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切线上任意一点测设曲线的方法.doc_第1页
在切线上任意一点测设曲线的方法.doc_第2页
在切线上任意一点测设曲线的方法.doc_第3页
在切线上任意一点测设曲线的方法.doc_第4页
在切线上任意一点测设曲线的方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切线上任意一点测设曲线的方法一、 问题提出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铁路、公路特别是现代化高速公路的修建越来越多。对铁路和高等级公路测量来说,缓和曲线的设置是整个线路的组成部分。测量工作者如何因地制宜地选择经济、合理、快速的测量方法,是测量工作者需要不断探索的。众所周知,测设曲线的方法有偏角法、切线支距法等多种方法。这些方法在地形、通视条件、以及曲线元素适宜的情况下,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上述条件受到限制时,这些测设方法又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鉴于以上原因,作者提出了在切线的任意一点测设曲线的方法,它可以避开不利的地形、障碍物等因素的影响。在切线上任意一点上测设整个曲线。二、 测设元素P、SP的计算如(图一)所示,根据现场地形、通视及曲线元素等条件,在曲线两切线的任一条上选一A点,并量测ZH(直缓)点到A点的长度TA,将仪器置于A点,后视ZH点,顺时针拨所计算的P角,并测距离SP,即可定出曲线上任意一点P的位置。用同样的方法,可将曲线上全部所需点定出。(一) ZHHY段上任意点的测在(图一)中,建立ZH点为原点,过ZH点的缓和曲线为X轴,ZH点上缓和曲线的半径为Y轴的直角坐标系,P为缓和曲线上任意一点,Li为ZH点到P点的缓和曲线长度,Lo为缓和曲线长度。根据工程测量学(上)以曲线长Li为参数的缓和曲线方程形式:X=Li-Li5/40R2Lo2+ Li9/3456R4Lo4- Y= Li3/6RLo- Li7/336R3Lo3+ Li11/4224R5Lo5- (1)实际上,可只取前一、二项即可满足要求。(1)式参数方程变为:x=Li-Li5/40R2Lo2y= Li3/6Rlo (2)在图一坐标系中,切线上任一点A的坐标为:(TA、O)根据A点坐标和缓和曲线上任意点P点参数方程联立起来可求得点A(即测站)和缓和曲线上任意点P点的连线的距离Sp,及该连线和切线的夹角p。以p为测量元素,用极坐标法可测定P点。p=tg-1(YP/XP-XA) (3)Sp=YP2+(XP-XA)1/2 (4)当在A点测定HY点时,Li=Lo。P点坐标(XHY,YHY)XHY=Lo-Lo3/40R2YHY=Lo2/R6 (5)为了实际测设方便,在测设时应注意,p角是由ZH点顺时针方向至P点。在设计计算程序时,当(3)式中的XP-XA0时,测站拨角为p。当式中的XP-XA0时,测站拨角应为180O-p。(二) 园曲线上任意点的测设对于园曲线来讲,如(图二)所示,仍用上述直角坐标系。设P为园曲线上任意一点,Li为由ZH点到P点的弧长,Lo为缓和曲线长。根据工程测量学园曲线以Li为参数的方程式:X=Li-0.5Lo- (Li-0.5Lo)3/6R2+mY=(Li-0.5Lo)2/2R- (Li-0.5Lo)4/24R3+p (6)通过测站点A点坐标(TA,O)和园曲线上任意点P的坐标(Xp,Yp),用同样的方法求p和Sp,用此法可一直定出YH点。(三) YHHZ段缓和曲线上任意点的测设在(图一)中,在另一条切线上建立以HZ点为原点O,以缓和曲线切线方向为x轴,HZ点上缓和曲线的半径为y轴的直角坐标系xoy,其目的是将A点坐标换算至xoy坐标系中的xA,yA。在xoy坐标系中,缓和曲线方程省略形式仍然为:x= Li-Li5/40R2Lo2y= Li3/6Rlo (7)式中:R为园曲线半径;Li为缓和曲线上任意一点至HZ点的弧长;Lo为缓和曲线长度。测站A点在xoy坐标式系中坐标为(xA,yA),连接A、HZ连接两点,并且由A点向A点向x作垂线交于B点。由图可知:(为线路的偏角)xA=T+(T-TA)cosyA=(T-TA)sin (8)A点于公式(7)联立同样可以计算YHHZ段上任意点P的测设元素。P=ctg-1(yP-yA/xP-xA)SP=( xP-xA)2+(yP-yA)1/2当xP-xA0时,测站顺时针拨为:2700-p-。当xP-xA0时,测站顺时针拨为:900-p-。三、 结束语该方法灵活性、适应性强,可根据实际地形,通视及所给定的曲线元素,在切线上灵活地选择最有利的的观测点,可避开障碍物,甚至是连续的障碍物。在测距仪甚至是全站仪使用比较普遍的情况下,发挥测距仪测距的准确、快速的优越性,避免量测误差的积累,提高了测量精度。架设一次仪器即可将整个曲线测设完毕,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方法看起来计算较为烦琐,便携式微机普及的今天,设计一个计算程序,应用起来是比较方便的。在测设曲线时,因各点者是孤立的,就需要在计算和操作时格外细心。笔者用BASIC语言编制了一计算程序,由3个实际算例通过手工计算和微机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中的微小误差是因取舍所致,证明计算程序可靠。微机操作时,先输入R、a、Lo、TA和DKZH(既ZH点的里程),采用人机对话的形式输入任一点里程DKP。输出DKP、SP 、aP其中SP是曲线上任一点到测站的距离,aP是测站后视ZH点顺时针所拨角度。附微机及手工计算结果比较表参考文献:李青岳工程测量学(上)手 工 计 算计算机计算曲线元素桩号里 程坐标aPSPaPSPxyxy m mR=1200a=19741Lo=20TA=150T=212.21ZH29+979.45150.0000 00 00150.000 00 00150.00HY29+999.4519.999860.055560 01 28.2130.000 01 28.1130.00QZ30+189.78209.3994816.696876164 17 58.661.701164 17 57.461.698YH30+880.1393.7499165 29 59.3251.770165 29 59.3251.770HZ30+400.1270.9847020.38672165 10 21271.750165 10 21.3271.749R=600a=522436Lo=40TA=200T=315.36ZH21+687.35200.0000 00 00200.0000 00 00200.000HY21+727.3539.995560.444440 09 32.9160.0050 09 32.9160.005QZ21+981.77284.8526161.77239142 56 44104.956143 56 42.8104.956YH22+236.19480.36763219.08277142 07 21.1355.198142 07 20.7355.198HZ22+276.19385.7303991.41082140 55 19369.414142 55 17.7369.409手工计算与计算机计算结果比较表手工算例:R=800米 a=171756 T=136.700 L=30米 TA=95米点 名桩 号角 度距 离 米ZH9+913.970 01 14.778.9709+9300 09 54.965.001HY9+9430970 45 31.848.9829+9603 18 11.229.0539+98019 26 11.99.61110+000154 16 1812.02610+020154 50 20.231.63410+040167 57 57.551.57810+060168 30 21.971.56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