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2014-201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2分)在敲响大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原因是()a一定是大钟的回声b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c是因为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d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考点:声音的产生.专题:应用题分析: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也就停止解答:解:敲击大钟后,大钟振动发出声音,但敲击停止后,大钟的振动却没有停止,所以会有“余音未绝”;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属于基础知识2(2分)正要咬饵上钩的鱼,突然听到脚步声受惊逃走,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a大地空气水鱼b空气水鱼c大地水鱼d水鱼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分析:声音能靠任何气体、液体、固体物质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且v固v液v空气解答:解:空气传导慢且衰减快,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传播速度在比空气中快,因此脚步声应先经过固体在经过液体传到鱼的听觉器官故选c点评:本题联系实际,考查了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即v固v液v空气3(2分)男同学一般比女同学的声音沉闷、浑厚,这是因为男同学发声时()a频率高,振幅大b频率低,振幅小c频率低,振幅大d频率高,振幅小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解答:解:男同学相对于女同学而言,声带振动的幅度大,响度大,但声带振动较慢,频率低;故选c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特征中的响度、音调定义去分析解答4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声音:工厂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婚庆时的炮竹声;山间小溪的流水声其中属于噪声的是()abcd考点:噪声及来源.专题:应用题分析: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噪声是指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休息和对要听到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解答:解:由噪声的定义可知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属于噪声;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噪声定义的了解情况,需要根据生活经验来进行讨论研究5)如图所示为了使城市道路交通更加通畅,在主干道架设了高架道路,高架道路的路面铺设“海绵”沥青,部分路段两侧设有高3m左右的透明板墙,铺设“海绵”沥青和安装这些板墙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车辆行驶安全b减小车辆噪声污染c增加高架道路美观d阻止车辆废气外泄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专题:应用题分析:交通噪声污染严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海绵”沥青易吸收声音,两侧板墙可以隔声解答:解:这两项措施都是为以减小交通噪声污染故选b点评:噪声污染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四大污染之一,应该了解一些生活中减弱噪声的常识,并且知道在什么途径中减弱的噪声6(2分)下列现象或做法中不能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是()a蝙蝠靠超声波捕食b利用超声波消除肾结石患者的结石c用声波清洗精细的机械d人突然暴露在150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考点:声与能量.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b超”等;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解答:解:a、蝙蝠靠超声波捕食,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符合题意;b、利用超声波消除肾结石患者的结石,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不符合题意;c、用声波清洗精细的机械,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不符合题意;d、人突然暴露在150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利用,利用声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属于基本内容7一场大雪后,大地披上了银装,这时特别宁静,这是因为雪地的微孔能吸收声音根据上面的描述,你认为在会堂、剧院的四壁和屋顶都做的凹凸不平,或采用蜂窝状的材料,主要是为了()a减弱声波的反射b增强声波的反射c增强声音的响度d装饰的美观些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专题:应用题分析:由于会堂、剧院的面积比较大,声音从舞台传出后遇到墙壁再反射回来的时候,用的时间较长,回声和原声间隔的时间较多的话,人耳就可以把它们区分开,这样观众就可以听到两个声音,影响听众的收听效果解答:解:会堂、剧院的墙壁做成凸凹不平的形状,或采用蜂窝状的材料,主要是因为声音在反射时能量会相互抵消,从而减弱声波的反射,增强听众的收听效果故选a点评:本题是一道综合了多个知识点的题目,要知道声波具有能量,声波也可以反射同时还考查了回声产生的条件在做此类题时,要注意考查的内容是什么8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是()a“闻其声,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b“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次声波传播很远c“隔墙有耳”固体也能传声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声波可以传播能量考点:回声;声音的传播条件;超声波与次声波;音色;声与能量.分析:(1)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2)次声波是频率低于20赫兹的声波(3)声波可以传递能量解答:解:a、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音色不同故a不符合题意b、长啸一声,山鸣谷应,说明的是回声故b符合题意c、隔墙有耳,墙是固体,说明固体也能传声故c不符合题意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音色、回声和声音的利用同时要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这一特点9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是()a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铃的铃声明显减小b用力吹一根细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声音变高c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水花四溅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考点:响度与振幅的关系.专题:图析法分析:(1)声音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体积大,质量大的物体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响度跟振幅有关音色跟材料和结构有关(2)物体发声时一定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解答:解:a、罩内抽出空气,闹铃铃声明显减小,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故a不符合题意b、用力吹一根细管,将它不断剪短,空气柱减小,空气容易振动,频率增大,音调变高,声音变高研究的是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c、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花四溅,说明声音发声时振动,故c不符合题意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纸屑跳动高度不同,鼓面振幅不同,响度不同研究响度跟振幅的关系,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1)掌握声音的三个特性,三个特性的影响因素(2)掌握声音的发生、传播10(2分)有关超声波的应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声呐是利用超声波定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的特点制成的b由于超声波可以成像,所以通过做“b超”可以观察母体内的胎儿c超声波速度测定器是利用超声波的速度快来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d超声波获得较集中的能量,可以清洁精密化学仪器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专题:声现象分析:(1)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2)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解答:解:a、声呐是利用超声波定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的特点制成的,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于超声波可以成像,所以通过做“b超”可以观察母体内的胎儿,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超声波发射并碰到高速运动物体,声波被反射时频率会发生改变,因此是利用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而实现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d、超声波获得较集中的能量,可以清洁精密化学仪器,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超声波特点的了解和掌握,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11在我国的许多地方,过春节时人们喜爱放鞭炮(如图所示),下面是四位同学关于这件事的认识,你觉得谁的观点最正确()a小明:放鞭炮能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鞭炮声不能算作噪声b小华:放鞭炮没有任何好处c小轩:放鞭炮虽然可以烘托节日气氛,但它会产生噪声、空气污染问题d小新:只要用收录机播放鞭炮的录音,就不存在噪声污染问题了考点:噪声及来源.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从环保角度来讲,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休息和学习的声音都属于噪声解答:解:过春节时人们喜爱放鞭炮,放鞭炮能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但它会产生噪声、空气污染问题用收录机播放鞭炮的录音,虽然没有环境污染,但是也有噪声污染故a、b、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噪声的定义以及来源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12下列温度中,约在3637之间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b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c冰箱冷藏室的温度d人感觉舒适的环境的温度考点:温度.专题:应用题分析:估测法是通过自己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了解,结合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做出合理估测的方法解答:解:a、人的正常体温为37,正确,符合题意b、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错误,不合题意c、冰箱冷藏室的温度为10以下,错误,不合题意d、人感觉舒适的环境的温度为25,错误,不合题意故选a点评:考查估测能力,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多积累,将物理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13两人相距较远说话时,听不到对方的声音,但同样情况下,用自制的土电话就可以听到相互的说话声;耳朵贴在铁轨上能听到远处火车开来的声音而站起来就听不到了对此,请你提出一个要研究的问题:声音的传播距离与介质有关吗?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专题:压轴题;信息给予题;答案开放型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并且介质不同传播的速度和距离也会不同解答:解:由此题提供的信息可知,是因为介质的不同,导致声音的传播效果不同,所以可以据此提出问题:声音的传播距离与介质有关吗?(或声波在固体中传播的能量损失比在空气中少吗?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距离比在空气中传播的远吗?)点评:此题是考查声音的传播条件,要结合科学探究环节进行提出问题14(2分)在“山间铃响马帮来”这句话中,铃声响是由于铃受到金属珠子的敲击振动而发声的,“黄河在咆哮”是河水的振动发出声音的考点:声音的产生.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解答:解:“山间铃响马帮来”这句话中,铃响是由于铃受到金属小锤的撞击产生振动而发出的,“黄河在咆哮”是河水的振动发出声音的故答案为:振动;河水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知道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不同的发声体发声部位和方式不同15 2010年3月28日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救援工作迅速展开4月2日下午,事故矿井下发现有生命迹象,原来是被困人员通过敲击钻杆,发出“当当”的求救信号,这是因为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分析: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声音的传播条件是可以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且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解答:解: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所以被困人员通过敲击钻杆,发出“当当”的求救信号,这是因为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故答案为:固体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声音的传播条件和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16(2分)(2012烟台)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甲和乙;响度相同的是甲和丙考点:音调;响度.专题:应用题分析: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和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快慢有关系;响度和发声体的振幅大小有关解答:解:从甲乙丙三幅图可以看出,甲和乙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振动频率是相同的所以甲和乙的音调是相同的;甲和丙两种波形的振幅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响度是相同的故答案为:甲和乙;甲和丙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以及对其影响因素的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难度不大17(2分)(2012南充)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了3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350hz,人类能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专题:应用题分析:(1)频率是物体1s振动的次数,翅膀10s内振动了3500次,可以求出频率(2)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解答:解:(1)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了3500次,f=350hz(2)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350hz在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内,所以能听到故答案为:350;能点评:(1)根据振动次数和时间能求频率(2)记住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18(2分)日常用语中声音的“高”与“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唯一的例如“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歌唱”,这里的“低”是指音调,“高声呼喊”中的“高”是指响度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解答:解:“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歌唱”,这里的“低”是指声音比较低,即指的是音调;“高声呼喊”中的“高”是指声音比较大,即指的是响度;故答案为:音调;响度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特征中的音调和响度定义去分析解答19(6分)如图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响a音叉时,与b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弹起来,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能说明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能量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不能(能/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这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专题:声现象分析:(1)声音是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3)声波具有能量解答:解:(1)小明敲响a音叉时,与b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乒乓球会弹起来,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能说明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能量(2)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因为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故答案为:弹起来;振动;空气;能量;不能;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点,是声现象重要的规律,难度不大20(2分)(2010南昌)江西景德镇制作的瓷器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之美称如如图所示,在上海世博会江西馆里,演奏员正用瓷乐器演奏乐曲瓷编钟发出的音乐声是由于瓷编钟振动而产生的;听众能从同一乐曲中分辨出是瓷二胡还是瓷笛演奏的,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考点:声音的产生;音色.专题:简答题分析:(1)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2)音色是发声体所特有的,发声体不同,音色就不同解答:解:当演奏员用瓷编钟演奏乐曲时,编钟由于被敲击而振动,发出声音;瓷二胡和瓷笛是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乐曲,即使音调和响度一样,音色也不同,所以听众能够区分开;故答案为:振动,音色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物体振动产生声音、音色的掌握情况,属于基础知识21(2分)(1)向农田或粮仓里放送模仿蝙蝠发出的超声波时,老鼠听到后就惊恐不安,纷纷逃遁,甚至发疯相残(2)有经验的养蜂人,根据蜜蜂的嗡嗡声就可以知道它们是飞出去采蜜还是采好了蜜回蜂房这是由于蜜蜂带蜜飞回时,主要是因为翅膀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音调/响度/音色)比不带花蜜时低些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专题:声现象分析:人耳能够听到声音的范围在20hz20000hz之间超声是指高于20000hz的声音,次声是指低于20hz的声音两者特点不同蜜蜂的翅膀在煽动时振动快慢不同,音调就会不同,翅膀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根据以上知识,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解答:解:(1)因为蝙蝠发出的超声波,能使老鼠听到后惊恐不安,所以向农田或粮仓里放送模仿蝙蝠的超声波,老鼠听到后就惊恐不安,纷纷逃遁,甚至发疯相残(2)带蜜飞时翅膀振动得比不带蜜时振动的更慢,发出的声音的音调比不带蜜时要低;故答案为:超声波;音调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超声和次声特点和音调定义的掌握情况,需要结合具体问题来分析22(2分)在一根较长的注满水的铁管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耳朵紧贴钢管的同学可以听到三次敲击的声音,其中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水传播的考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最快,其次是液体中,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小解答:解:在一根较长的注满水的水管的一端用石头敲击一下,声音会在钢管、水和空气中同时传播,因为声音在固体中最快,其次是液体中,最后是在气体中,所以会听到三次敲击声,其中第二次是通过水传播的鼓答案为:三;水点评:本题情境中听到三次声的前提是管子足够长,如果太短,声音的时间间隔小于0.1s,人耳是分辨不出几声的23(2分)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纸屑跳得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音叉声音越响,溅起的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越响纸盆振幅越大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考点:声音的产生;响度.专题:简答题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以及响度的大小和物体的振幅有关解答:解:根据题干中提供的信息:鼓面的纸屑跳动、发声的音叉溅起水花、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等现象可以判断: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再根据: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越响纸盆振幅越大,可得: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答:(1)振动;(2)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产生的条件,以及响度和振幅有关的了解和掌握三、实验探究题(共52分)24(10分)下面一段文字的描述中涉及一些声学知识,请阅读后回答材料后面的问题“驻足倾听,隐隐约约传来威风锣鼓的节奏,渐渐地鼓声、锣声变得雄壮,喧腾起来,汇成一片锣鼓喧天的”(1)“隐隐约约传来”说明了什么?(至少写两点)(2)“鼓声、锣声变得雄壮、喧腾起来”是指声音的什么特性发生了变化?它是由声源的什么决定的?(3)为什么能区分出鼓声和锣声?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专题:声现象分析:响度的大小与振幅、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解答:答:(1)“隐隐传来”说明离声源较远,听到的声音响度小;(2)“鼓声、锣声变得雄伟、喧腾”是指声音的响度在变大;它是由声源的振幅决定的;(3)由于各种乐器的音色不同,所以能区分鼓声还是锣声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会根据响度、音色和音调的定义区分乐音特征的三个因素25(2分)如图是两支水平放置的温度计,且这两支温度计的两端都没有画全你能读出它们此时的示数分别是多少吗?甲的示数为18,乙的示数为16考点: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分析:认清每支温度计的分度值及数字的正负解答:解:两支温度计的分度值都为1,且有液柱的部分是数较小的一边,故甲的示数为18,乙的示数为16故本题答案为:18;16点评:本题考查了温度计的读数注意温度计在读数时不用估读26(8分)学习声音的特征之后,王刚和他的同学们为研究声音的特征而设计了以下几个探究实验:(1)吹笛子时,用手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2)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鼓面振动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大;(3)用二胡和小提琴演奏二泉映月;(4)放在玻璃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5)使正在发生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溅起水花(6)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两次,第一次快些,第二次慢些你认为能够探究影响声音特征的因素的实验是哪几个?各探究了哪种特征?(1)(2)(3)(6);(1)探究音调和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2)探究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3)探究音色的特点;(6)探究音调和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其他实验虽然不能探究影响声音特征的因素,但它们也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它们分别说明了什么?(4)说明真空不能传声;(5)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1)吹笛子时,用手按住不同的孔,笛子内部的空气柱长短不同,即其振动的频率不同,所以音调不同;(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即和振幅、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3)音色是取决于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即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4)真空不能传声;(5)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6)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解答:解:(1)吹笛子时,用手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说明音调和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2)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鼓面振动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大,说明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3)用二胡和小提琴演奏二泉映月,说明二胡和小提琴的音色是不同的;(4)放在玻璃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说明真空不能传声;(5)使正在发生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6)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两次,第一次快些,第二次慢些,该实验可以探究音调和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故能够探究影响声音特征的因素的实验是:(1)(2)(3)(6);(1)探究音调和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2)探究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3)探究音色的特点;(6)探究音调和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同时,(4)说明真空不能传声;(5)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答案为:第一空:(1)(2)(3)(6);(1)探究音调和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2)探究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3)探究音色的特点;(6)探究音调和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第二空:(4)说明真空不能传声;(5)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点评:知道声音三个特性的影响因素,并能结合声音的产生和声音的传播分析判断即可解决27(8分)如图所示,小明与小红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固体(细棉线)可以传声(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 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细金属丝比细棉线传声效果好(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振动停止,发声停止(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理由是:振动会被棉线上的空隙吸收,从而无法传递振动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专题:声现象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2)用金属丝听到的声音大,说明金属丝传声效果比棉线好;(3)(4)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解答:解:(1)细棉线是固体,能实现通话,说明固体也是传声的一种介质;(2)因为相距同样远,且说话的响度也相同,但改用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听到的声音大,原因是金属丝的传声性能比棉线的好;(3)说话声引起棉线振动,棉线把这种振动由近及远的传到远方,如果用手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被阻断,则振动就会停止,也就听不到声音了(4)如果线没有拉直,那么由于线是松软的,振动会被棉线上的空隙吸收,从而无法传递振动,另一方就听不到声音故答案为:(1)固体(细棉线)可以传声;(2)细金属丝比细棉线传声效果好;(3)振动停止,发声停止;(4)振动会被棉线上的空隙吸收,从而无法传递振动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的传播条件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28(6分)(2010湖州)聂利同学在一个养蜂场看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双翅没有振动,仍嗡嗡地叫个不停她对十万个为什么中“蜜蜂发声是不断振动双翅产生的”这一结论产生怀疑蜜蜂的发声部位到底在哪里?下面是聂利同学的主要探索过程:把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声剪去多只蜜蜂的双翅,蜜蜂仍然发声在蜜蜂的翅根旁发现两粒小“黑点”,蜜蜂发声时,黑点上下鼓动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蜜蜂不发声请回答:(1)聂利同学在实验时,采用多只蜜蜂的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2)从实验和可得出的结论是蜜蜂发声不是由双翅振动产生的(3)“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基于的假设是蜜蜂可能是靠小黑点振动发声的考点:声音的产生.专题:实验题;简答题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蜜蜂能够发声,肯定是什么在振动,可以逐一排查解答:解:(1)采用多只蜜蜂做实验,可以避免实验的偶然性;(2)把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声;剪去多只蜜蜂的双翅,蜜蜂仍然发声;说明蜜蜂发声不是由双翅振动产生的;(3)蜜蜂发声时,黑点上下鼓动,所以猜测蜜蜂可能是靠小黑点振动发声的,因此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故答案为:(1)避免实验的偶然性;(2)蜜蜂发声不是由双翅振动产生的;(3)蜜蜂可能是靠小黑点振动发声的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声音产生的原因29(10分)为探究同一物理问题,吴浩同学击鼓前,在鼓面上撤了许多小纸片;李敏同学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王涛同学则用手使劲敲桌子(1)几位同学正在探究的问题是:响度与振幅的关系?(2)实验所能得出的结论是:振幅越大响度越大;(3)王涛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虽听到很大的响声,但几乎看不到什么现象要能看到明显的现象,改进方法是在桌面上撒上许多小纸片;(4)针对“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三位同学经过讨论,给出了两种猜想:猜想一:声音的响度可能与声源振动幅度有关;猜想二:声音的响度可能与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为验证猜想二,三人合作进行如下实验:王涛注意听声音,李敏站在较远处用力敲鼓,吴浩同学站在近处轻声唱歌,王涛能听到歌声和鼓声,他们得出结论声音的响度与距离声源的远近无关他们的结论是否正确不正确理由是: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6168-2025建筑和土木工程密封胶可操作时间的测定
- 2025江西赣州市宁都县选调县内教师19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长春急救中心公开招聘编外聘用制工作人员(1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安全培训教师年度述职课件
- 2025福建三明市清流县金星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招聘消防驾驶员2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广汽安全驾驶培训课程课件
- 2025江苏徐州东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招聘19人模拟试卷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安全培训教室的特殊名字课件
- 安全培训教室单人面积课件
- 安全培训教学配乐课件
- 农业生产玉米病虫害田间识别、抗性评价与防治技术
- DZ/T 0462.3-2023 矿产资源“三率”指标要求 第3部分:铁、锰、铬、钒、钛(正式版)
- DZ∕T 0338.2-2020 固体矿产资源量估算规程 第2部分 几何法(正式版)
- 农村特岗教师聘用合同书
- GB/T 232-2024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
- 社区获得性肺炎教学课件
- 大学语文(第三版)课件 渔父
- 结缔组织教学课件
- 兽医未来职业规划
- 【放心签】家政服务电子版合同范本(仅供参考)正规范本(通用版)
- 造价咨询部工作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