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与《一剪梅》对比阅读.doc_第1页
《虞美人》与《一剪梅》对比阅读.doc_第2页
《虞美人》与《一剪梅》对比阅读.doc_第3页
《虞美人》与《一剪梅》对比阅读.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案设计一、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 小学 2,学科:语文3,课时:14,学生课前预习了解:了解作者生平、作词背景、排除生字5,教师课前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主要插入相关的情景图片、视频、mp3背景音乐,给学生一种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以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感性认识。并在课前将学生分为9个学习小组,以方便学生合作探究。二、教学课题虞美人与一剪梅对比阅读(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设计三维目标知识目标:知人论世,缘景明情,感受作者内心深处难以排遣的愁情。能力目标:对比阅读,探究艺术手法的精妙,提高审美情趣。情感目标:激情投入,合作探究,赏析古典诗词的美。三、教材分析本本节课所学两首词虞美人与一剪梅选自选修教材中国古典诗歌散文欣赏。高二学生在学此篇之前已具备了一定的鉴赏诗歌的能力,掌握了一些诗歌鉴赏的方法。虞美人是南唐后主李煜生命中最后的一篇作品,被称为他的“绝命词”,也是一首千古流传的名篇。本词将他的那种亡国之痛表达得淋漓尽致。一剪梅是李清照写于南渡以后,这是一首表达愁情的词。这节课旨在通过对这两首词的学习来分析诗词上的一些写作技巧,从而达到鉴赏诗歌的目的。 四、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教学(图片学生更直观、更充分的美感享受)、 诵读法、对比阅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人论世,感受作者内心深处难以排遣的愁情。教学难点:探究愁的艺术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公元976年春天,金陵城下大兵压境,炮声隆隆、杀声震天。宋军的铁蹄踏破了美丽的南唐国都。南唐后主脱去了身上那件穿了15年之久的金光闪闪的龙袍,带领南唐官员于崇元殿受降。同年农历10月21日,赵光义继位,世为宋太宗。沦为阶下囚的亡国之君更为悲苦的日子在新皇帝继位后才真正开始。公元978年,李煜41岁生日那天,他远眺永无法再见千里河山,回想九五之尊的荣耀,念及锦衣玉食的生活,目睹一轮明月,吟唱了一曲悲苦绝望之词。播放【百度视频】/programs/view/rCKZHuw13bk/?fr=rec1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绝命之作虞美人。【板书】虞美人-李煜(二)、整体诵读、感受音韵美。黎巴嫩作家纪伯伦说“诗歌不是一种意境的表白,是由一个伤口或者一个笑口流淌出的歌曲。”古典诗词是可乐可唱的,特别适合朗诵。我们有感情的来朗读这首词。【学生活动】 一男生诵读 、师生评价【教师活动】指导朗读提示:入情入境的读,一定要把握整体的感情和局部的重音。 注意:要读出幽怨、悲伤、无奈、悔恨的味道。 注意声调的起伏变化、高低强弱,节奏的快慢 读准能体现词人内心痛苦的关键词语。 【教师活动】(播放配乐范读)/u46/v_NjYzMTQxNzg.html【学生活动】生配乐齐读。/m?word=mp3,%D3%E6%D6%DB%B3%AA%CD%ED&cat=0&gate=1&ct=134217728&tn=baidumt,%D3%E6%D6%DB%B3%AA%CD%ED+&si=%D3%E6%D6%DB%B3%AA%CD%ED;%B9%C5%F3%DD;0;0&lm=-1&mtid=6&d=9&size=5242880&attr=0,0&titlekey=545218386,2788624879&mtype=(三)、导入一剪梅、明确感情基调。光阴荏苒,在李煜被鸩杀后大约四十年,在山东青州一个秋风萧瑟的时节,新婚不久的赵明诚收到友人书信,约他到泰山访古。丈夫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于是在一幅锦帕之上写下了为丈夫送别的词。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聆听李清照的闺怨之词一剪梅。【板书】一剪梅-李清照【学生活动】女同学酝酿感情来朗读这首词、师生评价。【教师活动】播放配乐范读/v/b/72614203-1881382260.html【学生活动】接下来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词,并体会两首词作传达的情感。师问:看来大家都带着自己的感情在读。这两首词有一个共同的情感是什么?愁师:同是写愁,但是它们愁的内容不同,表达的愁情也不同。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一个愁字,别样愁情。”(【板书】“一个愁字,别样愁情。”)那么,这别样的愁情到底是什么呢?下面我们来走近词人的内心世界,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到词中去寻“愁”。(四)、合作探究、词中寻“愁”【多媒体显示探究题】、结合具体词句分析,两首词作是如何来言愁的,运用了哪些手法?、两首词作感情内涵有何不同?【学生活动】合作探究(5分钟)注意探究的内容、要求、目标请大家积极参与、展现自我。最后,我们要评出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全体起立,开始讨论。(生讨论)【学生活动】展示我的课堂我做主!( 5分钟)题目探究1探究2展示1组、2组、4组、6组、8组、9组、3组、5组、7组地点后黑板前黑板要求:书写认真、迅速,答案简洁、规范。 非展示的同学:1、继续讨论,准备补充、质疑。2、背诵这两首词。【学生活动】各小组组长结合诗句具体讲评分析,其他同学补充、质疑。教师小结:这两首词的异同。(1)从表现手法来看:相同点:借景抒情、以乐衬哀、虚实结合、直抒胸臆、化抽象为具象。不同点:虞美人用比喻,在对比中言情;一剪梅用了描摹,在描写中融情。(2)从两首词作的感情内涵来说:虞美人要表达的是一种哀愁,一种亡国思乡之痛,我们概括为“国愁”。 一剪梅抒发的是一种离别相思而不得见的闲愁,是一种离别相思之苦,与国愁相对,我们概括为“家愁”。 【板书】相比较而言二者的愁都是那种无穷无尽、挥之不去的,具有“绵长”的特点;可是从愁的程度来说,前者浓重,后者轻淡;从愁的形态来说,前者是汹涌澎湃的;后者是“才下却上”的一种萦回柔婉之态。真是“一个愁字,别样愁情”【学生活动】深情朗读,总结思路1、师:通过理性分析,我们了解了这两种愁情。我们再来读一读进一步体会这种愁。(女生接着男生读)2、总结思路:大家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了那种诗歌特有的音韵美,那种赋予其中的深深地愁情。从今天我们鉴赏这两首诗词的过程,谁来总结一下鉴赏诗词的思路?(生发言、师小结)小结思路:定基调-析手法-品感情 【板书】(五)、拓展延伸 词外觅“愁” (5分钟)师:历代写愁的诗句还很多,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并说明你的推荐理由。【学生活动】小组讨论,一人执笔,小组长发言,师生共同点评。(六)、课外写愁:仿一剪梅填一首词描写你所经历的一段愁。(七)、小结:今天我们用对比阅读的方法分析了两首词作,在诵读中体会了诗词的音韵美;通过合作探究,体味了“一个愁字的别样愁情”。我们要感谢宋词,感谢我们伟大的词人,也感谢在座的同学们!这节课大家表现都很积极,优秀小组有: 优秀个人有: 进步的有 。最后,请大家合上课本,静静地让你的心灵去旅行,在优美的歌声中结束这堂课!【百度音乐盒】(播放音乐mp3几多愁、月满西楼经剪辑)/m?word=mp3,%D3%DD%C3%C0%C8%CB%C0%EE%EC%CF&cat=0&gate=1&ct=134217728&tn=baidumt,%BC%B8%B6%E0%B3%EE+&si=%BC%B8%B6%E0%B3%EE;%B5%CB%C0%F6%BE%FD;34595;34595&lm=-1&mtid=28&d=1&size=1677721&attr=0,0&titlekey=596137479,42216017&mtype=2/m?word=mp3,%D4%C2%C2%FA%CE%F7%C2%A5+%B0%B2%F6%A9&cat=0&gate=1&ct=134217728&tn=baidumt,%D4%C2%C2%FA%CE%F7%C2%A5+&si=%D4%C2%C2%FA%CE%F7%C2%A5;%B0%B2%F6%A9;69390;69390&lm=-1&mtid=5&d=9&size=2097152&attr=0,0&titlekey=470939326,1839515373&mtype=2附板书设计: 虞美人与一剪梅对比阅读虞美人哀愁 亡国思乡之痛 国愁 愁 “一个愁字,别样愁情”一剪梅闲愁 离别相思之苦 家愁 诗歌鉴赏思路 定基调-析手法-品感情五、教学反思这是一节公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