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治疗新进展ppt课件_第1页
食管癌治疗新进展ppt课件_第2页
食管癌治疗新进展ppt课件_第3页
食管癌治疗新进展ppt课件_第4页
食管癌治疗新进展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管癌手术治疗的新进展 九0三医院胸外科 背景 我国是食管癌发病大国 占世界食管癌发病一半以上食管癌是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第6位 死亡率第6位 呈逐年上升趋势初诊80 患者为中晚期 手术切除5年生存率仅为30 左右近年来食管癌的诊治有了许多新进展 目录 新的分期手术路径及吻合方式二野 三野淋巴结管状胃腔镜食管癌手术 第7版食管癌TNM分期 新增肿瘤组织学类型 H 和细胞分化程度 G 但这两个因素仅对 期食管癌的分期有影响 在T分期中 原位癌 Tis 定义为重度不典型增生 T1分为T1a 侵犯黏膜层 和T1b 侵犯黏膜下层 T4分为T4a 侵犯心包 胸膜或膈肌 和T4b 侵犯其他邻近器官 N分期的修订最突出 按淋巴结转移数目分为N0 3 M分期取消了M1a与M1b 合并为M1 鳞癌的分期考虑了肿瘤的部位因素 食管癌的分段标志更为明确 胸上 中 下段的分界以奇静脉弓 下肺静脉为界 T分级定义 原发肿瘤 PrimaryTumor T1a可考虑行内镜黏膜切除术 EMR a 肿瘤仅累及心包 胸膜或膈肌者是可切除的 N分级定义 区域淋巴结 LymphNodes AJCC建议清扫淋巴结总数不少于12枚 并应记录清扫的区域淋巴结总数 G分级定义 细胞分化程度 GradeofDifferentiation 第6版 2002 第7版 2009 Gx未规定Gx细胞分化程度不能确定G1未规定G1高分化癌G2未规定G2中分化癌G3未规定G3低分化癌G4未规定G4未分化癌 第6版 2002 第7版 2009 新分期值得思考的问题 该分期系统仅适用于食管癌术后患者 对于术前及非手术患者如何进行分期尚不明确 食管癌的预后不仅受淋巴结数目的影响 同时淋巴结转移度 转移距离和部位亦是重要的预后影响因子 但这些未纳入分期中 远处转移的定义是否合理 第7版分期资料纳入的食管鳞癌病例仅占总例数的1 3 对其预后的预测和指导治疗的意义有待观察 N分级 量 化N分级反映预后更准确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分析了连续收治的341例胸段食管鳞癌病例 得到了相似的结论 所有患者均接受根治性切除术治疗 平均每例清扫淋巴结12 1个 4 7站 平均转移度为22 4 淋巴结转移数目为1 3个者的1 3 5年生存率分别是77 4 34 8 27 8 淋巴结转移 3个者则分别是5 5 22 6 8 5 P 0 001 淋巴结转移度 20 者的1 3 5年生存率分别是76 6 39 1 31 8 20 者则分别是70 4 23 8 14 2 P 0 003 N分级 N分级不分 区 美中不足 第7版标准的N分级只根据淋巴结转移数目的多少 而没有考虑转移区域的多少 众所周知 食管是跨颈 胸 腹多个解剖部位的后纵隔中线肌性器官 其黏膜及黏膜下丰富的毛细淋巴管网汇成淋巴管穿出食管肌层后 一般注入附近的淋巴结 但亦有食管外的上下 左右交通支吻合 因而食管的颈段与胸段 胸段与腹段之间都有管壁内外 食管周围广泛的淋巴联系 食管的淋巴引流节段性不明显 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站数越多 转移度越高 其转移的个数亦越多 说明转移的范围越广泛 其预后越差 N分级 N分级不分 区 美中不足 上述病例的淋巴结转移区域定义为 上纵隔区 即锁骨下动脉水平以下 气管分叉水平以上的淋巴结区 下纵隔区 即气管分叉水平以下 膈肌水平以上的淋巴结区 腹区 包括膈肌以下的腹野淋巴结区 按转移区域的多少 1 2 3个 将上述病例分为3组 分析表明 转移区域为1 2 3个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35 9 24 0 25 7 5年生存率分别为28 0 15 7 0 P 0 009 远处转移定义是否合理 第7版标准中 锁骨上淋巴结和腹腔动脉干淋巴结不属于区域淋巴结 而为远处转移 M1 这些改变似乎都不太合适 实际上 在临床工作中 锁骨上淋巴结和腹腔动脉干淋巴结转移的预后往往优于其他器官转移 国内外对此均有研究报告 特别是开展食管三野淋巴结清扫术以来 愈来愈多有锁骨上淋巴结和腹腔动脉干淋巴结转移的患者 仅靠外科治疗就得到长期生存 局限性 仅适用于单纯手术患者不适用于非手术治疗患者对T4b及M1患者的代表性差不包括颈段食管癌 不同的手术路径及吻合方式 颈部吻合VS胸内吻合 颈部吻合VS胸内吻合 颈部吻合VS胸内吻合 颈部吻合VS胸内吻合 颈部吻合VS胸内吻合 颈部吻合VS胸内吻合 左胸VS右胸 左胸VS右胸 左胸VS右胸 弓上VS弓下 弓上VS弓下 弓上VS弓下 二野 三野淋巴结清扫 胸内食管鳞癌最常见淋巴结转移部位是食管旁 胃周围 其次为喉返神经旁 胸内气管旁淋巴结 肿瘤侵犯深度与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 食管癌无淋巴结转移的5年生存率 45 75 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 1 4个淋巴结转移者5年生存率为35 左右 5个以上转移者5年生存率小于1 隆突以上淋巴结转移比隆突以下转移预后差 胸段食管癌颈部 上纵隔淋巴结转移预后差 二野 三野淋巴结清扫 国内外多家文献报道 颈 胸 腹三野 3FL 和胸 腹二野 2FL 广泛淋巴结清扫的食管癌扩大根治术可降低局部复发率并提高远期生存率 但其死亡率和并发症也较高 尤其是喉返神经麻痹和呼吸道并发症 另一种意见认为 食管癌的广泛淋巴结转移不能单独依靠手术广泛切除 而应减少手术创伤 结合放化疗等综合治疗以提高疗效 一野 腹区 下界 胰腺上缘上界 膈裂孔左 脾门右 肝十二指肠韧带和胃右动脉根部后 腹主动脉前方 二野 胸区 1 常规LND 包括全胸段食管旁 隆突下和左 右支气管旁LN 2 扩大LND 1 右胸顶LN RNL 气管旁LN 3 全LND 2 左胸顶LN RNL 气管旁LN 三野 颈野 上至环状软骨 下至锁骨上缘包括肩胛舌骨肌及颈静脉一并切除 争论 在淋巴结清扫的问题上 一直存在争议 日本学者认为 由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较早 即使是较早期的食管癌 也应进行颈 胸 腹三野淋巴结清扫术 以全面清除已经转移到局部淋巴结的肿瘤细胞 减少局部复发的机会 二野 三野淋巴结清扫 3 FL清扫适用于 1 气管分叉以上的肿瘤 2 具有淋巴结转移耗时长 平均8h 出血多 平均1000ml 存在的问题 出现LNM 能外科根治吗 真能提高生存率吗 二野 三野淋巴结清扫 因此 这样的争议估计还将持续下去 需要大规模的不同人种间的随机对照试验来得出结论 目前国内食管癌的手术方式以胸 腹部二野淋巴结清除术为主 只有少数医疗单位开展了TFD 管状胃 管状胃的应用 在1992年 Liebermann等通过研究尸体胃部血管铸型标本 得出结论 胃网膜右动脉是胃大弯侧主要的供应动脉 尽管胃网膜左动脉分布达到了胃中部区域 它与网膜右动脉的交通却很少 同时 胃右动脉的血供极少 以上胃部血管解剖基础为我们建立管状胃提供了理论支持 管状胃的血运仅保留一支胃网膜右动脉 血供便能完全满足管状胃的需要 管状胃的应用 管状胃的优点包括 1 管状胃长度较全胃增加 可提至颈部满足颈部吻合的需要 2 胃体变长 减少颈部吻合口的张力 减少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 3 切除胃小弯部分 贲门旁 胃左动脉旁 胃小弯淋巴结清扫快速 彻底 减少术后肿瘤复发 管状胃的优点包括 4 胃体变窄 胸胃对心肺的压迫减少 对心肺功能的影响小 5 胃粘膜泌酸面积减少 胃内容物反流量减少 减少误吸风险 管状胃的缺点 1 过多的切割缝合 过长的胃壁切缘可能导致切缘胃出血 愈合不良 胃瘘 2 管状胃的动脉血供和静脉回流均有可能受损 导致管状胃食管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率升高 腔镜 电视胸腔镜手术 VATS 作为一种微创技术于1992年Peracchia等最早用于临床 目前腔镜下食管癌手术方式有以胸腔镜食管切除 开腹游离胃 食管胃颈部吻合较为常用 目前有学者认为食管癌腔镜手术的适应证为 肿瘤直径 5 0cm 无明显软组织阴影者或以腔内生长 无明显外侵及无明显淋巴结肿大者 即 期为主和部分 期食管癌 国内外文献认为VATS行食管癌根治可行 PerryYetal PittsburghMedicalCenter 2002适用于一般情况或肺功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