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内黄县二安乡第一初级中学 魏广军1、 教学目标:1、理解积累文言文词语,能准确地疏通词句。2、理解本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能说出本文的论证思路。并借此感受孟子的特点。3、了解孟子“仁政”思想,并借此感受孟子的伟大。二、教学重点:1、理解积累文言文词语,能准确地疏通词句。2、理解本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能说出本文的论证思路。并借此感受孟子的特点。三、教学难点:了解孟子“仁政”思想,并借此感受孟子的伟大。四、教学方法:预习法,诵读法,讨论法,讲读法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初识孟子近日,在联合国的一次大会上,美国代表说:未来能维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将是中国的儒家学说,特别是孟子的仁政思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的一篇文章,去感受孟子的伟大!(幻灯片展示课题)(二)明确目标 幻灯片展示,指名学生读出。(三)学习新课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幻灯片展示原文后,指名读原文,了解学生对读音的掌握情况,强调以下易错字要求识记:夫,郭 gu,粟s、寡gu戚q 畔pn(幻灯片展示)(2)师范读,生注意跟读。(3)生齐读,要求准确朗读。男女生分别齐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4)学生各自放声朗读。感知课文内容。2、再读课文、疏通句义:(1)生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来疏通词句。师巡回指导。(2)指名学生读出译文,考察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情况。3、同桌合作讨论、理解课文内容及写作特点:(1)师设疑:本文属什么文体?(议论文)论点是什么?(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作者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师指名回答后明确)(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人和”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最大,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注意形成板书)(2)同桌讨论:孟子的这篇议论文有什么特点?(1、思路清晰,结构严谨;2、运用举例、道理、对比多种论证手法;3、运用排比对比语言极有气势。)(3)师简介本文出处并借此小结孟子的特点:(长于雄辩,气势丰沛)4、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感受孟子的伟大。(1)师设疑:“人和”和“得道”分别是什么意思?“人和”和“得道”的关系怎样理解?学生分别解释,师补充(只有施行仁政,才会有人心所向,内部团结),那由此可见,孟子的最终目的是说战争还是治国?明确(治国)(幻灯片展示),(2)师解释:孟子的仁政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是民贵君轻,老百姓要贵于君主,以民为本,其次是民有恒产,施行仁政,与民同乐,还有反对暴政,反对苛酷的刑罚,反对残害百姓,反对不义的战争。其核心就是:重视人民的生存权利,争取民心,有的同学可能会说:孟子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仁政思想呢?师解释:在孟子生活的奴隶制社会时期,那些统治者视老百姓的生命如草芥一般,夏桀王的酒池肉林、殷纣王的炮烙酷刑、当权者的繁重劳役,各诸侯国之间频繁残酷的战争,统治者的骄奢淫逸都给老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老百姓都生活中在水深火热之中。特别是到了战国后期,战争的规模又不断升级。广大平民饱受战争之苦。孟子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之战,杀人盈城。”例如秦国攻打楚国的时候,秦将白起引水灌鄢城,淹死百姓数十万。(幻灯片展示相关图片)孟子看到了老百姓的苦难,面对这种现实,在孔子“仁”学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王道”一统天下。他游说于齐、梁等国,后来,孟子的仁政思想逐渐被各国君主所接受,仁政思想也成为中国两千多年来许多开明君主执政的主导思想,中国历史上也出现了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等繁盛时期,这些时期中国的老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幸福,我们要感谢当时的君主给我们的祖先带来的福祉,我们更要感谢孟子仁政思想的积极影响。包括我们今天人民当家做主,包括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也是我们伟大的共产党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换来的!而这是与孟子的仁政思想一脉相承的,可以这么说,孟子的仁政思想使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幸福,使中华民族避免了许许多多的灾难,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真的应该感谢这位伟大的圣人!我提议:为了表达我们的敬意,我们来面对圣人,深深地鞠上一躬!师生齐鞠躬!(3) 师陈述:孟子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疾苦,主张施行仁政。作为百姓,运用自己的方式向君王献计献策,可以说孟子就是一个心忧天下,思想睿智的伟人,不愧为我国几千年来尊崇的“亚圣”。但是历史上也有一些统治者没有运用他的仁政思想,不以人民利益为重,你能运用所学历史知识找出“失道寡助”的典型事例吗?(小组讨论)(4)师明确:比如秦始皇、比如隋炀帝、比如我国近代的国民党反动统治者,但这些人最终也没什么好下场,秦朝、隋朝都是二世即亡,国民党在拥有精良的武器装备和人数优势的情况下仍然被我们的解放军打败,这原因我们在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新闻稿中“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都可以很明显的看到。秦始皇、隋炀帝、国民党反动统治者的经历恰恰表明孟子“失道寡助”的论断是多么正确!(四)拓展延伸师设疑:有人认为: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对于这种说法你有何想法?下面我希望以同桌为一组,运用孟子的思想和孟子的辩论方法来谈论一下你对这种说法的看法。(100字左右)(提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学生展示后,师点评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