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吆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 2、体会作者对吆喝的怀念之情 3、关注日益减少的民俗文化,渗透抢救民俗文化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深入体会作者隐含的怀念之情。教学过程一、导入:1、曲折的胡同,幽深的四合院,古朴的百年老字号,这就是沧桑而古老的北京。今天,让我们随萧乾老先生去听听吆喝声。2、释题:什么是吆喝?(播放准备的北京吆喝声音频文件)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快速读课文,划出文中的吆喝声,并说说这些吆喝声都涵盖哪些行当。(找出试着吆喝)预设:卖吃的、卖玩的、卖用的、算命的、乞丐(适当引导学生从文中举例)1、 追问:这么多吆喝声中,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学着吆喝自己喜欢的吆喝声)预设:反映北京吆喝的质朴,鲜活,北京人的淳朴,本分,智慧。2、 这么多吆喝声在文中却显得有条不紊,你知道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去写的吗?预设:时间3、 文中那句话点明了是按时间顺序去写的?预设:课文第四段大屏幕出示:我小时候,一年四季不论刮风下雨,胡同里从早到晚叫卖声没个停。(齐读)4、 哪些词语点明是时间顺序?预设:一年四季、从早到晚5、 追问:这句话中,你还读出了什么信息?预设:小贩们很艰辛、吆喝声的多、普遍。6、 通过我们的听吆喝,读吆喝,品吆喝,我们感受到吆喝不知是谁都能胜任的,它需要怎样的本事?大屏幕出示:得气力足,嗓子脆,口齿伶俐,咬字清楚,还要会现编词儿,脑子快,能随机应变。(读) 7、 听11-13段朗诵,那我们就去感受一下吆喝者的技术与智慧吧。听读之后,概括吆喝者采用什么方法吸引他人。预设:内容,声调,韵律。三、研读课文:这声声吆喝不仅仅是北京底层人民谋生的手段,更是他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北京市民井化的一个缩影,同学们,你们能不能透过吆喝感受北京市井文化的特点呢?预设:大众化,生活化,地方化有人说声音是一种文化,是一个记忆,是一段感情,吆喝就是老北京的市声,这声音里浸透了作者童年的记忆,也承载了作者的深深情意。你从文中都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跳读课文并思考)资料补白:萧乾语:“北京城杂忆不是知识性的。我是站在今天和昨天、新和旧的北京之间,以抚今追昔的心情,来抒写我的一些怀念和感触。”小结:原来作者对即将消失的吆喝声心存怀念。(板书怀念)预设(一):童年的记忆(板书)追问:作者在文中写了哪些与自己童年亲身经历的事?A:一听“烤白薯哇真热乎”,就非买上一块不可。1、烤白薯只要一个制钱,便宜能买的起。2、冬天很冷,烤白薯既能暖手又能吃。3、烤白薯味道又香又甜,很诱人。小结:没错,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吃上一个热乎乎的烤白薯,在寒冷的冬天里,也算是一种慰藉。B:有一回他在我身后“哟”了一声,把我吓了个大马趴。等我站起身来,他才用深厚的男低音唱出“荞麦皮耶”。追问:这是不好的记忆,作者为什么还要那么详细地去描述它?预设:小时候恐惧,是因为小孩胆小,长大后回忆起来便带有了诗意的浪漫。C:我对蛤蟆骨朵儿的最有好感,我一直奇怪它们怎么没在我肚子里变成青蛙!追问:我的想法,给你什么样的感觉?预设:想法天真,富有童真童趣。预设(二):人生百态(板书)追问:你觉得哪些吆喝词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A:“就剩两挂啦”,其实,他身上挂满了那用绳串起来的紫红色果子。追问: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觉得这个小贩在欺骗顾客吗?预设:不会,这是人之常情,这个小贩很幽默、很聪明。B:“喝了蜜的大柿子”追问:妙在哪里?预设: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柿子大口大口低喝下蜂蜜,肯定很甜,特别有情趣。C:“老太太(那个)真行好,给个饽饽吃不了。东屋里瞧(那么)西屋里看,没有饽饽赏碗饭。”追问:这个乞丐怎么样?预设:把词编得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原来乞讨也需要本领。预设(三):淳朴的民俗(板书)你们想听一听当时的叫卖声吗?(播放两个吆喝原音)追问:有何感觉?预设:声音拉得特别长,像唱京剧一样。小结:没错,其实在作者眼里,它便是一种艺术,称它为声乐。其实,这一声声吆喝,也是老北京城特有的民俗。教师简介民俗: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如中秋节吃月饼,端午节赛龙舟。梳理板书并小结:原来吆喝声中承载着作者童年的记忆,老北京人的幽默、智慧、情趣的人生百态,还有那淳朴的民俗,难怪作者会怀念。四、课外延伸1、过渡: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吆喝这种口头广告渐渐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影视广告,或许,在往后,北京人的子孙们再也听不到或者不知道这种原生态的叫卖声,那也是一种遗憾。这篇文章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启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的根本,除物质的保证之外,文化遗产也是立命的根本,如果这种文化消失,我们就将成为无根的存在,孤悬在没有记忆的现在。资料补白:中国著名民俗例举剪纸、贵州侗族大歌、花鼓灯、傣族孔雀舞、鄂尔多斯婚礼由于民俗是依托于人存在的,而大多数传承人年事已高,而又后继乏人,“人死艺亡”会造成中华文化遗产无法弥补的损失。 小结:所幸的是现在国家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这种危机了,全世界的有关部门都在努力补救,我过也正在寻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人。2、这篇文章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启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的根本,除物质的保证之外,文化遗产也是立命的根本,如果这种文化消失,我们就将成为无根的存在,孤悬在没有记忆的现在。课外延伸:3、中国著名民俗例举:剪纸、贵州侗族大歌、花鼓灯、傣族孔雀舞、鄂尔多斯婚礼教师小结:由于民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场工人培训课件
- 2025年海上风力发电场运维管理设备故障诊断与创新技术探索报告
- 2025年基因检测在遗传性肿瘤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前景报告
- 2025年家具制造业个性化定制生产模式下的定制家具行业市场风险与应对策略研究
- 2025年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政策法规解读与应用报告
- 现代礼仪知识培训课件
- 2026届上海市鲁迅中学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现代殡葬知识培训课件
-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巨人中学2026届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2025年英语四六级考试听力对话理解专项训练模拟试卷
- 【川剧剧本欣赏】《白蛇传》
- 2024版痤疮专业知识课件
- 五金O2O模式-洞察分析
- 综合与实践-设计自己的运算程序教学设计
- 海尔采购管理
- 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 反恐防暴应急知识培训
- 《跨境电商基础与实务》全套教学课件
- 出生医学证明警示教育培训
- 2024年秋季新外研版七年级英语上册教学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