县城北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工程(二期)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批复内容项目规划中用地面积57400m2,总建筑面积71756.00m2,其中,地上住宅建筑面积61319.00m2,产业用房建筑面积1800.00m2,邮政所及商业网点建筑面积570.00m2,换热站建筑面积250m2,地下室建筑面积7817.00m2。主要建设22栋住宅楼建筑、1栋产业用房建筑、1栋邮政所及商业网点建筑和1栋换热站建筑,共702套住房,户型分布为60m2,、80m2、100m2。同时配套建筑室外给排水、供热、供电、燃气等管线工程及绿化、硬化(道路、广场、停车场)、围墙、大门等总图工程。临县扶贫开发中心在接到临县发展和改革局“关于临县城北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工程(二期)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的通知”后,根据山西省减少项目初步设计审批管理办法,组织编制了临县城北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工程(二期)初步设计,项目初步设计时充分考虑项目建设场地的实际情况,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临县发展和改革局于2019年1月4日以临发改审字20191号文批复了临县城北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工程(二期)初步设计及概算,根据批复文件项目主要建设21栋多层住宅楼、1 栋社区服务中心、1 栋配套服务楼、1 栋锅炉房、小区成品门房、围墙等,建设安置 702 户,总建筑面积 66223.265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 61625.70m2,地下建筑面积 4597.565m2。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项目的建设是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全面脱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出发,明确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脱贫攻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脱贫攻坚任务作出部署,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习近平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2、项目的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扶贫开发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深入推进扶贫开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缩小发展差距、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当地群众勤劳致富取得较大的成效,但由于自然条件制约,仍有存在群众就医难、孩子上学难、青年结婚难等诸多问题,导致就此群众无法稳定脱贫。为了彻底让这部分群众早日、稳定脱贫,本项目实施是必要的。移民搬迁安置房工程建设是党和政府关心困难群众疾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民心工程,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党和政府的威信,可使广大贫困群众享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优越性,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可消除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3、项目的建设是助推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有利于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拟搬迁的村庄大多位于高山地区,有的由于采煤致使地基沉陷,房屋裂缝,暴雨季节极易诱发灾害发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发展生产制约因素多,耕地生产力水平低下,为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不得不加大土地垦植力度,不利于生态保护。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工程的实施可使迁出区开展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开发和保护相结合,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生态良性循环,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由于拟搬迁村庄受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大部分群众文化素质不高,主要为外出务工和种地为主,收入来源渠道少。一旦搬迁到条件较好的安置区,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在信息和科技的支撑和引导下,进行生产要素重组,生产就会有大的发展,实现脱贫致富就有希望。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项目的实施对新时期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4、项目的建设是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需要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实质是解决贫困户根本脱贫的问题,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应该被全体社会成员所分享。在我们的社会,任何人都应享受有居住的权利。移民搬迁安置房工程的建设首先可改善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显著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通过着力培育和发展后续产业,为其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能力,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人民群众更大程度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三、项目由来据环评现场踏勘,本项目尚未开工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建设单位应当在开工建设前将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据此,建设单位临县扶贫开发中心于2018年12月27日正式委托我单位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公司有关人员及时对该项目位置及基本情况进行了现场调查(见现场踏勘图),对项目所处区域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以及生活环境进行了全面调查了解,对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初步确定了本次环评的重点、范围和所采用的标准,找出主要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分析了项目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合理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保部令第44号)(2018年修正)的相关规定,房地产开发项目需自建配套污水处理设施的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据此,本次评价编制了临县城北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工程(二期)环境影响报告表。2019年1月27日,临县环境保护局在离石区主持召开了本项目的技术审查会,评价单位会同建设单位根据专家审查意见对报告表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和完善,现已修改完毕,提交建设单位,上报审批。四、“三线一单”符合性判定生态保护红线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临县临泉镇万安坪村北侧130m处(一期工程南侧),临县生态保护红线正在划定中,根据初步判断本项目不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和脆弱区以及其他要求禁止建设的环境敏感区内,符合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原则。资源利用上线本项目在运营过程中会消耗一定量的电、水资源,项目资源消耗量相对区域资源利用总量较少,符合资源利用上线要求。环境质量底线根据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调查和污染物排放影响预测,本项目实施后主要大气污染物为锅炉烟气,项目锅炉燃用天然气,且选用两台4.2MW的超低氮冷凝真空燃气热水锅炉,各污染物均能达标排放;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至安置区污水处理站,经处理达地表水V类标准后回用于周边绿化用水及道路洒水等,剩余中水达标排入湫水河;安置区内集中设置生活垃圾卫生收集桶,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污水处理站污泥经压滤脱水后定期清运至临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营运期的噪声主要为各公用设备运行噪声,经采取减振、消声、隔音等措施后,可达标排放,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较小。因此,项目实施后环境质量可以保持现有水平,符合环境质量底线要求。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本项目所在地没有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本项目不属于其中的限制类、淘汰类内容,为允许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五、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性质、建设单位、地点项目名称:临县城北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工程(二期)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单位:临县扶贫开发中心 建设地点:临县临泉镇万安坪村北侧130m处(一期工程南侧) 投资规模:总投资19961.00万元(二)建设规模及工程内容1、建设规模临县城北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工程(二期)规划总用地面积57400m2、约合86.10亩,代征城市道路及绿地面积共9600m2、约合14.4亩,代征排洪明沟及两侧防护绿地面积3100m2、约合4.65亩;规划净用地面积44700m2、约合67.05亩;共安置702户2826人,其中,贫困户662户2647人,同步搬迁户40户179人;总建筑面积 66223.265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 61625.70m2,地下建筑面积 4597.565m2。 2、建设内容本项目主要建设21栋多层住宅楼、1栋社区服务中心、1栋配套服务楼、1栋锅炉房、小区成品门房、围墙等。具体的项目组成见表1。表1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项目名称类别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备注主体工程多层住宅楼建设21栋地上6层,地下1层的住宅楼;住宅楼结构形式均为砌体结构,楼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体系;标准层层高为3m,室内外高差为0.90m,建筑高度为18.9m;地上住宅建筑面积57554.85m2社区服务中心建设1栋社区服务中心,主要用作安置区配套的办公场地;建筑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地上3层,地下1层,层高均为4.4m,室内外高差为0.45m,建筑高度为16.05m;建筑面积为2542.39m2配套服务楼建设1栋配套服务楼;建筑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地上3层,层高均为3.9m,室内外高差为0.45m,建筑高度为12.15m;建筑面积为1208.14m2辅助工程停车位共设地上停车位166个化粪池2座100m3化粪池,位于14#楼、18#楼和19#楼之间的空地地下锅炉房建设1栋锅炉房;地上1层,层高为5.4m,室内外高差为0.45m,建筑高度为6.85m;建筑面积为320.32m2调压站在安置区中部设置1座调压站为用户供气,调压站将市政管道引来的中压燃气调压后低压接入区内燃气管道弱电系统安置区内弱电系统工程包括通信、有线电视、计算机网络系统等公用工程给排水项目给水水源为市政自来水,小区西侧从龙北路市政道路上敷设有市政给水管道,市政给水管管径为DN200,水压为0.28MPa。项目室外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至安置区污水处理站,经处理达标后回用于周边绿化用水及道路洒水等,剩余中水达标排入湫水河;雨水经雨水口收集汇流进入小区雨水管道,最终排至地块西侧湫水河供热本项目采暖热源为区域锅炉房,锅炉房内设置两台4.2MW的超低氮冷凝真空燃气热水锅炉(兼一期工程采暖热源),锅炉热效率为104%,为本项目提供温度为45/35的低温热水供气本项目燃气气源为市政中压(0.2MPa)燃天气管网供给,经区域调压站调至低压(0.01MPa),可满足项目使用需要。供电供电电源为临县供电公司10KV电网,由市政高压电网引入10KV线路进入场地变配电室,经变配电后供给用户,供电条件可满足项目要求环保工程锅炉烟气项目燃气锅炉选用超低氮冷凝真空燃气热水锅炉,锅炉烟气经22m高排气筒高空排放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安置区污水处理站(A2/O+MBR),经处理达标后可回用于周边绿化用水及道路洒水等,剩余中水达标排入湫水河噪声各产噪设备设置在室内或地下;选用低噪音设备;采取减振、隔声等措施生活垃圾集中设置生活垃圾卫生收集桶,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污水处理站污泥经压滤脱水后定期清运至临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绿化绿化面积20090m2,绿化率35%本项目建设场地位于一期工程南侧,一期工程在进行设计时供热拟接市政集中供热管网,后期由于供热负荷及供热管网等原因无法保障安置区的冬季供热,故本项目二期工程设计时,供热热源拟在锅炉房设置两台4.2MW的超低氮冷凝真空燃气热水锅炉,兼一期工程热源;生活污水处理站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分别进行建设,不共用。(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2。表2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值备注一技术(一)用地m21总用地面积m257400合86.10亩2净用地面积m244700合67.05亩(二)建筑1总建筑面积m266223.2651.1地上住宅m257554.85共702套1.2社区服务中心m22542.391.3配套服务楼m21208.141.4锅炉房m2320.321.5地下总建筑面积m24597.565地下室层高2.19m,按一半面积2容积率1.383建筑密度21.57%4绿地率35%5搬迁安置户数户7022826人5.1建档立卡贫困户户6622647人5.2同步搬迁户户40179人6建设期限月12二经济1项目建设总投资万元19961.001.1工程费万元16564.511.2工程建设其他费万元2266.621.3预备费万元1129.87(四)物料消耗项目建设用的原材料主要为钢材、商品混凝土、砂、石、水泥、砌砖等,来源及供应均较方便,本项目建设主要原材料用量及来源见表3。表3 主要建材消耗情况一览表类别消耗指标用量来源商品混凝土151kg/m21.0万t当地建材市场购买钢材90-110kg/m20.60-0.73万t砌砖80-100块/m2530-662万块水泥少量砂子少量熟石灰少量(五)总平面布置根据场地现状条件,地块分为东西三个台地。住宅建筑按平行式布局,层数为 6 层,在满足日照要求的最优化间距的基础上布置建筑,从而最大程度上达到节约用地同时兼顾满足消防,建筑主要朝向采用南北向布置,有利于建筑节能;建筑总图室外工程建设内容包括两处成品门房、在三个小区出入口处设有三处电动成品起落杆,在小区用地红线范围北侧、西侧、南侧及排洪明渠两侧设有围墙,路面采用混凝土路面,停车位做法采用植草砖。地块设有三个出入口对外连接交通干道,小区的主要出入口设在南面的规划路上和西面的从龙北路上,次入口设在北面的规划路上。具体平面布置见附图3。(六)公用工程1、供水本项目给水水源为市政自来水,小区西侧从龙北路市政道路上敷设有市政给水管道,市政给水管管径为DN200,水压为0.28MPa,水质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项目用水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公共建筑用水、锅炉房用水以及绿化用水。(1)住户生活用水根据山西省用水定额(2015),有卫生间和淋浴设备的住宅用水为80L/(人d),安置区建成后住户702户,居住人口2826人,则项目住户生活用水为226.08m3/d(合计82519.20m3/a)。(2)公共建筑用水本项目公共建筑包括社区服务中心和配套服务楼,建筑面积为3750.53m2,公共建筑用水定额按5L/(m2d)计,则项目公共建筑用水为18.76m3/d(合计6847.40m3/a)。(3)锅炉房用水本项目锅炉房补充水按循环水量的2%计,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项目锅炉房循环水量为751.30m3/h,则锅炉房补充用水为360.63m/d(54094.50m3/a)。(4)绿化用水绿化用水取0.28m3/m2年,绿化面积为20090m2,则年用水量为26.79m/d(5625.20m3/a)。2、排水项目实行雨、污分流制。安置区内建筑物屋面雨水采用有组织排水,外排水系统,重力自流排水,雨水管就近进入道路雨水口排入雨水检查井,然后排入西侧湫水河。本项目污水处理站只考虑二期工程的污水处理负荷。生活污水、公共建筑排水系数按用水量的80%计算,则项目排水量为195.87m3/d,项目拟设一台WHA-12.5-A2/O+MBR型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能力为12.5m3/h,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可回用于周边绿化用水及道路洒水等,剩余中水达标排入湫水河。锅炉房补充水为软水,软水制备采用离子交换软水设备,软化水系统包括三部分,即离子交换部分、盐再生部分和控制部分。离子交换技术是软化系统的工作原理,它的主体是离子交换树脂,由于水的硬度主要由钙、镁形成及表示,故一般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将水中的Ca2+、Mg2+(形成水垢的主要成份)置换出来,随着树脂内Ca2+、Mg2+的增加,树脂去除Ca2+、Mg2+的效能逐渐降低。因此,当软化水设备使用一段时间后,需用盐再生部分对树脂进行再生处理,恢复树脂的效能,提高树脂的使用寿命。离子交换软水设备日排水量按补充水的3%计,则锅炉房软化设备排水量为10.82m/d,主要成分为盐分,可直接排入雨水管网。本项目用水情况一览表见表4,项目水平衡图见图1。表4 项目用水情况一览表序号名称用水定额用水量(m3/d)用水量(m3/a)备注1住宅区生活用水80L/人d226.0882519.202826人,365d2公共建筑用水5L/m2d18.766847.403750.53m2,365d3锅炉房补充水360.6354094.50150d4绿化用水0.28m3/m2a26.795625.2020090m2,210d5总用水量632.26149086.30-45.22226.08180.86195.87住宅生活用水195.87安置区污水处理站化粪池15.013.7518.76公共建筑用水632.26可用于周边绿化用水及道路洒水等,剩余中水达标排入湫水河新鲜水349.81360.63排入雨水管网10.82锅炉房补充水26.79绿化用水26.79图1 项目水平衡图(m3/d)3、供电项目供电电源为临县供电公司10KV电网,由市政高压电网引入10KV线路进入场地变配电室,经变配电后供给用户,供电条件可满足项目要求。4、供暖热负荷计算:根据民用建筑面积供热指标,同时结合临县实际情况,本项目建成后采暖热负荷见表5。表5 建筑供热指标建筑名称采暖面积()热负荷指标(w/m)压力损失(Pa)总热负荷(kW)1# 5# 6# 7# 8# 13#住宅楼2348.24*636.94286.65*62# 3# 9#住宅楼3522.31*336.346127.86*34#住宅楼3770.3336.441137.2410# 11# 16# 20#住宅楼1885.05*436.84169.37*412# 21#住宅楼2432.6*236.24288.06*214# 15#住宅楼2313.01*236.94285.35*217# 18# 19#住宅楼3453.31*336.246125.01*3社区服务楼1905.215853110.5配套服务楼909.3957.54052.29总计58632.652202.88项目锅炉房兼一期工程热源,临县城北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工程(一期)采暖面积为86406.48m2,总热负荷为3191.57kW。临县城北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工程(二期)采暖面积为58632.65m2,总热负荷为2202.88kW。一、二期采暖总热负荷为5394.45kW,考虑5%的管网热损失,则本项目锅炉房总供热负荷为5664.17kW。根据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锅炉房锅炉总台数不宜少于两台,各台锅炉的容量宜相等,其中一台因故停止工作时,剩余锅炉的设计换热量应符合业主保障供热量的要求,对于寒冷地区,剩余锅炉的总供热量分别不应低于设计供热量的65%”,“当供热系统的设计回水温度小于或等于50时,宜采用冷凝式锅炉”。本项目锅炉房选用两台4.2MW的超低氮冷凝真空燃气热水锅炉,锅炉热效率为104%。该锅炉房为本项目一、二期工程提供温度为45/35(锅炉内置换热器)的低温热水。锅炉房主要设备详见下表6。表6 锅炉房设备一览表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1超低氮冷凝燃气热水锅炉额定出水温度45/35,Q=4200KW台22热网循环水泵Q=3900m3/h,H=32m台33热网补水泵Q=15m3/h,H=32.5m台24全自动软化水器Q=30m3/h台15软化水箱V=18m3台16除污器立式直通反冲洗 DN400个17分、集水器筒体直径DN700个15、燃料气源本项目燃气气源为市政中压(0.2MPa)燃天气管网供给,经区域调压站调至低压(0.01MPa),可满足项目使用需要。用气量本项目用气主要为住户生活用气。根据临县居民实际用气情况及项目建筑情况,并参照气候条件和生活习惯相近的城市耗气定额,确定居民生活天然气用量指标按0.8m3/(户d)计,项目居民702户,年用气时间365天,则小区居民年用天然气量为20.50万m3/a。项目气源成分见表7。表7 天然气成分分析表成分CH4C3H8C4HmCmHNN2热值KJ/Nm3体积百分比98%0.30.3%0.4%1.3%36220(七)、总投资本项目总投资为19961.00万元,本项目建设资金主要从三个渠道筹集,一是申请上级建房补助资金,二是安置农户自筹资金,三是县级配套资金。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经环评现场踏勘,项目目前处于土地平整阶段,主体工程尚未开工建设,故不存在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1)地理位置临县地处晋西吕梁山系黄土丘陵沟壑区,地理坐标在北纬373552381419之间,东经11029401111802。北接兴县,东邻方山,南连柳林、离石,西濒黄河与陕西佳县、吴堡隔河相望,县境长、宽约为71km,总土地面积2979k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91%,占吕梁市土地面积的14.12%,居全市13个县市的第2位。本项目位于临县临泉镇万安坪村北侧130m处(一期工程南侧)。中心地理坐标为N 38026.85,E 11106.19,海拔高度H=1004m。项目建设场地南侧、东侧为空地,西侧为从龙北路(218省道),北侧为临县城北易地扶贫集中安置一期工程场地。详细地理位置见附图1、附图2。(2)地形、地貌临县县境内梁峁相间,沟壑纵横,只有湫水河、月境河形成的大小两川,川面狭窄。湫水河大川逶迤贯通全县,长达90km,河面最宽不过1km。小川环绕6个乡镇,全长46km,川道最宽不到0.25km。全县共有大小山头9400多个,海拔在1500m以上的山峰有紫金山、大度山和汉高山。一般的岭峁面多为鱼瘠形,顶端坡度为510。全县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呈17/1000的倾斜坡面,一般海拔为1000m左右,程家塔乡北榆庙最高1924m,碛口镇湫水可输入黄河处最低657m,相对高差为1267m。全县主要以离石黄土为主,除少数土石山区和沟川根深叶茂谷外,大部为梁峁发育地形破碎的黄土丘陵,一般黄土覆盖深厚。灰褐土为本县基本土壤,分布面积为391.89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99.4%,由于母体特征明显,物理分化强烈易被侵蚀,有机质不易积累,使土壤养分极为贫乏。(3)气候、气象临县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在季风的影响下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温凉湿润,冬季少雪寒冷,根据30个气候特征,全县年平均气温8.8,年积温3212,降雨量伙518.3mm,7、8、9三月雨量集中,占全县降雨量的62.5%;平均太阳辐射140.8kcal/cm2,平均日照时数7.7h,年均2771.5h。由于地形复杂,气候的地域差异明显,无霜期由东北向西南递增,一般在144172天,南北相差28天,气温近5.0。年均无霜期160天,全县绝大部分地区为一年一熟,三交以南乡镇也有一年两熟的条件。年内主导风向是南风,秋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年平均风速2.6m/s,最大风速达19m/s。(4)水文及水文地质1)地表水临县境内河流属黄河水系,较大的河流除黄河干流,有湫水河、支沟月境河、青凉寺河、曲峪河、免坂河、八堡河、克虎、寺沟等8条。黄河干流黄河干流位于县境西部,从本县第八堡乡洼石泉入境,自北向南流经7个乡镇,32个村,从碛口镇的陈家山出境,全长91km,河床平均比降为0.71%。据吴堡水文站观察记录,年平均径流量397.3亿m3/a,年平均含沙量20.9kg/m3,最大洪水流量达26800 m3/s,枯水期最小流量仅39.5 m3/s,黄河属本县过境水,径流量约为2.753 m3/a。湫水河湫水河是本县最大河流,属黄河一级支流,发源于兴县黑茶山东北麓的白龙山大坪头,经阳坡水库入本县境,全长125km,流域面积1986km2。在阳坡水库以上流域面积为243 km2。县内长90km,流经12个乡镇,由碛口汇入黄河。流域面积为1743.1 km2。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58.53%,流域内支沟共有2300余条,其中15km以上的20多条,25km以上的5条。河道平均比降为0.65%,据林家坪站19561984年29年的观察记载,平均径流量0.8839亿m3/a,其中,清水径流量0.2740亿m3/a,占径流量的31%,最大径流量3.09亿m3,最小径流量0.423亿m3。径流深59.6mm,年均输沙量2400万吨,最大8920万吨,最小0.0545万吨。讯期平均输沙量2332万吨,占平均输沙量的97.2%。侵蚀模数12800t/km2。一般流量0.3 m3/s,最高洪峰期达3670 m3/s。月境河是本县的第二条大河,素称“小川”,发源于本县临泉镇泥沟村,流经6个乡镇,全长48km,流域面积317.7km2,占全县总面积的10.6%,年均径流量为1839.4万m3,其中清水径流量为892.5万m3/a,占全县径流总量的48.5%。青凉寺河发源于紫金山南麓,流经4个乡镇,全长43.5km,流域面积283km2,占全县总面积的9.5%,据杨家坡站多年资料,年均径流量为0.162亿m3,其中清水流量为0.089万m3,占年径流量的54.9%,径流深57.9mm,平均输沙量381万吨,最大1190万吨,1984年最小0.00283万吨。汛期输沙量328万吨,占年均输沙量的99.1%,侵蚀模数11700t/km2。最大洪峰流量达1670 m3/s。本项目距离最近的地表水体为湫水河,位于项目建设场地西侧约80m处。2)地下水临县由于地形破碎,河谷深切,墚峁覆盖深厚黄土,河谷低部多为二叠系、三叠系砂岩,黄土透水不含水,基地为碎屑岩,加之岩层产状平缓,构造简单,裂隙不发育,地下水的储存与补给条件差,含水微弱,故全县地下水贫乏。境内地下水含水类型主要有:变质岩裂隙水、碳酸盐岩类岩溶水、碎屑岩裂隙水、碳酸盐岩夹碎屑岩层间隙溶洞水、松散岩类孔隙水、坎状岩类裂隙水以及沙页岩裂隙水等。这些地下含水组,均受地质构造、地形、岩性的影响和制约。根据其赋存条件、水理性质、水动力特征和类型,可分为四个含水大组,13 个亚组。具体为:松散岩类孔防水含水岩组:全新统河谷冲积层孔隙潜水含水岩组,中上更新统洪积、风积黄土孔裂、裂隙潜水含水岩组,上第三系孔隙裂隙潜水含水岩组,上第三系孔隙承压水含水岩组;碎屑岩类裂隙水含水岩组:三叠系碎屑岩裂隙潜水含水岩组,三叠系碎屑岩裂隙承压水含水岩组,二叠系碎屑岩裂隙潜水含水岩组,二叠系淬屑岩裂隙承压含水岩组;碳酸盐岩类岩溶水含水岩组:碳酸盐夹碎屑岩层间裂隙岩溶水含水岩组,奥陶系、寒武系碳酸盐岩溶裂隙水含水岩组;基岩裂隙水含水岩组:变质岩类裂隙潜水含水岩组,块状火成岩裂隙潜水含水岩组,火成岩、变质岩类裂隙承压水含水岩组。3)水源地临县共有23个已划定保护区范围的供水水源地和1个规划水源地,分别是:吴家湾水源地、海则头水源地、白文镇集中供水水源、城庄镇集中供水水源地、兔坂镇集中供水水源地、克虎镇集中供水水源地、三交镇集中供水水源地、湍水头镇集中供水水源地、林家坪镇集中供水水源地、招贤镇集中供水水源地、碛口镇集中供水水源地、刘家会乡集中供水水源地、丛罗峪镇集中供水水源地、曲峪镇集中供水水源地、木瓜坪乡集中供水水源地、安业乡集中供水水源地、玉坪乡集中供水水源地、清凉寺乡集中供水水源地、石白头乡集中供水水源地、雷家碛乡集中供水水源地、大禹乡集中供水水源地、车赶乡集中供水水源地、安家庄乡集中供水水源地以及阳坡水库水源地。临县集中式供水水源地分布情况见附图4。本项目位于临县临泉镇万安坪村北侧130m处(一期工程南侧),据调查项目距离最近的集中式供水水源为城庄镇集中供水水源,设1个取水口,据山西省人民政府,晋政函201315号文,城庄镇集中供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情况见表8。表8 集中供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情况水源地名称服务对象地理坐标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半径(m)半径(m)城庄镇集中供水水源城庄村E 1110134.2N 380257.740400经调查,本项目位于城庄镇集中供水水源西南侧约5990m处,距离较远,不在该水源井的一级保护区及二级保护区范围内。(5)植被及生物多样性本区土壤为灰褐土地带,黄土质黄绵土。土壤中的盐分为Cl、Na+、K+。该区域以啮齿类动物居多,如鼠类、野兔等和两栖爬行类,大型动物很少,无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本区多为山地,当地居民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农产品主要有小麦、谷子、玉米、山药、莜麦等。受当地人群生产及生活活动范围影响,生物多样性较简单。(6)地震烈度本区历史上未有发生过较大规模地震的记录。根据国家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级区,设计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7)矿产资源临县境内初步探明矿种有30多种,主要有煤炭、石灰岩、耐火粘土、砖瓦粘土、白云岩和铝土矿等。煤炭储量为493亿吨,约占山西省探明储量的20%,占全国储量的5.2%。煤炭资源属石炭、二迭系煤,埋藏深度在30270m,煤系地层含煤面积为1645km2,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5.5%。石灰岩预计储量为3000多亿吨。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临县临泉镇万安坪村北侧130m处(一期工程南侧),本次评价收集了2017年临县县城环境空气例行监测年均浓度数据,具体指标见表9。表9 2017年年均浓度监测结果统计表 g/Nm3(CO:mg/m3)序号指标浓度值标准值超标倍数1SO2年均浓度376002NO2年均浓度274003PM10年均浓度119700.74PM2.5年均浓度71351.035CO第95百分位数浓度1.9406O3-8h第90百分位数浓度1121600由上表可知,临县县城2017年环境空气年均浓度中PM10、PM2.5出现超标现象,故本项目所在区域为不达标区。(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据现场调查了解,项目厂址距离最近的地表水体为湫水河,位于项目西侧约80m处。根据山西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DB14/67-2014),该河段规划主导功能为农业与一般景观水,水质保护目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V类标准,临县湫水河碛口汇入黄河断面考核要求为IV类水质标准。根据吕梁市环境保护局关于2018年1-11月地表水环境质量情况通报(吕环函2018288号),2018年1-11月临县碛口监测断面地表水水质为中度污染(V类),不达考核标准要求。(3)声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建设场地西侧紧邻从龙北路(218省道),交通噪声影响突出,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一般。(4)生态环境质量现状项目所在区域属于临县城郊,区域生态以农田植被和人工绿化为主。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经调查和实地踏勘,评价区内无自然保护区、名胜古迹、风景区和重要的文物景观,无水源地及水源保护区,无珍稀动物保护区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划定的环境敏感区。本地区不属于生态脆弱区和特殊地貌景观区。主要保护目标见下表10。表10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表类别保护目标性质规模方位及距离(m)保护级别环境空气万安坪村社会关注地区1559人S 150GB3095-2012二级标准上西坡村1750人NW 650万安里村960人SW 1450地表水湫水河农业与一般景观水W 80GB3838-2002IV类标准地下水项目所在区域浅层地下水GB/T14848-2017类标准声环境万安坪村社会关注地区25户SW 130-200GB3096-20081类标准5户(临从龙北路侧)GB3096-20084a类标准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周围的生态环境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有关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的规定:本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划分为二类区,执行上述标准中的二级标准,标准值如下表所列(单位:g /Nm3):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单位:g/m3(CO:mg/m3)污染物名称年均值日均值1小时均值臭氧(O3)160(8h)200二氧化硫(SO2)60150500二氧化氮(NO2)4080200一氧化碳(CO)410可吸入颗粒物(PM2.5)3575可吸入颗粒物(PM10)70150总悬浮颗粒物(TSP)2003002、地表水根据临县湫水河汇入黄河断面考核要求为IV类水质标准,故本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执行IV类水质标准,具体见下表。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mg/L,pH无量纲项目pHCODBOD5NH3-NTP石油类标准值693061.50.30.53、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类浓度限值见下表。地下水质量标准浓度限值(单位:除pH外,mg/L)项目PH总硬度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氟化物砷标准值6.5-8.54500.50201.001.00.01项目汞铅锰耗氧量硫酸盐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标准值0.0010.010.103.02501003.0注:总硬度以CaCO3计,总大肠菌群单位为CFU/100mL,菌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