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亲爱的爸爸妈妈.doc_第1页
5 亲爱的爸爸妈妈.doc_第2页
5 亲爱的爸爸妈妈.doc_第3页
5 亲爱的爸爸妈妈.doc_第4页
5 亲爱的爸爸妈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亲爱的爸爸妈妈知识讲解编 稿:王胜华审 稿:徐冬杰 责 编:陈为华“南京大屠杀”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的历史事件。任何一个词语都无法诠释我们心中的悲痛和愤怒。当然,这也更让我们意识到了和平的意义。其实,在人类历史上,这样的惨剧又何止一件?1941年10月21日这一天之间,纳粹在南斯拉夫克拉库耶伐次这座小城就杀害了无辜平民7000多人,其中包括300多个孩子。这些孩子在死亡面前虽然恐惧,却没有乞怜,他们有的仅仅是那一声声令人肝肠寸断的呼唤:“亲爱的爸爸妈妈”今天,就让我们怀着一颗凝重的心,跟随作者聂华苓来共同聆听这最后的声音吧!学习目标1、领会文章的主题。2、体会议论和描写的作用,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3、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知识汇总1、作者简介聂华苓,女,美国华裔作家,1921年生,湖北武汉人。著有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流长台湾轶事等小说集,梦谷集三十年后等散文集,百花文集等翻译集。 2、了解塞尔维亚南斯拉夫的成员共和国。在国境北部,包括伏伊伏丁那和科索沃两个自治省,面积884万平方公里。人口9779万(1991年),主要是塞尔维亚人。首府贝尔格莱德。南斯拉夫经济最集中地区。工业以有色冶金、机械、化学、纺织和食品加工等为主。农业主产小麦、玉米,是甜菜、向日葵、葡萄和牲畜的重要产区。3、掌握下列加红字的读音。杀戮(l) 悼念(do) 屹立(y) 肃穆(s m)恍惚(hung h) 荒谬(mi) 憧憬(chng jng)4、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蜿蜒】迂回弯曲【肃穆】严肃而安静【荒谬】荒唐,错得离谱【响彻云霄】声音十分响亮,可以传到高空【健忘】记忆力差,易忘5、为下列多音字注音组词。lng笼罩笼lng鸟笼内容分析整体感知1、找出文章的文眼。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了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2、理解文章主旨。课文记述了作者在南斯拉夫参加的一次悼念活动,再现了半个世纪前一段残酷的历史,表达了热爱和平的人们的呼声:永远不要战争了。3、概括文章四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写来到坟地的所见所闻。第二部分:写看纪念演出,记述了朗诵、合唱、歌剧等演出活动。第三部分:记述作家的座谈。第四部分:写参观纪念馆。问题思考、对于当年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西德作家和日本作家的态度有何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西德作家真诚忏悔,如:“西德作家明赫白缓缓地站起来,他沉重地说:我有犯罪感:感到是我杀害了那些孩子。我们简直就是禽兽!所有集中营都必须粉碎!你们允许我和你们在一起,我非常感激他说不下去了,坐下来掩面哭泣。”日本作家进行自私的狡辩,如“南京大屠杀是事实。但是,请不要忘记:我们也有广岛原子弹,也有一片沉寂。”、作者为什么着重再现孩子们被屠杀的历史?孩子们天真无邪,一直在父母亲人的关爱下幸福地生活,他们也思想单纯,力量弱小,不可能做出对纳粹“不利”的事来,灭绝人性的纳粹分子却把屠刀举向孩子,这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屠杀的野蛮残酷,使我们对法西斯强盗的本质有更深刻的认识。、在课文正文前引用萨特的一段话里,说记忆是“沉重”的,我们对这一点非常好理解,为什么后面又说“但这是个美丽的记忆”呢?结合引用的最后一句话“我就想起那里整个民族的英勇”我们就好理解了。这句话也就告诉我们,南斯拉夫人宁死不屈。文章中有很多细节体现了这一点。这种临危不惧、英勇的精神是令我们崇敬的,所以说“这是个美丽的记忆”。4、课文第二部分说“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为什么这样说呢?成千上万的人来纪念当年被残杀的人,特别是两位生还者来到这里,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呈现在人们眼前,在凄风苦雨的悲哀气氛中,历史和现实融合了。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历史,成千上万的人来到这里纪念死者,这又是美丽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47年前纳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竟然以优等种族自居,要消灭劣等种族,这又是何等荒谬。、课文第三部分写了六十几位作家聚在一起讨论。这么多作家在一起发言一定很多,但是作者只记了三四个人的发言,为什么特别记下西德作家与日本人的发言? 西德作家的态度是那样诚恳,他把自己与整个民族看成一个整体,表达了整个民族的反省,这样的态度赢得人们的宽容和尊重。那个日本人虽然承认南京大屠杀是事实,但是他总想为日本军国主义开脱罪责,安格尔的三个问题辨清了侵略与反侵略,尖锐地指出了那个日本人狡辩的要害。作家本应具有人类的良知,作者不称他为作家,就说“日本人”,也表明了对他的鄙弃。作者写许多人走过去与西德作家握手,在无言之中表明各国作家对那个日本人的反感和那个日本人在会场上的孤立。、“他们杀孩子、老师,也杀牧师、工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一句中“全是”一词强调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全是”一词包含了作者对被残杀者的深切同情和对法西斯强盗的愤怒控诉。、联系上下文说说“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的含义。作者强调的是不能忘记历史,因为只有记住历史,吸取历史教训,才能保证世界永远不再有战争和屠杀。8、“明赫白仍然双手撑着头流泪。我和安格尔走过去和他握手。许多人走过去和他握手。”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明赫白能得到众人的宽恕和尊重。明赫白反省本国的侵略罪行,认识非常深刻,感情非常真挚,态度非常诚恳。半个世纪前的罪行是纳粹强盗犯下的,明赫白是没有责任的,他却代上一代人受过,所以人们宽恕他,尊重他。 9、“凄风。苦雨。天昏。地暗。”这里连用四个句号,起到了什么表达效果?这里仅仅是在描写天气吗?这里不仅是描写天气,而且在渲染气氛,“天地亦与人同哀”。连用四个句号,成为四个短句,使每个字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表意功能。读者的阅读速度自然放慢,读两个字,停顿一下,想像一个画面。这样开头让读者一上来就感受到无限悲哀的氛围。成果检测基础知识1、下列加红字的注音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纳粹(su) 悼念(do) 朝圣(cho)蜿蜒(wn)B、屹立(y) 肃穆(m) 恍惚(h)执著(zhu)C、盟誓(mng)憧憬(chng)韵律(yn) 反驳(b)D、屠杀(t) 遇难(nn) 沉寂(j) 模糊(m)2、划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荒缪( ) 键忘( ) 头发班白( ) 响彻云宵( )3、文章以“亲爱的爸爸妈妈”为题目的目的是( )A、这是孩子们临死前的呼唤,呼唤爸爸妈妈来保护他们。以此为题目,再现了孩子们临死前的恐惧。B、“亲爱的爸爸妈妈”是孩子们被屠杀前最后的呼唤,以此为题目,可以引起读者的同情和心灵上的震撼。 C、“亲爱的爸爸妈妈”这一题目为全文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读下去。D、文章以此为题目,意在通过再现孩子们有血有肉的生命活力,反衬出法西斯的残酷,并向全世界提出警示:永远不要再有战争和屠杀了。4、下列各句修辞方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凄风。苦雨。天昏。地暗。B、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对生命的喜悦,对死亡的恐惧,对亲人的呼唤,父母失子的哀伤和控诉,塞尔维亚人对暴力的反抗和对自由的执著世世代代“人”的声音C、只有悲哀,只有记忆,只有警告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D、一首首诗,一段段合唱,一幕幕短歌剧,在两小时之内,将半个世纪前的残酷历史呈现在我们眼前。5、下列标点符号的用法判断不正确的是( )A、那V形石碑象征被害孩子们的班级五年级。(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B、“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也建在当年日军集中屠杀中国人的地点。(双引号表示强调)C、世世代代“人”的声音,在诗和音乐的韵律中,响彻云霄,响遍山谷。(双引号表示特定称谓)D、我们一共六十几位作家,从世界许多地区应邀在南斯拉夫讨论“放逐与文学”。(双引号表示特定称谓)6、按照下列句式,仿写一句话。原句: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就那样年年不间断的表达他们的历史感:没有仇恨,没有愤怒;只有悲哀,只有记忆,只有警告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仿句:_阅读理解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小题。西德作家明赫白缓缓地站起来,他沉重地说:“我有犯罪感:感到是我杀害了那些孩子。我们简直就是禽兽!所有集中营都必须粉碎!你们允许我和你们在一起,我非常感激”他说不下去了,坐下来掩面哭泣。另一位作家讲话之后,日本人也要讲话了。“南京大屠杀是事实。但是,请不要忘记:我们也有广岛原子弹,也有一片沉寂。”安格尔低声对我说:“我要问他三个问题:( )( )( )他们先发动战争!他们先杀人!”安格尔接着问我是否应该站起来反驳他呢?“不必了。他和那位西德朋友一对照,就是很好的反驳。” 明赫白仍然双手撑着头流泪。我和安格尔走过去和他握手。许多人走过去和他握手。1、 从第一段看,西德作家明赫白对德国曾经的侵略行为的态度是_。2、 作者为什么称那位日本作家为“日本人”而不称他为“日本作家”?答:_3、 第三段空白处应填入三个问题,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美国在日本进攻珍珠港之前扔过炸弹吗?中国人侵略过日本吗?中国人屠杀过日本老百姓吗?A、B、C、D、4、 为什么许多人走过去和明赫白握手?为什么没有写人们对那个日本作家的态度?答:_参考答案基础知识1、B(A“粹”应读“cu”,“蜿”应读“wn”;C“盟”应读“mng”;D“难”应读“nn”,“模”应读“m”)2、“缪”应写作“谬”,“键”应写作“健”,“班”应写作“斑”,“宵”应写作“霄”3、D(要结合文章主题去理解)4、A(A用了对偶、排比,而B、C、D都仅用了排比)5、C(C项双引号表示强调)6、略(提示:注意“没有没有只有只有只有的句式)阅读理解1、他反省本国的侵略罪行,态度诚恳,认识深刻。他把自己与整个民族看成一个整体,表达了整个民族的反省。2、作家本应具有人类的良知,而这个日本作家却为军国主义开脱罪责,作者不称他为作家,就说“日本人”,表明了对他的鄙弃。3、D(提示:根据原文和各句间的逻辑关系来选择)4、明赫白反省本国的侵略罪行,认识非常深刻,感情非常真挚,态度非常诚恳。他代上一代人受过,赢得了人们的宽容和尊重。许多人走过去与西德作家握手这件事,在无言之中表明各国作家对那个日本人的反感和那个日本人在会场上的孤立。所以不用写他读者也会感到他的处境。在线阅读萨特简介 萨特(19051980),法国当代著名作家,哲学家,存在主义文学的创始人。父亲是海军军官,在萨特两岁时去世,后来他就跟随寡母到当大学教师的外祖父家中生活。萨特二十岁考入巴黎师范学院哲学系,毕业后担任中学教师。1933年去柏林,投身于德国著名的哲学家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门下深造。回国后,他在执教的同时从事写作。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萨特应征入伍,第二年被俘,一年后获释。萨特的成名作是1938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恶心,这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日记体小说,通过中心人物罗康丹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充分表达了作者的哲学观念存在主义。它的特征是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人是其存在先于本质的一种生物,人的一切不是预先规范好的,而是在日常行动中才形成的,萨特有句名言:“行动吧,在行动的过程中就形成了自身,人是自己行动的结果,此外什么都不是。”存在主义文学作为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一种体现形式,具有它鲜明的特征,这些特征的核心是“真实感”,即提倡文学作品要如实地、赤裸裸地,一览无余地把世界和人类表现出来,绝对不应该把作品中的人物典型化、集中化,不应该要求他们比现实世界中的人物来得更美或更丑。在艺术技巧上,萨特喜爱自然主义地渲染人的卑下情感和事物的丑恶细节,经常用大段的“意识流”打断或代替故事的叙述,结构比较松散。萨特是当代法国哲学界、文学界的首要人物,他以他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影响了法国以至全世界整整两代文学家和思想家。萨特的著作除恶心以外,著名的还有短篇小说集墙(193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