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 (I)范围:必修一第一单元 考试时量:90分钟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中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史学界一般把哪一件事作为王位世袭制取代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的标志()A舜承尧位 B禹建夏朝 C禹死启继 D盘庚传弟2商鞅一人多姓。据姓纂载:“秦有卫鞅,受封于商,子孙氏焉。”其中“商”姓来源于( )A所任官职名 B所在地方的地名 C母亲的族姓 D因功得到的封地3据记载:西周“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这里的“封建”的含义是()A奴隶社会瓦解 B封建制度 C封建生产关系产生 D分封诸侯国4学者杨宁一认为:“总体看来,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这表明西周政治( )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C实现了家国一体 D以血缘关系为纽带5礼记曾对商周两族的宗教意识作过比较,“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周人尊礼,敬神而远之”。这反映出( )A商朝未形成宗法观念B周朝注重礼仪形式C周人否定鬼神的存在 D儒家思想影响深远6乐记“同则相亲,异则相敬礼义立而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这则材料对“乐”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礼相异乐相同 B体现等极差异 C维系社会团结 D注重道德教化7周代“当时人们称宗族为家,意为与国相对立的团体,因而宗族成员常常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这表明分封建制( )A家国一体有利于维系统治B家国一体具有离心力C宗族观念根植于民众心里 D贵族政治不利于中央集权8诗经中周颂共三十一篇,除臣工、丰年等篇章是为了春夏祈谷、秋冬谢神而作的祭歌外,其余大多为对周室祖先的礼赞,是先人崇拜。据此可知周颂( )A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B积极宣扬礼乐文化C使王权披上神秘色彩D深受宗法观念影响9春秋早期,周桓王罢免了郑庄公的王室卿士之职,郑庄公便与周王兵戎相见,战斗中郑军“射中王肩”。据此可知( )A兼并战争导致礼崩乐坏B周天子的权威受到挑战C中央集权开始遭到破坏 D郑庄公的霸主地位确立10秦朝三公之下有九卿:奉常,掌管宗庙祭祀礼仪;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少府,掌管皇室财政;卫尉,掌管宫门警卫;太仆,掌管宫廷用马;宗正,掌管皇族、宗族事务这反映了九卿( )A职权细化,各负其责B服务皇室,君权至上C政务繁杂,中央集权 D官员众多,权力分化11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秦之所忧者在孤立,而汉之所忧者在诸侯。”为了解决“汉之所忧”,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A频繁更换丞相B任用亲信和近臣 C建立刺史制度D颁布“推恩令”12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至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这说明分封制( )A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意识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C强化了王室对土地人口的控制D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13汉昭帝死后,内朝首领外戚霍光召集九卿开会,欲废昌邑王,另立汉宣帝。有人说:该请宰相参加。霍光说:这是皇帝家事,用不着丞相参加,我们只需议定后请示皇太后就行了。这实质上反映了( )A汉代专制皇权的加强B内外朝制度开始形成C皇权受到相权的限制D内朝权力在外朝之上14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总结的选拔官员的标准:“其志行善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这说明当时选拔官员强调( )A 能力至上 B 唯才是举 C 德行优先 D 德才兼顾15汉元帝时,宦官弘恭、石显以中书的身份专断国政;哀帝、平帝之世,外戚王氏相继把持中朝,终于酿成新朝(王莽建立)代西汉的结局。这表明( )A中外朝制度使君主专制受到制约B宦官和外戚专权是西汉灭亡根源C君权与相权的斗争导致政局动荡D以丞相为首的官僚机构权势弱化16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下列措施没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 元朝设置中书省 B.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C.宋朝增设参知政事等 D. 汉武帝推行内外朝制17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存未当,则门下缴驳,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填奉行而巳。”这一分工( )A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C相互牵制影响行政效率D分割相权加强皇权18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该论点指出了在宰相制度下( ) A不可能产生明君贤吏 B容易形成极端君主专制 C宰相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D政治腐败倾向更加严重19“行中书省与都省(中书省)为表里世常赋岁钞四百万锭,各省备用之外,入京师者二百八十万锭”。这反映了元代行省( )A主要职责是征收赋税B与都省相互制衡C是元朝最高行政机构 D受到中书省节制20明太祖朱元璋铸了一块“内臣不许干预政事”的铁牌,挂于宫门里,可后来明代政治败坏的时期,司礼太监却成了真“宰相”,甚至成了真“皇帝”。其根本原因是( )A政治腐败B宦官专政C君主专制D中央集权21右图中四个数字分别代表中国古代几个重要的都城,其中处所发生的历史事件是( )A嬴政创立皇帝制度B宋太祖杯酒释兵权C明太祖废除丞相制 D雍正帝设立军机处22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 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康熙帝时期,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宰相制度的重建 B南书房的制约 C六部分掌行政权力 D军机处的设置23.赵翼陔馀丛考载:“至元设行中书省于各路,遂又移为方州之名,曰各直省也。然行省之称,亦不自元始。金宣宗时,州县为元兵残破,乃随处设行省,以治一方。”由此说明( )A行省因防御元兵而设 B行省制度开启于金代C地方官制具有继承性D行省为流动的中书省24中国古代,“内重外轻虽无割据之忧,却使地方失去绥靖御侮能力,在内忧外患交加的情况下,就要导致亡国的危险”。这一观点( )A主张在中央集权前提下地方适度分权 B与唐宋王朝走向瓦解的历史教训相符合C认为君主集权加剧了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D强调制度设计应该遵循外重内轻原则25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经历了秦汉的郡、魏晋南北朝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元朝的行省、明朝的布政使司和清朝的省的变迁,极不稳定,变化较大。这反映出( )A中央与地方的分权趋于合理 B地方行政监察体制日益完善C地方行政机构权力不断扩大D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长期存在26秦汉时期的“九卿”作为国家机关,其职能既包括了国家事务,也包括了皇家事务。唐代完成了国家事务和皇家事务的分离,行政和事务的处理也进入了一个更加有序的时代。这反映了( )A官僚政治逐渐发展完善B“家国同构”形态的终结C政务处理的高度程式化D君主权力不断得以强化27康熙十六年设立的南书房逐步形成为权力中心,“非崇班贵檩、上所亲信者不得入”。康熙十三年颁布谕旨:“著将翰林院、詹事府、国子监官员,每日轮四员,入直(值)南书房。”从而将初期只有两名入值大臣的南书房改为一次选四名入值。这一做法有利于( )A协调满汉贵族之间的关系 B防止南书房入值大臣擅权C利用不同机构以分权制衡D扩大南书房参与决策的权力28在谈到明朝内阁的作用时,有学者指出:“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这是任何明智的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这意在说明内阁的设立 ( ) A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督察 B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C弥补了明太祖废丞相带来的弊端 D直接导致了皇权削弱29我国古代皇权有两个涵义,一个是制度上皇权,这个皇权就是一个符号、一个概念,其本质特点就是专制;另一个是人事上的皇权,即具体皇帝的个人权力,这个意义上的皇权是相对的。据此推知,康乾盛世时期( )A制度上皇权加强,人事上皇权削弱 B制度上皇权削弱,人事上皇权加强 C制度上和人事上皇权都不断加强 D制度上和人事上皇权都不断削弱 30有清一代,皇权专制体现在政治统治的各方面,皇帝可随意处分臣下,也会任意免除对官员的处分,雍正朝体现得尤为明显,有关政策反复摇摆于实施与不实施之间。这一现象反映出清代( )A雍正帝弱化法律作用B吏治逐渐走向了腐败C朝廷公信力遭到破坏 D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二、非选择题(本题共三小题,总分40分,其中31题10分,32题18分,33题12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秦王嬴政初并天下,对丞相、御史等大臣说:“寡人以渺渺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群臣提出“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应上尊号为“泰皇”。嬴政并不以此为满足,决定从“三皇”中取一个“皇”字,又取上古“五帝”中的“帝”,合成“皇帝”,作为自己的名号。材料二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示意图(1)嬴政以“皇帝”为名号的主要意图是什么?“皇帝”是通过何种方式产生的?(4分)(2)据材料二指出,唐太宗如果欲下令治理黄河,最后负责实施的是哪个职能部门?材料二中的这种制度有何影响?唐朝的中书省与元朝时的中书省在职能上有何区别?(6分)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从秦到清政治制度演变简表朝代君主专制演进(制度或措施)中央集权发展(制度或措施)秦朝开创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车轨等汉朝 平定七国之乱、颁布推恩令、设刺史等唐朝三省六部制道州县制宋朝设立 ,增设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使分割相权 把地方行政、财政、兵权等收归中央元朝设中书省、枢密院等实行行省制度明朝废宰相、设立内阁等废行省、设 清朝设立内阁、南书房、军机处等设省、将军、办事大臣、盟旗管辖地方摘编自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历经汉魏、隋唐至宋元,皇帝与宰相之间的权势此消彼长,中央与地方争权斗争接连不断到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发展到顶峰。中央集权制度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国体与政体、官僚政治与行政管理,以至文化教育传统,无不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 (1)根据所学知识,把材料一中表格填写完整,并指出从秦到清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辩证法(一分为二法)或时空观(把历史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看待)对我国古代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进行简评。(10分)33(12分)选官用人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蕴含了许多政治智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举后直接授官,充分适应了君子贤人任官以“轨德立化”的思想。自东汉光武帝始,察举实施中“授试以职”,举主对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顺帝阳嘉元年考试经术笺奏,从而出现了一个新环节,构成了察举制向科举制演进的初阶。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唐代科举考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允许自由报考,当时的取士原则兼顾着士子的平日才学和科场表现,若仅就规则而言,尚不周严。为杜绝舞弊,自宋真宗朝始,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封弥”、“誊录”,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也实行初考、复考、详定三级评定制度。在宋代,科举入仕者逐渐增多,成为文职官僚队伍中的核心力量。赵宋统治者鼓励敞开言路,士大夫们在处理各类国家事务之际亦敢于负责而直抒己见。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西汉察举制的选官原则,简述东汉察举制的发展表现。(6分) (2)据材料二,归纳唐宋时期科举制的发展趋势,分析科举制的进步性。(6分) 新余一中高一年级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答题卡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二、非选择题(共40分,其中31题10分,32题18分,33题12分)31(10分)(1)意图: 。皇帝产生方式: (4分)(2)部门: 。影响: (4分)区别: (2分)32.(18分)(1)(6分) ; 趋势 (2分) : (2)评价 (10分)33. (12分)(1).(6分)(2).(6分)新余一中高一年级第一次段考历史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CDDBBCBDBBDDACD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ADCDCCBCADABACC二、非选择题(共40分,其中31题10分,32题18分,33题12分)31(1)强调功绩,神化皇权。皇帝产生方式:世袭。(4分)(2)工部。影响: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提高了行政效率。(4分)区别:唐朝的中书省是决策机构,掌政令的草拟和颁布皇帝的诏令;元朝的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统领六部。(2分)32.(1)实行内外朝制度;中书门下;三司。(6分)趋势: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戒毒康复培训招聘题库
- 校园消防安全问题台账(3篇)
- 2025年工程师地震安全面试高频题集
- 公共关系合作协议书格式
- 金融业务合作协议的示范
- 2025年大数据产品笔试模拟题及解析
- 2025年物业客服专员考试题集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美容美发师执业技能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教育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课件中文字处理
- GMP体系文件(手册+程序)
- 结膜炎课件完整版
- 2023年全国初中数学联合竞赛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 GA/T 1556-2019道路交通执法人体血液采集技术规范
- GA 533-2005挡烟垂壁
- GA 1800.5-2021电力系统治安反恐防范要求第5部分:太阳能发电企业
- 门卫24小时值班登记表
- 幼儿园大型器械玩具安全检查记录表
- 苏科版三年级上册劳动第四课《橡皮泥塑》课件(定稿)
- 肩袖撕裂讲课课件
- 旅行管家实务全套ppt课件最全电子教案完整版教学教程整套全书课件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