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经典例题.doc_第1页
物态变化经典例题.doc_第2页
物态变化经典例题.doc_第3页
物态变化经典例题.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态变化经典例题:地球上的最高气温57,最低气温为89.2。现在要做一支地球上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能用的温度计,应从表中选用的液体是酒精以下是四种液体在一个大气压下的凝固点和沸点物质凝固点沸点A水银38.8357B酒精11778C甲苯95111 D水0100有一支不准确的温度计(刻度均匀),将它插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稳定时为5 ;将它插入沸水中(1标准大气压下),示数稳定时为95 .若将它插入某温水中,示数稳定时为32 ,则温水的实际温度是_ .分析:如图,这支温度计的5 刻度线,即它的零刻度线以上第5条刻线,实际表示的是0 ;它的95 刻线,即它的零刻线以上第95条刻线,实际表示的是100 .可见,它的90格代表了0100 ,每格代表的温度值为: /格.(这是解题的关键)它的32 刻线在实际0 以上第27条刻线,这之间有27格,求出这27格实际代表的温度就是温水的温度:t= /格27格=30 经典例题:如图3-2所示,为锡熔化或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1)锡的熔点是_。(2)AB段图象表示的是_,BC段表示的是_过程,这段过程中_保持不变,但必须从外界_。CD段表示的是_,DE段表示的是_,EF段表示的是_,锡必须向外_,FG表示的是_过程。(3)锡熔化过程经过_分钟,在36分钟的时间内锡所处的状态为_,912分钟内锡处于_过程,锡在36分钟内与911分钟内的不同点在于_。生活中的物态变化(1)“下雪不冷,化雪冷”( 雪后寒)是因为雪在熔化(融化)的过程中要吸热,因此周围的温度要降低(2)舞台效果、人工降雨、樟脑丸变小、冻衣服变干,这些都是升华现象(3)雨、雾、露都是液化现象;霜、雪、雾凇、冰雹(小冰晶)都是凝华现象(4)北方严冬,玻璃窗上的“冰花”是由于室内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凝华成小冰晶,附在玻璃内壁(5)冻肉出冷库时比进冷库重是因为库内的水蒸气附在肉上(6)外科手术常用一种叫氯乙烷的液体(冷冻剂),其沸点为13.1,能使皮肤局部麻痹,是因为氯乙烷汽化吸热(制冷)(7)用同样多的0和0的冰冷却食物,用冰的效果更好,因为冰除了有像水一样热传递的功能,在融化的过程中需要大量吸热。(8)为了加快雪的融化速度,撒上盐或盐水是因为盐(水)使冰雪的熔点降低(9)灯泡(灯罩)用久了会变黑,是因为灯泡使用时,灯丝放热,使钨升华成钨蒸汽,遇到温度低的灯泡壁凝华成小颗粒。 (10)冰棍“冒”出的“白气”是往下飘。 白气是空气中水遇冷凝结而成的呈雾状小水滴,之所以往下飘,一方面是由于液体要比空气来得轻,另一方面其周围的冷空气的重量也要比热空气大,因此白气一定是向下飘的。物态变化易错、易漏、易混经典题:液体沸腾的两个条件:达到沸点 继续加热 两者缺一不可例1:如图所示,当烧杯内的水加热到沸腾,试管中的水会沸腾吗? 分析:很多人会认为:试管中的水回沸腾,烧杯中的水会把热量传递给试管,从而使试管内的水沸腾,该观点是错误的。 首先,烧杯里的水沸腾后,保持沸点(温度)不变,所以试管中的水问也会达到沸点,但由于二者不存在温度差,试管中的水无法从周围继续吸热,不满足沸腾的条件,所以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例2: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如图215所示.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A.也熔化一部分B.全部熔化C.一点都没熔化D.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分析:因冰是晶体,所以冰全部熔化之前,温度保持恒定(熔点).试管中冰的温度达到熔点后,由于试管内外温度相同,试管中的冰不能吸热.所以试管中的冰不会熔化.本题的答案为选项C.经典例题:1. 图中温度计甲的示数为_,读做_;温度计乙的示数为_,读做_。2. 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在1标准大气压时,这支温度计在沸水中的示数为95。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5。当这支温度计的示数为32时,实际温度是( )A. 27 B. 30 C. 32 D. 373下列物态变化的事例中,正确的是( B )A电冰箱冷冻室内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B 夏天荫凉地方的石头比较湿润,这是液化现象C 舞台上用干冰制作“云雾”,这是汽化现象D 衣柜中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或消失,这是汽化现象4、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BA春天,冰封的湖面解冻B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D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5、将一棵绿色植物用透明的塑料袋罩起来,扎紧袋口,放在阳光下,如图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塑料袋内壁出现细小的液滴,分析此现象形成的原因是A植物在阳光下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B液滴是由植物放出的二氧化碳液化而成的C液滴是由泥土中的水蒸发后液化而成的D液滴是由植物蒸腾作用散发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6、在下列几组物态变化的过程中,是吸热的是( ) A、熔化、液化、汽化 B、液化、汽化、升华 C、升华、汽化、熔化 D、凝固、液化、凝华7、某同学在桦花江畔观察到的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吸热的物态变化是( A )A早春江面上皑皑冰雪的消融 B初夏江面上浩浩浓雾的形成C 深秋江边上晶莹冰凌的生成 D初冬江岸上美丽雾松的出现8、在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是(D)A冬天,河面上的冰层增厚 B冬天,屋顶的瓦上霜层增厚C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蒙水珠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9、在图中的四个图象中,表示萘熔化的图象是( )10、某同学在做“研究海波熔化”的实验。他用温度计测量海波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时,主要步骤有:A.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海波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B.了解海波熔化时的温度,选拔一支量程合适的温度计。C.读取温度。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仍和海波接触。D.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上述步骤合理的顺序是 BDAC (只填写序号)11、将冰、水组成的混合物放在0的房间内,经过足够长的时间,观察到的物态变化是A. 水全部结成冰B. 冰全部化为水C. 水不结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