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岚月教学论文11.doc_第1页
肖岚月教学论文11.doc_第2页
肖岚月教学论文11.doc_第3页
肖岚月教学论文11.doc_第4页
肖岚月教学论文1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民国时期贵州的粮荒问题石阡县国荣乡九年制学校:肖岚月摘 要:民国时期贵州面临严重的粮荒,城乡缺粮特别严重。其主要表现在全省粮价不断飞涨,饥荒年年。造成这时期粮荒出现的原因有地理环境、水利因素、水灾、旱灾、蝗虫灾害等自然因素和战争等社会因素。其中,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国民党发动内战是造成这时期粮荒出现的主要原因,造成了劳动力人口大量流失,耕地大量荒芜,粮食产量下降,从而加剧了这时期贵州粮荒。关键词:民国;贵州;粮荒;表现;原因; Abstract: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Guizhou faced serious famine, and the shortage of food in urban and rural is severe, which exhibited as the grain price in the whole Guizhou area rise abnormally for several years famine. The causes of famine in this period are some natural factors, such as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water conservancy, flood, drought and locust plague etc. and social factors also, for instance, war, the tangled warfare among the warlords,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and Kuomintang launching the civil war, which are the main causes of famine. So, the subsequent great loss of labor force and population, large deserted land and the decrease of grain output aggravated the famine of that period in Guizhou.Key words: the Republic of China Guizhou Famine Exhibition Causes 农业是维系传统农业经济与社会基本要素之一,粮食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经济生活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对民国时期贵州粮荒研究不仅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民国时期的贵州粮食安全状况,同时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关注“三农”问题,更好地重视粮食安全问题。粮食问题,自从人类出现就存在了,在人类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粮荒的发生是经常性的。而在民国时期的贵州由于受封建制度残余的长期束缚,加上天灾人祸广大人民的生活极端痛苦,使得这时期粮荒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对民国时期贵州粮荒问题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学术界对这时期粮荒问题的研究空缺。目前,对于民国时期贵州粮荒问题的研究,大概是由于资料的缺乏,研究起来颇感棘手。就我所接触的资料来看,有:何仁中教授贵州通史.民国卷中对贵州粮食生产徘徊不前的分析,贵州省地方委员会编撰的贵州省志.粮食志对粮食问题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贵州省志.农业志里也讲述粮食生产的基本条件、发展进程,以及粮食产安全问题变化的基本情况,贵州省志.物价志对贵州粮食消费问题作了剖析,何辑五编撰的十年来贵州经济建设对民国时期粮食问题进行了概说。他们都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民国时期贵州粮食安全问题的条件及发展进程。但对民国时期贵州粮食出现粮荒以及影响粮荒的因素研究不足或所涉及较少。因此,笔者以拙笔之力,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一方面的问题作一点粗浅的研究。一、 民国时期贵州粮荒的表现:贵州在历史上属缺粮之地,民国时期同样是缺粮省份。民国时期,由于封建制度残余的长期束缚,贵州经济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封闭状态,农业生产水平很低,粮食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每逢青黄不接或寒冬腊月,全省各地粮价飞涨,“饥民遍野,饿殍载途”,自杀、路毙天天都有,形成一幅悲惨纷乱的图画。军阀统治时期,贵州饥荒不断,人口死亡率偏高,据估计,成人约有30,儿童约为240,较当时世界先进国家的成人不过15,儿童不过90为高。1(P302)自1914年至1921年贵州大部分地区出现饥荒,物价飞涨。1917年6月,镇远等三十县米价成倍增长,“哀民嗷嗷, 饥民自入春以后,皆掘草根剥树皮以为食。” 2(P5)1919年威宁县包谷每元一升,人民流离满迫。兴仁粮价也上涨。“每米一斗,售银一元。” 3(P13) 1922年,贵州发生粮荒,米价上涨十倍,饿死者有五六万之多,灾民多至三四百万人,“全省人民饿死者在五六十万以上。” 4(P269) 逃荒外出者达一百多万人。1926年,荔波出现大饥荒,全县稻谷平均收入不及二成,正、二月间,米价每斗已涨到广洋一百四五十毫(平时卖六毫,最贵十毫)。加以附近邻县亦同受灾,“无米可买,因之,草根、树叶、树皮等,凡能入口者掘剥殆尽,甚至有以白泥杂糠秕果腹者”。5(P95) 1931年又遇旱灾,玉屏县人民无以为食,初以蕨根、树皮度日,继以观音土充饥,无粮应市。“天降旱灾,收获仅达一、二成,无粮应市、偶有售米,斗米售铜元二十八文,县境内哀鸿遍野,出妻易子,惨不忍睹,玉屏人民遭此大劫,顿形萧条。” 6(P73) 致使“饥馑数十年之罕见,死之枕籍者,不可胜计”。民国20年(1931年)至24年(1935年),贵州全省缺粮人口149、88万人,占实际人口的28%,缺米564、05万担,麦126、69万担,玉米88、26万担,共缺779万担。7(P25) 使得这时期的人民处于饥荒状态。进入抗战时期,人民生活更是困苦不堪,受饥饿者屡见不鲜。民国27年(1938年),全省产米2404、51万石,消费2646、56万石,缺242、05万石。7(P25) 1944年,威宁县水灾极为严重。燕、麦、包谷、等全部霉烂,穷苦乡民以野菜充饥。1945年黔东地区也因收成不好,民食不敷,使得人民处于受饥饿的状态。又因当时农村经济凋敝,生产方式落后,交通不便,加之抗战关系,市场日用品飞涨,农民虽然勤劳终岁但仍然“衣不足以御寒,食不足以充饥,其痛苦之状,实属堪怜”。1(P25)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发动了内战,使广大人民对和平的希望化为泡影,中国人民重新置于战乱中,交通闭塞的贵州人民更是困苦不堪,于是,大饥荒的历史悲剧年复一年地在贵州大地上重演。1947年,安顺地区发生特大旱灾,所种禾苗日渐枯槁,致使粮食颗粒无收,农民饿殍载途,饥民食猪糠、草根、树叶甚至食死尸屡见不鲜。8(P6)又据调查1947年,贵州粮食作物产量与1947年相比,均低于其收入,再加上当时人口有所增长,使得贵州人均产量占有量比战时更低,人民缺粮者甚多,到了1949年贵州粮食总产量仅为296、55万吨,农业总产值仅为9、59亿元,按农业人口平均只有73、83元,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只有48、3元,其相差25、53元。4(P242)由以上看来,民国时期贵州粮荒年年不断,粮食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人民年年月月在饥饿、死亡线上挣扎。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时期的贵州人民处于饥饿状态呢?下面对其粮荒的原因进行分析。二、影响民国时期贵州粮荒的主要因素影响民国时期贵州粮荒的因素是非常复杂的,大致说来,可以分为自然的和社会的,归纳起来也就是农业生产能力及社会因素的影响,下面分别对此进行论述。、地理环境的影响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四季分明,冬暖夏凉,大部分地区降雨量在850-1600毫米之间,由于气候环境优越,省内的农作物均能栽培。但是,贵州的自然条件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由于贵州是喀斯特地貌、全省的石灰岩地区占总面积的70左右。耕地后备资源缺乏,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另外,由于地势较高,气温稳定性差,降雨时空分布不平衡,河流水位低,灌溉比较困难,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旱、涝风、雹和低温、绵雨等灾害,对农作物特别是粮食作物危害较大。、水利因素的影响民国时期,贵州的农业生产受到战乱和自然灾害的严重破坏,社会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大力兴修农田水利。但在军阀统治时期,由于军阀混战、农村经济凋敝、同时贵州在这时期成为川、滇、黔派系军阀争夺战场,水利事业建设在这时期处于停滞状态,从而导致了这时期水旱灾害的频繁,导致粮荒的发生。随着抗战的爆发,贵州农田水利建设被粗暴打断,大规模水利建设被迫停止,农田水利设施又受到严重破坏,导致随后几年间贵州水旱灾害频繁,给粮食生产带来了严重危害。解放战争时期,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使得贵州大部分人民都去躲避战乱,无心从事水利事业建设。再加上这时期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薄弱的农田水利设施难以阻挡自然灾害的破坏,使得这时期的粮食产量下降,从而使得这时期的农民苦不堪言。、自然灾害的影响粮食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有着直接而广泛的影响。民国时期贵州自然灾害主要有水灾、旱灾、风灾、冰雹、霜冻、蝗虫等。同时,民国时期发生自然灾害的频率比较高。各种自然灾害带来的后果往往是严重的,饥年多有发生。下面将着重以水灾、旱灾和蝗虫为例,详细论述自然灾害是造成民国时期贵州粮荒的主要原因之一。、水旱灾害准确地讲,水灾可分为洪水灾害和渍涝灾害两种类型。故亦可称之为“洪涝灾害”。洪水危害人类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凶猛突然。渍涝危害则以农作物为尤,相对缓和。水灾作为“第一农业灾害”,其主要影响是“害稼”。即水灾直接破坏农作物,特别是粮食作物的生长发育,导致粮食减产或绝收,从而引起粮食供应紧张,粮价上涨,饥荒不断。据记载:1912年施秉县在本年阴历五月初间天降滂沱,一连数日,溪间平田概被冲塌,数千石地面,全无收获。9(P4)1917年遵义该县值收获之际,无日不雨,因而已熟之合在田间生茅者甚伙,或已收在屋不克晒干,而霉烂者亦往往而有。10(P4)1921年4月,开阳县山洪暴发,水由城北女墙溢出,淹毙数人,漂流房屋甚伙。小春复无收,米价陡起,每斗至洋三元以上。11(P345)1925年,平坝,夏旱,五月二十七日方雨,斗米洋六元余,人民掘食蕨根,野百合等皆尽,饿死者较庚子年尤伙。12(P21)1947年印江“自夏末秋初以来,月余不雨,天气特别炎热,致农田多以龟裂,稻谷杂粮率多枯萎,旱灾已经呈普遍现象。” 13(P32)这时期灾害发生频繁的次数主要有以下几个地区:遵义地区在这期间共发生水旱灾害152次、铜仁地区共135次、安顺地区共55次、黔南州共116次14(P28-97)。并且,这几个地区又是贵州的产粮区,这就直接影响了民国时期的粮食生产,从而使得人们处于饥荒的惨况。2、蝗虫灾害蝗灾亦是破坏粮食生产、造成粮荒的重要因素,而且蝗灾的发生与旱灾有很高的相关程度。大的蝗灾往往出现在干旱之后。据记载:1917年石阡近日天气寒暑不时,发生一种青虫,形与蚕同,吸食苗穗,为害颇烈,西乡尤甚。15(P3)1920年开阳“夏秋间,稻将吐穗之际,晴雨不时,禾生青虫,食穗卷稻叶蛰其中,以一、四区为甚,全县秋收,概计不过三成。11(P57)1944年8月黄平县属近月以来,晴雨失宜,马场、四屏、黄口等八乡镇境内,发现稻抱虫,灾情甚广。16(P3538)蝗虫善于飞行,喜食作物茎叶,导致粮食作物歉收。总之,自然灾害的发生,特别是民国时期贵州水灾、旱灾、蝗灾的频发,直接影响着民国时期贵州粮食生产,饥年的发生大都是由自然灾害所引起的。战争和动乱的影响如果说农业自然灾害是影响民国时期贵州粮荒的主要自然因素的话,那么战争则是影响民国时期贵州粮荒的主要社会因素。 战争造成严重的人地矛盾、破坏了粮食的生产引起了供需不平衡,致使民国时期出现严重的粮荒状况。 战争对民国时期粮食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减损农业劳动力,从而导致这时期出现严重的人地矛盾;二是破坏了农业生产环境:但二者对粮荒的影响最终集中在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上。劳动力是粮食生产的必须要素,战争中大量人口的损失,必然会影响到粮食生产。在军阀统治时期,由于这时期军阀混战、战乱频繁、饥荒不断、人口死亡率较高,导致这时期人口增长缓慢,从而使得这时期的荒地大量增加,耕地面积反而减少。据统计全省可耕荒地在1914年为736、8万亩,1929年时增至1330、5万亩。到1933年增加到1700万亩4 (P269)。所以,劳动力的损失严重影响了粮食生产。从而导致了这时期粮食资源严重匮乏,出现了粮荒的境况。在抗战时期:由于受战乱的影响,其它各省人口大量内迁,导致这时期贵州人口剧增,但大部分劳动者都被派去征兵。例如:这时期当局在贵州征兵70余万人,征工(修建公路、铁路和机场)93万余人次,4290余万工日1(P374)。然而留下来的只是老弱病残的人。这些人根本无法从事劳动生产,从而使得大量耕地荒芜,处于粮荒的境况。解放战争时期,人口略有增加,但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战火蔓延全国。处处“鱼烂乌三散、人烟断绝、荆棘蔽野”的状态,使得这时期经济凋敝。农民为了躲避战乱,无心从事农业生产。据记载:国民党发动内战时,“无论独子、双丁一齐抓,抓不着儿子,老子也要抓住抵押。有钱的人钱当兵,无钱的人人当兵”。1(P387)青壮年农民为避抓兵,纷纷逃入深山老林藏匿,田间农活主要靠妇孺承担,致使耕作失时、农田荒芜。并且,这时期由于国民政府为统一财政、增加收入,还实行了苛重的田赋和兵役、力役,不但给农民带来了沉重负担,而且使农村劳动力严重匮乏,从而使得这时期贵州的粮荒雪上加霜。战争还造成了农业生产环境的破坏。战争期间,统治者忙于战事而无心集中精力发展农业,青壮年人又常常被征调入伍,无法从事农业生产;而且严重的战争还常常造成农业生态的巨大破坏和农民财力的重大损失,最终导致农民日益贫弱,农业生产萎缩。在这样的背景下,粮食供应必然紧张。整个民国时期,战乱频仍、耕稼荒废,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社会粮食资源严重匮乏。特别是在国民党发动内战时期,战火蔓延全国,对农业生产的破坏就无庸置疑了。总之,影响民国时期粮荒的因素主要是自然灾害和社会动乱,归结到一点就是民国时期的粮食生产能力,尤其是这时期的粮食生产状况。某一时期的粮食生产丰富与否是由这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自然条件以及社会状况共同决定的。综上所述,民国时期贵州粮食问题随着政权的变更和战争的影响,有涨有落。在抗战前期,由于贵州政局的动乱,贵州经济处于停滞和缓慢发展的状况。再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使得广大人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长期处在饥寒交迫的困境中,倘遇灾害更是“米珠薪桂,哀鸿遍野”。抗战时期,社会经济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但农村的生产关系并未触动,大部分的收获均被地主掠夺,“维持生活,尚感不易,焉有余资,以从事开发。”,这时期由于受战争的影响,随着其它各省的人口大量内迁,导致贵州人口剧增,粮食缺乏,处于粮荒的境况。解放战争时期,贵州经济迅速滑坡,陷入衰败和崩溃之中。除了地主富农的剥削,苛捐杂税的压榨,还有自然灾害的肆虐,再加上国民党挑起内战,到处抓丁要粮要税,农民无心也无力从事农业生产,从而导致这时期同样处于粮荒状况。因此,由于民国时期特殊的政治经济环境,虽然贵州偏安一隅,不过在烽火连年的战争年代,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都受到全国局势的影响,粮食问题尤其明显,是社会变迁的一个见证。正如陈春生所说“粮食市场的运作与米价的变动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受到各种社会因素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