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理论培训课件_第1页
心肺复苏理论培训课件_第2页
心肺复苏理论培训课件_第3页
心肺复苏理论培训课件_第4页
心肺复苏理论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基本概念 一 心肺复苏 CPR 指针对心搏骤停的病人采取的一系列的急救措施 使其恢复自主心搏 呼吸和意识 以达到挽救生命的目的 2 现场心肺复苏的程序与操作 心肺复苏的程序与徒手操作心肺复苏 cardiopulmonaeyresuscitation CPR 的徒手操作 亦称基本生命支持 basiclifesupport BLS 是针对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心搏骤停 在4 6分钟内所必须采取的急救措施之一 结合除颤器与复苏药物的应用等等方法 力争使患者心搏 呼吸及意识尽快恢复 3 图1 成人生存链 4 CPR流程 检查患者反应急救者确认现场安全后应立即检查患者有无反应 轻拍患者肩部问 你怎么啦 若有反应但需要医疗帮助 迅速拨打120 并观察患者反应的变化 若无反应则启动EMS 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系统 患者无反应 一名急救者 应立即启动EMS 在启动EMS前应先行5个循环 大约2min 的CPR 2名或更多急救者 目击者应立即让另一个急救者呼叫EMS并取AED 自己立即开始CPR 5 CPR流程 呼救 检查反应 8 仰头抬颏法 CPR流程 开放气道 非医专业 头偏向一侧手指或吸引清除口腔内异物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不推荐使用托颌法1 学习 实施困难2 通常不是开放气道有效的方法3 易引起脊椎错位 9 AIRWAY开放气道 10 CPR流程 检查呼吸气道开放后可通过耳听呼吸声面感 热 气流目视胸廓起伏判断有无呼吸 10s完成 若无立即给予2次人工呼吸非专业不愿或不能给 应立即行胸外按压 11 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12 CPR流程 给予人工呼吸 Box4和5A 给予2次人工呼吸 每次吹气的时间应长于1s 潮气量要足以产生明显的胸廓起伏 推荐方式1 口对口呼吸2 球囊面罩通气3 建立人工气道通气CPR时人工通气的目标 维持充分氧合 但人工通气的最佳潮气量 呼吸频率和吸氧浓度还不清楚 同时可给氧或不给氧气 Class a 13 CPR流程 本指南对SCA时实施人工呼吸的推荐每次人工吹气时间应超过1秒钟 Class a 潮气量要足以产生明显的胸廓起伏 Class a 人工呼吸时不可太快或太过用力 双人CPR时若已建立人工气道 通气频率应为8 10次 分 不必考虑通气和胸外按压之间的同步 协调 实施通气时不应停止胸外按压 Class b 14 CPR流程 有关潮气量一般500 600ml 6 7ml kg 就可维持CPR时有效的通气和氧供 Class a 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400ml就可满足需要 对于无人工气道者则需要更大的潮气量 推荐500 600ml 才能产生明显的胸廓起伏 Class a 有无人工气道 每次吹气时间都应大于1s 吹气不可太快或太过用力 潮气量不应过大 只要能见到胸廓起伏即可 Class a 15 CPR流程 口对口人工呼吸要点 开放患者气道 捏住鼻子 施救者口与患者口紧密结合 施救者吹气1次 然后均匀吸气 再吹气1次 如此反复 每次吹气时间应在1s以上 Class b 在2次吹气之间施救者应均匀吸气而不必深吸气 以免出现眩晕或头重脚轻等不适 若吹气有阻力或出现通气困难 可能是气道开放不当所致 应重新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 然后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16 CPR流程 口对口人工呼吸 17 CPR流程 球囊面罩通气要点 单人应用时 要求施救者能同时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 将面罩紧扣并固定于患者鼻面部 并挤压球囊 双人实施时较单人效果更好 此时一名急救者负责开放气道 并将面罩紧扣于患者鼻面部 另一名急救者负责挤压球囊 并观察患者胸廓起伏 无论单 双人行球囊面罩通气 均要求每次挤压确保患者有明显的胸廓起伏 应选用容量为1 2升的成人球囊 以输送充足的潮气量 18 给气示意图 19 CPR流程 球囊面罩通气要点 若气道开放且无漏气 挤压1L的成人球囊1 2 2 3量或2L的成人球囊1 3量即可获得满意的潮气量 在无人工气道之前 施救者应按压胸部30次 然后挤压球囊2次 如此循环 按压球囊时间应长于1s Class a 若有可能 应将氧气接于球囊面罩进行辅助氧疗 要求氧浓度 40 氧流量 10 12L 分 最好是100 的纯氧 20 CPR流程 人工气道通气要点 一名急救者持续胸外按压 频率至少100次 分 另一名急救者给予目前推荐的呼吸频率8 10次 分的人工呼吸 2名或多名急救者在场则每2min按压轮换1次 以免出现疲劳 使按压的频率和幅度下降 影响按压效果 21 CPR流程 检查脉搏 仅针对医务人员 Box5 对于非专业急救者不要求检查脉搏 若发现无反应的患者没有自主呼吸就应按SCA处理 医务人员检查时间应不超过10s Class a 若10s内仍不能确定有无脉搏 立即行胸外按压 检查脉搏 22 CPR流程 胸外按压 Box6 专家共识 1 有效的胸外按压可产生60 80mmHg的收缩期动脉峰压 2 胸外按压可提高除颤成功率 3 CPR时为保证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 必须实施有效的胸外按压 Class a 4 有效的胸外按压必须快速 有力 5 尽量避免胸外按压的中断 6 需要进一步研究按压 通气的最佳比率和协同方法 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改善神经系统的预后 23 CPR流程 按压技术将患者仰卧平置于坚硬物体表面 eg 木板或地板 急救者跪在患者胸部的一侧 急救者应将一手掌的根部放在患者两乳头中间的胸骨下段 另一手掌的根部置于前一手掌之上 使两手平行重叠进行按压 Class a 胸外按压应使胸骨下陷至少5cm 每次按压后应使胸廓完全恢复 手掌不离开胸壁 Class b 按压与放松时间各占50 Class b 24 CPR流程 按压姿势 25 按压部位 胸骨下半段 即胸部正中 两乳头之间 按压深度 约至少5cm 按压与放松的时间相等 ClassIIb 频率 大约为每分钟超过100次 ClassIIa 26 两乳头联线的中点 用掌根重叠放在另一手背上使手指脱离胸壁 可采用两手指交叉抬起法 抢救者双臂应绷直 双肩在病人胸骨上方正中 垂直向下按压 按压力量应足以使胸骨下沉至少5cm 压下后即放开 但双手不应离开离开胸壁 使胸骨自行弹回原位 如此反复操作 频率为至少100次 分钟 27 CPR流程 按压频率 目前推荐至少100次 分 Class a 强调指按压的速度 并非每分钟实际按压的次数 按压通气比 1 对于未建立人工气道的成人 无论单 双人CPR推荐按压 通气为30 2 Class a 2 对于婴儿和儿童 单人CPR时30 2 双人CPR时应采用15 2的比率 Class b 3 对于已建立人工气道患者 双人复苏时 不强调此比率 此时一名急救者应以至少100次 分的频率持续胸外按压 另一名急救者给予8 10次 分的人工呼吸 28 CPR流程 胸外按压注意要点 快速 有力 持续尽量避免因检查脉搏 分析心率或进行其他操作而中断按压为避免出现疲劳 使按压的频率和幅度下降 影响按压效果 2名或多名急救者在场则每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