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的知识宝典.doc_第1页
HIV的知识宝典.doc_第2页
HIV的知识宝典.doc_第3页
HIV的知识宝典.doc_第4页
HIV的知识宝典.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沁水县中医医院艾滋病实验室程序文件文件编号QZYHIV01第1页 共9页第1版 第一次修改标题: HIV初筛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颁布日期 2010/6/28HIV初筛实验室消防安全制度 为加强HIV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根据实验室的特点,制定本消防安全制度。一、HIV实验室必须严格进行管理,规范操作。无关人员不得进入。二、对实验室人员进行防火安全教育,做到熟悉灭火器性能和使用方法,会报警,会扑救初起火灾。 三、实验仪器必须在SOP文件的指导下使用,要严格遵守实验程序。四、经常维护和保养实验仪器,发现异常及时排除。五、实验室不得随意加载电器、私拉电线,不得存放与实验无关的物品。六、各种操作必须严格遵守防火安全规定和安全操作规程,严禁无证操作。七、实验室要保持整洁卫生,严禁吸烟。八、消防器材完好有效,放置醒目易取。九、保证安全出口和消防疏散通道畅通,严禁堆放杂物。十、下班必须关闭电源、水源。 HIV初筛实验室人员管理和培训制度 一、人员管理1.实验室主任应了解所有工作人员。在安排工作区域时,要根据人员的工作种类和所涉及的生物材料,对实验室环境做安全检查。2.新调入人员,外来合作、进修和学习的人员,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必须经过实验室主任的批准。非实验室人员和非实验室物品不得带入实验室。 3.严格执行实验室工作人员年度采血检测HIV和备案制度,工作人员血清应长期保留。 本文来自检验地带网 二、人员培训 1.所有工作人员必须经过HIV检测和实验室安全培训,包括上岗培训和复训,并接受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监督。实验室的安全责任人要对工作和环境负责,所有工作人员都有责任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2.必须告之新上岗人员实验室工作的潜在危险,进行安全教育,直至有能力后方可单独工作。HIV初筛实验室工作制度 1、本实验操作人员必须经省艾滋病初检技术培训学习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2、严格遵守样本的采集、保存制度;样品的运送处理制度;遵守实验室操作、检验结果的报告处理和保密、实验室污染物废弃物以及工作人员防护消毒隔离制度。 3、积极参加上级实验室的业务培训和技术考核。 4、必须参加省临检中心的室间质量评价工作。5、未尽事宜按科室实验室按科室工作制度和相关管理条例执行。HIV初筛实验室工作人员的防护与消毒隔离制度 1.进入实验室前要摘除首饰,修剪指甲,以免刺破手套。进实验室同时穿上工作服,离开实验室应脱去工作服。皮肤受损时应以防水敷料覆盖。 2.接触污染材料或处于有可能暴露血液或其他体液时均应带手套。对所有接触可能会传染HIV材料的实验室工作人员要保证提供质量好的手套。在认为手套已被污染时应脱掉手套,马上洗净双手,再换一双新手套。 3.不得用戴手套的手触摸自己的眼、鼻子或其他暴露的黏膜或皮肤。不得带手套离开实验室或在实验室来回走动。 4.在被污染和工作完毕后,马上用肥皂和清水洗手。若手套破裂,再用肥皂和清水洗净双手。 本文来自检验地带网 5.在进行有潜在HIV感染材料实验时,要关闭实验室大门禁止进出实验室。门上应标明:“生物危害,不得入内”。 6.工作完成后或每天工作结束前应注意消毒工作台面,可用有效氯浓度为0.1%的次氯酸进行彻底消毒。 7.任何时候要尽可能避免使用针头或别的锐器。将用过的针头、注射器和其他锐器物品放在一个不漏水的容器中,不要将针头重新套上或从注射器上拔下。 8.禁止用口吸吸管。操作中应尽可能减少产生气溶胶和液体溅出。保持实验室设备的清洁、完好。 9.实验室内严禁吃、喝、吸烟、使用化妆品或存放食物和私人物品。HIV初筛实验室仪器使用保养制度 1.检验科的各种仪器设备要建帐保存,精密仪器有专门档案,专人使用,专人保管。使用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定期维修、保养并记录。 2.离心机、冰箱、水箱、恒温箱、干燥箱等仪器应放置平稳,坚固的地方,注意电源开关与电缆是否安全。 3.离心机使用,标本与容器必须天平平衡,中轴必须按时加油。 4.分析天平至少两年由计量部门鉴定一次,分光光度计购入时须校正,以后按规定定期校正,分析仪器经过检修、调动或更换零配件后均需重新校正。 5.须购买合格之吸管、滴定管、加液器、容量瓶等。对购入之吸管(包括微量采血吸管)等应抽样验证合乎要求方可投入使用。 6.仪器应有交接班制度和使用维修记录,不熟悉仪器性能者严禁单独操作,无维修知识和技能者不得随意拆卸检修。 7.仪器室不宜用煤炉取暖,最好安装空调器,室内不准存放腐蚀药品,并注意防尘、防潮、防止日光直射。HIV初筛实验室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处理制度 1.各种试剂和化学品均应贴有标签,放置于合适的位置,实验台上不放置不必要的物品。任何测试用的样品和试剂不宜置于桌面或架子的边缘,以防滑落打破,污染环境。一旦污染,先在污染外周围倒入消毒液,逐渐向中心消毒处理。 2.血液标本置于合适的容器内,加盖盖紧后运送,切勿污染盛器外部。如果盛器被污染,要用消毒液消毒。也可以将血样置于有盖的塑料管内,外面套上塑料袋,封口,连同送检单一并运送,有血液外溢时,立即用消毒液消毒。 3.要重复使用的物品,如吸管、注射器、针头和试管等,应放置于不渗水的金属或塑料容器中。这类器械在洗涤前应用化学方法消毒处理,再用高压蒸气法和煮沸法消毒,消毒和清洗时应戴手套。 4.污染了的工作服和其他的防护衣物应放入单独的容器中,使用前应当消毒和清洗。 5.用过的污染器械,如注射器、针头和别的锐器或物品应放入不漏水的金属和塑料容器内。这些和其他污染的材料应被焚毁、煮沸或用化学法消毒。 6.焚烧是处理污染物的方法之一,如果材料需从实验室中转移,必须经高压消毒或其他消毒处理,余烬应埋于地下。 本文来自检验地带网 7.污染物品在深埋前必须经消毒处理,深埋地点必须严禁无关人员出入,深埋物品表面应填充泥土盖满。 8.血样管和血液标本先在实验室内用巴氏液消毒,再移出清洗,常用的消毒剂和消毒方法与病毒性肝炎的消毒方法相同。 HIV实验室安全保障措施制度一、个人保健 1高标准的个人保健对于减少感染的危险性很重要,皮肤受损、患病都会增加感染的危险,皮肤的伤口和擦伤都应以防水敷料覆盖 2进实验室前都要摘除首饰,修剪长的指甲,以免刺破手套 3进入实验室应穿隔离衣,戴手套.如果接触物传染危险性大,则应戴双层手套和防护眼镜 4离开实验室前必须脱去隔离衣并洗手 5严禁在艾滋检测实验室内进食、饮水、吸烟和化装 二、带入和带出实验室的物品 本文来自检验地带网1对所有带入实验室的物品都应进行检查,含有测试样品的包裹应在安全柜或其他适当的装置内打开 本文来自检验地带网2将HIV测试样品转送到其他实验室时,应防止对人员和环境的污染,护送样品的人应明确接受地点和接收人,实验室负责人或其指定的人员及进确认样品已送达指定的实验室,被转入安全位置并得到妥善处理 3污染或可能造成污染的材料在带出实验室前应进行消毒 4用于国际空运的样品要按照国际空运协会(IATA)的规定进行包装和标记,并提交相应的资料 三、减少利器的使用 1尽量避免在实验室使用针头、刀片等利器,如果必须使用,在处理或清洗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刺伤或划伤,并应对用过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 2最好不使用玻璃制品 3尽量使用安全针具采血,如蝶形真空针,自毁性针具等,以降低直接接触血液和现刺伤的危险性,应将用过的针头直接放入坚固的容器内,消毒后废弃 四、HIV消毒方法 实验室常用物品的消毒方法如下: 1废弃物缸:10%(V/V)次氯酸钠(含10000ppm有效氯)。 本文来自检验地带网2生物安全柜工作台面和仪器表面:70%乙醇。 3溢出物:10%次氯酸钠(W/V)。 4生物安全柜和实验室:甲醛蒸汽熏蒸,生物安全柜:25ml福尔马林(40%甲醛,W/V)和等量水混合后放在一个蒸发皿中使其在密封的生物安全柜中蒸发,保持到至少6小时,最好过夜.实验室:福尔马林和水加热沸腾,其体积根据实验室的大小而定。 本文来自检验地带网5污染的台面和器具:40%甲醛水溶液,也可以用过氧化氢或过氧乙酸。 HIV实验室质量管理制度 1.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严格遵守样本的采集、保存制度;样品的运送处理制度;遵守实验室操作规程、检验结果的报告处理和保密制度、实验室污染物废弃物以及工作人员防护消毒隔离制度。 本文来自检验地带网 3.积极参加上级实验室的业务培训和技术考核。 4.必须参加省临检中心的室间质量评价工作 参考文献: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编写人: 审核人:审批人: 生效日期:沁水县中医医院艾滋病实验室程序文件文件编号QZYHIV02第1页 共4页第1版 第一次修改标题: HIV初筛检测实验操作规程颁布日期 2010/6/281.目的保证艾滋病病毒抗体ELISA实验的准确性。2.适用范围艾滋病病毒抗体ELISA实验。3.具体要求3.1样品采集样品采集安试剂盒要求采集。采血时注意安全,用一次性注射器谨慎操作,防止发生刺伤和造成外界污染。血样如即时用可存于普通冰箱,如要长期保存,分离血清置于-20 及以下。同时做好记录。3.2样品运送样品转送,除特殊需要外,必须是血清或血浆,置于带有盖帽的试管内,或将塑料试管用酒精灯封死,防止样品流出。试管上标明姓名、时间、编号,将试管放入专门带盖的容器内,容器的材料要易于消毒处理,在所放试管周围|检验地带网|上下垫有软性物质,以免碰碎,容器外标有HIV检测专用字样和生物危害标志。路途较远或气候炎热时,容器应置于4 以下运送。这样同时附送检单。3.3样品登记和处理3.3.1收到样品后,及时填写标本登记记录表,送样人、收样人签字,如已进行过初检,登记初检结果和实验方法及所用试剂情况。3.3.2对从其他实验室送来的样品,检查并注明送检单与标本记录的符合、样品管破损、溢漏等情况。如有溢漏应立即将尚存的血样移出,并对管壁和盛器消毒。检查并记录样品的质量有无严重溶血、细菌污染、血脂过多以及黄疸等情况。 3.3.3对实验室自采的样品,最好将血液先放置1-2个小时,再用3000 离心15分钟,吸出上清液备用,如在几天内检测可放在2-8 冰箱中,如要贮存,置于-20冰箱。 3.4实验准备3.4.1将试剂从冰箱中取出,按试剂盒要求时间恢复室温。3.4.2检查并记录冰箱、温箱温度。3.4.3按照试剂盒要求准备实验原始记录表,标明空白、阴性对照、阳性对照、外部质控血清以及检测样本的位置:登记日期和实验起止时间,记录环境条件及试剂盒厂家、批号、效期:整个实验过程中每一步操作都要在原始记录表上详细登记。 3.4.4按照试剂盒的要求配置洗液及其他所需要的试剂。 3.5加样和稀释 根据样品数量将合适数量的酶标板条固定在板架上,为了不损坏洗扳机,每道上的酶标板条必须保持完整不足部分可用废弃的微孔添充,检查加样器加样刻度是否与|检验地带网|试剂盒要求的加样量相符,按照原始记录表表明的位置加入各种质控品和检测样品,注意:空白只加标本稀释液。加样量和稀释度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规定的操作,一般先加样品稀释液后再加入样品。加样要准确,小心不要使吸头碰着酶标板空上是包被抗原。为保证加样的准确,最好使用多孔道加样器,使用时注意防止吸头间的交叉污染。 3.6温育 贴好封板膜,按照试剂盒要求的温度和时间进行温育,最好选择湿育方法。 3.7洗板 开启洗板机前,先检查洗板机废液瓶是否已排空,开启后先用蒸馏水冲洗管道,再换上洗液瓶。按照试剂盒的要求,选择、修改洗扳方式、洗涤次数和浸泡时间,根据所用酶标板的条数确定洗板道数,根据酶标板的位置调节洗头的位置,然后开始洗板,洗板结束后用蒸馏水冲洗管道。 3.8加酶结合物对于二步法ELISA实验需加酶结合物,按试剂盒要求完成。 3.9加底物洗好板后应立即加底物,需加自配的底物应现配现用。 3.10终止反应 在规定的时间内用试剂盒中的或根据要求自行配置的终止液终止反应。 3.11酶标仪读物 按照试剂盒的要求选择滤光片,确定空白孔位置,选择合适达的打印报告格式,读数并打印结果。 本文来自检验地带网 3.12所用仪器在使用后及时填写使用记录。 本文来自检验地带网 3.13结果判断计算 3.13.1根据试剂盒说明书要求的阴阳对照OD值范围判断实验的准确性,阴阳性对照OD值在范围之内,试验方可成立,超出范围,试验失败,整个实验重做。3.13.2在指控图上标出外部指控血清的S/CO值,判断实验结果是否被接受。3.13.3以上两个条件俊被接受后,根据试剂盒要求计算|检验地带网|cutoff值。小于cutoff值的标本为阴性,大于或等于cutoff值得标本为阳性,在cutoff10%的标本为灰色带反应。阳性及灰色反应区标本,用原有的试剂盒另一种试剂重复试验。 3.14 结果登记和报告 将试验结果登记在级路标和标本试剂表上,将OD值打印结果贴在原始记录表上,检查原始记录表是否填写完整,操作者,复核者签字。阴性结果出具HIV抗体筛查报考,阴性结果填写HIV抗体筛查阳性送检单。 3.15标本留存转送 阴性标本收集血清冷冻保存一年。并填写阴性血清保存记录表,阳性标本收集血清封口包好,冷藏运送送确认实验室。 4. 支持性文件全国艾滋病监测工作规范 艾滋病实验室安全操作及防护措施 参考文献: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编写人: 审核人:审批人: 生效日期:沁水县中医医院艾滋病实验室程序文件文件编号QZYHIV03第1页 共4页第1版 第一次修改标题: HIV初筛实验室样本的采集、处理、保存、运送和验受颁布日期 2010/6/28目的:监测HIV抗体样本的采集和处理:艾滋病检测最常用的样本是血液,包括血清、血浆和全血。有时唾液或尿液也可作测试标本。常用标本的采集方法如下: 1.血清样品采集:用注射器抽出23ml静脉血,室温下自然放置12小时,待血清 和血块收缩后再用3000rpm离心15分钟,吸出血清备用。2.抗凝血样本采集:用加有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或用消毒注射器抽取静脉血,转移至加有抗凝剂的试管,反复轻摇,分离血浆和血细胞备用。应根据实验要求选用合适的抗凝剂(EDTA、肝素、枸橼素钠等),如进行病毒RNA测定,应在48小时内分离血浆。 3.采样注意事项 (1)采集标本应按临床采血技术规范及试剂盒说明书要求进行。(2)采集标本时注意安全,直接接触HIV感染者或 艾滋病人血液和体液的操作应戴双层手套,建议采用真空采血管及蝶形针具,以免直接接触血液。 标本的保存 1.用于抗体检测的血清或血浆样品应存放于-20以下,短期(1周)内进行检测的样品可存放于28。 2.用于抗原和核酸检测的血浆和血细胞样品应冻存于-20以下,进行病毒RNA检测的样品如长期保存(三个月以上)保存应置于-80。 HIV标本的运送:应符合生物安全要求;要获得相应部门批准并由具有资质的人员专程护送。1.应采用WHO提出的三级包装系统对样品进行包装,随样品应附有与样品唯一性编码相对应的送检单。送检单应标明受检者姓名、样品种类等信息,并应放置在第二层和第三层容器之间。第一层容器:直接装样品,应防渗漏。样品应置于带盖的试管内,试管上应有明显的标记,标明样品的唯一性编码或受检者姓名、种类和采集时间。在试管的周围应垫有缓冲吸水材料,以免碰碎。第二层容器:容纳并保护第一层容器,可以装若干个第一层容器。要求不易破碎、带盖、防渗漏、容器的材料要易于消毒处理。第三层容器:容纳并保护第二层容器的运输用外层包装箱。外面要贴上醒目的标签,注明数量、收样和发件人及联系方式,同时要注明“小心轻放、防止日晒、小心水浸、防止重压”等字样,还应易于消毒。用于抗体检测的血清和血浆样品应在冻存条件下运送。用于CD4+和CD8+T淋巴细胞测定的样品应在室温下(1825)或4(特殊要求时)运送。用于病毒载量检测的样品应在-20以下运输。DBS样品应在室温下(1825)运送。每一件包装的体积以不超过50mL为宜。运送样品必须有记录。特殊情况下经有关部门批准可以用特快专递邮寄样品,但必须按三层包装,将样品管包扎好,严禁使用玻璃容器。2.一个实验室转送到另外一个实验室,必须是血清或血浆,除特殊需要外,一般不能用全血,且需置于带有盖帽的试管内,防止样品流出,试管上应有明显的标记,标明种类、姓名、地区、时间或原有的编号。 3.感染性材料必须有记录。同时要附送送验单,送验单应与标本分开,不能混放。 4.有特殊情况,应对个别样品进行复检,可以用特快专递形式投寄,但送样品的试管,必须包扎好,保证不会破碎,溢漏。如为滤纸样本,置于塑料袋后再放入特快专递投寄。 HIV标本的验收处理制度 1.检查送检单与标本记录的符合、标本管破损、溢漏情况。如有溢漏应立即将尚存留的血样移出,并对管壁和盛器消毒。 2.要检查并记录样本的质量有无严重溶血、细菌污染、血脂过多以及黄疸等情况。 3.如经过某些临床治疗可导致样品自发荧光的,不能供荧光方法测试用。 本文来自检验地带网4.对实验室自己采集的样品,最好将血液先自然存入12小时后,再用3000rpm离心15分钟,吸出上清液备用,如在一周内检测可放在28。C冰箱内。如要储存,则置于-20。C的低温冰箱内。 参考文献: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编写人: 审核人:审批人: 生效日期:沁水县中医医院艾滋病实验室程序文件文件编号QZYHIV04第1页 共2页第1版 第一次修改标题: HIV检测结果报告、处理、保密程序颁布日期2010/6/28目的:尊重患者隐私权1.初筛实验报告程序:(1)初筛检测中发现HIV抗体阳性反应的标本,应尽快(城区一般要求在48小时内,农村要求在96小时内)将血液连同原始资料(包括厂家批号、试剂种类、有效期,如ELISA实验应附上阴性阳性对照值,CUT OFF值及样品OD值)和送检化验单送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确认实验室。送检化验单必须由初筛实验室一名直接实验操作人员和一名中级技术职称以上的负责人员签名。初筛实验室不得向受检者宣布初筛阳性反应结果。 (2)作好标本收集与登记工作,每月5日按统一表格向省级HIV抗体确认中心报告。 2.检测结果的处理及保密 (1)对HIV抗体阳性者应作好咨询、保密和报告工作。对HIV阴性者,如近期有高危行为如性乱史、吸毒史、受血史、献血浆史,或有急性流感样症状等情况,为排除窗口期的可能,建议每3个月复查一次,连续2次。对HIV抗体可疑的对象要作好咨询和随访工作。 本文来自检验地带网 (2)HIV抗体检测实验室要有专人负责妥善保存各种实验记录、感染者档案,不得擅自修改或销毁;严格遵守保密制度,未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许可,不得向无关人员或单位提供任何情况。(3)HIV初筛实验室检测的阳性结果不是最终结果,应及时进一步确认,初筛实验室不能出具HIV抗体阳性的结果报告,更不能告知被检者本人。 (4)HIV抗体确认实验室确认的阳性结果,以机密级向送检单位出具阳性报告;送检单位接到阳性报告后,应报告当地卫生防疫和卫生行政部门,在对阳性者告知检测结果时要先作好法律、医学、生活等方面的咨询。(5)所有经确认阳性的标本,包括在实验室留存的标本,应送省级HIV抗体确认中心或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单位保存,不得擅自处理。标本保存时间至少5年。参考文献: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编写人: 审核人:审批人: 生效日期:沁水县中医医院艾滋病实验室程序文件文件编号QZYHIV05第1页 共2页第1版 第一次修改标题: HIV实验室意外突发事件处理预案 颁布日期 2010/6/28 为了保证实验室的安全无事故,当有职业暴露或其它重大突发事件发生要及时上报,必要时启动沁水县中医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预案。 当突发事件发生时,上报程序如下: 突发当事人(第一现场人) 实验室李俊慧主任电话张先明副院长电话贾建强院长电话上一级相关部门紧急事故处理措施:发生意外事故,应立即进行紧急处理,并报告实验室负责人,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方法。 1皮肤针刺伤或切割伤:立即用肥皂和大量流水冲洗,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75%乙醇或其他消毒剂消毒伤口。 2皮肤污染:用水和肥皂洗污染部位,并用适当的消毒剂浸泡,如75%乙醇或其他皮肤消毒剂。3粘膜污染:用大量流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部位自检验。 4衣物污染:应尽快脱掉污染的衣物,进行消毒处理。 5污染物泼溅:发生小范围污染物泼溅事故时,应立即进行消毒处理。发生大范围污染物事故时,应立即通知实验室主管领导和安全负责人到达事故现场查清情况,确定消毒的程序。参考文献: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编写人: 审核人:审批人: 生效日期:沁水县中医医院艾滋病实验室程序文件文件编号QZYHIV06第1页 共6页第1版 第一次修改标题: HIV抗体检测颁布日期 2010/6/281目的:根据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的要求,规范本中心HIV抗体的检测方法。2.范围:适用于对人体血液中HIV抗体检测。3.职责 检测人员:负责按照本SO对被检样品进行检测。复查人员:负责对检测操作是否规范以及检测结果是否准确进行复查。4.1 检测项目、方法及步骤。检测项目:HIV抗体筛查实验(包括初筛和复检)。4.2 HIV抗体检测的要点4.2.1 筛查试验阳性不能出阳性报告。4.2.2严格遵守实验室标准操作程序(SOP)。4.2.3 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4.2.4 注意防止样品间交叉污染。5 常规HIV抗体检测的方法和程序HIV抗体检测分为筛查试验(包括初筛和复检)和确认试验。5.1 HIV抗体检测筛查试验5.1.1 筛查试剂必须是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批准、批批检合格、在有效期内的试剂。推荐使用经临床质量评估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的试剂。5.1.2 筛查方法 常用的筛查方法是酶联免疫试验(ELISA)5.1.3 筛查试验根据检测目的选用符合要求的筛查试剂对样品进行初筛和重复检测(复检)。 初筛试验:以第三代ELISA(双抗原夹心法)为例。(1)实验准备:试验开始前将试剂和样品放置在室温(1823), 按实验室SOP做好试剂准备。磷酸盐缓冲液:若液体内有结晶,应放置在37直至溶解,用蒸馏水1:25稀释浓缩液,4保存2周。TMB底物液:使用前配制,TMB液和过氧化脲液等量混匀。1M硫酸终止液:85 ml蒸馏水中加入5 ml浓硫酸。备好试剂盒、待检样品和外部对照质控血清后,按试剂盒说明书以及质控和安全防护要求进行筛查检测。(2)实验操作装好所需使用数目的孔条,每孔均加入100l样品稀释液。设3个阴性对照孔,1个HIV-1阳性对照孔,若需要可再设1个HIV-2阳性对照孔。每孔加入50l待检样品及对照(对照要后加),未用孔用样品稀释液加满以溶解结合物球,以免堵塞洗板机孔。可震摇15S,372孵育605min。置洗板机上洗涤6遍(用洗液将反应孔完全加满,静置3060S,共洗涤6遍,洗完后孔上方及底部不应残存液体,禁止在滤纸上拍干)。每孔加入100l底物液,勿搅动,室温避光孵育302min。每孔加入100l 1M硫酸终止反应,充分混匀。在2h内置于酶标仪读数,单波长450nm,或双波长450/630nm测OD值。(3)实验结果阴性对照(NC),HIV-1阳性对照(PC1),HIV-2阳性对照(PC2)NC 必须0.25方可用,排除NC0.25的值,计算NC平均值。NC界限范围:0.6倍NC均值NC1.4倍NC均值。符合以下条件的实验成立:两个以上的NC可用。PC1-NC均值 0.4,PC2-NC均值 0.4Cut off值 = 阴性对照均值 + 0.100小于Cut off为阴性,大于或等于Cut off为阳性(4)报告:对呈阴性反应的样品,可由实施检测的实验室出具HIV抗体阴性报告;对呈阳性反应的样品,须进行复检,不能出阳性报告。 复检试验:对初筛呈阳性反应的样品用原有试剂和另外一种不同原理或不同厂家的筛查试剂重复检测。如两种试剂复测均呈阴性反应,则报告HIV抗体阴性;如均呈阳性反应,或一阴一阳,需送艾滋病确认实验室进行确认(见图1)。5.1.4 初筛试验结果的报告对HIV抗体筛查试验,呈阴性反应者可出具“HIV抗体阴性”报告(可用附表1);对初筛试验呈阳性反应者不能出阳性报告,可出具“HIV抗体待复查”报告(附表1)。5.1.5 初筛试验呈阳性反应样品的转送如需送上级实验室进行复测或确认,需要填写“HIV抗体复测送检单”(附表2),经1名检验人员和1名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审核签字。送当地艾滋病筛查中心实验室,再转送艾滋病确认实验室,或在本实验室复检后直接送确认实验室。5.1.6 对筛查阴性和阳性者,均需做好检测后咨询。编写人: 审核人:审批人: 生效日期: 沁水县中医医院艾滋病实验室程序文件文件编号QZYHIV07第1页 共3页第1版 第一次修改标题: 职业暴露应急预案颁布日期 2010/6/28为了保证实验室的安全无事故,当有职业暴露或其它重大突发事件发生要及时上报,必要时启动沁水县中医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预案。 当突发事件发生时,上报程序如下: 突发当事人(第一现场人) 实验室李俊慧主任电话张先明副院长电话贾建强院长电话上一级相关部门紧急事故处理措施:发生意外事故,应立即进行紧急处理,并报告实验室负责人,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方法。 1皮肤针刺伤或切割伤:立即用肥皂和大量流水冲洗,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75%乙醇或其他消毒剂消毒伤口。 2皮肤污染:用水和肥皂洗污染部位,并用适当的消毒剂浸泡,如75%乙醇或其他皮肤消毒剂。3粘膜污染:用大量流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部位自检验。 4衣物污染:应尽快脱掉污染的衣物,进行消毒处理。 5污染物泼溅:发生小范围污染物泼溅事故时,应立即进行消毒处理。发生大范围污染物事故时,应立即通知实验室主管领导和安全负责人到达事故现场查清情况,确定消毒的程序6. 低温蒸汽甲醛气体消毒:如果实验室一旦发生了重大泼溅事故时,应按严重情况处理,并采取以下措施: (1) 从污染处疏散人员,但要防止污染扩散; (2) 控制污染锁门并防止进一步进入; (3) 通知实验室主管领导、安全负责人等,以便查清情况,确定消毒程序; (4) 如果认为合适,可进行生物安全柜和/或实验室低温蒸汽甲醛气体消毒,但生物安全柜和实验室必须有可靠的密闭性能,人员必须完全离开。注意:(由于甲醛有致癌作用,不易用于生物安全柜和实验室的常规空气消毒。生物安全柜:25ml福尔马林和等量混合放在一个蒸发皿中使其在密封的生物安全柜中蒸发,保持至少6h,最好过夜。实验室:福尔马林和水的体积根据实验室大小而定)。(5) 发生溢出后,应离开房间30分钟。穿防护服,被泼溅的地方用经消毒剂浸泡的吸水物质覆盖:消毒剂起作用后1015分钟后清理该地方。移走吸水性物质,用消毒剂冲洗该地方。 参考文献: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编写人: 审核人:审批人: 生效日期: 沁水县中医医院艾滋病实验室程序文件文件编号QZYHIV08第1页 共9页第1版 第一次修改标题: HIV初筛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案颁布日期 2010/6/28目的:为了检测实验室对未知样品检测正确的数据和技术能力。一、质量血清的保存: 在每次试验中必须包含内部对照质控血清和外部对照质控血清。1.内部对照质控血清 内部对照质控血清是指每个试剂盒内厂方提供的一套阴性和阳性对照血清。内部对照对每一次实验的质量控制措施来说是必要的,是质量控制的基础。每一次检测必须使用内部对照,而且内部对照只能在该批号生产的试剂盒中使用。 2.外部对照质控血清 外部对照质控血清是各级实验室为了监控每次检测的重复性和稳定性以及检验试剂盒批间差异而设置的一套阴性和阳性对照血清。设立外部对照还可以提示标本处于临界值状态时的检验操作情况。 (1)外部对照质控血清的组成 理想的外部对照应该包括阳性对照、弱阳性对照、临界值对照和阴性对照。但是目前各实验室应该在每次实验时设置一个单一浓度水平的质控品即弱阳性对照。这个弱阳性对照的值以设定在各试剂盒cut-off值的2-3倍为宜。 (2)外部对照质控血清的来源和选择 1)通过向有关机构购买获得 2)通过实验室制备获得(比较经济的方法) 混合试剂盒内部对照血清,等量分装。 混合HIV抗体阳性或阴性人血清,3000转/分钟离心15分钟,用0.2m生物滤膜过滤除菌后再进行5630分钟加热灭活处理。弱阳性对照可以通过使用HIV抗体阴性的正常人血清梯度稀释HIV抗体强阳性血清并经标定后得到。弱阳性对照的OD值以2-3倍于cut-off为宜。(3)外部对照质控血清的保存 1)外部对照血清或血浆的一次制备量应该足够为本实验室使用一年 2)外部对照血清应该均一、无菌 3)外部对照血清标定后应该等量分装,每个对照应该有足够的量供一周内实验用 4)外部对照应该分类作好标记,使用不同颜色的标签 5)外部对照血清应该存放在-70,如无条件则存放在非自动除霜的-20冰箱 6)外部对照血清一旦融解以后应该存放在2-8,一周后必须弃去,不能重新冻存。 (4)外部对照质控血清的使用 原则上每一次实验必须使用外部对照质控血清,建立质控图,以便监控实验操作的一次性和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可以了解各批试剂盒之间的误差(批间差异)。 二、质控图的建立及应用(以ELISA试验检测HIV抗体为例)最常用的质控图是Levey-Jennings质控图,使用累计和技术或趋势分析技术的图形可提供系统偏移和漂移的状况。1 建立质控图参数外部对照质控物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应建立在实验室常规使用方法对质控物重复测定的基础上。一般采用在不同批次检测取得至少20个数据;如果仅做少量批次的检测,也至少做5个批次的检测,每个批次中不少于4个质控物测定结果,以建立一个临时性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当达到20批次数据后,替代临时性的平均值和标准差。2. 算术平均值 ( ): 代表一组S/CO值的平均值。为了统计学上有显著性意义,应该采用至少20次(天)所测得的外部对照质控血清S/CO值结果计算出平均值。2.1 标准差(s):是描述样品与均数之间离散程度的一个指标,是与对照质控血清S/CO值均值有关的预期范围。一组S/CO值的标准差以s表示。2.2 变异系数(cv):是反映各次S/CO值相对于均值离散程度的一个指标,可以用来衡量检测的重复性或精密度。2.3 控制限:由实验室根据对质控物检测结果的平均值和标准差来确定。例如12S质控规则的控制限为外部对照S/CO平均值加减2个标准差;13S质控规则的控制限为外部对照S/CO平均值加减3个标准差。 3. 绘制质控图质控图是把检测数据与已确定的(计算出的)“控制限”进行比较的图,包含一条中心横线和其上、下两条平行的控制线,并按时间顺序点入本实验室每次试验质控血清的测定值。质控图的绘制步骤:3.1 在常规条件下,对同一批血清连续测定20次(天)或以上,获得一组S/CO值,求均数()和标准差(s), 超出2s或3s的数据不应删除。3.2 将均值()和标准差(s)分别在质控框架图中标示出来。以S/CO值作纵座标(Y轴),每一次(天)试验作横座标(x轴),绘制质控图。3.3 从第21次起,将每次质控血清的检测结果依次点入该质控框架图中,检验进入质控状态。4. 质控规则及使用实验室在报告实验结果之前必须评价质控数据,可通过图形记录的检查或由计算机审核结果来决定。目前许多质控规则已被采用,常用的是12S和13S规则。5. 告警(12S):当外部对照的S/CO值超出+2s范围时,系统处于告警状态,应予注意,是否可以继续检测需要进一步观察。若将12S做失控标准,有较高的假失控概率,所以一般不采用。6. 失控(13S):当外部对照的S/CO值超出+3s范围时,系统处于失控状态,本次实验结果不能被接受,可能是系统误差、随机误差或外部对照滴度下降造成。位移:连续几次(35次)外部对照S/CO值都落在均值的一侧则称为位移,提示实验条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趋势:连续几次(57次)外部对照S/CO值几乎按一个方向分布时称为趋势,通常由参数的缓慢改变引起。质控规则的使用应检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即具有高的检出分析误差的能力,同时应具有较低的假失控概率。考察试验系统的可靠性应采用多标准质控方案,多规则质控方法能提高误差检出,并具有低的假失控概率。其要点为:出现一次2s范围的变化时,系统处于告警状态,应予注意,是否可以继续检测需要进一步观察。出现下列情况时,应暂停检测查找原因:出现一次3s范围的变化、连续两次出现同一方向2s范围的变化、连续四次出现同一方向的1s范围的变化、连续10次结果都在1s范围内,但落在均值线的同一侧。7. 质控图的分析及失控处理实验室应建立质控图分析及失控情况处理程序。当质控已有计划并恰当地执行时,要求可靠的平均值和标准差用于计算质控限,将假失控概率降到最低。当出现失控时进行如重复质控测定或重新分析新的质控物不是最有效的方法,必须找出问题原因,找出解除故障的方法,并消除原因,防止将来出现同样的问题。8.绘制和分析质控图的要点8.1 要在常规条件下建立质控图参数,用S/CO比值绘制质控图。对同一批质控物连续测定得到20个数据,求值()和标准差(s), 超出2s或3s的数据不应删除。8.2 由专人负责建立质控图,每月定期召开质控分析会,讨论本月的质量控制情况。8.3 建议长期和稳定地使用一种质量好的试剂盒,更换不同厂家的试剂盒后,必须重新绘制质控图。改用新批号试剂盒也应重新制作质控图。使用新批号或不同厂家的试剂盒必须在质控图上注明使用日期。 8.4 发现质控结果失控,应填写报告单,上交质量负责人,分析原因并决定是否发出检测报告。8.5 使用新批次的外部对照质控物时,必须重新绘制质控图。变异系数(cv)小于20,表示外部对照处于稳定状态。9.“即刻法”质控“即刻法”质控方法是在对同一批外部质控血清连续测定3次后,即可对第3次检验结果进行质控。具体计算方法如下:9.1 将质控血清的测定值从小到大排列:x1,x2,x3xn(x1为最小值,xn为最大值)。9.2计算SI上限值 和SI下限值。 9.3 将SI上限、SI下限与SI值表(表7)中的数字比较。表7 SI值表nn3sN2snn3sn2s31.161.15122.552.2941.491.46132.612.3351.751.67142.662.3761.941.82152.712.4172.101.94162.752.4482.222.03172.792.4792.322.11182.822.50102.412.18192.852.53112.482.23202.882.56(1)当SI上限和SI下限 n3s值时说明该值已在3s范围之外,属“失控”。数值处于“告警”和“失控”状态应舍去,需重新测定该质控血清和病人样品。舍去的只是失控的这次数值,其它测定值仍可继续使用。10.分析质控图的要点:(1)由专业人建立质控图,每月定期召开质控大会,讨论本月的质量控制情况。(2)建议长期和稳定地使用一种质量好的试剂盒,更换不同厂家的试剂盒后,必须重新绘制质控图。改用新批号试剂盒也应该重新绘制质控图。使用新批号或不同厂家的试剂盒必须在质控图上注明使用日期。(3)发现质控结果失控,必须填写报告单,上交质量负责人,分析原因并决定是否发出检测报告。(4)使用新批次的外部对照物时,必须重新绘制质控图。变异系数小于20%,表示外部对照处于稳定状态。参考文献: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编写人: 审核人:审批人: 生效日期:沁水县中医医院艾滋病实验室程序文件文件编号QZYHIV09第1页 共5页第1版 第一次修改标题: HIV初筛实验室间质量评价方案颁布日期 2010/6/28目的:是检验实验室对未知样品获得正确结果的能力。 促进艾滋病实验室建设,通过考评使其检测技术、质量管理和人员素质得到提高。内容:HIV抗体筛查和确认技术、结果报告和各项职能工作的完成情况。方式:试验操作,问卷调查和现场抽查。考核成绩由血清检测和职能工作及现场抽查完成,以及考评反映出的真实情况。工作程序:1考评之前召开艾滋病实验室审评和技术指导专家组会议,确定考评的具体实施方案、问卷调查内容及有关事宜。2考评实验室要建立考评血清盘,并经过严格检测和标定,将标定结果作为参考备案。血清盘改变时要经过艾滋病实验室审评和技术指导专家组讨论。考评血清盘可由510份样品组成,包括强阳性、弱阳性和阴性样品。3考评血清随机编号后,发给参评实验室,同时发放考评问卷调查表。4各参评实验室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检测考评血清,填写报告单。实验原始记录应保存备案。必须根据当年实际情况逐项如实填写实验室问卷调查表。5各参评实验室将检测报告和填写完整的问卷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