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执业药师中药(药一)密卷解析课件_第1页
2015执业药师中药(药一)密卷解析课件_第2页
2015执业药师中药(药一)密卷解析课件_第3页
2015执业药师中药(药一)密卷解析课件_第4页
2015执业药师中药(药一)密卷解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密卷解析主讲人 刘老师 第一章中药与方剂 考点一 历代本草代表作 学术价值 模拟题试卷1 A 1 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是A 开宝本草 B 嘉祐本草 C 神农本草经 D 新修本草 E 本草拾遗 考点一 历代本草代表作 学术价值 模拟题试卷1 A 1 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是A 开宝本草 B 嘉祐本草 C 神农本草经 D 新修本草 E 本草拾遗 答案 C 模拟题试卷2 A 1 我国第一部药典性著作是A 本草纲目 B 证类本草 C 新修本草 D 本草经集注 E 神农本草经 模拟题试卷2 A 1 我国第一部药典性著作是A 本草纲目 B 证类本草 C 新修本草 D 本草经集注 E 神农本草经 答案 C 模拟题试卷3 A 1 古代新增药物最多的著作是A 本草纲目 B 本草纲目拾遗 C 新修本草 D 本草经集注 E 神农本草经 模拟题试卷3 A 1 古代新增药物最多的著作是A 本草纲目 B 本草纲目拾遗 C 新修本草 D 本草经集注 E 神农本草经 答案 B 考点二 四气的效用与临床应用 模拟题试卷2 A 2 不属于寒凉性药物所示效用的是A 清热燥湿B 凉血清心C 泻下通便D 补助肾阳E 泻火解毒 考点二 四气的效用与临床应用 模拟题试卷2 A 2 不属于寒凉性药物所示效用的是A 清热燥湿B 凉血清心C 泻下通便D 补助肾阳E 泻火解毒答案 D 预测题试卷2 A 1 寒凉性对人体的不良作用是A 助火B 耗气C 伤阳D 敛邪E 伤津 预测题试卷2 A 1 寒凉性对人体的不良作用是A 助火B 耗气C 伤阳D 敛邪E 伤津答案 C解析 寒凉药的不良反应 考点三 五味的效用与临床应用 模拟题试卷2 A 3 苦味药的作用是A 行气 行血B 燥湿 利湿C 燥湿 健脾D 渗湿 利尿E 燥湿 降泄 通泄 清泄 考点三 五味的效用与临床应用 模拟题试卷2 A 3 苦味药的作用是A 行气 行血B 燥湿 利湿C 燥湿 健脾D 渗湿 利尿E 燥湿 降泄 通泄 清泄答案 E 模拟题试卷1 A 3 甘味药的作用不包括的是A 补益B 和中C 缓急D 固涩E 调和 模拟题试卷1 A 3 甘味药的作用不包括的是A 补益B 和中C 缓急D 固涩E 调和答案 D 预测题试卷2 B 1 2 酸温B 苦寒C 辛温D 甘温E 咸寒1 能清热燥湿的药 其性味大多2 能发散风寒的药 其性味大多 预测题试卷2 B 1 2 酸温B 苦寒C 辛温D 甘温E 咸寒1 能清热燥湿的药 其性味大多2 能发散风寒的药 其性味大多答案 BC 考点四 升降浮沉的确定依据及效用 预测题试卷2 A 2 沉降性所示的作用是A 潜阳B 发表C 祛风D 涌吐E 开窍 考点四 升降浮沉的确定依据及效用 预测题试卷2 A 2 沉降性所示的作用是A 潜阳B 发表C 祛风D 涌吐E 开窍答案 A考点 升降浮沉的效用 预测题试卷1 C 1 2 患者 男 56岁 教师 长期站立授课 平素体弱多病 1个月前 感短气 倦怠乏力多汗 食少便溏 腹部重坠 便意频数 小便淋沥 辨证为中气下陷 建议选择具有升举药性的药物治疗 1 针对患者症状 可选择具有升举药性的药物组是A 柴胡 升麻 黄芪B 牛膝 枳壳 人参C 薄荷 蝉蜕 木贼D 桔梗 苦杏仁 紫苏子E 桑叶 牛蒡子 茯苓 2 不具有升浮特性的药物是A 菊花B 芒硝C 黄芪D 荆芥E 蔓荆子 2 不具有升浮特性的药物是A 菊花B 芒硝C 黄芪D 荆芥E 蔓荆子答案 A B 考点五 归经的理论基础及临床意义1 性温归肺经的药物不适应的病症是A 虚寒性咳嗽B 肺寒咳嗽C 寒饮停肺证D 阴虚燥热咳嗽E 阳虚外感兼咳痰 考点五 归经的理论基础及临床意义1 性温归肺经的药物不适应的病症是A 虚寒性咳嗽B 肺寒咳嗽C 寒饮停肺证D 阴虚燥热咳嗽E 阳虚外感兼咳痰答案 D 考点六 有毒无毒的依据及使用注意事项 预测题试卷2 X 1 引起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 配伍不当B 用量过大C 炮制不当D 品种混乱E 疗程过长 考点六 有毒无毒的依据及使用注意事项 预测题试卷2 X 1 引起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 配伍不当B 用量过大C 炮制不当D 品种混乱E 疗程过长答案 ABCDE 考点七 功效的表述 对症功效 预测题试卷2 A 3 按中医治疗学分类对应病证的疗效是A 止痛B 平喘C 清热D 蚀疣E 涩精 考点七 功效的表述 对症功效 预测题试卷2 A 3 按中医治疗学分类对应病证的疗效是A 止痛B 平喘C 清热D 蚀疣E 涩精答案 D考点 中药的功效与主治病证 考察的是按照中医治疗学分类对证 截疟 蚀疣 祛风湿 通鼻窍 利胆退黄 消痈排脓 去杀绦虫等 预测题试卷1 X 1 对症功效包括A 止痒B 止咳C 散寒D 止泻E 止汗 预测题试卷1 X 1 对症功效包括A 止痒B 止咳C 散寒D 止泻E 止汗答案 ABDE散寒 对因功效 考点八 七情配伍的含义 代表性的药对及应用原则 预测题试卷1 A 3 能使药物功效降低或消除的配伍是A 相使B 相畏C 相须D 相杀E 相恶 考点八 七情配伍的含义 代表性的药对及应用原则 预测题试卷1 A 3 能使药物功效降低或消除的配伍是A 相使B 相畏C 相须D 相杀E 相恶答案 E 预测题试卷2 B 3 5 A 相须B 相反C 相恶D 相畏E 单行3 半夏配生姜属4 大黄配芒硝属5 半夏配乌头属 预测题试卷2 B 3 5 A 相须B 相反C 相恶D 相畏E 单行3 半夏配生姜属4 大黄配芒硝属5 半夏配乌头属答案 D A B 预测题试卷2 C 14 15 甘草的现代研究结果表明 甘草总黄酮能延长乌头碱诱发的小鼠心律失常的潜伏期 甘草类黄酮和异甘草素能使乌头碱诱发的动物心律失常持续时间明显减少 甘草酸在体内的水解产物葡萄糖醛酸能与乌头类生物碱的羟基结合 生成低毒或无毒的葡萄糖醛酸络合物而由尿排出 甘遂与甘草配伍 其LD50下降 毒性增强 该配伍连续给药7天 使实验大鼠循环 消化 神经系统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出现实验动物心率加快 ALT升高 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异常变化 14 上述实验研究中 甘草黄酮类成分对乌头碱心脏毒性的影响结果 体现了甘草与附子的什么配伍关系A 单行B 相杀C 相须D 相反E 相使 15 上述实验研究中 甘遴与甘草合用所表现出的急性毒性及亚急性毒性 体现了甘遂与甘草的什么配伍关系A 单行B 相杀C 相须D 相反E 相使 15 上述实验研究中 甘遴与甘草合用所表现出的急性毒性及亚急性毒性 体现了甘遂与甘草的什么配伍关系A 单行B 相杀C 相须D 相反E 相使答案 B D考点解析 甘草可以抑制乌头的毒性反应 是甘草杀乌头 表现相杀的配伍关系 甘遂与甘草配伍增加对人体的伤害 体现了增毒的特性 属于相反的配伍关系 考点九 方剂学常用治法及临床应用 八法 预测题试卷2 A 15 疏肝和胃 属于清代程钟龄归纳的 八法 中的哪一法A汗法B 吐法C 下法D 清法E 和法 考点九 方剂学常用治法及临床应用 八法 预测题试卷2 A 15 疏肝和胃 属于清代程钟龄归纳的 八法 中的哪一法A汗法B 吐法C 下法D 清法E 和法答案 E 考点十 方剂组成原则 君臣佐使概念 及方剂的组成变化 模拟题试卷3 A 4 一首方剂中必不可少的药物为A 反佐药B 使药C 佐助药D 臣药E 君药 考点十 方剂组成原则 君臣佐使概念 及方剂的组成变化 模拟题试卷3 A 4 一首方剂中必不可少的药物为A 反佐药B 使药C 佐助药D 臣药E 君药答案 E 第二章中药材生产与品质 考点一 道地药材 模拟题试卷1 A 5 四大怀药 中没有的中药是A 牛膝B 菊花C 延胡索D 地黄E 山药 考点一 道地药材 模拟题试卷1 A 5 四大怀药 中没有的中药是A 牛膝B 菊花C 延胡索D 地黄E 山药答案 C解析 延胡索 浙药 预测题试卷2 B 6 7 A 宁夏B 浙江C 河南D 福建E 安徽6 延胡索的主产地是7 牛膝的主产地是 预测题试卷2 B 6 7 A 宁夏B 浙江C 河南D 福建E 安徽6 延胡索的主产地是7 牛膝的主产地是答案 B C 考点二 各类药材的一般采收原则 模拟题试卷1 A 6 一般叶类药材采收时期通常是A 秋季至次年早春植株开始生长时期B 花将开放或果实未成熟前时期C 花开放至凋谢时期D 果实成熟期E 种子成熟期 考点二 各类药材的一般采收原则 模拟题试卷1 A 6 一般叶类药材采收时期通常是A 秋季至次年早春植株开始生长时期B 花将开放或果实未成熟前时期C 花开放至凋谢时期D 果实成熟期E 种子成熟期答案 B 预测题试卷1 B 4 5 A 花盛期B 开花前期C 生长末期D 花后期E 花蕾期4 槐花中芦丁的含量最高的时期是5 西红花的适宜采收期为 预测题试卷1 B 4 5 A 花盛期B 开花前期C 生长末期D 花后期E 花蕾期4 槐花中芦丁的含量最高的时期是5 西红花的适宜采收期为答案 E A 考点三 常见的产地加工方法 预测题试卷2 A 5 中国药典 规定的 低温干燥 所用的温度一般是不超过A 45 B 50 C 55 D 60 E 65 考点三 常见的产地加工方法 预测题试卷2 A 5 中国药典 规定的 低温干燥 所用的温度一般是不超过A 45 B 50 C 55 D 60 E 65 答案 D考点 常用的采收加工方法 预测题试卷1 X 2 需要 发汗 的药材是A 玄参B 杜仲C 厚朴D 茯苓E 续断 预测题试卷1 X 2 需要 发汗 的药材是A 玄参B 杜仲C 厚朴D 茯苓E 续断答案 ABCDE 第三章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 考点一 中药常用提取方法的特点及应用 预测题试卷2 A 6 不宜用煎煮法提取的中药化学成分是A 挥发油B 皂苷C 黄酮苷D 多糖E 蒽醌类 考点一 中药常用提取方法的特点及应用 预测题试卷2 A 6 不宜用煎煮法提取的中药化学成分是A 挥发油B 皂苷C 黄酮苷D 多糖E 蒽醌类答案 A 模拟题试卷1 A 7 下列溶剂中 极性最小的是A 石油醚B 氯仿C 水D 乙醚E 乙酸乙酯 模拟题试卷1 A 7 下列溶剂中 极性最小的是A 石油醚B 氯仿C 水D 乙醚E 乙酸乙酯答案 A 考点二 常用的分离与精制方法原理及应用 预测题试卷1 B 6 7 A 膜分离法B 聚酰胺色谱法C 硅胶柱色谱法D 离子交换树脂法E 分馏法6 主要根据沸点高低分离物质的方法是7 主要根据分子极性大小分离物质的方法是 考点二 常用的分离与精制方法原理及应用 预测题试卷1 B 6 7 A 膜分离法B 聚酰胺色谱法C 硅胶柱色谱法D 离子交换树脂法E 分馏法6 主要根据沸点高低分离物质的方法是7 主要根据分子极性大小分离物质的方法是 答案 E C 预测题试卷2 B 8 9 膜分离法B 聚酰胺色谱法C 硅胶柱色谱法D 离子交换树脂法E 分馏法8 主要根据氢键吸附原理分离物质的方法是9 主要根据解离程度不同分离物质的方法是 预测题试卷2 B 8 9 膜分离法B 聚酰胺色谱法C 硅胶柱色谱法D 离子交换树脂法E 分馏法8 主要根据氢键吸附原理分离物质的方法是9 主要根据解离程度不同分离物质的方法是答案 B D 预测题试卷1 X 3 可以判断结晶纯度的方法有A 均一的晶形B 均匀的色泽C 熔点D 色谱行为E 熔距 预测题试卷1 X 3 可以判断结晶纯度的方法有A 均一的晶形B 均匀的色泽C 熔点D 色谱行为E 熔距答案 ABCDE 考点三 生物碱的分类及典型化合物 预测题试卷1 A 5 苦参碱的结构类型是A 喹啉类B 双稠哌啶类C 莨菪烷类D 苄基异喹啉类E 双苄基异喹啉类 考点三 生物碱的分类及典型化合物 预测题试卷1 A 5 苦参碱的结构类型是A 喹啉类B 双稠哌啶类C 莨菪烷类D 苄基异喹啉类E 双苄基异喹啉类答案 B 考点四 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预测题试卷1 A 6 下列化合物中 按碱性强弱排序正确的是A 季铵碱 脂肪杂环碱 酰胺 芳香胺B 脂肪杂环碱 季铵碱 酰胺 芳香胺C 脂肪杂环碱 季铵碱 芳香胺 酰胺D 季铵碱 脂肪杂环碱 芳香胺 酰胺E 季铵碱 酰胺 脂肪杂环碱 芳香胺 考点四 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预测题试卷1 A 6 下列化合物中 按碱性强弱排序正确的是A 季铵碱 脂肪杂环碱 酰胺 芳香胺B 脂肪杂环碱 季铵碱 酰胺 芳香胺C 脂肪杂环碱 季铵碱 芳香胺 酰胺D 季铵碱 脂肪杂环碱 芳香胺 酰胺E 季铵碱 酰胺 脂肪杂环碱 芳香胺答案 D解析 碱性强弱的影响因素及碱性强弱顺序 预测题试卷2 A 7 能溶于水的生物碱是A 莨菪碱B 小檗碱C 长春新碱D 长春碱E 长春地辛 预测题试卷2 A 7 能溶于水的生物碱是A 莨菪碱B 小檗碱C 长春新碱D 长春碱E 长春地辛答案 B 预测题试卷2 X 2 能用碘化铋钾检识的生物碱有A 乌头碱B 吗啡C 次乌头碱D 麻黄碱E 莨菪碱 预测题试卷2 X 2 能用碘化铋钾检识的生物碱有A 乌头碱B 吗啡C 次乌头碱D 麻黄碱E 莨菪碱答案 ABCE考点 生物碱的沉淀反应麻黄碱不和生物碱沉淀试剂反应 考点五 含生物碱的常用中药结构类型及生物活性 预测题试卷1 B 8 9 A 小檗碱B 麻黄碱C 伪麻黄碱D 东莨菪碱E 山莨菪碱8 其共轭酸因分子内氢键而稳定的是9 其草酸盐不溶于水的是 考点六 含生物碱的常用中药结构类型及生物活性 预测题试卷1 B 8 9 A 小檗碱B 麻黄碱C 伪麻黄碱D 东莨菪碱E 山莨菪碱8 其共轭酸因分子内氢键而稳定的是9 其草酸盐不溶于水的是答案 C B解析 常用中药麻黄所含生物碱的性质 预测题试卷2 C 1 3 洋金花为茄科植物毛曼陀罗和白曼陀罗的花 为常用中药 具有平喘止咳 镇痛止痉功效 主治哮喘咳嗽 心腹冷痛 风湿痹痛 跌打损伤 小儿慢惊 外科麻醉 生物碱为其主要有效成分 1 洋金花中的生物碱主要是A 吲哚类B 异喹啉类C 莨菪烷类D 喹喏里西啶类E 有机胺类 2 下列生物碱中碱性最强的是A 莨菪碱B 樟柳碱C 山莨菪碱D 东茛菪碱E 氧化苦参碱3 其分子结构中具有氧环的是A 莨菪碱B 樟柳碱C 山莨菪碱D 东莨菪碱E 氧化苦参碱 2 下列生物碱中碱性最强的是A 莨菪碱B 樟柳碱C 山莨菪碱D 东茛菪碱E 氧化苦参碱3 其分子结构中具有氧环的是A 莨菪碱B 樟柳碱C 山莨菪碱D 东莨菪碱E 氧化苦参碱答案 C A D解析 含有生物碱常用中药 洋金花 生物碱的结构分类与特点 生物碱的碱性 模拟题试卷1 B A 士的宁B 小檗碱C 氧化苦参碱D 莨菪碱E 麻黄碱45 马钱子中所含的生物碱是46 洋金花中所含的生物碱是47 黄连中所含的生物碱是48 苦参中所含的生物碱是 模拟题试卷1 B A 士的宁B 小檗碱C 氧化苦参碱D 莨菪碱E 麻黄碱45 马钱子中所含的生物碱是46 洋金花中所含的生物碱是47 黄连中所含的生物碱是48 苦参中所含的生物碱是答案 A D B C 考点七 糖的分类及代表性化合物 1 葡萄糖是A 五碳醛糖B 六碳酮糖C 六碳醛糖D 甲基五碳醛糖E 糖醛酸 考点七 糖的分类及代表性化合物 1 葡萄糖是A 五碳醛糖B 六碳酮糖C 六碳醛糖D 甲基五碳醛糖E 糖醛酸答案 C单糖 五碳醛糖 D 木糖 L 阿拉伯糖 D 核糖六碳醛糖 D 葡萄糖 D 甘露糖 D 半乳糖甲基五碳醛糖 L 鼠李糖 D 鸡钠糖 D 夫糖六碳酮糖 D 果糖糖醛酸 D 葡萄糖醛酸 D 半乳糖酸 考点八 苷的分类及典型化合物 预测题试卷1 B 10 11 A 红景天苷B 水杨苷C 芥子苷D 腺苷E 牡荆素10 属于碳苷类化合物的是11 属于硫苷类化合物的是 预测题试卷1 B 10 11 A 红景天苷B 水杨苷C 芥子苷D 腺苷E 牡荆素10 属于碳苷类化合物的是11 属于硫苷类化合物的是答案 E C 考点九 苷键的裂解 苷类化合物酸水解规律 预测题试卷1 A 7 下列吡喃糖苷中最难被酸水解的是A 七碳糖苷B 五碳糖苷C 甲基五碳糖苷D 六碳糖苷E 糖上连接羧基的糖苷 考点九 苷键的裂解 苷类化合物酸水解规律 预测题试卷1 A 7 下列吡喃糖苷中最难被酸水解的是A 七碳糖苷B 五碳糖苷C 甲基五碳糖苷D 六碳糖苷E 糖上连接羧基的糖苷答案 E 考点十 苷的显色反应4 检识苷的显色反应为A Dragendorff s反应B Molish反应C 盐酸 镁粉反应D Borntrager s反应E 三硝基苯酚试纸 显砖红色 考点十 苷的显色反应4 检识苷的显色反应为A Dragendorff s反应B Molish反应C 盐酸 镁粉反应D Borntrager s反应E 三硝基苯酚试纸 显砖红色 答案 B 考点十一 含氰苷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 模拟题试卷1 C 苦杏仁为蔷薇科山杏 西伯利亚杏 东北杏或杏的干燥成熟种子 主成分为苦杏仁苷 也是药典质量控制成分83 苷的分类中 苦杏仁苷属于A 氰苷B 酯苷C 碳苷D 酚苷E 硫苷 84 苦杏仁苷酶水解的最终产物包括A 葡萄糖 氢氰酸 苯甲醛B 龙胆双糖 氢氰酸 苯甲醛C 野樱苷 葡萄糖D 苯羟乙腈 葡萄糖E 苯羟乙腈 龙胆双糖 85 鉴定苦杏仁苷所依据的香气来源于A 苦杏仁苷B 野樱苷C 苯羟乙腈D 苯甲醛E 氢氰酸86 关于苦杏仁苷的说法错误的是A 原生苷B 双糖苷C 氧苷D 氰苷E 氮苷 85 鉴定苦杏仁苷所依据的香气来源于A 苦杏仁苷B 野樱苷C 苯羟乙腈D 苯甲醛E 氢氰酸86 关于苦杏仁苷的说法错误的是A 原生苷B 双糖苷C 氧苷D 氰苷E 氮苷答案 AADE 考点十二 醌类的结构分类及典型化合物1 丹参的醌类成分中 属于对醌类化合物的是A 丹参醌 B 隐丹参醌C 丹参醌 D 丹参新醌甲E 丹参酸甲酯 考点十二 醌类的结构分类及典型化合物1 丹参的醌类成分中 属于对醌类化合物的是A 丹参醌 B 隐丹参醌C 丹参醌 D 丹参新醌甲E 丹参酸甲酯答案 D 考点十三 醌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预测题试卷2 B 10 11 A Feigl反应B 无色亚甲蓝显色试验C Kesting Craven反应D Borntrager反应E 与金属离子的络合反应10 用于区别苯醌和蒽醌的反应是11 羟基蒽醌类化合物遇碱颜色改变或加深的反应称为 考点十三 醌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预测题试卷2 B 10 11 A Feigl反应B 无色亚甲蓝显色试验C Kesting Craven反应D Borntrager反应E 与金属离子的络合反应10 用于区别苯醌和蒽醌的反应是11 羟基蒽醌类化合物遇碱颜色改变或加深的反应称为答案 B D 考点十四 含醌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 模拟题试卷3 C 86 88 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 塘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 现代药理表明 大黄具有泻下 抗菌 抗肿瘤 利胆保肝等作用 86 大黄中含有的主要化学成分是A 苯醌B 萘醌C 菲醌D 蒽醌E 黄酮 87 下列化合物中泻下作用最强的是A 番泻苷B 大黄酸C 大黄酸葡萄糖苷D 大黄素葡萄糖苷E 大黄鞣质88 大黄中的化学成分遇碱呈现的颜色是A 黑色B 绿色C 蓝色D 红色E 紫色 87 下列化合物中泻下作用最强的是A 番泻苷B 大黄酸C 大黄酸葡萄糖苷D 大黄素葡萄糖苷E 大黄鞣质88 大黄中的化学成分遇碱呈现的颜色是A 黑色B 绿色C 蓝色D 红色E 紫色答案 D A D 预测题试卷1 X 4 关于大黄化学成分的说法 正确的是A 主要含醌类化合物B 大黄酸是其质量控制成分之一C 主要含生物碱类化合物D 大多具有碱性E 大多具有酸性答案 ABE解析 大黄主成分及性质 考点十五 香豆素结构 分类及典型化合物 考点十六 香豆素的理化性质 预测题试卷2 A 9 可与异羟肟酸铁反应生成紫红色的是A 羟基蒽醌类B 查耳酮类C 香豆素类D 木脂素类E 生物碱类 考点十五 香豆素结构 分类及典型化合物 考点十六 香豆素的理化性质 预测题试卷2 A 9 可与异羟肟酸铁反应生成紫红色的是A 羟基蒽醌类B 查耳酮类C 香豆素类D 木脂素类E 生物碱类答案 C 考点十七 含香豆素 木脂素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 模拟题试卷1 B A 黄酮类B 香豆素类C 蒽醌D 二萜E 木脂素49 中国药典 中 前胡质量控制成分的结构类型是50 中国药典 中 厚朴质量控制成分的结构类型是答案 B E 模拟题试卷3 X 103 下列含香豆素类成分的中药是A 秦皮B 甘草C 补骨脂D 五味子E 大黄答案 考点十八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 预测题试卷2 B 12 13 A 黄芩苷B 芦丁C 葛根素D 橙皮苷E 大豆素12 属于黄酮类的是13 属于二氢黄酮类的是 考点十八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 预测题试卷2 B 12 13 A 黄芩苷B 芦丁C 葛根素D 橙皮苷E 大豆素12 属于黄酮类的是13 属于二氢黄酮类的是答案 A D 考点十九 黄酮类化合物的性质 预测题试卷1 A 9 用于黄酮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应是A 碘 碘化钾反应B 甲基化反应C 酶解反应D 乙酰化反应E 盐酸 镁粉反应 考点十九 黄酮类化合物的性质 预测题试卷1 A 9 用于黄酮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应是A 碘 碘化钾反应B 甲基化反应C 酶解反应D 乙酰化反应E 盐酸 镁粉反应答案 E 预测题试卷2 A 10 含不同羟基的黄酮类化合物的酸性强弱顺序是A 7 4 二羟基 7 羟基 5 羟基 一般酚羟基B 7 4 二羟基 一般酚羟基 5 羟基 7 羟基C 7 4 二羟基 4 羟基 一般酚羟基 5 羟基D 7 4 二羟基 5 羟基 7 羟基 一般醋羟基E 一般酚羟基 7 羟基 5一羟基 7 4 二羟基 预测题试卷2 A 10 含不同羟基的黄酮类化合物的酸性强弱顺序是A 7 4 二羟基 7 羟基 5 羟基 一般酚羟基B 7 4 二羟基 一般酚羟基 5 羟基 7 羟基C 7 4 二羟基 4 羟基 一般酚羟基 5 羟基D 7 4 二羟基 5 羟基 7 羟基 一般醋羟基E 一般酚羟基 7 羟基 5一羟基 7 4 二羟基答案 C 模拟题试卷2 X 104 化学法中 可将5 OH黄酮与3 OH黄酮区别的试剂为A 醋酸铅B 硼酸 醋酸钠C 硼酸 草酸D 二氯氧锆 枸橼酸E 氨性氯化锶 模拟题试卷2 X 104 化学法中 可将5 OH黄酮与3 OH黄酮区别的试剂为A 醋酸铅B 硼酸 醋酸钠C 硼酸 草酸D 二氯氧锆 枸橼酸E 氨性氯化锶答案 D 考点二十 含黄酮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 预测题试卷1 C 3 4 槐花为豆科植物槐树的干燥花及花蕾 花部分习称槐花 花蕾部分习称槐米 槐米含有芦丁 槲皮素 皂苷 白桦脂醇 槐二醇以及槐米甲 乙 丙素和黏液质等 3 槐米中治疗出血症的有效成分是A 槐二醇B 芦丁C 金丝桃苷D 杜鹃素E 槲皮素 4 芦丁的化学结构类型为A 黄酮B 黄酮醇C 二氢黄酮D 异黄酮E 查尔酮 4 芦丁的化学结构类型为A 黄酮B 黄酮醇C 二氢黄酮D 异黄酮E 查尔酮答案 B B 考点二十一 萜的含义 分类及典型化合物 预测题试卷1 B 12 13 A 薄荷醇B 龙脑C 香叶醇D 龙胆苦苷E 桃叶珊瑚苷12 属于裂环环烯醚萜的是13 属于单环单萜的是 考点二十一 萜的含义 分类及典型化合物 预测题试卷1 B 12 13 A 薄荷醇B 龙脑C 香叶醇D 龙胆苦苷E 桃叶珊瑚苷12 属于裂环环烯醚萜的是13 属于单环单萜的是答案 D A 考点二十二 挥发油组成 性质 模拟题试卷1 A 12 组成挥发油最主要的成分是A 脂肪族化合物B 芳香族化合物C 二萜类D 二倍半萜类E 单萜 倍半萜及其含氧衍生物 考点二十二 挥发油组成 性质 模拟题试卷1 A 12 组成挥发油最主要的成分是A 脂肪族化合物B 芳香族化合物C 二萜类D 二倍半萜类E 单萜 倍半萜及其含氧衍生物答案 E 预测题试卷2 X 4 可用于衡量挥发油质量的重要化学常数有A 酸值B 酯值C 相对密度D 折光率E 皂化值 预测题试卷2 X 4 可用于衡量挥发油质量的重要化学常数有A 酸值B 酯值C 相对密度D 折光率E 皂化值答案 ABE 考点二十三 含萜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 预测题试卷2 C 4 5 青蒿为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干燥地上部分 青蒿素是其主要抗疟有效成分 系我国学者于20世纪70年代初首次从青蒿中分离得到 临床应用表明青蒿素对间日疟或恶性疟的治疗具有疗效显著 副作用小的优点 是一种高效 速效的抗疟有效单体化合物 4 青蒿素的结构类型是A 单萜B 倍半萜C 二萜D 三萜E 四菇5 青蒿素抗疟作用与结构中最密切相关的基团是A 内酯环B 醚基C 过氧桥D 内酯羰基E 以上基团都密切有关 4 青蒿素的结构类型是A 单萜B 倍半萜C 二萜D 三萜E 四菇5 青蒿素抗疟作用与结构中最密切相关的基团是A 内酯环B 醚基C 过氧桥D 内酯羰基E 以上基团都密切有关答案 B C 考点二十四 皂苷的结构 分类及典型化合物 预测题试卷1 A 11 柴胡皂苷属于哪种类型衍生物A 羊毛甾烷B 达玛烷C 齐墩果烷D 乌苏烷E 羽扇豆烷 考点二十四 皂苷的结构 分类及典型化合物 预测题试卷1 A 11 柴胡皂苷属于哪种类型衍生物A 羊毛甾烷B 达玛烷C 齐墩果烷D 乌苏烷E 羽扇豆烷答案 C 预测题试卷1 X 5 螺旋甾烷醇和异螺旋甾烷醇类皂苷元的结构特征有A 由27个碳原子组成B 由30个碳原子组成C 由A B C D 四个环组成D 由A B C D E F六个环组成E E和F环以螺缩酮形式连接 预测题试卷1 X 5 螺旋甾烷醇和异螺旋甾烷醇类皂苷元的结构特征有A 由27个碳原子组成B 由30个碳原子组成C 由A B C D 四个环组成D 由A B C D E F六个环组成E E和F环以螺缩酮形式连接答案 ADE 考点二十五 皂苷的理化性质 预测题试卷1 A 12 能产生溶血现象的化学物质A 黄酮B 香豆素C 皂苷D 挥发油E 生物碱 考点二十五 皂苷的理化性质 预测题试卷1 A 12 能产生溶血现象的化学物质A 黄酮B 香豆素C 皂苷D 挥发油E 生物碱答案 C 预测题试卷2 X 5 大多数皂苷共同的性质有A 苦味及辛辣味B 吸湿性C 易溶于氯仿D 能产生泡沫E 溶血性 预测题试卷2 X 5 大多数皂苷共同的性质有A 苦味及辛辣味B 吸湿性C 易溶于氯仿D 能产生泡沫E 溶血性答案 ABDE解析 皂苷的性质 亲水性 不溶于氯仿 考点二十六 含皂苷的常用中药 预测题试卷2 B 14 15 A 甘草酸B 甘草次酸C 甘草苷D A及B两者均有E A及B两者均无14 Molish反应为阴性15 结构中含葡萄糖醛酸 考点二十六 含皂苷的常用中药 预测题试卷2 B 14 15 A 甘草酸B 甘草次酸C 甘草苷D A及B两者均有E A及B两者均无14 Molish反应为阴性15 结构中含葡萄糖醛酸答案 B A解析 甘草次酸为皂苷元 没有糖 所Molish反应为阴性 甘草酸含2分子半乳糖醛酸 模拟题试卷 人参含有皂苷 多糖和挥发油等多种成分 主要成分是人参皂苷 中国药典 以人参皂苷Rg1 Re和Rb1为指标成分进行质量控制90 人参皂苷元的主要结构类型是A羊毛甾烷型B 呋甾烷型C 达玛烷性D 螺旋甾烷型E 异螺旋甾烷型答案 C 91 根据苷元的结构类型进行分类 属于C型人参皂苷是人参皂苷RoB 人参皂苷RfC 人参皂苷Rg1D 人参皂苷Rh2E 人参皂苷Rh1答案 A 92 A型人参皂苷的真正皂苷元是A 齐墩果烷B 人参二醇C 20 S 原人参二醇D 人参三醇E 20 S 元人参三醇答案 C 考点二十七 强心苷的结构 分类及典型化合物 预测题试卷2 A 11 结构中通常含有 去氧糖的苷类化合物是A 环烯醚萜苷B 蒽醌苷C 二萜苷D 黄酮苷E 强心苷 考点二十七 强心苷的结构 分类及典型化合物 预测题试卷2 A 11 结构中通常含有 去氧糖的苷类化合物是A 环烯醚萜苷B 蒽醌苷C 二萜苷D 黄酮苷E 强心苷答案 E 考点二十八 强心苷的理化性质 预测题试卷1 A 13 在温和酸水解的条件下 可水解的糖苷键是A 强心苷元 a 去氧糖B a一羟基糖 1 4 一6一去氧糖C 强心苷元 a 羟基糖D D 羟基糖 1 4 a 羟基糖E 强心苷元 a一葡萄糖 考点二十八 强心苷的理化性质 预测题试卷1 A 13 在温和酸水解的条件下 可水解的糖苷键是A 强心苷元 a 去氧糖B a一羟基糖 1 4 一6一去氧糖C 强心苷元 a 羟基糖D D 羟基糖 1 4 a 羟基糖E 强心苷元 a一葡萄糖答案 A 模拟题试卷2 X 107 鉴别甲型强心苷元和乙型强心苷元的反应有Legal反应B Raymond反应C Kedde反应D Baljet反应E 对硝基苯肼反应 模拟题试卷2 X 107 鉴别甲型强心苷元和乙型强心苷元的反应有Legal反应B Raymond反应C Kedde反应D Baljet反应E 对硝基苯肼反应答案 ABCD 考点二十九 含有强心苷的常用中药 预测题试卷1 A 14 罗布麻含有的主成分属于A 皂苷B 生物碱C 强心苷D 蒽醌E 黄酮 考点二十九 含有强心苷的常用中药 预测题试卷1 A 14 罗布麻含有的主成分属于A 皂苷B 生物碱C 强心苷D 蒽醌E 黄酮答案 C解析 掌握结构和毒性 考点三十 主要动物药的化学成分 模拟题试卷1 B 熊去氧胆酸B 去氧胆酸C 麝香酮D 蟾蜍甾二烯和强心甾烯蟾毒类E 斑蝥素51 牛黄的解痉活性成分为52 熊胆的解痉成分为53 蟾酥的强心成分为 考点三十 主要动物药的化学成分 模拟题试卷1 B 熊去氧胆酸B 去氧胆酸C 麝香酮D 蟾蜍甾二烯和强心甾烯蟾毒类E 斑蝥素51 牛黄的解痉活性成分为52 熊胆的解痉成分为53 蟾酥的强心成分为答案 B A D 考点三十一 含有机酸的中药 模拟题试卷2 C 马兜铃为马兜铃科植物北马兜铃的干燥成熟果实 主要含马兜铃酸类成分 88 马兜铃酸的毒性反应为A 肾毒性B 心脏毒性C 脾毒性D 肺脏毒性E 胃毒性 89 下列药材中哪个不含马兜铃酸类成分A 关木通B 马兜铃C 细辛D 木香E 青木香 89 下列药材中哪个不含马兜铃酸类成分A 关木通B 马兜铃C 细辛D 木香E 青木香答案 A D 考点三十二 鞣质的结构 性质及去除方法 模拟题试卷2 A 14 下列除哪项外都是鞣质的性质可溶于水B 具还原性C 与生物碱作用D 与铁氰化钾氨溶液作用E 与H2S作用 考点三十二 鞣质的结构 性质及去除方法 模拟题试卷2 A 14 下列除哪项外都是鞣质的性质可溶于水B 具还原性C 与生物碱作用D 与铁氰化钾氨溶液作用E 与H2S作用答案 E 第四章中药炮制与饮片质量 考点一 炮制目的 结合具体药物记忆 预测题试卷2 A 15 含毒性蛋白 因加热使蛋白变性而达到减低毒性的药材是A 苍耳子B 马钱子C 附子D 栀子E 芥子 考点一 炮制目的 结合具体药物记忆 预测题试卷2 A 15 含毒性蛋白 因加热使蛋白变性而达到减低毒性的药材是A 苍耳子B 马钱子C 附子D 栀子E 芥子答案 A 模拟题试卷1 A 17 醋制后利于煎出有效成分 增强止痛作用的药物是A 香附B 三棱C 延胡索D 莪术E 五味子 模拟题试卷1 A 17 醋制后利于煎出有效成分 增强止痛作用的药物是A 香附B 三棱C 延胡索D 莪术E 五味子答案 C 预测题试卷1 X 7 盐炙法的炮制目的有A 引药入肾 增强补肝肾作用B 引药下行 增强疗疝止痛作用C 缓和辛燥 增强补肾固精作用D 升提药性 增强活血化瘀作用E 引药下行 增强滋阴降火作用 预测题试卷1 X 7 盐炙法的炮制目的有A 引药入肾 增强补肝肾作用B 引药下行 增强疗疝止痛作用C 缓和辛燥 增强补肾固精作用D 升提药性 增强活血化瘀作用E 引药下行 增强滋阴降火作用答案 A B C E 预测题试卷2 X 6 黄芩蒸制或沸水煮的目的是A 使酶灭活B 保存药效C 软化药物D 便于切片E 降低毒副作用 预测题试卷2 X 6 黄芩蒸制或沸水煮的目的是A 使酶灭活B 保存药效C 软化药物D 便于切片E 降低毒副作用答案 ABCD考点 黄芩的炮制目的 考点二 炮制与药物成分 预测题试卷2 A 14 下列不适于含苷类中药的炮制方法是A 炮制辅料常用酒B 水制时宜少泡多润C 发酵法D 少用醋炮制E 可采用烘 曝晒 炒等法破坏或抑制酶的活性 考点二 炮制与药物成分 预测题试卷2 A 14 下列不适于含苷类中药的炮制方法是A 炮制辅料常用酒B 水制时宜少泡多润C 发酵法D 少用醋炮制E 可采用烘 曝晒 炒等法破坏或抑制酶的活性答案 C 考点三 中药炮制辅料的作用 模拟题试卷1 B A 酒B 醋C 盐水D 蜜E 姜汁54 具备发表散寒 温中止呕作用的辅料是55 具活血通络 祛风散寒 行药势作用的辅料是56 具备甘缓益脾 润肺止咳作用的辅料是57 具强筋骨 软坚散结 清热凉血 解毒防腐作用的是 考点三 中药炮制辅料的作用 模拟题试卷1 B A 酒B 醋C 盐水D 蜜E 姜汁54 具备发表散寒 温中止呕作用的辅料是55 具活血通络 祛风散寒 行药势作用的辅料是56 具备甘缓益脾 润肺止咳作用的辅料是57 具强筋骨 软坚散结 清热凉血 解毒防腐作用的是答案 E A D C 考点四 饮片质量控制 预测题试卷1 A 17一般炮制品的含水量宜控制在A 1 一3 B 4 一7 C 7 一13 D 6 9 E 8 一10 考点四 饮片质量控制 预测题试卷1 A 17一般炮制品的含水量宜控制在A 1 一3 B 4 一7 C 7 一13 D 6 9 E 8 一10 答案 C 考点五 常用饮片的炮制方法及作用 预测题试卷1 A 18 炒炭后才具有止血作用的是A 槐花B 地榆C 鸡冠花D 荆芥E 白茅根 考点五 常用饮片的炮制方法及作用 预测题试卷1 A 18 炒炭后才具有止血作用的是A 槐花B 地榆C 鸡冠花D 荆芥E 白茅根答案 D解析 清炒法 荆芥的炮制作用 预测题试卷2 A 16 蒲黄的常用炮制方法是A 炒黄法B 炒焦法C 麸炒法D 炒炭法E 砂炒法 预测题试卷2 A 16 蒲黄的常用炮制方法是A 炒黄法B 炒焦法C 麸炒法D 炒炭法E 砂炒法答案 D 预测题试卷1 A 19 米炒斑蝥降低毒性 是利用了斑蝥素的A 升华性B 脂溶性C 水溶性D 遇热分解E 蛋白质凝固 预测题试卷1 A 19 米炒斑蝥降低毒性 是利用了斑蝥素的A 升华性B 脂溶性C 水溶性D 遇热分解E 蛋白质凝固答案 A解析 加固体辅料炒的方法及作用因为斑蝥素具有升华性 升华点为110 而米炒锅温为128 预测题试卷2 A 18 用于制备西瓜霜的药物除成熟的西瓜外还有A 石膏B 滑石C 白矾D 芒硝E 硼砂 预测题试卷2 A 18 用于制备西瓜霜的药物除成熟的西瓜外还有A 石膏B 滑石C 白矾D 芒硝E 硼砂答案 D 模拟题试卷1 A 18 宜用煅淬法炮制的药材是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