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以国家利益为先左传有言:“临患不忘国,忠也。”曹植也有诗云:“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自古以来就有许多仁人志士为了国家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利益甚至生命。司马迁笔下有胆有识、顾全大局的蔺相如,粗豪坦荡、知错即改的大将军廉颇,不辞辛苦、“持汉节不失”的张骞,锐意改革、死也无悔的晁错。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精神让后人无比赞叹,对后人的精神面貌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1廉颇与蔺相如这篇课文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全文围绕廉颇、蔺相如两个中心人物叙写了三个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将相和。文章热情赞颂了两人的品德与才干,突出了他们身系赵国安危、以国家利益为先的爱国主义精神。传文着重刻画了蔺相如大智大勇的爱国主义者的英雄形象。“完璧归赵”显其智,“渑池之会”突其勇,“将相和”明其德。同时也赞美了廉颇胸无城府、闻过即改的宝贵品质。歌颂了文臣武将竭忠尽智,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爱国精神。战国末期,当时秦、楚、齐、赵、韩、魏、燕等七国中,以秦力量最为强大,它要统一中国,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积极对外扩张。它南边的楚国和西北的赵国,实力比秦稍弱。在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时,秦的主要力量正在对付楚国,所以它对赵国虽也虎视眈眈,但还抽不出主要力量来进攻。这就是蔺相如进行外交斗争能取得胜利的客观有利条件。当然,蔺相如的主观努力利用有利的形势,机智勇敢地进行斗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字音避匿(n)缪贤(Mio)汤镬(hu)列观(un)甚倨(j)衣褐(y)睨柱(n)渑池(min)毋行(w) 盆缻(fu)不怿(y)皆靡(m) 虽驽(n)肉袒(tn)二、通假字可予不不,通“否”,句末助词,可译为“吗”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接受朝拜和处理政务的地方召有司案图案,同“按”,察看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缪,通“穆”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详,通“佯”,假装设九宾于廷宾,同“傧”,傧相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同“熟”,仔细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邪,通“耶”,语气词,吗三、一词多义(1)为(2)徒(3)使(4)书(5)计(6)负(7)引(8)顾(9)以(10)于(11)乃四、古今异义拜为上卿古义:授予官职。今义:跪拜。窃计欲亡走燕古义:逃跑。今义:步行。传以示美人及左右美人:古义:妃嫔。今义:美貌的女子。左右:古义:近侍之臣。今义:方位名词。璧有瑕,请指示王古义:指出给看。今义:为指导工作,上级向下级发出的口头或书面意见。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古义:从这里到那里。今义:表时间,从这个时候起。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古义:遵守约定。今义:限制使不超出范围。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古义:得到惩处。今义:冒犯。不如因而厚遇之古义:趁此就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明年复攻赵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于是相如前进缻 古义:上前进献。今义:向前行进。(廉颇)宣言曰古义:扬言。今义:宣告,表示政府的公告。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古义:地位低下,见识浅薄。今义:卑鄙下贱。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所以:古义:的原因。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去:古义:离开。今义:到。亲戚:古义:内亲外戚,包括父母、兄弟、妻子和同族亲属等。今义:跟自己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或成员。五、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舍相如广成传名词作动词,安置住宿左右欲刃相如名词作动词,杀乃使其从者衣褐名词作动词,穿乃前曰名词作动词,走上前去臣乃敢上璧名词作动词,献上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名词作状语,向西而相如廷叱之名词作状语,在朝廷上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先;以为后(2)动词的活用归璧于赵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归秦王恐其破璧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破碎宁许以负秦曲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承担毕礼而归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完毕;使回去(3)形容词的活用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形容词作动词,尊重大王必欲急臣形容词作动词,逼迫臣请完璧归赵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完整且庸人尚羞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羞耻六、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并翻译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判断句译文: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 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判断句译文:(蔺相如)是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门客。君何以知燕王?宾语前置句译文:您怎么与燕王有交情? 求人可使报秦者定语后置句译文:寻求可以做使者去答复秦国的人。 而君幸于赵王被动句译文:而您被赵王宠幸。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被动句译文:秦国的城池恐怕不能够得到,白白地被欺骗。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省略句译文:权衡这两种计策,宁可答应秦国,使(秦国)承担理亏的责任。 遂与秦王会渑池状语后置句译文:于是与秦王(在)渑池相会。 拜送书于庭状语后置句译文:(赵王)(在朝堂上)行过叩拜礼,亲自拜送了国书。 1秦王是否有意偿赵城?蔺相如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他又是如何“完璧归赵”的?名师指津注意从课文有关言行描写中去分析。我的理解秦王无意偿赵城。蔺相如从秦王在章台接见他、得璧后“传以示美人及左右”这些地方看出。看出后,蔺相如先以“璧有瑕”为由,把璧复取回手。然后以赵王送璧前“斋戒五日”为前提,向秦王提出同样的要求,暗藏归璧于赵的计划,使秦王入彀。再以“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相逼,让秦王不得不让步。最后秦王不得不答应“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这样就为让使者把和氏璧送回赵国赢得了时间,达到了“完璧归赵”的目的。2文章从哪些不同的方面来表现蔺相如的思想性格?表现了他的哪些性格特点?名师指津从蔺相如的表现中分析其性格。我的理解(1)缪贤荐贤,从侧面显示相如的机智。(2)秦王求璧,先写赵国君臣拿不出主意,表现了相如一言以决的胆识。(3)廷斥秦王,表现相如临危不惧,从容应对的机智和勇敢。(4)渑池会上,相如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为的是维护国家的尊严。(5)“廉蔺交欢”中,相如处处忍让,显示相如识大体,顾大局,以国事为重的高贵品质。3综观全篇,文章在刻画蔺相如方面有何特色?名师指津注意从刻画人物所使用的艺术手法去分析。我的理解(1)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文章开头简明扼要地交代了廉颇、蔺相如的身份、地位后,紧接着便将赵国、秦国尖锐的矛盾展示出来。正当君臣为难、矛盾无法解决之时,宦者令缪贤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举荐蔺相如智谋过人,从而给读者造成很强的悬念。而后“完璧归赵”的故事,又证明了缪贤的举荐,前后呼应。(2)对比映衬,相辅相成。文章一开始作者对廉颇与蔺相如在身份、地位上进行强烈的对比,使二人身份一高一低、一贵一贱,从而造成强烈的反差。在“渑池之会”一节中,作者又用秦王的色厉内荏,窘态毕露来反衬蔺相如的大智大勇。(3)细节描写,形神兼备。“完璧归赵”中写到:“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只寥寥数字,却十分形象地描绘出了蔺相如的神态、运作,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渑池之会”中,写蔺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在这里一个“前”字,一个“跪”字都十分准确地表现了蔺相如机智、勇敢。再如“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仅此两笔就描绘出了蔺相如正直、刚强、不畏强敌的凛然正气。 4结合全文,探究本文所叙写的三个故事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故事的叙述又有着怎样的特点?名师指津注意分析三个故事的独立性和彼此之间的相关性。我的理解三个故事各有首尾,有独立性却又环环紧扣,相互关联。故事以秦、赵廉、蔺这一双重矛盾冲突贯穿,以前者为主,后者为次,前者决定着后者,层层推进,引人入胜。内外两重矛盾冲突层次井然有序,外部矛盾缓和了,内部矛盾便激化了,这样结构文章清晰而有力量。故事的叙述波澜曲折,抑扬结合。如完璧归赵,秦求赵璧又不予之城,秦强而赵弱,矛盾陡起,蔺相如分析了形势,并奉璧入秦,情节已趋缓和。秦廷受欺,相如睨柱,又紧张,秦王答应相如的要求,又趋缓和,相如欺秦王,几被处死,情节紧张,秦王终于毕礼而归之,不再索璧,又趋缓和,相如因功拜上大夫。秦攻赵,又紧张,为求好,引出渑池会,又缓和,渑池会上相如进盆缻于秦王,又紧张,相如归国拜上卿,又缓和。廉蔺争位又紧张,将相和又缓和。可见故事的叙述以矛盾冲突组织材料是突出的特点。通过个性化的对话描写刻画人物在文章三个事件的描述中,大段对话占了很大篇幅,有的情节干脆由对话来表达,许多对话形象地表现了人物的思想和性格,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先说蔺相如,他在秦廷上的慷慨陈词,有时语气平和,谦恭有礼,使对方放松警惕;有时直言斥责,有理有据,雄辩折人;有时坚决表态,分析利害,暗示对方;有时怒不可遏,咄咄逼人。总之,词锋犀利,刚柔兼施,而又轻重恰当,充分表现了他是一个热爱祖国、不畏强暴、有智有勇、长于辞令的外交家。再说廉颇,在“将相和”事件中,他先前说的一番话,表现了他的自高自大和心胸狭窄,非常符合武将的性格特点,后来写他知过改过,负荆请罪时说:“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语言不多,坦诚直率,可敬可爱。蔺相如由于屡屡立功,所以官职一路上升,引起了大将廉颇的忌妒与不满,便处处与蔺相如作对。蔺相如面对廉颇的无理取闹,只是忍让回避。廉颇看到蔺相如如此宽宏大量,深感惭愧,于是负荆请罪。从此文相武将辅佐君主,一起为赵国效劳。蔺相如的忍让、包容让人钦佩。与他人和平共处,才能使自己的地位更加稳固。正是他的忍让,使得他与廉颇都受到人们的尊敬,同时为国家稳定做出了贡献。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双赢的智慧。适用话题“忍让”“宽容”“爱国”“知错就改”“双赢的智慧”等。一、积累运用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拜送书于庭 B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C怀其璧,从径道亡 D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解析:选C。A项,“庭”通“廷”;B项,“邪”通“耶”;D项,“孰” 通“熟”。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廉颇闻之,肉袒负荆”中的“负”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C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D秦贪,负其强解析:选C。A.使承担;B.辜负;C.背着;D.凭借,依仗。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毕礼而归之A我见相如,必辱之B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C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解析:选A。“辱”与例句中的“归”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辱;B项,形容词作动词,尊重;C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先;D项,名词作动词,穿。4下列各句中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A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B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君何以知燕王解析:选A。A项,与例句均为判断句;B项,疑问句;C项,被动句;D项,宾语前置句。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且相如素贱人素:向来B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宣言:扬言 C相如引车避匿 引:调转D顾吾念之 顾:回头看解析:选D。顾:表轻微转折,不过。6下列对“之”和“而”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相同,相同B相同,不同C不同,相同D不同,不同解析:选B。均为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表转折,表承接。7“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对蔺相如的这一举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蔺相如是文臣,自感不如老将军廉颇的功劳大,因而不好意思与廉颇“争列”。B这一举动表明蔺相如的隐忍、退让,他宽宏大量,以国家大事为重。C蔺相如害怕见廉颇,担心受到他的羞辱。D蔺相如自知自己是一个门客出身,地位低下,因而没勇气跟廉颇见面。解析:选B。蔺相如并不是怕见廉颇,他宽宏大量,为了赵国的利益,他不愿与廉颇发生冲突。8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译文:(2)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译文:答案:(1)现在如果两虎相斗,势必不能都活下来。(2)两人终于和好,成为能够共患难、同生死的朋友。三、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定公十年春,及齐平。夏,齐大夫黎言于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乃使使告鲁为好会,会于夹谷。鲁定公且以乘车好往。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右司马。”定公曰:“诺。”具左右司马。会齐侯夹谷,为坛位,土阶三等,以会遇之礼相见,揖让而登。献酬之礼毕,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四方之乐。”景公曰:“诺。”于是旍旄羽袚矛戟剑拨鼓噪而至。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举袂而言曰:“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为于此!请命有司!”有司却之,不去,则左右视晏子与景公。景公心怍,麾而去之。有顷,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宫中之乐。”景公曰:“诺。”优倡侏儒为戏而前。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曰:“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请命有司!”有司加法焉,手足异处。景公惧而动,知义不若,归而大恐,告其群臣曰:“鲁以君子之道辅君,而子独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于鲁君,为之奈何?”有司进对曰:“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君若悼之,则谢以质。”于是齐侯乃归所侵鲁之郓、汶阳、龟阴之田以谢过。定公十三年夏,孔子言于定公曰:“臣无藏甲,大夫毋百雉之城。”使仲由为季氏宰,将堕三都。于是叔孙氏先堕郈。季氏将堕费,公山不狃、叔孙辄率费人袭鲁。公与三子入于季氏之宫,登武子之台。费人攻之弗克入及公侧孔子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国人追之败诸姑蔑二子奔齐,遂堕费。(选自孔子世家,有删改)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费人攻之弗克/入及公侧/孔子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国人追之/败诸姑蔑/B费人攻之弗克/入及公侧/孔子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国人追之/败诸姑蔑/C费人攻之/弗克入及公侧/孔子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国人追之/败诸姑蔑/D费人攻之/弗克/入及公侧/孔子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国人追之/败诸姑蔑/解析:选D。“费人攻之”是主谓宾结构,其后应断开,排除A、B项;“乐颀下伐之”“国人追之”都是主谓宾结构,其前后应断开,排除C项。正确断句为“费人攻之,弗克,入及公侧。孔子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国人追之,败诸姑蔑”。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摄:暂代官职。类似词语还有“权”,也是暂时代理官职的意思。如宋史李纲传:积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B司马:西周始置,位列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徒、司空、司士、司寇并称五官,掌军政和军赋,春秋战国沿置。C寡人:在始皇帝之前的君主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常用。体制习惯各有不同,一般官员也可自称“寡人”。D雉: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计量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解析:选C。一般官员不能自称“寡人”。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义正词严地指出两君为讲和而来会盟时,不应该有夷狄之乐等,印证了孔子“军事活动,必须要配备非军事方面的人才”的建议。B夷狄之乐被叱,景公惭愧;优倡侏儒的戏被责,景公害怕动容。这些都是因为景公知道自己在道理上不如孔子。C景公采纳了齐国主事的官吏的建议,把从前从鲁国抢夺的郓、龟阴等地还给鲁国,来表示自己的歉疚。D孔子认为大夫的封邑不能筑城墙,而费邑的城墙被拆,是在公山不狃、叔孙辄被彻底打败之后。解析:选D。“大夫的封邑不能筑城墙”错,只是不能筑“百雉之城”。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为于此!请命有司!译文:(2)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君若悼之,则谢以质。译文:答案:(1)我们两国君主是为了讲和而来会盟的,这种夷狄的野蛮舞乐,怎么可以用在这个场合呢!请让管事的官员叫他们下去吧!(2)君子有了过错就用实际行动来谢罪,小人有了过错就用虚礼文辞来谢罪。君主如果心里不安,就用实际行动去谢罪吧。定公十年的春天,鲁国和齐国讲和。夏天,齐国的大夫黎对景公说:“鲁国用了孔丘,将来的形势会危害齐国。”于是派使者出使鲁国,告诉两国举办友好的会盟,会盟的地点定在夹谷。鲁定公准备乘坐车辆友好前往。这时孔子暂时管理会晤事宜,就对定公说:“我听说有军事方面的活动,必须要配备非军事方面的人才。从前诸侯出了自己的国境,一定要让必要的官员随行。请您也带左、右司马一道去。”定公说:“好的。”于是带了左、右司马出发。(定公)和齐侯在夹谷相会,夹谷筑了土台,台上备好席位,上台的土阶有三级。(两君就在台前)行了相见礼,拱手揖后登台。(双方)献出应酬礼品的仪式完毕之后,齐国管事的官员急忙跑过来请示道:“请求开始演奏四方的舞乐。”景公说:“好的。”于是旍旄羽袚矛戟剑拨都出了场,敲打吼叫着表演起来。孔子见了赶忙跑过来,一步一级地往台上走,最后一级没有跨上,便举袖一挥,说道:“我们两国君主是为了讲和而来会盟的,这种夷狄的野蛮舞乐,怎么可以用在这个场合呢!请让管事的官员叫他们下去吧!”管事的官员叫他们退下,他们却不肯动,而是左右看着晏子和景公。景公心里惭愧,就挥手让乐人下去了。过了一会儿,齐国管事的官员又跑来说道:“请演奏宫中的舞乐。”景公说:“好的。”于是许多戏子矮人都前来表演了。孔子看了又急忙跑过来,一步一级地往台上走,最后一级没有跨上就说道:“你们竟敢打算迷惑诸侯,论罪是应该被正法的!请下令管事的官员执行吧!”于是管事的官员依法处置,受刑的人就手脚分离了。景公看到孔子的态度这样严正,不由得害怕而动容,知道自己道理上不如他,回国之后心里很害怕,就对众臣说:“鲁国是用君子之道来辅助他们的君主的,而你们却用夷狄做法教我,害我得罪了鲁君,这该怎么办呢?”主事的官吏上前回话说:“君子有了过错就用实际行动来谢罪,小人有了过错就用虚礼文辞来谢罪。君主如果心里不安,就用实际行动去谢罪吧。”于是齐侯就把以前从鲁国侵夺来的郓、汶阳和龟阴的土地还给鲁国,来表示自己的歉疚。鲁定公十三年的夏天,孔子对定公说:“臣子的家中不可私藏兵器,大夫的封邑不能筑起三百丈的城墙。”于是就派仲由去当季氏的家臣,打算拆毁季孙、叔孙、孟孙三家封邑的城墙。于是叔孙先把郈邑的城墙拆了。季孙也准备拆费邑的城墙,当时的邑宰公山不狃就和叔孙辄率领费邑的人进攻鲁城。定公和季孙、叔孙、孟孙就躲进了季孙的住处,登上了季武子台。费邑的人围攻他们,却攻不下来,有人进入了定公所在高台的侧边。孔子派申句须、乐颀下台来攻击他们,费邑的人败走。国人乘胜追击,在姑蔑把他们彻底打败了。公山不狃、叔孙辄两人逃到齐国,定公终于把费邑的城墙拆毁了。四、语言表达13下面是著名作家严文井对寓言做的形象表述,请你用简明直白的语言概括寓言的特点,不超过30个字。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来时,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寓言是一座奇妙的桥梁,走过它,你的行囊里就装满了很多好东西,你也长大了,变得美丽了。答:解析:本题考查对语段内容的压缩概括能力。首先,要把这段话进行分层。根据文中分号这一标点符号来看,可以分为三层。其次,要明确题干要求,用“简明直白”的话表达出来。答案:内涵丰富(或内容丰富);通过故事表达哲理(或寓哲理于故事中);促进心灵成长(或丰富精神世界)。14学校将邀请北京京剧团演出京剧将相和选段。虽然大多数学生对京剧不太熟悉,但对“将相和”的情节却不陌生,因为课文廉颇与蔺相如讲的就是这个故事。请你根据以上内容,为本次活动写一句宣传语。要求:内容明确,特色突出;语言通顺,有感召力;不超过24个字。答:答案:(示例)为国家,廉蔺尽弃前嫌;看京剧,弘扬民族文化。不朽的蔺相如(节选)刘合心汽车在霍岳山脉奔驰,穿过洪洞,进入古县,时而沉入山谷,满目是青翠;时而飞上山巅,一览众山小。随着山路的蜿蜒曲折,我的思绪也在起起伏伏。此行的目的是拜谒蔺相如墓,这是我珍藏很久的一个心愿了。还是在读书求学的时候,就在课本上读到了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从此,蔺相如的高大形象就矗立在我的心中。可是,我没有想到蔺相如的墓就在霍岳山中的古县。了知此情,我就决计去拜谒这位不朽的名臣。山,越钻越深;水,越行越幽。在这灵秀的山水间,我又一次回味起蔺相如的勋绩。 蔺相如平生办的第一件大事是完璧归赵,这是他初出茅庐的第一次露脸。赵惠文王得到了一块闻名天下的美玉和氏璧。秦昭襄王知道了,也想得到这块美玉,便来信说愿意用十五座城市来换和氏璧。如何处理这件难事,赵王一筹莫展。此时,缪贤向赵王推荐了蔺相如。蔺相如就由舍人变为使臣,临危受命,出使秦国。果然不出所料,秦王在章台接过蔺相如呈上的和氏璧喜出望外,自己反复观赏,又送给后宫美人观赏,就是闭口不谈割让十五座城市的事情。见状,蔺相如对秦王说:“和氏璧有个毛病,我指给您看。”接过璧后,蔺相如双手握紧,连退数步,倚柱而立,声色俱厉地说:“大王若是威逼我,我就和美玉一块撞碎在柱子上。” 秦王怕他撞碎美玉,连声道歉,当即摊开地图,指画割让的城市。蔺相如却要他斋戒五日,方才交出美玉。五日后,秦王斋戒完毕,蔺相如怕他食言,早派人从小路上将美玉送归国内了。这就是流传千古的完璧归赵的故事。 接下来的故事该是逼秦击缶了。秦王和赵王把盏同饮,秦王微醉,对赵王说:“寡人听说赵王精通音乐,请弹奏一曲吧!”出于礼貌,赵王弹瑟而歌。没想到刚刚弹毕,秦国的史官马上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命赵王弹瑟。这显然是有意侮辱赵王,当然也就是侮辱赵国。一旁随行的蔺相如怒发冲冠,挺身前去,捧起一个瓦缶要秦王击奏。秦王当然不肯。蔺相如逼近一步,怒斥道:“如果不击,这五步之内我的颈血就会溅在您的身上。”秦王无奈,只好敲了一下瓦缶。蔺相如马上对史官说:“记下:某年某月某日,赵王命秦王击缶。”秦王讨了个没趣,又见赵国军队森严,无可奈何地罢休了。蔺相如保全了赵王的面子,捍卫了赵国的尊严!这一来,他的名声显赫了。赵王感念他的功劳,拜他为上卿。这便惊动了一个人,这就是赵国的老将廉颇。蔺相如的突然暴升,让他憋了一口闷气。他扬言要是遇到蔺相如,非给他个下马威不可。这便有了后世家喻户晓的故事:负荆请罪。 一日蔺相如乘车外出,走在巷中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凛凛地奔过去了。蔺相如慌忙吩咐车夫调头回车,廉颇得意洋洋地过去了。这种退缩忍让的行为激怒了门客,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铁路通信工(中级)职业技能鉴定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题(附答案)
- 定制化营养膳食配送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家政中介市场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工业废弃物处理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度高空作业工程分包与协调协议
- 2025康复医学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
- 五年级数学暑假强化测试题集锦
- 小学二年级语文单元检测题集
- 临床护理常见疾病诊疗手册
- 危险源辨识以风险评价登记表格范例
- EN61238-1额定电压36kV电力电缆用压接和机械连接器 试验方法和要求
- 专利法全套ppt课件(完整版)
- 自动插件机操作指导书
- 2020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
- 手榴弹使用教案
- 培智三年级上册生活数学全册教案
- 高考作文卷面书写
- 三效并流蒸发器的换热面积计算
- 船舶驾驶台资源管理bridge team management
- 心律失常介入培训教材课后练习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