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合理选择饮食_第1页
第一节 合理选择饮食_第2页
第一节 合理选择饮食_第3页
第一节 合理选择饮食_第4页
第一节 合理选择饮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标导航 1 了解合理摄入营养物质的重要性 2 认识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 知道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 性质和作用 一 认识水在人体中的作用1 水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水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一种物质 约占人体体重的 每人每天需补充2 5 4L水 因此 没有就没有生命 三分之二 水 2 水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 1 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 许多营养物质 如 等要溶于水才被吸收 2 强大的运输作用 糖 盐 氧气 营养物质 代谢废物 有毒物质 3 重要的反应物 许多营养物质 如淀粉只有后才能被人体吸收 4 调节体温 天热或发烧时 人体通过排汗来 带走热量 冬天 水为人体热量 水解 降低体温 储存 议一议 1 辨析 自来水 纯净水 矿泉水 答案 1 自来水 如果消毒充分 口感好 在输送过程中无二次污染 则可直接饮用 2 纯净水 不含或尽量少含任何杂质的水 3 矿泉水 含有一定量的矿物质或碳酸气体的地下水 当其未受污染 符合生活用水卫生标准时 可作为饮用矿泉水 饮用矿泉水中含有一定量有益人体健康的无机盐 微量元素或二氧化碳等 2 为什么饮用水不是越纯净越好 答案通常所谓的纯净水 是经过多步加工处理得到的几乎不含杂质的水 在有些人看来 去除了水中的无机盐 悬浮物 如细菌和其他致病微生物 等 对人体是有利的 但是由于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 有较强的溶解能力 长期饮用纯净水可能将体内的一些必需元素溶解排出而造成营养成分丢失 还可能破坏人体细胞内的平衡 导致新陈代谢紊乱 另外 纯净水不能提供人体所必需的一些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长期饮用可能危害人体健康 二 食物的酸碱性1 食物酸碱性的含义食物的酸碱性是指食物的和 即食物在人体内代谢的最终产物的性质 2 食物的分类 1 碱性食物 某些蔬菜 水果多含钠 钾 钙 镁等盐类 在人体内代谢后生成物质 使体液呈性 如菠菜 黄瓜 胡萝卜等 成酸性 成碱性 碱性 弱碱 2 酸性食物 肉类 鸡蛋 牛奶等富含的食物在体内经消化 吸收后转化成物质 使体液呈弱酸性 蛋白质 酸性 3 食物的酸性和碱性的生理意义 1 调控体液的酸碱性 例如 人体血液的pH一般保持在 超出这个范围 就会出现 酸中毒 或 碱中毒 所以需要通过选择食物来加以控制 以弥补人体的自动缓冲系统的调控能力的不足 7 35 7 45 2 人体细胞内存在酸碱平衡 这些平衡通过选择食物或食物来控制 酸性 碱性 议一议 1 食物的酸碱性是否是食物本身 或与水作用 能电离出来H 或OH 是否味觉上有酸味的物质就是酸性食物 答案 1 食物的酸碱性并不是指食物本身能够电离出或者与水作用产生氢离子或者氢氧根离子 而是依据食物在体内代谢后的产物的酸碱性来定义酸性食物或碱性食物 并非在味觉上具有酸味的食物 就是酸性食物 如水果中的柠檬酸在体内可被彻底氧化 生成CO2和H2O排出体外 最后剩下碱性的钾盐 因此这类具有酸味的食物是碱性食物 2 蛋白质在体内经过消化吸收后 其中C N P S元素最终氧化成什么 答案碳 碳酸氮 尿酸硫 硫酸磷 磷酸 三 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1 着色剂 使食品色泽更诱人 1 作用 着色剂是为了美化食品外观 使食品色泽更诱人 2 分类 3 常见的食用着色剂 柠檬黄 苋菜红 天然 人造 胡萝卜素 胭脂红 4 危害 超量使用着色剂对人体健康是有害的 因此 国家对食用色素和都有严格的规定 种类 用量 2 调味剂 使食品口味更鲜美 1 作用 补充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失去的味道 增强食品原有的味道或添加一些额外的味道 2 常见的调味剂 种类 食醋 味精 a 成分 结构简式为b 性质 白色晶体 易溶于水 较高温度下长时间加热产生有毒物质 c 使用方法 不宜长时间加热 3 危害 摄入过多的调味剂对人体 如长期进食过多的食盐 会引起 使人体肾脏受损 有些人对味精过敏 味精可导致口渴 胸痛和呕吐等 谷氨酸钠 有害 血压升高 3 防腐剂 使食品保质更长久 1 作用 能防止由微生物引起的腐败变质 以延长食品保存的时间 2 常见的防腐剂 现在常见的防腐剂主要有 硝酸盐 二氧化硫等 苯甲酸钠 亚硝酸钠 3 亚硝酸钠 亚硝酸钠的化学式为 它不但是防腐剂 而且还有作用 亚硝酸钠与肉类的蛋白质反应 生成一种致癌化合物是 4 危害 过量的防腐剂能危害人体健康 因此 国家对防腐剂的使用和用量有严格的要求 NaNO2 抗氧化 亚硝酸胺 4 营养强化剂 使食品更富有营养 1 作用 食品中加入营养强化剂是为了补充食品中缺乏的和 2 种类 食盐中加 酱油中加 粮食制品中加 食品中加或钙 硒 锗等 营养成分 微量元素 碘 铁 赖氨酸 维生素 议一议 1 食品添加剂的作用有哪些 答案 1 控制食品的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微生物变化 以减少因食品变质而引起的损耗 降低微生物的危害 保证食品的质量 2 延长食品的有效保存期 3 便于食品加工 有利于加工工艺 4 改善食品的色 香 味和营养价值 2 为什么不可长期或过量食用腌制的肉类 答案因为腌制的肉类中加入了防腐剂 亚硝酸钠 亚硝酸钠会与肉类的蛋白质反应生成具有致癌作用的亚硝酸胺 所以不可长期或过量食用 3 有一种说法 含食品添加剂的食品都不是 绿色食品 对吗 什么是 绿色食品 答案不对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 绿色食品 不相违背 食品添加剂按来源可分为天然提取和人工化学合成品 只要在合理的限量范围内使用 就不会对人体构成伤害 绿色食品 是指无公害的食品 要求生产食品的环境好 食品的生产过程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产品经过专门检测 包装 储存 运输等过程也要严格按照有关标准进行 4 正误判断 正确划 错误的划 1 使用食品添加剂与提倡 绿色食品 相违背 2 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尽量少食用 以防中毒 3 天然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无害 故不限量 4 食品添加剂在合理限量范围内不影响人体健康 5 只有不法商贩才使用食品添加剂 6 三聚氰胺能提高牛奶中的含氮量 是一种营养强化剂 7 苏丹红 系列是良好的着色剂 但不能用于食品 1 食物的酸 碱性 例1 双选 关于食物的酸碱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食物溶于水后的溶液中pH 7 则为酸性食物B 由碳 氮 硫 磷等元素组成的蛋白质是酸性食物C 蔬菜 水果是碱性食物D 柠檬是酸性食物 答案BC解析食物的酸碱性是指食物的成酸性或成碱性 是按食物在体内代谢最终产物的性质来分类的 不是按溶液的酸碱性来划分的 蛋白质是酸性食物 因为组成蛋白质的元素C N S P 在体内经过消化 吸收后 最后氧化成酸 碳 碳酸 硫 硫酸 磷 磷酸 氮 尿酸 蔬菜 水果多含钾 钠 钙 镁等盐类 在人体内代谢后生成碱性物质 使体液呈弱碱性 水果中的柠檬酸及钾盐 在体内被彻底氧化 柠檬酸最后生成CO2和H2O排出 剩下成碱性的钾盐 因此柠檬是碱性食物 易错提醒 1 食物的酸碱性并非指食物本身能够电离出 或者与水作用产生 氢离子或者氢氧根离子 2 并非在味觉上具有酸味的食物 就是酸性食物 变式训练1人体的血液的pH保持在7 35 7 45的范围内 由于国人的饮食爱好与习惯导致摄入蔬菜与水果偏少 一般尿液显酸性 这样可能会破坏血液pH平衡 故选择食物来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很重要 下列对食物酸碱性的判断正确的是 A 糖类中的大米 面包等是碱性食物B 脂类中的奶油是酸性食物C 蛋白质类的肉 蛋是碱性食物D 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 蔬菜等是酸性食物答案B 解析食物的酸碱性不是凭口味 也不是凭这些食物的溶液的酸碱性来判断 而是根据其氧化分解后的产物的酸碱性来判断 酸性食物氧化分解大体上有碳元素形成的碳酸 硫元素形成的硫酸 磷元素形成的磷酸 氮元素形成的尿酸 碱性食物氧化分解后剩余K Na Ca Mg等元素的盐类 显碱性 故可以说食物的酸碱性与食物中富含的元素的种类有关 糖类 脂肪 蛋白质中富含C H O S N等非金属元素 属于酸性食物 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与蔬菜中还含有丰富的金属元素 属碱性食物 2 生活中的食品添加剂 例2 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对改善食品品质 增强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 但使用不当会对人造成一定的危害 就食品添加剂的认识和使用回答下列问题 1 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目的是 防止食品腐败变质 延长保存期限 改善食品色 香 味 增强人的食欲 改善食品状态 使食品更加可口 增添微量元素 改善食品的营养价值 降低食品成本 减轻人们的经济负担 预防和医治疾病 促进人体健康 2 关于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正确的是 三聚氰胺能提高牛奶中的含氮量 是一种营养于强化剂 苏丹红 系列是良好的着色剂 但不能用于食品 3 简述如何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 答案 1 2 3 严格按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使用 包括使用的品种 剂量等 解析 1 使用食品添加剂主要目的有三个方面 一是改善食品的感官和状态 更加适合人的口味 二是补充部分营养成分 增加营养价值 三是防止食物变质 延长保质期 使用添加剂 并不一定能降低成本 食品添加剂不是保健食品 不是用来防病治病的 2 食品添加剂分为天然提取物和人工化学合成品 作用和效果是相同的 都只能合理使用 不能过量使用 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类有利 但一些已经证明对人体有害的化学品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如三聚氰胺 苏丹红等 3 食品添加剂应严格按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使用 归纳总结食品添加剂的种类 变式训练2为了科学饮食 了解一些与食品相关的化学知识是必要的 1 油炸虾条 薯片等容易挤碎的食品 不宜选用真空袋装 而应采用充气袋装 下列气体中不应该充入的是 A 氮气B 二氧化碳C 空气D 氧气 2 为使以面粉为原料的面包松软可口 通常用碳酸氢钠作发泡剂 因为它 热稳定性差 增加甜味 产生二氧化碳 提供钠离子A B C D 3 能直接鉴别氯化钠和葡萄糖两种未知浓度溶液的方法是 A 观察颜色B 测量比值C 加热灼烧D 分别闻味 4 苯甲酸钠是常用的食品防腐剂 其结构简式如下 以下对苯甲酸钠描述错误的是 A 属于盐类B 能溶于水C 属于烃类D 不易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