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历史课下能力提升(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含解析)人民版.docx_第1页
2019高中历史课下能力提升(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含解析)人民版.docx_第2页
2019高中历史课下能力提升(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含解析)人民版.docx_第3页
2019高中历史课下能力提升(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含解析)人民版.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下能力提升(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下列表述与“重农抑商”政策无关的是()A“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B“商人大量买田置地,购置产业”C“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D“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2民谣“山西人,大褥套,发财还家盖房置地养老少”反映了古代山西人外出经商的普遍追求。当然,从中亦可解释近代晋商衰落的原因是()A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彻底瓦解B以农为本传统观念的逐步松弛C财富流向无益于资本原始积累D投资周期过长致使资金大量积压3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材料能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A禁止走私贩运 B抑商、海禁C重农抑商 D保护森林、渔业资源 41514年,广东布政司参议陈伯献奏说:“近许官府抽分(注:征收进口税),公为贸易,遂使奸民数千驾造巨舶,私置兵器,纵横海上。”据此可知()A陈伯献反对“海禁”政策 B.明政府加强“海禁”力度C明代东南沿海遭到西方侵略 D.明政府曾经放松“海禁”5中国在15、16世纪以前是世界上最发达、最富有的国家,是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当时()A在广州设“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B泉州一度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C草市、瓦子是重要的商品交易场所D.粉彩瓷烧制技术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6.如图是某中学生的漫画作品,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 此时中国与外国完全断绝往来 清政府实行这一政策的根源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该政策使中国长期未受西方殖民者侵略,日益强大实施该政策的直接原因是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势力 A B. C. D.7某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了中国古代某地居民的一份职业结构表,据此推断这种职业结构最早可能出现在()自耕农、地主佃农工场主、雇工商人占总人口比例24%36%30%10%A.汉代成都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C.明代苏州地区 D清代洛阳地区8苏州府志载,明朝中期以后,苏州城里出现“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听大户呼织,什百为群,延颈相望”的景象。这表明当时当地 () A已形成劳动力市场 B失业现象比较普遍 C小农经济已经解体 D经济上以纺织业为主二、非选择题(18分)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八政:一曰食(农业生产),二曰货(商品流通),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师。尚书洪范材料二以九职任万民:一曰三农,生九谷五曰百工,饬化八材,六曰商贾,阜通货贿周礼天官材料三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史记商君列传材料四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材料五朕(清雍正帝)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清世宗实录(1)根据材料一、二,综合指出商周时期统治者对农业、手工业、商业的态度。(4分)(2)材料三反映了什么时期的什么经济政策?这一政策的基本含义是什么?(6分)(3)从材料四、五中分别归纳并简要评价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8分)课下能力提升(四)1选CC项反映了在商品经济繁荣的基础上出现了自由劳动力市场,与“重农抑商”政策无关。而A、B、D三项分别反映了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影响和措施。2选C从材料信息看,晋商经商致富后,往往“盖房置地”,这会导致无法将财富转化为扩大再生产的资本。故选C项。A项中的“彻底”与史实不符;B项不符合题意;D项与史实不符。3选B“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反映了清朝设置关卡,征收重税,这体现了抑商政策;“出海者发边卫充军”则表明政府严禁官民出海,这反映了“海禁”政策。故选B。4选D由材料“奸民”“纵横海上”可知并不是反对“海禁”政策,A项错误;由明朝政府“近许官府抽分”和“公为贸易”可知“海禁”有所放松,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西方侵略,C项错误。故D项正确。5选B宋元时期对外贸易繁荣,泉州以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成为当时商品流通量最大的港口,故B项正确。广州“十三行”始于清朝康熙年间(1685年),A项错误;宋代瓦子是娱乐场所,C项错误;粉彩瓷出现于清朝,在雍正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D项错误。6选D漫画反映了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政策出现的根源是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正确;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直接目的是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势力,正确。故选D。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并不等于完全断绝中国与外国的联系,也没能阻止西方殖民者对中国的侵略,错误。7选C材料表格中显示,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佃农,超过自耕农和地主,这说明租佃经济超过了自耕农经济,比例第二大的是工场主、雇工,这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存在雇佣关系的新经济因素,可以判断这一时期是明代,地点是江南地区,故C项正确。 8选A本题考查资本主义萌芽。根据材料时间以及“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听大户呼织”可知,明朝中期江南丝织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存在雇佣关系,形成了劳动力市场,故选A。 9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能与所学知识相结合。第(1)问,从材料一、二中“八政”“九职”的内容可知商周时期的统治者既重视农业,又重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第(2)问,由材料三中的“本”与“末”“复其身”与“举以为收孥”以及材料出处可知这是商鞅变法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反映。第(3)问,要结合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和黄宗羲、雍正帝两人的立场进行分析。答案:(1)商周统治者重视农业,同时鼓励发展手工业和商业。(2)商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