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1课 劝学试题 鲁人版必修1(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槁暴(p)使之然(ru)舟楫(j) 舆马(y)b蛟龙(jio) 跬步(ku) 骐骥(j) 爪牙(zho)c镂金(lu) 驽马(n) 生非异(xng) 洞穴(xu)d跂而望(q) 锲而不舍(q) 二螯 (o) 参省(xng)解析a项楫j;c项镂lu,驽n;d项锲qi。答案b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君子生非异也解析a项“知”通“智”;b项“有”通“又”;d项“生”通“性”。答案c3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点的词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3分)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 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解析b项名词作动词,a、c、d三项均为名词用作状语。答案a4找出与“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a微斯人,吾谁与归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d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解析c项与例句同为定语后置句。a项为宾语前置,b项为状语后置,d项为固定句式。答案c 5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c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d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解析 a项“博学”,古义是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今义是知识、学识的渊博。c项“寄托”,古义是藏身的意思;今义是托付。d项“爪牙”,古义是爪子和牙齿;今义是坏人的帮凶。答案b6课文名句填空。(8分)(1)故木受绳则直,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吾尝终日而思矣,_;_,不如登高之博见也。(3)故不积跬步,_;不积小流,_。 (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_,_。 答案(1)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3)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阅读与鉴赏阅读下文,完成710题。(15分)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7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对有利。b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游水,游泳。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一:专一。解析“利”应该解释为“使走的快”。答案a 8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c知明而行无过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解析d项两个“焉”都是兼词,相当于“于此”,可译为“从这里”“在这里”。a项介词,表示引出对象/介词,表示比较;b项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动词短语后面,组成名词性的结构,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意思/用在由结果推出原因的句子里,表示略作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明的原因;c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示因果关系答案d 9.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选文启发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论证。b从所选的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c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样需要后天的努力。d所选文段说理的突出特点是以喻代议,寓议于喻。解析c项,“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错。答案c10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3分)译文:_(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3分)译文:_答案(1)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是听得人听得特别清楚。(2)螃蟹有六只脚和两只钳夹,除了蛇洞和鳝洞就没有可以藏身的地方,(是因为)用心浮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2分)去宥东方之墨者谢子,将西见秦惠王。惠王问秦之墨者唐姑果。唐姑果恐王之亲谢子贤于己也,对曰:“谢子,东方之辩士也。其为人甚险,将奋于说,以取少主也。”王因藏怒以待之。谢子至,说王,王弗听。谢子不说,遂辞而行。凡听言以求善也,所言苟善,虽奋于取少主,何损?所言不善,虽不奋于取少主,何益?不以善为之悫,而徒以取少主为之悖,惠王失所以为听矣。用志若是,见客虽劳,耳目虽弊,犹不得所谓也。人之老也,形益衰而智益盛。今惠王之老也,形与智皆衰邪?荆威王学书于沈尹华,昭釐恶之。威王好制,有中谢。佐制者,为昭釐谓威王曰:“国人皆曰:王乃沈尹华之弟子也。”王不说,因疏沈尹华。中谢,细人也,一言而令威王不闻先王之术,文学之士不得进,令昭釐得行其私。故细人之言,不可不察也。且数怒人主,以为奸人除路,奸路以除而恶壅却,岂不难哉?夫激矢则远,激水则旱,激主则悖,悖则无君子矣。夫不可激者,其唯先有度。邻父有与人邻者,有梧桐树,其邻之父言梧树之不善也,邻人遽伐之。邻父因请而以为薪。其人不说曰:“邻者若此其险也,岂可为之邻哉?”此有所宥也。夫请以为薪与弗请,此不可以疑枯梧树之善与不善也。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见人操金,攫而夺之。吏搏而束缚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对吏曰:“殊不见人,徒见金耳。”此真大有所宥也。夫人有所宥者,固以昼为昏,以白为黑,以尧为桀。宥之为败亦大矣。亡国之主,其皆甚有所宥邪?故凡人必别宥然后知,别宥则能全其天矣。(节选自吕氏春秋(卷十六)先识览第四)【注】宥:通“囿”,局限。“去宥”:去掉人的局限,去掉人认识事物的障碍,去掉人的主观偏见。荆威王,即楚威王。古时楚地亦称“荆”。中谢:官名,亦作“中射”,古时王侯的侍御近臣。文学之士:精通古代文献典籍的人。旱:通“悍”,勇猛。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谢,细人也细:仔细。b将奋于说 奋:用力,尽力。c以为奸人除路 除:清除,打通。d殊不见人 殊:极,根本。解析a项,细:渺小,卑微。答案a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王因藏怒以待之以其无礼于晋b文学之士不得进 吾得兄事之c人皆在焉 善莫大焉d其皆甚有所宥邪 其皆出于此乎解析a项,连词,“而”;连词,“因为”。b项,助词,“的”;代词,“他”。c项,代词,“那里”;语气助词,无实义。d项,语气副词,大概。答案d1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所宥”表现的一组是()(3分)王因藏怒以待之人之老也,形益衰而智益盛王不说,因疏沈尹华一言而令威王不闻先王之术邻者若此其险也,岂可为之邻哉殊不见人,徒见金耳a b c d解析是评论,是说细人。答案b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姑果担心秦惠王亲近谢子,认为他比自己贤能,于是就在惠王面前诋毁谢子,说谢子只是东方善于辩论的人,是来取悦秦惠王的。b那个中谢一句话就让楚威王疏远了沈尹华,让楚威王学不到先王治理国家的方法,使有学问的人不能得到晋升,让昭釐能够实行自己的阴谋。c齐人走到卖金子的人那里,见别人手里拿着金子,上前就去抢夺。真可谓“利令智昏”,这也从反面揭示了“去宥”的必要性。d文中秦惠王、楚威王、邻人、齐人都是认识有局限的人,因他们内心产生了主观偏见,认知蔽塞,所以容易做出“不智”的行为。解析a项,“其为人甚险,将奋于说,以取少主也”应该是“他的用心非常险恶,他将尽力向您游说,来取悦迷惑您的继承人”。“今惠王之老也”可知秦惠王已年老。“少主”当指秦惠王的后代。答案a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用志若是,见客虽劳,耳目虽弊,犹不得所谓也。(4分)译文:_(2)邻者若此其险也,岂可为之邻哉?(3分)译文:_(3)夫人有所宥者,固以昼为昏,以白为黑,以尧为桀。(3分)译文:_答案(1)像这样花费心思,会见说客即使再多(勤劳,辛劳),耳朵眼睛(因会客频繁)即使再疲困,也不能明晓别人说的什么。(2)邻居像这样阴险,怎么能和他做邻居呢?(3)有(认知)局限情况的人,当然就把白天当成晚上,把白的当成黑的,把尧帝当成夏桀。【参考译文】东部地区的墨家(墨子学说)学者谢先生,将要西行去见秦惠王。秦惠王问秦国的墨家学者唐姑果。唐姑果担心秦惠王亲近谢先生,认为他比自己贤能,于是回答说:“谢先生,是东方善于辩论的人。他的用心非常险恶,他将尽力向您游说,来取悦迷惑您的继承人。”秦惠王因此怀着怒气等待着谢先生。谢先生到了以后,游说秦惠王,秦惠王不听。谢先生很不高兴,于是告辞离去。凡是听别人的见解是为了寻求正确的(治理)方法的,所说的如果正确,就算他为了取悦继任的王子尽力游说,又有什么损失?所说的如果不正确,就算他不是为了取悦继任的王子,又有什么好处?不把采纳对方的良言作为自己的忠厚,却只因对方取悦少主而形成自己的蔽塞,秦惠王在听取见解方面有过失啊。拥有这样的想法,会见说客即使再多,耳朵眼睛即使(因会客频繁)再疲困,也不能明晓别人说的什么。人老了以后,身体衰老但是智慧更高。如今秦惠王年老了,身体和智力都衰弱了吗?楚威王向沈尹华学习书法,昭釐(楚国大夫)很嫉恨这件事。楚威王喜欢创制一些式样(也有解释为法制的),有个协助他创制式样担任中谢(官职名)的人,替昭釐对楚威王说:“国人都说:大王是沈尹华的弟子。”楚威王很不高兴,因此疏远了沈尹华。担任中谢的那个人,是个小人(地位卑微的人),一句话就让楚威王学不到先王治理国家的方法,有学问的人不能得到晋升,让昭釐能够实行自己的阴谋。所以小人的话,不可以不详加考察。况且多次激怒国君,通过这为奸佞的人扫清了道路,奸佞小人仕途前进之路打通了却又厌恶贤人的仕途堵塞,这难道不是太难了吗?疾飞的箭,可以射得很远,湍急的流水汹涌澎湃,激怒的君主就会受到蒙蔽,受到蒙蔽就不可能成为君子。那些不可能被激怒的人,他们大概事先心里早有准则。有一个和别人做邻居的人,家里有一棵枯死的梧桐树,他的邻居(一个老汉)说这棵梧桐树不吉利,这个人就马上把树砍掉了。与他为邻的老者请他把砍下来的梧桐树给自己当柴烧。这个人不高兴地说:“邻居像这样阴险,怎么能和他做邻居呢?”这就是认知上有所局限。请求或不请求把梧桐树当柴烧,这不能用来怀疑枯死的梧桐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零售电子价签租赁与智能物流合同
- 高端影视演员替身专用护踝租赁与安全培训协议
- 城市综合体智能立体停车库租赁经营合同
- 艺术设计教材版权全球独家授权合同
- DB42-T 1977-2023 长江两岸造林绿化技术规程
- 2025年端午节主题班会活动总结模版
- 学校食堂厨师长年终工作总结模版
- 2023年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 2023年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泸教版七年级上下册英语笔记总结模版
- 2025届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 江苏省常州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 《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
- 医院培训课件:《人文关怀与人文护理》
- GB/T 17937-2024电工用铝包钢线
- 网络互连设备-交换机VLAN配置
- 国际企业的财务管理完整版
- 2023年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科技的新秀人文的毒酒
- 药品召回函和通知单
- NY/T 405-2000脱毒大款种蒜(苗)病毒检测技术规程
- GB/T 20468-2006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