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人物生平编辑求学阶段1841年,诺贝尔进了当地的年轻时的诺贝尔约台小学,这是他一生中接受正规教育的唯一的一所学校。诺贝尔由于生病,上课出勤率最低。但是在学校里,他学习努力,所以成绩经常名列前茅。1842年,诺贝尔全家移居俄国的彼得堡。9岁的诺贝尔因不懂俄语,身体又不好,不能进当地学校。他父亲请了一位家庭教师,辅导他兄弟三人学习文化。老师经常进行成绩考核,向父亲汇报学习情况,诺贝尔进步很快。1850年,17岁的诺贝尔,便以工程师的名义远渡重洋,到了美国,在有名的艾利逊工程师的工场里实习。实习期满后,他又到欧美各国考察了4年,才回到家中。在考察中,他每到一处,就立即开始工作,深入了解各国工业发展的情况。1850年,为研究化学留学美国。1852年,回到圣彼得堡。1858年,为筹措父亲的事业资金前往伦敦。1859年,因父亲生意失败带着弟弟耶米尔回到斯德哥尔摩。3研究阶段1860年,开始从事硝化甘油炸药的研究。1863年,诺贝尔返回瑞典,与父亲及弟弟共同研制炸药,因意外爆炸事故炸毁工场,炸死弟弟,政府禁止他们再进行试验。他因此一度把实验室设在了斯德哥尔摩市外马拉湖的一条驳船上。4该年秋季,诺贝尔成功发明硝化甘油炸药用雷管;10月,获得硝化甘油炸药的专利。1864年,因硝化甘油工厂爆炸,弟弟耶米尔惨死,关闭瑞典工厂,前往在德国建诺贝尔去世时的石膏面具厂;10月,成立硝化甘油炸药公司。1865年,在德国汉堡设立火药公司,并在克鲁伯建厂。1866年,硝化甘油爆炸事件不断在世界各地发生,因此各地争相取缔,硝化甘油公司陷入困境,同时发明了甘油炸药。1867年5月,获得英国的炸药专利,新的诺贝尔雷管发明成功。1867年,在欧洲各地开设诺贝尔公司,炸药事业鼎盛,与父亲同时获得瑞典科学研究院的亚斯特奖。1871年,在英国创办炸药公司,与保罗鲍合作创业。1873年,定居巴黎。1876年,雇用斯陀夫人为秘书,之后逐渐热衷于和平运动。1878年,完成发明可塑炸药;5月,加入石油业,成立诺贝诺贝尔画像尔兄弟石油公司。1880年,获得瑞典国王创议颁发的科学勋章,又得到法国大勋章。1884年,被推荐为伦敦皇家协会、巴黎技术协会、瑞典皇家科学协会的会员。1887年,取得喷射炮弹火药的专利。1890年,受法国人迫害,而离开居住十八年之久的巴黎,搬到意大利圣利摩,在当地创立研究所。在此后的六年间,他不断致力于各种各样的新发明,涉及到化工、机械、电气、医疗等领域。41893年,成为瑞典芜普撒勒大学的荣誉教授,讲授哲学。1895年11月27日,立下遗嘱,诺贝尔奖因此产生。1896年12月10日晚上,在圣利摩的米欧尼德庄去世,终年63岁。3个人生活编辑家人诺贝尔的父亲伊曼纽尔诺贝尔是位发明家,他发明了家用取暖的锅炉系统、设计了一种制造木轮的机器、设计制造了大锻锤、改造了工厂设备。1853年,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为了表彰伊曼纽尔诺贝尔的功绩,破例授予他勋章。4伊曼纽尔诺贝尔是个对发明兴趣极浓的人;同时,诺贝尔的母亲罗琳娜安德丽塔阿尔塞尔有着意志坚强、吃苦耐劳的性格,夫妇俩对诺贝尔的一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5爱好文学诺贝尔对文学有长期的爱好,在青年时代曾用英文写过一些诗。后人还在他的遗稿中发现他写的一部小说的开端。鲜为人知的是诺贝尔同时也是一位剧作家,但是一直到他垂危的时候,他唯一的一部剧作才得以复印。可惜的是,他的作品被认为是“诽谤滋事、亵渎神明”,一迨诺贝尔过世就几乎全都被销毁了,只有区区三份得以幸存。一直到2003年,首部幸存版才在瑞典出版。除了世界语外,这部戏剧还没有被翻译成其它语言,包括英语。3晚年他开始创作小说,1861年写的在最明亮的非洲、1862年写的诺贝尔姊妹们,这两部作品抒发他对社会改革的观点,1895年写的喜剧杆菌发明专利权,则对现实持批评态度,作品充满了挖苦和讥讽。他唯一的一部正式出版的戏剧作品,是写于1895年的复仇的女神。6诺贝尔在少年时代深受英国诗人雪莱的影响,并因此做过想当诗人的“雪莱梦”。成年之后,尽管由于技术发明与商务发展两方面的事务极为繁忙,业余时间很少,但诺贝尔对文学的爱好与他对科学的爱好一样始终如一。可以说,文学与科学是诺贝尔的两大精神支柱。诺贝尔不仅喜欢阅读文学作品,而且也曾尝试过进行文学创作。他写过诗,一则谜语就是他的一首自传体式的长诗。6涉猎哲学诺贝尔也喜欢与文学密切相关的哲学,对于当时著名的欧美哲学家,他比较喜欢英国哲学家斯宾塞的实证主义哲学。在哲学方面,他曾列出过一些准备写的论文目录和提纲。6爱情生活诺贝尔一生没有妻室儿女,他的爱情是悲剧性的。青年时代的欧美之旅中,诺贝尔曾在巴黎与一位法国姑娘有过短暂的恋情,但那位姑娘不久就病逝了。1876年,奥地利大元帅弗兰兹金斯基伯爵之女伯莎应聘做他的秘书,诺贝尔喜欢上了她,但是伯莎已经心有归属。同年秋,诺贝尔去奥地利进行商业旅行时,在维也纳的一家花店里结识了卖花女索菲。此后诺贝尔与索菲维持了近15年的关系(一说18年)。诺贝尔希望索菲成为他的伴侣,并为她在疗养地买了一幢别墅,还在巴黎富人区购置了一座华丽的公馆,但由于索菲没有文化且缺乏教养,不听诺贝尔的劝导,只知挥霍,诺贝尔感到忧伤与失望。1891年春天,索菲来信告诉诺贝尔说,她即将要生下一个孩子。诺贝尔看到这个消息后,彻底失望了,但还是写信去安慰和劝告她,并从此决定不再与她来往,通过一位律师为她提供了30万匈牙利克朗的养老费。7主要贡献编辑科研成就1863年10月,诺贝尔获得炸药发爆剂的发明专利权。这项发明人们称之为“诺贝尔引燃器”。41864年,取得硝化甘油炸药发明的专利权。81865年,他多次实验,反复钻研,研制成了固体韧性燃料,并先后在瑞典、英国和美国取得炸药的专利。41866年,制造出能吸收比本身多三倍的硝化甘油,并且像粘土一样软硬适中的“矽藻土炸药”,这一产品成为以后诺贝尔国际性工业集团的基石。81867年,发明安全雷管引爆装置。31888年,发明了用来制造军用炮弹、手雷和弹药的无烟炸药,亦称诺贝尔爆破炸药。41896年,取得开有细孔的玻璃制压榨喷嘴的专利,发明对纺织工业也造成相当大的影响。8诺贝尔不仅在炸药方面做出了贡献,而且在电化学、光学、生物学、生理学和文学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建树。诺贝尔的一生中,仅在英国申请的发明专利就有355项之多。4除了炸药,诺贝尔对于使用硝化甘油的导火线、无声枪炮、金属的硬化处理、焊接、熔接,以及子弹的安定、使用瓦斯的海底装备极其安全性、救助海难用火箭等,都获有理论与实际的成就;他在人造橡胶、人造皮革及以硝化纤维素为基础制造真漆或染料、人造宝石等方面的实验研究都有创造。8诺贝尔奖诺贝尔去世前于1895年立下遗嘱,将其财产大部分920万美元作为基金,以其年息(每年20万美元)设立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以及和平奖5种奖金(1969年瑞典银行增设经济学奖),奖励当年在上述领域内作出最大贡献的学者。从1901年开始,奖金在每年诺贝尔逝世时间12月10日下午四点半颁发。诺贝尔奖分成下列的六项:(1)诺贝尔物理学奖:由瑞典科学研究院决定,颁发给对于物理方面有重要发明和发现的人。(2)诺贝尔化学奖:由瑞典科学研究院决定,颁发给在化学有重要发现和改良的人。(3)诺贝尔医学奖:由斯德哥尔摩加罗林学会决定,颁发给在生理学或医学上有重要发现的人。(4)诺贝尔文学奖:由斯德哥尔摩学术院决定,颁发给对文学思想有启发引导作用的人。(5)诺贝尔和平奖:由挪威议会组成的五人委员会决定,颁发给为促进国际的友好关系、且为和平会议的设立和普及竭尽心力,在军备的废除和缩减上有重要贡献的人。(6)诺贝尔经济学奖:并非诺贝尔遗嘱中提到的五大奖励领域之一,是由瑞典银行在1968年为纪念诺贝尔而增设的,获奖者由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7人物著作诺贝尔著作名称分类兄弟与姐妹小说最快乐的非洲小说专利的病毒剧本报应剧本复仇的女神戏剧人物评价编辑诺贝尔毕生致力于科学发明的实用普及,死后都把自己全部财产捐献出来成立了举世闻名的诺贝尔奖,这种精神值得赞叹。9(腾讯网评)诺贝尔是位崇尚科学的人、是个有文学企图心的热情读者。10(诺贝尔传记作者佛瑞迪克森评)诺贝尔不愧是一位19世纪典型的、极赋天才的发明家,他的发明似乎更多地来自于其敏锐的直觉和非凡的创造力。11(中青网评)诺贝尔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还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他的名字和人类在科学探索中取得的成就一道,永远地留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史册上。3(人民网评)诺贝尔对金钱和财物并不贪得无厌,对旁人慷慨施舍,对发展科学大力援助,自己却生活俭朴,一生在艰苦中度过。他为人类创造了大量物质文明财富,给人类留下了艰苦创业,不慕功利与虚名的精神。4(北方网评)诺贝尔不善言辞,爱好孤独且易于畏缩,所以对一般大众只将他视为战争与破坏工具的发明人而不多做辩解。他喜欢思考,具有空想的诗人及梦想家本质、敏锐的洞察力及不屈的精神,同时也憎恨战争,对炸药被转为军事用途而感到忧心。总之,他的性格中有相当显着的对立性。他对人生常保持着诗人的态度。8(南方网评)后世纪念编辑为了纪念诺贝尔,诺贝尔奖各奖项颁奖仪遗嘱手稿(3张)式要在每年的诺贝尔逝世纪念日举行。颁奖仪式上,男士要穿燕尾服或民族服装,女士要穿严肃的晚礼服,仪式中所用的白花和黄花必须从意大利的圣莫雷运来。122011年6月8日,人造元素锘(Nobelium)以诺贝尔为命名。132015年3月,瑞典的诺贝尔博物馆展出了发明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手稿,这是这份手稿首次向公众展出。诺贝尔一生拥有355项专利发明,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诺贝尔奖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14人物争议编辑诺贝尔1895年的遗书公开后,引起热烈的争论。有人批判诺贝尔身为瑞典人却把瑞典的财产分给世界各国的人士,这种行为实非爱国的表现;有人质疑评选者可能有受贿之虞,无法达成任务;也有人认为挪威和瑞典关系紧张,却由挪威国会议员组织委员会来颁发和平奖是值得怀疑的;加上遗嘱以事实上未存在的基金会为继承人,且其钜额遗产分散各国,由完全不同的法律所管辖等问题,遗嘱的主要执行人拉古纳梭鲁曼动员各国的财政、科学、法律专家来清理遗产及解决纠纷。经过几年的努力,在诺贝尔的二哥柳都别克家族成员的支持下,诺贝尔基金会成立,并于1900年6月29日由瑞典政府核准基金会的组织章程,以及瑞典各机关颁奖之各项事宜。8诺贝尔奖诺贝尔奖(The Nobel Prize),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诺贝尔奖分设物理(Physics)、化学(Chemistry)、生理学或医学(Physiology or Medicine)、文学(Literature)、和平(Peace)和经济学(Economic Sciences)六个奖项1-2,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于1901年首次颁发,截止2016年共授予了881位个人和23个团体1-2。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1968年,瑞典国家银行在成立300周年之际,捐出大额资金给诺贝尔基金,增设“瑞典国家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The Sveriges Riksbank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1-2,1969年首次颁发,人们习惯上称这个额外的奖项为诺贝尔经济学奖。1-2据相关资料统计,截止至2016年,世界上获得诺贝尔奖数量(教职工、校友及工作人员)最多的10所高校分别是3:1. 美国哈佛大学(133位)、2.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98位)、3. 英国剑桥大学(95位)、4. 美国芝加哥大学(92位)、 5.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90位) 、6.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85位)、7. 英国牛津大学(64位)、8. 美国斯坦福大学(60位)、9. 美国耶鲁大学(57位)、10. 美国康奈尔大学(54位)。诺贝尔为何没有数学奖?传言说诺贝尔有一个比他小13岁的女友,但她后来和一位数学家私奔了,这件事让诺贝尔大受刺激,他从此不谈婚娶,直到生命的尽头仍是个单身汉。也正是因为这件事,诺贝尔在设立诺贝尔奖时毫不客气把数学排除在外。实际上诺贝尔忽视数学是受他所处的时代和他的科学观的影响。19世纪下半世纪,化学领域的研究一般不需要高等数学,他本人根本无法预见到数学在推动科学发展上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因此忽视了设立诺贝尔数学奖。由来编辑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是杰出的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企业家。 他一生共获得技术发明专利355项,其中以硝化甘油制作炸药的发明最为闻名,他不仅从事研究发明,而且进行工业实践,兴办实业,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在即将辞世之际,诺贝尔立下了遗嘱:“请将我的财产变做基金,每年用这个基金的利息作为奖金,奖励那些在前一年度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人。”根据他的这个遗嘱,从1901年开始,具有国际性的诺贝尔创立了。并于1901年12月10日即诺贝尔逝世5周年时首次颁发。自此以后,除因战时中断外,每年的这一天分别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和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隆重的授奖仪式。诺贝尔获奖者分布地图1968年,瑞典国家银行(世界上最古老的中央银行)于成立300周年之际,提供资金增设诺贝尔经济奖(全称为瑞典中央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伯恩德诺贝尔经济科学奖金,亦称纪念诺贝尔经济学奖,并于1969年开始与其他5项奖同时颁发。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选原则:是授予在经济科学研究领域作出有重大价值贡献的人,并优先奖励那些早期作出重大贡献者。诺贝尔遗嘱诺贝尔在遗嘱中,把大约100万瑞典克朗赠与十多名亲友,余下部分(3100万瑞典克朗)用于设立诺贝尔奖,遗嘱中关于诺贝尔奖的内容如下:我,签名人艾尔弗雷德伯哈德诺贝尔,经过郑重的考虑后特此宣布,下文是关于处理我死后所留下的财产的遗嘱:在此我要求遗嘱执行人以如下方式处置我可以兑现的剩余财产:将上述财产兑换成现金,然后进行安全可靠的投资;以这份资金成立一个基金会,将基金所产生的利息每年奖给在前一年度中为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将此利息划分为五等份,分配如下:一份奖给在物理界有最重大的发现或发明的人;一份奖给在化学上有最重大的发现或改进的人;一份奖给在医学和生理学界有最重大的发现的人;一份奖给在文学界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最后一份奖给为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物理奖和化学奖由斯德哥尔摩瑞典科学院颁发;医学和生理学奖由斯德哥尔摩卡罗琳医学院颁发;文学奖由斯德哥尔摩文学院颁发;和平奖由挪威议会选举产生的5人委员会颁发。对于获奖候选人的国籍不予任何考虑,也就是说,不管他或她是不是斯堪的纳维亚人,谁最符合条件谁就应该获得奖金,我在此声明,这样授予奖金是我的迫切愿望这是我唯一有效的遗嘱。在我死后,若发现以前任何有关财产处置的遗嘱,一概作废。设置编辑主要设置的奖项: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和平奖、诺贝尔经济学奖。评选流程编辑根据诺贝尔遗嘱,在评选的整个过程中,获奖人不受任何国籍、民族、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的影响,评选的唯一标准是成就的大小。遵照诺贝尔遗嘱,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生理学或医学奖由瑞典皇家卡罗林医学院(卡罗林斯卡学院)评定,文学奖由瑞典文学院评定,和平奖由挪威议会选出。经济奖委托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每个授奖单位设有一个由5人组成的诺贝尔委员会负责评选工作,该委员会三年一届。其评选过程为:瑞典皇家科学院每年9月至次年1月31日,接受各项诺贝尔奖推荐的候选人。通常每年推荐的候选人有10002000人。具有推荐候选人资格的有:先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诺贝尔奖评委会委员、特别指定的大学教授、诺贝尔奖评委会特邀教授、作家协会主席(文学奖)、国际性会议和组织(和平奖)。不得毛遂自荐。瑞典政府和挪威政府无权干涉诺贝尔奖的评选。2月1日起,各项诺贝尔奖评委会对推荐的候选人进行筛选、审定,工作情况严加保密。10月中旬,公布各项诺贝尔奖获得者名单。每年12月10日是诺贝尔逝世纪念日,在斯德哥尔摩和奥斯陆分别隆重举行诺贝尔奖颁发仪式,瑞典国王及王后出席并授奖。诺贝尔奖没有数学奖,流传最广的传说是因为他的情人和一个数学家在一起了。不过这只是一个传说,实际上诺贝尔认为应该把奖授予在实际应用上能造福于人类的杰出人物,而不是数学这种比较抽象的事理。193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和1961年的诺贝尔和平奖都曾颁发给已去世的人。1974年开始,诺贝尔基金会规定,诺贝尔奖原则上不能授予已去世的人。与许多电影奖项及文学大奖不同,诺贝尔奖遵循的原则是,除了公布最终获奖者外,候选人的名单都不对外公开,并设置了50年的保密期。因此,对于每年可能出现的各种传说,说某人获得提名成为诺贝尔奖候选人,其真实性必须在50年后才能得到验证。颁发编辑诺贝尔奖颁奖仪式(13张)诺贝尔奖4的发奖仪式都是下午举行,这是因为诺贝尔是1896年12月10日下午4:30去世的。为了纪念这位对人类进步和文明作出过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在1901年第一次颁奖时,人们便选择在诺贝尔逝世的时刻举行仪式。科学奖和医学奖已证明很少引起争论;而文学奖与和平奖,则因其本身性质特殊,最易导致意见分歧。和平奖则常常保留。奖金奖品编辑诺贝尔奖的奖金总是以瑞典的货币瑞典克朗颁发,每年的奖金金额视诺贝尔基金的投资收益诺贝尔奖而定。1901年第一次颁奖的时候,每单项的奖金为15万瑞典克朗,当时相当于瑞典一个教授工作20年的薪金。1980年,诺贝尔奖的单项奖金达到100万瑞典克朗,1991年为600万瑞典克朗,1992年为650万瑞典克朗,1993年为670万瑞典克朗,2000年单项奖金达到了900万瑞典克朗(当时约折合100万美元)。从2001年到2011年,单项奖金均为1000万瑞典克朗(在2011年,折合约145万美元)。金质奖章约重270克,内含黄金,奖章直径约为6.5厘米,正面是诺贝尔的浮雕像。不同奖项,奖章的背面图案不同,每份获奖证书的设计和词句都不一样。颁奖仪式隆重而简朴,每年出席的人数限于1500人到1800人;男士必须穿燕尾服或民族服装,女士要穿庄重的晚礼服;仪式中的所用白花和黄花必须从意大利小镇圣莫雷(诺贝尔逝世的地方)空运而来。历届得主编辑1901年-1968年年份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经济学奖和平奖1901年威廉伦琴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托夫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苏利普吕多姆让亨利杜南弗雷德里克帕西1902年亨得里克洛仑兹彼得塞曼赫尔曼费歇尔罗纳德罗斯特奥多尔蒙森埃利迪科门夏尔莱阿尔贝特戈巴特1903年亨利贝克勒皮埃尔居里玛丽居里斯凡特奥古斯特阿伦尼乌斯尼尔斯吕贝里芬森比昂斯滕比昂松威廉兰德尔克里默1904年约翰斯特拉特威廉拉姆齐伊万巴甫洛夫弗雷德里克米斯特拉尔何塞埃切加赖国际法研究院1905年菲利普莱纳德阿道夫冯拜尔罗伯柯霍亨利克显克微支贝尔塔冯苏特纳1906年约瑟夫汤姆森亨利莫瓦桑卡米洛高尔基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乔祖埃卡尔杜齐西奥多罗斯福1907年阿尔伯特迈克生爱德华毕希纳夏尔路易阿方斯拉韦朗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埃内斯托泰奥多罗莫内塔路易雷诺1908年加布里埃尔李普曼欧内斯特卢瑟福埃黎耶埃黎赫梅契尼可夫保罗埃尔利希鲁道尔夫欧肯克拉斯蓬图斯阿诺尔德松弗雷德里克贝耶1909年古列尔莫马可尼卡尔布劳恩威廉奥斯特瓦尔德埃米尔特奥多尔科赫尔塞尔玛拉格洛夫奥古斯特贝尔纳特保罗德康斯坦1910年约翰内斯范德瓦耳斯奥托瓦拉赫阿尔布雷希特科塞尔保罗海塞国际和平局1911年威廉维因玛丽居里阿尔瓦古尔斯特兰德莫里斯梅特林克托比亚斯阿赛尔阿尔弗雷德赫尔曼弗里德1912年古斯塔夫达伦维克多格林尼亚保罗萨巴捷亚历克西卡雷尔格哈特霍普特曼伊莱休鲁特1913年海克卡末林昂内斯阿尔弗雷德维尔纳夏尔罗贝尔里歇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亨利拉方丹1914年马克斯冯劳厄西奥多理查兹罗伯特巴拉尼没有颁奖1915年威廉亨利布拉格威廉劳伦斯布拉格里夏德维尔施泰特没有颁奖罗曼罗兰没有颁奖1916年没有颁奖魏尔纳海顿斯坦姆没有颁奖1917年查尔斯巴克拉没有颁奖卡尔阿道夫盖勒鲁普亨利克蓬托皮丹国际红十字会1918年马克斯普朗克弗里茨哈伯没有颁奖1919年约翰尼斯斯塔克没有颁奖朱尔博尔代卡尔施皮特勒伍德罗威尔逊1920年夏尔纪尧姆沃尔特能斯特奥古斯特克罗克努特汉姆生莱昂布儒瓦1921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弗雷德里克索迪没有颁奖阿纳托尔法郎士卡尔亚尔马布兰廷克里斯蒂安劳斯朗格1922年尼尔斯波耳弗朗西斯阿斯顿阿奇博尔德希尔奥托迈尔霍夫哈辛托贝纳文特弗里乔夫南森1923年罗伯特密立根弗里茨普雷格尔弗雷德里克班廷约翰麦克劳德威廉勃特勒叶芝没有颁奖1924年曼内西格巴恩没有颁奖威廉埃因托芬瓦迪斯瓦夫雷蒙特没有颁奖1925年詹姆斯法兰克古斯塔夫赫兹里夏德阿道夫席格蒙迪没有颁奖萧伯纳奥斯丁张伯伦查尔斯盖茨道斯1926年让佩兰特奥多尔斯韦德贝里约翰尼斯菲比格格拉齐亚黛莱达阿里斯蒂德白里安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1927年阿瑟康普顿查尔斯威尔森海因里希奥托威兰朱利叶斯瓦格纳-尧雷格亨利柏格森费迪南比松路德维希克魏德1928年欧文瑞查森阿道夫温道斯查尔斯尼柯尔西格里德温塞特没有颁奖1929年路易德布罗意公爵阿瑟哈登汉斯奥伊勒-克尔平克里斯蒂安艾克曼弗雷德里克霍普金斯托马斯曼弗兰克凯洛格1930年钱德拉塞卡拉拉曼汉斯费歇尔卡尔兰德施泰纳辛克莱刘易斯纳坦瑟德布卢姆1931年没有颁奖卡尔博施弗里德里希贝吉乌斯奥托海因里希瓦尔堡埃里克阿克塞尔卡尔费尔特简亚当斯尼古拉斯默里巴特勒1932年维尔纳海森堡欧文朗缪尔查尔斯斯科特谢灵顿埃德加阿德里安约翰高尔斯华绥没有颁奖1933年埃尔文薛丁格保罗狄拉克没有颁奖托马斯亨特摩尔根伊凡亚历克塞维奇蒲宁诺曼安吉尔1934年没有颁奖哈罗德尤里乔治惠普尔乔治迈诺特威廉莫菲路伊吉皮兰德娄阿瑟亨德森1935年詹姆斯查德威克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伊伦约里奥-居里汉斯斯佩曼没有颁奖卡尔冯奥西茨基1936年维克托赫斯卡尔安德森彼得德拜亨利哈利特戴尔奥托勒维尤金奥尼尔卡洛斯萨维德拉拉马斯1937年克林顿戴维森乔治汤姆森沃尔特霍沃思保罗卡勒圣捷尔吉阿尔伯特罗杰马丁杜加尔罗伯特塞西尔1938年恩里科费米里夏德库恩柯奈尔海门斯赛珍珠南森国际难民办公室1939年欧内斯特劳伦斯阿道夫布特南特拉沃斯拉夫鲁日奇卡格哈德多马克弗兰斯埃米尔西兰帕没有颁奖1940年没有颁奖1941年没有颁奖1942年没有颁奖1943年奥托斯特恩乔治德海韦西亨利克达姆爱德华阿德尔伯特多伊西没有颁奖1944年伊西多拉比奥托哈恩约瑟夫厄尔兰格赫伯特斯潘塞加塞约翰内斯威廉延森红十字国际委员会1945年沃尔夫冈泡利阿尔图里伊尔马里维尔塔宁亚历山大弗莱明恩斯特伯利斯柴恩霍华德弗洛里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科德尔赫尔1946年珀西布里奇曼詹姆士萨姆纳约翰霍华德诺思罗普温德尔斯坦利赫尔曼约瑟夫马勒赫尔曼黑塞爱米莉巴尔奇约翰穆德1947年爱德华阿普尔顿罗伯特鲁宾逊卡尔斐迪南科里格蒂科里贝尔纳多奥赛安德烈纪德英国教友会美国教友会1948年帕特里克布莱克特阿尔内蒂塞利乌斯保罗赫尔曼穆勒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没有颁奖1949年汤川秀树威廉吉奥克瓦尔特鲁道夫赫斯安东尼奥埃加斯莫尼斯威廉福克纳约翰博伊德奥尔1950年塞西尔鲍威尔奥托迪尔斯库尔特阿尔德菲利普肖瓦特亨奇爱德华卡尔文肯德尔塔德乌什赖希施泰因伯特兰罗素拉尔夫本奇1951年约翰考克饶夫欧内斯特沃吞埃德温麦克米伦格伦西奥多西博格马克斯泰累尔佩尔拉格奎斯特列翁茹奥1952年费利克斯布洛赫爱德华珀塞尔阿彻约翰波特马丁理查德劳伦斯米林顿辛格赛尔曼A瓦克斯曼弗朗索瓦莫里亚克艾伯特史怀哲1953年弗里茨塞尔尼克赫尔曼施陶丁格汉斯阿道夫克雷布斯弗里茨阿尔贝特李普曼温斯顿丘吉尔乔治卡特莱特马歇尔1954年马克斯玻恩瓦尔特博特莱纳斯鲍林约翰富兰克林恩德斯弗雷德里克查普曼罗宾斯托马斯哈克尔韦勒欧内斯特海明威联合国难民署1955年威利斯兰姆波利卡普库施文森特迪维尼奥胡戈特奥雷尔哈尔多尔拉克斯内斯没有颁奖1956年威廉肖克利约翰巴丁沃尔特布喇顿西里尔欣谢尔伍德尼古拉谢苗诺夫安德烈弗雷德里克考南德沃纳福士曼迪金森伍德拉夫理查兹胡安拉蒙希梅内斯没有颁奖1957年杨振宁李政道亚历山大R托德达尼埃尔博韦阿尔贝加缪莱斯特皮尔逊1958年帕维尔切连科夫伊利亚法兰克伊戈尔塔姆弗雷德里克桑格乔治韦尔斯比德尔爱德华劳里塔特姆乔舒亚莱德伯格鲍里斯巴斯特纳克乔治皮尔1959年埃米利奥塞格雷欧文张伯伦雅罗斯拉夫海罗夫斯基阿瑟科恩伯格塞韦罗奥乔亚萨瓦多尔夸西莫多菲利普J诺埃尔-贝克1960年唐纳德格拉泽威拉德利比弗兰克麦克法兰伯内特彼得梅达沃圣琼佩斯艾伯特约翰卢图利1961年罗伯特霍夫施塔特鲁道夫穆斯堡尔梅尔文卡尔文盖欧尔格冯贝凯希伊沃安德里奇达格哈马舍尔德1962年列夫朗道马克斯佩鲁茨约翰肯德鲁佛朗西斯克里克詹姆斯杜威沃森莫里斯威尔金斯约翰史坦贝克莱纳斯鲍林1963年尤金维格纳玛丽亚格佩特-梅耶约翰内斯延森卡尔齐格勒居礼奥纳塔约翰卡鲁埃克尔斯艾伦劳埃德霍奇金安德鲁赫胥黎乔治塞菲里斯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1964年查尔斯汤斯尼古拉巴索夫亚历山大普罗霍罗夫多萝西克劳福特霍奇金康拉德布洛赫费奥多尔吕嫩尚-保罗萨特马丁路德金1965年朝永振一郎朱利安施温格理查德费曼罗伯特伯恩斯伍德沃德方斯华贾克柏安德列利沃夫贾克莫诺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肖洛霍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1966年阿尔弗雷德卡斯特勒罗伯特马利肯裴顿劳斯查尔斯布兰顿哈金斯萨缪尔约瑟夫阿格农奈莉萨克斯没有颁奖1967年汉斯贝特曼弗雷德艾根罗纳德乔治雷伊福特诺里什乔治波特拉格纳格拉尼特霍尔登凯弗哈特兰乔治沃尔德米格尔阿斯图里亚斯没有颁奖1968年路易斯阿尔瓦雷茨拉斯昂萨格罗伯特W霍利哈尔葛宾科拉纳马歇尔沃伦尼伦伯格川端康成勒内卡森1969年-2011年2012年-今年份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经济学奖和平奖2012年塞尔日阿罗什大卫维因兰德罗伯特J勒夫科维兹布莱恩K卡比尔卡约翰伯特兰格登山中伸弥莫言埃尔文罗斯罗伊德沙普利欧洲联盟2013年彼得希格斯弗朗索瓦恩格勒马丁卡普拉斯迈克尔莱维特阿里耶瓦谢勒詹姆斯E罗斯曼兰迪谢克曼托马斯苏德霍夫艾丽斯芒罗尤金法玛拉尔斯皮汉森罗伯特席勒禁止化学武器组织2014年赤崎勇天野浩中村修二埃里克白兹格威廉姆艾斯科莫尔纳尔斯特凡w赫尔约翰欧基夫梅-布里特莫泽爱德华莫索尔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让梯若尔萨蒂亚尔希马拉拉优素福扎伊2015年梶田隆章阿瑟麦克唐纳5托马斯林达尔保罗莫德里奇阿齐兹桑贾尔6威廉C坎贝尔大村智屠呦呦5斯维特拉娜阿列克谢耶维奇7安格斯迪顿8突尼斯全国对话大会2016年戴维索利斯邓肯霍尔丹迈克尔科斯特利茨9让-彼埃尔索瓦伯纳德费林加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特勋爵10大隅良典11鲍勃迪伦12奥利弗哈特本特霍姆斯特罗姆13胡安曼努埃尔桑托斯卡尔德龙14根据获奖时国籍与原国籍,截至2015年10月12日,各大洲下列国家出现最多15的诺贝尔奖、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1. 美国325人2. 英国 98 人3. 德国 76 人4. 法国 48 人5. 瑞典 27人6. 日本 27人7. 俄罗斯 19人8. 瑞士 17人9. 荷兰 14人10. 意大利 14人16-18参考资料1119各高校诺贝尔奖得主编辑诺贝尔奖自1901年首次颁发,截止2016年共授予了881位个人和23个团体1-2。每个诺贝尔奖得主(除了文学和和平奖)在获奖时,几乎都在某一所大学或与大学相关的研究机构工作,而诺贝尔奖颁奖委员会也会特别说明该获奖者的工作机构20-21。各高校诺贝尔奖得主数量,从一定层面上体现出该校的学术实力和在世界学术界的地位2-3。据相关资料统计,截止2016年,按诺贝尔得主数量(校友、教职工以及研究人员),前20高校名单如下22:1. 美国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 133人2.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 98 人3. 英国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 95人4. 美国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92人5.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90人6.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 85人7. 英国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64人8. 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60人9. 美国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57人10. 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54人11. 法国巴黎大学(University of Paris),49人12(并列).德国柏林洪堡大学(Humboldt University)、美国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41人14. 德国哥廷根大学(University of Gottingen),40人15. 美国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37人16(并列).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德国慕尼黑大学(U of Munich),36人19.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32人20 (并列).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德国海德堡大学(U of Heidelberg),31人华人获奖编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获得者2015年屠呦呦北京时间2015年10月5日。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她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3中国药学家屠呦呦2015年10月5日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成为国内第一个诺贝尔科学类奖项获得者也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籍女性。24她也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2012年莫言诺贝尔奖华人得主(2张)北京时间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25-26莫言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1957年 杨振宁1957年因提出“宇称不守恒”观念被实验证明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时为中华民国国籍)1964年2月23日加入美国国籍2015年4月1日放弃美国国籍,随后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2017年初,杨振宁和姚期智两位教授依照中国科学院章程和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暂行办法由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杨振宁院士加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27海外华人获得者海外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1926年生于上海,1946年移居美国,1962年加入美国国籍,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奖(获奖时为中华民国国籍),时年31岁。丁肇中:1936年生于美国,美籍华人。丁肇中和伯顿里克特由于1974年发现了J/粒子而同时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40岁。李远哲:1936年生于台湾,1962年移居美国,1974年加入美国国籍,1986年以分子水平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研究与赫施巴赫及约翰波兰伊共获诺贝尔化学奖,时年50岁。1994年放弃美国国籍,返回台湾出任中央研究院院长。朱棣文:1948年生于美国,祖籍江苏苏州太仓,美籍华人。1997年因“发展了用雷射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49岁,2008-2012年任美国能源部部长。崔琦:1939年生于河南平顶山,美籍华人,1998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崔琦、哥伦比亚大学的霍斯特路德维希施特默及史丹佛大学的劳克林三人因“他们发现了电子量子流体现象,一种新形态的量子流体,其中有带分数电荷的激发态”而获得获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59岁。高行健:1948年生于江西,祖籍江苏泰州。1987年移居法国,1997年加入法国国籍。2000年高行健因为作品灵山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华人作家。钱永健:1952年出生于美国,祖籍浙江杭州,美籍华人。日裔美国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查尔菲以及美国华裔科学家钱永健因为发现绿色荧光蛋白方面做出突出成就分享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他是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堂侄,美国华裔化学家。高锟:1933年出生于中国上海金山区,英美双国籍,曾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2009年因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与发明了半导体成像器件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的韦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共同获得2009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75岁。诺奖逸事编辑次数 法国籍波兰裔科学家玛丽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居里夫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第一位两次在不同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人1903年物理学奖:发现放射性与钋元素1911年化学奖:提炼出镭 美国科学家莱纳斯鲍林,第一位以唯一获得者身份两次在不同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人1954年化学奖:化学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酒店装修项目监理工作实施方案
- 基于人工智能的市场调研报告模板
- 2025年口腔科龋病原理及修复技术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实验动物学动物实验伦理合规评估答案及解析
-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 Linux环境下的日常维护方法
- 大幅面印刷管理总结
- 2025年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旅游景区项目运营人员24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职场员工技能提升培训方案
- 2025年神经内科常见病症患者临床护理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领导干部任前廉政法规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四川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考试仿真试题及答案一
- 2025年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第十一中学中考二模数学试题
- 信息技术基础教程(WPS版)课件 第3章 Windows 10 操作系统的使用
- 小鹿斑比题目及答案
- 中学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2024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
- 2025-2030中国建筑行业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民间纠纷调解》全套教学课件
- 医院环境感染监测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