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五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一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1能说明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知道化学变化中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及其应用。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焓变)的概念。3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能用盖斯定律进行简单化学反应热的计算。4了解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的重要性。认识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一、反应热、焓变1反应热:在化学过程反应中,当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相同温度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化学反应的反应热。2焓变(1)定义: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称为反应的焓变。(2)表示符号:H(3)单位:通常采用kJmol13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一个化学反应是吸收能量还是出能量,取决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1)吸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该过程中热能转化为化学能,H0。常见吸热反应有:大多数分解反应;盐的水解和弱电解质的电离;Ba(OH)28H2O与NH4Cl反应;碳和水、C和CO2的反应。(2)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该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H0。常见放热反应有:可燃物的燃烧;酸碱中和反应;大多数化合反应;金属跟酸的置换反应;物质的缓慢氧化。 吸热反应一定需要加热才能进行吗?放热反应一定不需要加热就能进行,对吗?提示化学反应表现为吸热还是放热,与反应开始是否需要加热无关,需要加热才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CO2CO2),吸热反应也能自发进行,如Ba(OH)28H2O与NH4Cl。二、热化学方程式1概念:能够表示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叫热化学方程式。2表示的意义:不仅表示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如2H2(g) O2(g)=2H2O(l)H571.6 kJmol1,表示在常温常压下2_mol_H2(g)和1_mol_O2(g)完全反应生成2 mol液态水时放出571.6 kJ的热量。三、中和热与标准燃烧热1中和热(1)概念:在稀溶液中,强酸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_mol_H2O(l)时所释放的热量。(2)中学阶段只讨论强酸和强碱的中和热,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aq)OH(aq)=H2O(l)H57.3 kJmol1。(3) 中和热的测定装置(如下图)酸、碱的选择.酸与碱:要选择强酸、强碱;二者浓度相近,且都约0.5 molL1左右(过浓,会有溶解热; 过稀,温差小,测量误差大);二者配好后要冷却至室温才能使用。.为了保证酸、碱完全中和,常采用碱或酸中一种稍过量的方法。操作注意事项(为了减少误差).操作要快、隔热效果要好,以确保热量尽可能少的散失。.环状搅拌棒不能用易导热的金属制品,以防热量通过金属传导而扩散。搅拌时,可上下搅动。.在测量酸、碱、混合溶液的温度时,要使用同一支温度计,且数据稳定后再记录下最高温度。测量酸液的温度后,在测量碱液之前,要洗净温度计上的酸。.实验要重复做2次,取测量数据(温度差t)的平均值作计算依据。测定原理H其中Qmct,水的比热容c4.18 Jg11。2标准燃烧热(1)概念:在101 kPa的压强下,1_mol物质完全燃烧的反应热叫做该物质的标准燃烧热。单位为kJmol1。(2)表示的意义:如CH4(g) O2(g)=CO2(g) 2H2O(l)H890.31 kJmol1,表示在25 、101 kPa的条件下,1_mol CH4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气态CO2和液态H2O时放出的热量为890.31 kJ。四、盖斯定律1含义一个化学反应,不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总的热效应是完全相同的。即一个化学反应的焓变仅与反应的起始状态和反应的最终状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2应用间接计算某些反应(某些反应热无法直接测得)的反应热。若某个化学反应可由另外几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相加而得到,那么该化学反应的焓变即为这几个化学反应的焓变的代数和。如HH1H2H3H4H5,两个概念1中和热概念的理解(1)中和热不是指1 mol酸与1 mol碱中和的热效应,而是指“生成1 mol H2O”的热效应。(2)中和热不包括浓溶液稀释、电解质溶解、电离、生成沉淀所产生的热效应。(3)强酸和强碱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1。若强酸和弱碱或弱酸和强碱反应的中和热一般小于57.3 kJmol1,因为它们在中和反应过程中进一步电离需吸热,使中和反应中所放出热量被消耗一部分。2标准燃烧热概念的理解(1)完全燃烧是指物质中的下列元素完全转变为对应的物质:NN2(g),CCO2(g),HH2O(l)。如C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O2(g)= CO(g)H110.5 kJmol1,C(s)O2(g)=CO2(g)H393.5 kJmol1,C的标准燃烧热为393.5 kJmol1。(2)计算标准燃烧热时,可燃物质是以1 mol作为标准来计算的,所以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可用分数表示。如C8H18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8H18(l)25O2(g)=16CO2(g)18H2O(l)H11 036 kJmol1,C8H18的标准燃烧热为5 518 kJmol1,而不是11 036 kJmol1。所以表示C8H18标准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8H18(l)O2(g)=8CO2(g)9H2O(l)H5 518 kJmol1。两种方法1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1)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因反应的温度和压强不同时,其H不同。但中学化学中所用的H的数据,一般都是在101 kPa和25 时的数据,因此可不特别注明。但需注明H的“”与“”。(2)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物质的聚集状态,与它们所具有的能量有关。例如: H2(g)O2(g)=H2O(g)H241.8 kJmol1;H2(g)O2(g)=H2O(l)H285.8 kJmol1。从上述两个热化学方程式可明显看出,由1 mol H2反应生成H2O(l)比生成H2O(g)多放出44 kJ的热量,是因为1 mol H2O(g)本身能量比1 mol H2O(l)本身能量多44 kJ。(3)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它表示物质的量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对于相同物质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也不同。例如:H2(g)Cl2(g)=2HCl(g)H184.6 kJmol1,H2(g)Cl2(g)=HCl(g)H92.3 kJmol1。2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的思路我的体会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一是要注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二是要注意写单位,三是注意系数与焓变数值成比例。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时,关键是找出目标反应,利用已知反应加减得到目标反应,反应热同样得到。我的警示一定要注意吸热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就可以进行,如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固体的反应。同一个反应向正逆两个方向进行时,一个释放能量,另一个必然吸收能量,但能量的绝对值相等。热化学方程式往往是接受容易,书写难。“难”主要体现在书写不完整。(1)漏写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主要是没有认识到反应热与物质的聚集状态有关。(2)漏写H的“”、“”或将其混淆,关键是没有认识到“”、“”分别表示吸收或放出热量后使反应本身的能量升高或降低了。(3)未注意到:化学计量数不同,其反应热的数值也不相同。H2(g)Cl2(g)=2HCl(g)H184.6 kJmol1;H2(g)Cl2(g)=HCl(g)H92.3 kJmol1。 (2012宿迁模拟)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H的绝对值均正确)()。AC2H5OH(l)3O2(g)=2CO2(g)3H2O(g)H 1 367.0 kJmol1(标准燃烧热)BNaOH(aq)HCl(aq)=NaCl(aq)H2O(l)H 57.3 kJmol1(中和热)CS(s)O2(g)=SO2(g)H 269 kJmol1(反应热)D2NO2=O22NOH116.2 kJmol1(反应热)审题视角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注意点,掌握中和热、标准燃烧热的特点。解析1.能力定向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能力、标准燃烧热、中和热的判断能力。2解题思路A中生成的水不是液态水,故A中H不能表示标准燃烧热;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故B中H应为负值;D中热化学方程式没有标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答案C“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主要是“四看”一看:化学反应原理是否正确,如标准燃烧热和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否符合标准燃烧热和中和热的概念。二看:状态是否标明。三看:反应热H的符号是否正确。四看:反应热的数值与化学计量数是否对应。 在25 、101 kPa下,1 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 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H3OH(l)O2(g)=CO2(g)2H2O(l)H725.8 kJmol1B2CH3OH(l)3O2(g)=2CO2(g)4H2O(l)H1 452 kJmol1C2CH3OH(l)3O2(g)=2CO2(g)4H2O(l)H725.8 kJmol1D2CH3OH(l)3O2(g)=2CO2(g)4H2O(l)H1 452 kJmol1解析由1 g CH3OH 放出热量为 22.68 kJ可知,1 mol CH3OH即32 g 放出的热量为725.8 kJmol1。因CH3OH燃烧为放热过程,故H0,A、D 错误;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热应与反应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相匹配,故C中2 mol CH3OH放出热量为725.82 kJ,B正确,C错误。答案B1化学反应焓变的计算(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与反应物各物质的量成正比。(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之和计算:H生成物的能量之和反应物的能量之和。(3)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计算:H反应物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4)根据盖斯定律计算:将热化学方程式进行适当的“加”、“减”等变形后,由过程的热效应进行计算、比较。(5)根据物质燃烧放热的数值计算:Q(放)n(可燃物)|H|。2焓变的比较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热的比较要带符号比较。对于放热反应的反应热,H0,为正值,吸热越多,H越大。如H2(g)O2(g)=H2O(g)H1241.8 kJmol1;H2(g)O2(g)=H2O(l)H2285.8 kJmol1后者放出的热量多,但H比较要带符号,所以H1H2。 (2012泰州模拟)己知:NH3H2O(aq)与H2SO4(aq)反应生成1 mol正盐的H24.2 kJmol1;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反应的中和热的H57.3 kJmol1。则NH3H2O在水溶液中电离的H等于()。A69.4 kJmol1 B45.2 kJmol1C69.4 kJmol1 D45.2 kJmol1审题视角中和热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盖斯定律应用。解析1.能力定向盖斯定律的计算能力。2解题思路根据题意先写出热化学离子方程式:NH3H2O(aq)H(aq)=NH(aq)H2O(l)H12.1 kJmol1,H(aq)OH(aq)=H2O(l)H57.3 kJmol1。根据盖斯定律得NH3H2O(aq)=NH(aq)OH(aq)H45.2 kJmol1,由此可知选项D正确。答案D利用盖斯定律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思路先确定待求的反应方程式找出待求方程式中各物质在已知方程式中的位置根据待求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和位置对已知方程式进行处理,得到变形后的新方程式将新得到的方程式进行加减(反应热也需要相应加减)写出待求的热化学方程式。 已知:Fe2O3(s)C(s)=CO2(g)2Fe(s)H1234.1 kJmol1C(s)O2(g)=CO2(g)H2393.5 kJmol1则2Fe(s)O2(g)=Fe2O3(s)的H是()。A824.4 kJmol1 B627.6 kJmol1C744.7 kJmol1 D169.4 kJmol1解析(方程式)(方程式),得:2Fe(s)O2(g)=Fe2O3(s),所以:H H2H1(393.5 kJmol1)(234.1 kJmol1)824.4 kJmol1。答案A (2012无锡调研)白磷与氧可发生如下反应:P4(s)5O2(g)=P4O10(s)。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PP a kJmol1、PO b kJmol1、P=O c kJmol1、O=O d kJmol1。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H,其中正确的是()。A(6a5d4c12b) kJmol1B(4c12b6a5d) kJmol1C(4c12b4a5d) kJmol1D(4a5d4c12b) kJmol1审题视角根据结构判断物质的化学键数,结合公式求解。解析1.能力定向结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2解题思路H 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6(PP)5(O=O)12(PO)4(P=O),代入数据可得选项A正确。答案A已知:1 mol P4O6中只含有12 mol PO键,试求:(1)反应P4(s,白磷)3O2(g)=P4O6(s)的H_;(2)反应P4O6(s)2O2(g)=P4O10(s)的H_。解析(1)H6(PP)3(O=O)12(PO)(6a3d12b) kJmol1(2) P4O6(s)2O2(g)=P4O10(s)可由反应P4(s)5O2(g)=P4O10(s)减去P4(s)3O2(g)= P4O6(s)获得,则H2d4c kJmol1答案(1)(6a3d12b)kJmol1(2)2d4c kJmol1 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_。C(s)O2(g)=CO2(g)H1C(s)O2(g)=CO(g)H2S(s)O2(g)=SO2(g)H3 S(g)O2(g)=SO2(g)H4H2(g)O2(g)=H2O(l)H52H2(g)O2(g)=2H2O(l)H6CaCO3(s)=CaO(s)CO2(g) H7CaO(s)H2O(l)=Ca(OH)2(s)H8A B C D解析碳与氧气反应放热,即H10,H20,CO再与O2作用时又放热,前者放出热量多,所以H1H4;发生同样的燃烧反应,物质的量越多,放出的热量越多,故H5H6;碳酸钙分解吸收热量,H70,CaO与H2O反应放出热量,H8H8。答案C1(2011上海,3)据报道,科学家开发出了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剂。下列有关水分解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解析水的分解是个吸热过程,催化剂的使用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答案B2(2010山东,10)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成物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解析放热反应是生成物总能量较低,吸热反应是生成物总能量较高,现没指明是吸热还是放热,所以A项错。化学反应速率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没有关系,B项错。在同温同压下,同一反应的H只与始态、终态有关,与反应过程中的条件无关,D项错。答案C3(2011海南,11)某反应的H100 kJmol1,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正反应活化能小于100 kJmol1B逆反应活化能一定小于100 kJmol1C正反应活化能不小于100 kJmol1D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大100 kJmol1解析反应过程与能量关系如图:E1为正反应活化能,E2为逆反应活化能,则有E1E2H100 kJmol1E2100 kJmol1,C项正确;HE1E2100 kJmol1,D项正确。答案CD4(2011上海,11)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I2(g)H2(g)2HI(g)H 9.48 kJmol1I2(s)H2(g)2HI(g)H26.48 kJmo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254 g I2(g)中通入2 g H2(g),反应放热9.48 kJB1 mol固态碘与1 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 kJC反应的产物比反应的产物稳定D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低解析由于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A错误;B项中应相差35.96 kJ;C项中产物相同。答案D1(2010全国,7)下面均是正丁烷与氧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5 ,101 kPa):C4H10(g)O2(g)=4CO2(g)5H2O(l)H2 878 kJmol1C4H10(g)O2(g)=4CO2(g)5H2O(g)H 2 658 kJmol1C4H10(g)O2(g)=4CO(g)5H2O(l)H 1 746 kJmol1C4H10(g)O2(g)=4CO(g)5H2O(g)H1 526 kJmol1由此判断,正丁烷的标准燃烧热H是()。A2 878 kJmol1 B2 658 kJmol1C1 746 kJmol1 D1 526 kJmol1解析标准燃烧热是指1 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CO不是稳定氧化物,排除、;气态水不是稳定的氧化物,排除。只有符合,故选A。答案A2(2009四川,9)25 、101 kPa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1,辛烷的标准燃烧热为5 518 kJmol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H(aq)SO(aq)Ba2(aq)2OH(aq)=BaSO4(s)2H2O(l)H57.3 kJmol1BKOH(aq)H2SO4(aq)=K2SO4(aq)H2O(l)H57.3 kJmol1CC8H18(l)O2(g)=8CO2(g)9H2O(g)H5 518 kJmol1D2C8H18(g)25O2(g)=16CO2(g)18H2O(l)H5 518 kJmol1解析中和热是指在25 ,101 kPa时,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时所放出的热量,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中和热为57.3 kJmol1。A中生成的是2 mol H2O,且生成沉淀,所以A错误。B项符合中和热的定义且符合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求,正确。C项中H2O(g)不符合标准燃烧热需生成“稳定的氧化物”的定义,C错误。D项中H的值应为(25 518) kJmol1。答案B1(2011海南,5)已知:2Zn(s)O2(g)=2ZnO(s)H701.0 kJmol12Hg(l)O2(g)=2HgO(s)H181.6 kJmol1则反应Zn(s)HgO(s)=ZnO(s)Hg(l)的H为()。A519.4 kJmol1 B259.7 kJmol1C259.7 kJmol1 D519.4 kJmol1解析利用题干中的第一个热化学方程式减去第二个热化学方程式得:2Zn(s)2HgO(s)=2ZnO(s)2Hg(l)H519.4 kJmol1,然后再将各化学计量数缩小一半得Zn(s)HgO(s)=ZnO(s)Hg(l)H259.7 kJmol1,故答案为C。答案C2(2010全国新理综,11)己知:HCN(aq)与NaOH(aq)反应的H12.1 kJmol1;HCl(aq)与NaOH(aq)反应的H55.6 kJmol1。则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H等于()。A67.7 kJmol1 B43.5 kJmol1C43.5 kJmol1 D67.7 kJmol1解析由题意知:HCN(aq)OH(aq)=H2O(l)CN(aq)H112.1 kJmol1H(aq)OH(aq)=H2O(l)H255.6 kJmol1得HCN(aq)H(aq)CN(aq)HH1H212.1 kJmol1(55.6 kJmol1)43.5 kJmol1。答案C3(2011重庆,13)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已知:1 mol 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 kJ,断裂1 mol FF、SF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 kJ、330 kJ。则S(s)3F2(g)=SF6(g)的反应热H为()。A1 780 kJmol1 B1 220 kJmol1C450 kJmol1 D430 kJmol1解析1 mol SF6中含有6 mol SF键,1 mol F2中含有1 mol FF键,因此H280 kJmol1160 kJmol13330 kJmol161 220 kJmol1。答案B4(1)(2011福建,24)已知:TiO2(s)2Cl2(g)=TiCl4(l)O2(g)H140 kJmol12C(s)O2(g)=2CO(g)H221 kJmol1写出TiO2和焦炭、氯气反应生成TiCl4和CO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_。(2)2011山东28(2)已知:2SO2(g)O2(g)2SO3(g)H196.6 kJmol12NO(g)O2(g)2NO2(g)H113.0 kJmol1则反应NO2(g)SO2(g)SO3(g)NO(g)的H_kJmol1。(3)2011江苏20(1)已知: CH4(g)H2O(g)=CO(g)3H2(g)H 206.2 kJmol1CH4(g)CO2(g)=2CO(g) 2H2(g)H247.4 kJmol12H2S(g)=2H2(g)2S(g)H169.8 kJmol1以甲烷为原料制取氢气是工业上常用的制氢方法。CH4(g)与H2O(g)反应生成CO2(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解析(1)根据盖斯定律,由第一个热化学方程式加第二个热化学方程式可得:TiO2(s)2Cl2(g)2C(s)=TiCl4(l)2CO(g)H81 kJmol1(2)将第一个热化学方程式减去第二个热化学方程式并除以2得,NO2(g)SO2(g)SO3(g)NO(g)H41.8 kJmol1。(3)根据盖斯定律,由第一个热化学方程式乘以2再减去第二个热化学方程式即得。答案(1)TiO2(s)2Cl2(g)2C(s)=TiCl4(l)2CO(g)H81 kJmol1(2)41.8(3) CH4(g)2H2O(g)=CO2(g)4H2(g)H165.0 kJmol1名师偈语从考查内容上看,重点主要集中在化学键的改变与能量变化大小的定性、定量的判断;反应热的理解及焓变的大小、符号判断及计算;物质具有的能量高低与物质稳定性的关系;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盖斯定律的应用。江苏近三年的考查多是在盖斯定律计算的基础上的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因此盖斯定律的计算、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高考的热点。【常见考点】 能源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热点问题,近几年的高考中该类试题数目呈上升态势,考查的内容不断拓展、难度有所提高。过去以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燃烧热、中和热等概念及热量计算为主,最近几年则对化学键与能量间的关系、盖斯定律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考查。本专题知识在高考中较易得分,常见易错知识清单如下:(1)概念理解出错,例如:对燃烧热和中和热等概念的理解、对化学反应能量变化与反应条件之间关系的理解等,解答此类问题关键是抓住概念的关键词,深入分析。(2)综合应用出错,例如:反应热的大小比较、物质稳定性的比较等,解答此类问题,要注意考虑状态变化中能量变化,要注意物质稳定性与内能和键能的关系。(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运用盖斯定律出错。如忽视物质的状态,化学计量数与H不一致等,解答此类问题,注意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灵活运用盖斯定律。【常考题型】 选择题与其他知识相结合在非选择题中出现【例1】 (2011北京卷)25 、101 kPa下:2Na(s)O2(g)=Na2O(s)H1414 kJmol12Na(s)O2(g)=Na2O2(s)H2511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和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B和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C常温下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升高生成Na2O的速率逐渐加快D25 、101 kPa下,Na2O2(s)2Na(s)=2Na2O(s)H317 kJmol1解析Na2O是由Na和O2构成,两者的个数比是21,Na2O2是由Na和O构成,两者的个数比也是21,选项A不正确。由化合价变化可知生成1 mol Na2O转移2 mol电子,而生成1 mol Na2O2也转移2 mol电子,因此选项B不正确。常温下Na与O2反应生成Na2O,在加热时生成Na2O2,所以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就不再生成Na2O,所以选项C也不正确。由盖斯定律知2即得到反应Na2O2(s)2Na(s)=2Na2O(s)H317 kJmol1,因此选项D正确。答案D1盖斯定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途径无关。即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还是分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也就是说一个反应若分几步进行,各步反应的热效应的代数和跟这个反应由一步完成时的热效应相同。2应用盖斯定律时注意五点(1)为消去无关物质。在变换化学计量数时,反应热也要跟着作相应的变换。(2)要消去某一物质时,不仅要求物质的种类相同,而且还要求该物质的聚集状态也相同。(3)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减时。反应热也跟着相加减。(4)将一个热化方程式颠倒时。反应热H的“”、“”号必须随之改变。(5)当物质化学计量数出现负号时,可以通过向等号左右两边移动进行变号处理。【例2】 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及其叙述正确的是()。A氢气的燃烧热为285.5 kJmol1,则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l)=2H2(g)O2(g)H285.5 kJmol1B已知2C(石墨,s)O2(g)=2CO(g)H221 kJmol1,则石墨的燃烧热为110.5 kJmol1C已知N2(g)3H2(g)2NH3(g)H92.4 kJmol1,则在一定条件下将1 mol N2和3 mol H2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最多可放出92.4 kJ的热量D已知乙醇和乙烯的燃烧热分别是1 366.8 kJmol1和1 411.0 kJmol1,则乙烯水化制乙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2H4(g)H2O(l)=C2H5OH(l)H44.2 kJmol1解析燃烧热是指1 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所以当1 mol水分解时吸热285.5 kJ,A项错。燃烧热是指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而CO不是稳定氧化物,B项错。合成氨是可逆反应,提供的反应物不会全部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92.4 kJ,C项错。根据盖斯定律,将表达乙烯燃烧热的方程式和表达乙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相减可得D项热化学方程式。答案D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除了要遵循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应在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式的右边注明各物质的状态,固体用(s)表示,液体用(l)表示,气体用(g)表示。热化学方程式中不用“”和“”。(2)要注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若是常温、常压的反应则可不注明。(3)H只能写在标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状态的热化学方程式的右边。并用“”隔开。放热反应H为“”;吸热反应H为“”。(4)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因此,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5)H与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成正比,逆反应的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但符号相反。【例3】 (2012河北衡水一中高三模拟)白磷与氧可发生如下反应:P45O2=P4O10。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PP a kJmol1,PO b kJmol1、P=O c kJmol1、O=O d kJmol1。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H,其中正确的是()。A(6a5d4c12b)kJmol1B(4c12b6a5d)kJmol1C(4c12b4c5d)kJmol1D(4a5d4c12b)kJmol1解析P4中有6 mol的PP,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浙江温州市国资委公开遴选市属国有企业外部董事专家库人选4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江苏无锡市宜兴市宜能实业有限公司招聘线路设计辅助人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广西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春季招聘3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合肥高新美城物业有限公司招聘3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甘肃省分公司春季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卸料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山东省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社会招聘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安徽蚌埠市城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公司社会招聘1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四川成都三和来科技有限公司招聘5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内蒙古能源集团智慧运维公司校园招聘(5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陪诊服务培训课件模板
- 严禁管制刀具进校园主题班会课件
- 2024年山东省春季高考技能考试汽车专业试题库-上(单选题汇总)
- 国庆、中秋双节前安全排查记录
- 八年级上学期轴对称练习题
- 双姿培训课件
- GB/Z 41082.2-2023轮椅车第2部分:按GB/Z 18029.5测得的尺寸、质量和操作空间的典型值和推荐限制值
- 实施项目经理岗位的工作职责描述
- 中频操作评分标准
- 生活中的理财原理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暨南大学
- GB/T 22588-2008闪光法测量热扩散系数或导热系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