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下)期末复习一.pdf_第1页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下)期末复习一.pdf_第2页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下)期末复习一.pdf_第3页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下)期末复习一.pdf_第4页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下)期末复习一.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一数学 下册 讲义初一数学 下册 讲义 第 1 页 初一下数学期末复习讲义 一 初一下数学期末复习讲义 一 第一章 整式的乘除第一章 整式的乘除 知识点再现 知识点再现 1 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2 幂的乘方运算法则 3 积的乘方运算法则 4 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法则 5 零指数幂及负指数幂的运算规律 6 乘法公式及其变形 常见乘法公式及其变形有 1 平方差公式 22 ab abab 2 完全平方公式 222 2abaabb 22 4ababab 22 4ababab 3 立方和公式 2233 ab aabbab 4 立方差公式 2233 ab aabbab 5 2 xa xbxab xab 6 33223 33abaa babb 7 33223 33abaa babb 8 333222222 1 3 3 2 abcabc abcabbccaabcabcabbccaabc 9 222 2ababab 222 2ababab 222222 22 abababab ab 10 2222 22ababab 11 22 4ababab 222 2 ababab 12 2222 222abcabcabacbc 2222 2 abcabcabbcac 222 222 2 abbcac abcabbcac 222 222 2 abbcac abcabbcac 7 整式的乘法运算法则 8 整式的除法运算法则 初一数学 下册 讲义初一数学 下册 讲义 第 2 页 典型题型 典型题型 例 例 1 计算 200920122011 1 2 3 3 2 的结果是 x2 3 x x2 2 若 2a 3b 3 则 9a 27b的值为 计算 m2 3 m4 3 m m2 2 m12 0 252008 4 2009 x3n 4 xn 12 2 xn 22022 11 2 2 22 3 22 36222 xxxxx 333 3 1 3 2 9 已知 5m 2 5n 4 求 52m n 和 25m n的值 例 例 2 已知16 2 ba 4 2 ba 求 ab的值 已知 7 25 22 yxyx且yx 求 yx 的值 已知1 2 xyxy 求 22 yx 的值 已知2 7 2 abba 求ba 2的值 已知4 1 a a 求 2 2 1 a a 和 4 4 1 a a 的值 1 3m m 则 2 2 1 m m 1 m m 2 2 1 m m 例 例 3 已知 244753 mm 求 2 2 4753 mm的值 若n满足 22 2004 2005 1nn 则 2005 2004 n n 已知 2000 1998 1999aa 那么 22 2000 1998 aa 例 例 4 已知 111 20 19 21 202020 axbxcx 则代数式 222 abcabacca 如果2312abc 且 222 abcabbcca 则 23 abb 已知 222 3 1 5 abbcabc 则abbcac 初一数学 下册 讲义初一数学 下册 讲义 第 3 页 例 例 5 1 2 1 2 1 2 1 3 1 2 1 4 1 2 1 9 1 2 1 10 24832 2 1212121211 2222222 1949195019511952199719981999 计算 22 200420042004200420042005220042005 例 例 6 已知 2 78 1 1515 PmQmm m为任意实数 则 P Q的大小关系是 A PQ B PQ C PQ D 不能确定 已知 a b满足等式 22 20 4 2 xabyba 则 x y的大小关系是 A xy B xy C xy 例 例 7 已知3 5axbyaybx 则 2222 abxy 的值为 已知 a b c均不为0 且0abc 那么 111111 abc bccaab 的值为 例 例 8 若3a 25b 则 20072006 ab 的个位数字是 A 3 B 5 C 8 D 9 例 例 9 当2x 时 代数式 3 1axbx 的值等于17 那么当1x 时 代数式 3 1235axbx 的 值 例 例 10 2004 1 4 1 3 1 2 1 2005 1 3 1 2 1 1 2005 1 4 1 3 1 2 1 2004 1 3 1 2 1 1LLLL 已知 a 123456789 987654321 b 123456788 987654322 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 a b B a b C a b D 不能确定 例 例 11 已知 122 62 32 cba 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 2a b c B 2b a c C 2c a b D a b c 例 例 12 若 2005 2 x ax5 bx4 cx3 dx2 ex f 则 f a b c d e f a b c d e f a c e b d f 初一数学 下册 讲义初一数学 下册 讲义 第 4 页 例 例 13 若代数式 22 26 2351 xaxybxxy 的值与字母x的取值无关 求代数式 2 3 4 a 222 1 2 3 4 bab 的值 例 例 14 已知 2 5xxm 能被2x 整除 求m的值 已知 432 511xxxmxn 能被 2 21xx 整除 求 m n的值及商式 第二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第二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1 熟悉几种角的定义 补角 邻补角 对顶角 余角 同位角 内错角 同旁内角 2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3 平行公里 经过直线外一点 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推论 如果两条直线均与第三条直线平行 那么 4 直线垂直的定义 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 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 那么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互 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垂线的性质 过一点 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在线段中 5 点到直线的距离 6 平行线的判定定理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如果同位角相等 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 初一数学 下册 讲义初一数学 下册 讲义 第 5 页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如果内错角相等 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如果同旁内角互补 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 7 平行线的性质 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同位角相等 简单说成 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内错角相等 简单说成 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同旁内角互补 简单说成 8 在同一平面内 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 那么这两条直线 9 尺规作图 尺规作图是指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 尺规作图是起源于古希腊的数学课题 只使用圆规和直 尺 并且只准许使用有限次 来解决不同的平面几何作图题 直尺必须没有刻度 无限长 且只能使用直尺的固定一侧 只可以用它来将两个点连在一起 不 可以在上画刻度 圆规可以开至无限宽 但上面亦不能有刻度 它只可以拉开成之前构造过的长度 尺规作图几种基本作法 尺规作图几种基本作法 1 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已知 线段 AB 求作 线段 A B 使得 A B AB 已知 线段 AB CD EF 求作 线段 A F 使得 A F AB CD EF 2 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已知 AOB 求作 A O B 使 A O B AOB 已知 1 2 3 求作 a AOB 使 AOB 1 2 b POQ 使 POQ 1 2 3 c MON 使 MON 2 1 2 A oB 1 初一数学 下册 讲义初一数学 下册 讲义 第 6 页 已知 求作 a AOB 使 AOB b POQ 使 POQ c 求作一个角 使它等于 2 已知 ABC 求作 直线 MN 使 MN 经过点 A 且 MN BC A B C 3 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4 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 5 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6 已知一角一边作等腰三角形 7 已知两角一边作三角形 8 已知一角两边作三角形 9 已知三边作三角形 初一数学 下册 讲义初一数学 下册 讲义 第 7 页 典型例题 典型例题 例 例 1 如图已知 AB CD AF CF分别是EAB ECD 的角平分线 F是两条角平分线的交 点 求证 1 2 FAEC 例 例 2 已知 AB CD 此时A AEF EFC 和C 的关系又如何 你能找出其中的规律吗 A B E F C D 例 例 3 将 例 2 题变为如下图 AB CD A B E F DC 此时A AEF EFD 和D 的关系又如何 你能找出其中的规律吗 例 例 4 如图 AB CD 那么AECCA 与 有什么关系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B D C E 例 例 5 如图 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 EF 折叠后 点 D C 分别落在 D C 的位置 若 EFB 55 则 AED 的度数为 例 例 6 如图 2 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 130250 则 B 的度数等于 E D B C F C D A D B C A F E A 1 2 B C 初一数学 下册 讲义初一数学 下册 讲义 第 8 页 c b a C B A 例 例 7 如图 1 已知矩形ABCD 将BCD 沿对角线BD折叠 记点C的对应点为C 若 ADC 20 则 DBC 的度数为 例 例 8 如图 在 Rt ABC 中 C 90 A 20 按图中所示方法将 BCD 沿 BD 折叠 使点 C 落在 边 AB 上的点 C 处 则 BDC 例 例 9 如图 正方形纸片 ABCD 的边长为 8 将其沿EF 折叠 则图中 四个三角形的周长之和 为 第三章 三角形第三章 三角形 一 认识三角形一 认识三角形 1 三角形的定义 三角形的定义 在同一平面内 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相连组成的封闭 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角形有三条边 如图 a b c 和三个角 如图 ABC 三角形一般用符号 及表示它的三个顶点的字母来表示 如右图三角形 可表示为ABC 2 三角形的分类 三角形的分类 1 按角分 按角分 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 三角形的每个内角都小于 90 直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有一个角为 90 直角三角形可简写为Rt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钝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有一个角大于 90 2 按边分 按边分 不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不等边三角形 不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的三条边互不相等 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三角形三边中有且仅有两边相等 等边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三边均相等 A B C D C C A D C B 20 初一数学 下册 讲义初一数学 下册 讲义 第 9 页 c b a C B A 判断三角形形状的方法判断三角形形状的方法 ABC 为直角三角形 222 abc 或 222 bac 或 222 cab ABC 为锐角三角形 222 abc 且 222 bca 且 222 cab ABC 为钝角三角形 222 abc 或 222 bca 或 222 cab 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acb bca abc 以上两个结论都可以用来判定三边是否能构成三角形 实际上 在判定三边能否构成三角形的时候 只需要比较两较小的线段与只需要比较两较小的线段与 较长的线段之间的关系较长的线段之间的关系即可即可 只要两条较小的线段之和大于较长的边 则能够 构成三角形 否则不能构成三角形 根据以上结论 有以下关系式 另外另外两边之差两边之差 三角形的一边三角形的一边 另外 另外两边之和两边之和 根据此结论可以解决 已知两边 已知两边 求求第三边的第三边的取值范围取值范围 问题 三角形的最长边与周长的关系 L为三角形周长 a为三角形的最长边 1 1 32 LaL 思考如何证明此结论 思考如何证明此结论 2 构成三角形的边和角中 大边大边对对大角 小边大角 小边对对小角 等边小角 等边对对等角等角 3 三角形的三角形的内内角和角和为为 180 思考如何证明 4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拓展拓展 凸多边形的内角和 注 凸多边形就是每个内角都小于 180 度的多边形 求解凸 n 变形内角和的关键是将多边形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 分别求出以上图形的内角和可以得到 凸 n 边形的内角和计算公式 2 180n 4 三角形的 三角形的外外角角 如图 由 ABC 的一条边 BC 延长线和另一条相邻的边 AC 组成的角 ACD 叫做该三角形的外角 结论结论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5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中中线 线 高高 1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三角形一个角的角平分线和这个角的对边相交 这个角的顶点和对边交点之 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中这个角的角平分线角平分线 简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如右图线段 BD为三角形内角ABC 的角平分线 12 如果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平分线都做出来 我们会发现 如下图所示 无论 三角形为何种形状 所有三条内角平分线都在三角形内部 并且始终相交于一点 这个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内心 了解 2 1 D C B A 初一数学 下册 讲义初一数学 下册 讲义 第 10 页 N M P D C B A 钝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 G F E D C B A G F E D B A C G F E D C B A 结论结论 一个三角形共有三条内角平分线 它们都在三角形内部 并且交于一点 补充补充 角平分线的 角平分线的性质性质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如图所示 BD 为 ABC 的平分线 点 P 是 BD 上任意一点 过 P 作 PM AB 于 M PN BC 于 N 则 PM PN 为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 离 则有 PM PN 2 三角形的 三角形的中中线线 连结三角形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 叫做三角形这个边上的中中线线 简称三角形的三角形的中中线线 如图 D E F 分为 ABC 各边中点 AD CE BF 都是 ABC 的中线 如果做出三角形的各条中线可以发现 无论三角形为何种形状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均在三角形的内 部 并且交于一点 这个交点 G 称为三角形的重心重心 了解 重心即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 重心 G 是三角形各条中线的三等分点 如图所示 111 2 2 2 333 GDAD GECE GFBF AGGD BGGF CGGE G F E D C B A 钝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 结论结论 一个三角形有三条中线 它们都在三角形内部 并且相交于一点 3 三角形的 三角形的高高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 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高线 线 简称 三角形的三角形的高高 D F E DG CB A B A C G E F D C B A 钝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 结论结论 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在三角形的内部且交于一点 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直角顶点处 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直线交于一点 此点在三角形的外部 注 三角形三条高线的交点称之为三角形的垂心垂心 了解 三角形的三角形的五心五心 了解 内心 三角形内角平分线的交点 重心 三角形中线的交点 垂心 三角形高线的交点 外心 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旁心 三角形外角平分线的交点 典型题型 典型题型 例 例 1 下列每组数分别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 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 为什么 单位 cm 初一数学 下册 讲义初一数学 下册 讲义 第 11 页 1 1 3 3 2 3 4 7 3 5 9 13 4 11 12 22 5 14 15 30 例 例 2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 3cm 和 4cm 则第三边长 X 的取值范围是 若 X 是奇数 则 X 的值是 这样的三角形有 个 若 X 是偶数 则 X 的值 是 这样的三角形又有 个 例 例 3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是 2cm 另一边是 9cm 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cm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是 5cm 另一边是 7cm 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cm 例 例 4 已知 ABC 中 A B C 135 求 A B 和 C 的度数 它是什么三角形 例 例 5 周长为p的三角形最长边 m 的取值范围为 A 1 1 32 pmp B 1 1 32 pmp C 1 1 32 pmp D 1 1 32 pmp 应用应用 已知 ABC 的周长是 12 三边为 a b c 若 b 是最大边 则 b 的取值范围是 例 例 6 在等腰 ABC 中 AB AC 其周长为 20cm 则 AB 边的取值范围是 A 14cmABcm B 5 10cmABcm C 4 8cmABcm D 4 10cmABcm 例 例 7 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 5 和 7 则第三边 x 的范围是 A 大于 2 B 小于 12 C 大于 2 小于 12 D 不能确定 例 例 8 已知ABC 中 60A o ABC 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O 则BOC 的度数 为 例 例 9 某机器零件的横截面如图所示 按要求线段AB和DC的延长线相交成直角才算合格 一工人测 得23A o 31D o 143AED o 请你帮他判断该零件是否合格 填 合格 或 不合格 例 例 10 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为70o 则它的底角为 度 例 例 11 三角形边角的几个 三角形边角的几个重重要基本图形 要基本图形 熟悉以下基本图形及结论 并证明 1 l 2 3 4 2 若 BD CO 分别为 ABC ACB 的平分线 则 BOC 90 2 1 A 3 若 BO CO 分别为 DBC ECB 的平分线 则 BOC 90 2 1 A 4 若 BE CE 分别为 ABC ACD 的平分线 则 E 2 1 A l 43 2 A O CB A D O CB E A DCB E 例 例 12 锐角三角形 ABC 中 C 2B 则 B 的范围是 A 1020 B B 2030 B C 3045 B D 4560 B 例 例 13 在 ABC 中 三个内角的度数均为整数 且 A B C 4C 7A 则 B 的度数为 A B C D E 初一数学 下册 讲义初一数学 下册 讲义 第 12 页 例 例 14 以 1995 的质因数为边长的三角形共有 A 4 个 B 7 个 C 13 个 D 60 个 二 图形的全等二 图形的全等 1 图形全等的定义 图形全等的定义 两个能够重合的图形称为全等图形 用 符号来表示两个图形全等 2 图形全等的性质 图形全等的性质 全等图形的大小和形状都相同 如果两个图形全等 则它们的大小和形状都是相同的 全等不等于相等 如 由同一张底片冲印出来的两张 5 寸照片是全等图形 而由同一张底片冲印出来的一张 5 寸照片 和一张 7 寸照片不是全等图形 3 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及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及性质 全等三角形是指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或形状相同 大小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 则对应边 对应角 对应边上的高 对应边上的中线 对应角平分线 面积等都相等 两个三角形全等用 符号来表示 如ABCDEF 对应顶点要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若ABCDEF 则必有 对应边相等 ABDE ACDF BCEF 对应角相等 ABCDEFACBDFEBACEDF 三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三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1 判定和性质 判定和性质 一般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判定 边角边 SAS 角边角 ASA 角角边 AAS 边边边 SSS 具备一般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HL 性质 对应边相等 对应角相等 对应中线相等 对应高相等 对应角平分线相等 注 注 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必须有一组边对应相等 全等三角形面积相等 2 证题的思路 证题的思路 找任意一边 找两角的夹边 已知两角 找夹已知边的另一角 找已知边的对角 找已知角的另一边 边为角的邻边 任意角 若边为角的对边 则找 已知一边一角 找第三边 找直角 找夹角 已知两边 AAS ASA ASA AAS SAS AAS SSS HL SAS 3 常见全等模型 典型题型 典型题型 本内容只涉及基本概念的应用本内容只涉及基本概念的应用 例 例 1 两个三角形如果具有下列条件 三条边对应相等 两条边和夹角对应相等 两条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 两个角和一 条边对应相等 三个角对应相等 那么 一定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是 初一数学 下册 讲义初一数学 下册 讲义 第 13 页 例 例 2 如图 给出下列四组条件 ABDEBCEFACDF ABDEBEBCEF BEBCEFCF ABDEACDFBE 其中 能使ABCDEF 的条件共有 A 1 组 B 2 组 C 3 组 D 4 组 例 例 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高 对应中线 对应角平分线相等 B 有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平分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 有两条边和其中一条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 有两条边和其中一条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例 例 4 如图所示 AB AC 要说明 ADCAEB 需添加的条件不能是 A B C B AD AE C ADC AEB D DC BE 例 例 5 考查下列命题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中线 高 角平分线对应相等 两边和其中一边上 的中线 或第三边上的中线 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两角和其中一角的角平分线 或第三角的角平 分线 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高 或第三边上的高 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 等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有 A 4 个 B 3 个 C 2 个 D 1 个 四 用三角形全等测距四 用三角形全等测距 想一想 想一想 如图 A B 两点分别位于一个池塘的两端 小明想用绳子测量 A B 间的距离 但绳子不够长 一个叔 叔帮他出了这样一个主意 先在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 A 点和 B 点的 C 点 连接 AC 并延长到 D 使 CD AC 连接 BC 并延长到 E 使 CE BC 连接 DE 并测量出它的长度 DE 的长度就是 A B 间的距 离 练一练 练一练 1 如图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