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预报员竞赛试题.doc_第1页
南通预报员竞赛试题.doc_第2页
南通预报员竞赛试题.doc_第3页
南通预报员竞赛试题.doc_第4页
南通预报员竞赛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通气象系统2009年“重要天气预报技能竞赛”初选 一、 填空题(共20题,每空0.5分,共计30分)1、用运动学方法预报气压系统的移动,槽向变压(梯度 )方向移动,椭圆形高压的移向介于变压( 升度)方向和系统的长轴之间。2、东北冷涡天气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因为冷涡在发展阶段,其温压场结构并不完全对称,所以它的( 西部 )常有冷空气不断补充南下,在地面图上则常常表现为一条副冷锋南移,有利于冷涡的西、西南、南到东南部位发生(雷阵雨)天气。3、暴雨落区预报主要考虑的指标是:(1)500hPa饱和总温度与地面总温度之差,(=35 )区。(3)700hPa温度露点差预报,(=12m/s的区域,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分析700和850的低空急流,在低空急流的左侧通常存在切变线,主要降水发生在切变线和低空急流之间,根据统计大部分暴雨发生在低空急流的左前方。3、简述寒潮天气型(1) 小槽发展型小槽能否发展成寒潮天气,在高度场上没有明显表现,在温度场上有表现,主要表现为,从极地伸向北欧一冷舌,冷舌落后槽1/4波长,槽上有冷平流,槽略有疏散,有正涡度平流,小槽发展;小槽两边的小脊,同样暖舌落后于小脊,脊上有暖平流,脊略有疏散,脊发展。槽发展向南伸,脊发展向北伸,脊前的偏北风增强,加速把新地岛的冷空气向南输送。(2) 低槽东移型冷空气的源地在欧洲,到达我国时常常减弱变性,这种天气形势通常达不到寒潮程度,但以下几种情况可以达到寒潮:冷空气东移到贝加尔湖地区时有新鲜冷空气补充或和贝加尔湖残留的冷空气合并。冷空气移到乌拉尔山以东到贝加尔湖地区时,在黑海、里海地区有暖平流,使槽后的高压脊发展,加速冷空气从新地岛向南输送。蒙古气旋、东北低压使冷空气移向东北,影响东北地区,黄淮气旋、江淮气旋可以是冷空气东移南下,使全国爆发寒潮。(3)横槽型横槽型转竖型在亚洲东部有一横槽,横槽后部有长波脊,常有阻塞高压,高压脊维持使冷空气大量堆积,当高压脊崩溃后,冷空气爆发寒潮低层变形场起作用当倒 型建立时,极涡乌拉尔山高压劫持,缓慢南压到贝加尔湖地区,锋区维持在45N附近,当有短波槽移动时,有小股冷空气南下,锋区南压,造成长期的低温天气,当北支槽、南支槽、高原槽同位叠加时,低空变形场有锋生,引导冷空气南下,爆发寒潮横槽旋转南下:横槽绕极涡旋转影响东北地区,但如果有高原槽与之叠加,可造成全国的寒潮。6、 根据地面形势不同,蒙古气旋发生过程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蒙古气旋。8、 强对流天气和暴雨天气的比较。(1)大气层结。暴雨发生在深厚的暖湿气团中,而强对流发生在强的( )中,其潜在不稳定能量区要比暴雨()。(2)风的垂直结构。暴雨过程的低层多为东北或偏东风,高层为( );强对流天气低层为(),中高层为西北风。9、我国多普勒天气雷达的观测方式主要采用( )方式,10、 当45-55dBZ的回波强度达到( )度层的高度时,最有可能产生冰雹。15、在大尺度运动的条件下,散度风的量值一般比旋度风小,代表了()运动,因此在天气过程和天气系统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6、 华北冷涡结构的显著特征是它的非对称性,就整体而言是冷性涡旋,但各部位的温湿分布都有明显差异。冷涡的( )较为暖湿,而其( )干冷。17、 对流云系在卫星云图上的特征。(1)结构型式。对流云呈()状结构,飑线云系则呈云线或( )的分布型式;(2)云区范围。对流云的尺度不大,常为()的云团或云带;(3)色调。对流云亮度大,呈()而光亮;(4)云系边缘特征。未成熟的对流云边界清晰,但不( );发展成熟的对流云,其上风方边界很清楚,多呈()状,而云的下风方边界则较模糊,多呈纤维状沿()分布。24、 锋面气旋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发生在( )上的北方气旋;另一类是发生在( )上的南方气旋。25、 根据冷锋的移动路径,通常把冷锋分为西北冷锋、河西冷锋和北方冷锋三类。其中,西北冷锋的移动路径为()。26、 暴雨落区预报主要考虑的指标是:(1)500hPa饱和总温度与地面总温度之差,()区。(2)对流不稳定指数,( )区。(3)700hPa温度露点差预报,( )区。(4)低空急流最大风速中心( )方与高空急流中心右后方交汇区。(5)低空急流()与高空急流辐散重叠区。二、单选题(20)1、当大气处于弱的层结稳定状态时,虽然在垂直方向上不能有上升气流的强烈发展,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展斜升气流,这种机制称为()。它可以用来解释与锋面相平行的中尺度雨带的形成和发展。A、位势不稳定 B、对流不稳定C、条件不稳定D、对称不稳定2、东亚地区冬季冷空气活动具有两种主要周期振荡,即单周和准40天周期振荡,弱冷空气活动具有()的周期振荡,强冷空气具有()的周期振荡。( )A、单周、单周 B、单周、准40天C、准40天、准40天 D、准40天、单周3、冷涡结构的非对称性,决定了强对流天气大体是出现在冷涡的()。A、东北象限 B、西北象限 C、西南象限D、东南象限4、制作低温预报时,500hPa影响低槽后部冷中心是重点考虑的条件,请选择其上限是()。A、-40B、-44 C、-48 D、-525、 98D雷达的最大的最大不模糊探测距离是()。A、150公里 B、230公里C、460公里D、500公里7、 下列因子中哪个不是有利于强冰雹产生的环境因素( )。A、CAPE值较大B、对流层中低层环境温度直减率较大 C、0层高度不太高D、环境垂直风切变较大6、高空西风急流是指()的西风大槽前的西风急流。 A、对流层上部和平流层下部B、对流层上部C、平流层下部D、对流层中部7、副热带高压是一个动力性高压,它控制的范围内是比较均匀的( )气团,大气基本为()状态,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 A、暖、正压B、暖、斜压C、冷、正压D、冷、斜压8、制作高温预报时,850hPa温度是重点考虑的条件,请选择850hPa温度的下限是()。A、12B、16 C、20D、249、 下列哪个不是多普勒天气雷达的主要应用领域(A)。A、沙尘暴的探测和预警 B、强对流的探测和预警C、降水估计 D、改进数值预报模式的初值场10、 下列特征中哪个不是雷暴大风的雷达回波特征(D)。A、反射率因子核心不断下降B、中层径向辐合MARCC、低层强烈辐散D、低层强烈辐合11、 下列反射率因子特征中哪个不是强上升气流的指示()。A、低层强反射率因子梯度B、中低层弱回波区C、反射率因子超过40dBZD、中高层回波悬垂13、如下图所示:实线为层结曲线,虚线为状态曲线。大气层结为:( )。A、不稳定 B、稳定C、条件不稳定 D、潜在不稳定 15、 台风进入中纬度后,不再是上下一致的暖心结构,在垂直方向向( )倾斜。A、东 B、西C、南D、北16、 在制作暴雨预报时,分析垂直运动方面重点考虑哪一层等压面( )。A、地面B、850hPaC、700hPaD、500hPa17、 新一代天气雷达能够测量降水粒子的( )。A、水平速度 B、径向速度 C、垂直速度D、速度18、 多普勒两难是指( )。A、不能同时测速度和强度B、不能同时得到好的速度和强度C、不能同时测速度和谱宽D、不能同时测谱宽和强度19、 降水算法要求用来导出降雨率的反射率因子的取样位于零度层亮带( )的区域。A、下部 B、以下C、以上D、上部三、多选题(20)1、 对我国天气有重要影响的热带和副热带天气系统有:()。A、西太平洋副高 B、大陆副高 C、ITCZ D、东亚大槽E、东风波F、台风 G、西南涡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槽上山会使槽减弱。 B、夏半年温带气旋移到海上,此气旋是发展。 C、热力因子作用使槽加深。 D、疏散槽有正相对涡度平流。E、正热成风涡度平流是:平均层到地面之间由于热成风涡度分布不均,借助热成风将正热成风涡度大往小的方向输送,使得固定点正热成风涡度增大。3、波动类南方气旋发展过程的特点是:500hPa上()、700hPa上( )、地面上( )。A、高原低槽东移减弱 B、高原低槽与北支槽合并发展东移C、西南涡与北支槽结合 D、西南涡沿江淮切变线东移E、河西冷锋进入西南倒槽与暖锋相结合产生气旋F、静止锋产生气旋波4、 下列因素中哪些有利于雷暴的产生或增强( )。A、较大的对流有效位能CAP B、较大的对流抑制CIC、垂直风切变较大D、存在边界层辐合线 E、低层水汽很少5 在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预警中,从下列导出产品中选出最有用的4个产品( )。A、速度方位显示VAD B、弱回波区WER C、组合切变CS D、风暴路径信息STIE、冰雹指数HI F、中气旋M G、回波顶ET H、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VILI、分层组合反射率因子6、 在形成华北暴雨的环流系统中,日本海高压是一关键系统。日本海高压对暴雨产生起的主要作用有:()。A、使冷空气侵入暴雨区,导致锋生B、阻挡低槽的东移C、和槽后青海高压脊对峙形成南北向切变线,使西南涡在此停滞D、为暴雨区提供不稳定能量 E、日本海高压南侧的东或东南气流可向华北地区输送水汽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槽上山会使槽减弱。B、夏半年温带气旋移到海上,此气旋是发展。C、热力因子作用使槽加深。 D、疏散槽有正相对涡度平流。E、正热成风涡度平流是:平均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