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文物草连空——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赏析.doc_第1页
六朝文物草连空——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赏析.doc_第2页
六朝文物草连空——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赏析.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宣州,即现在的安徽宣城,城东有宛溪流过,城东北有著名的敬亭山,风景优美。开元寺(本名永乐寺),建于东晋时代,是宣城的名胜之一。唐文宗大和二年(828),26岁的杜牧进土及第,同年又考中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授弘文馆校书郎、试左武卫兵曹参军。冬季,入江西观察使沈传师(字子言,也是著名的书法家)幕,后随其赴宣歙观察使任,为幕僚。这是他第一次到宣州(今安徽宣城)。大和七年(833),杜牧又被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字思黯,牛李党争中是牛党的领袖)辟为推官,转掌书记,在扬州过了几年放浪形骸的生活。开成二年(837),他入宣徽观察使崔郸(后成为宰相)幕,为团练判官。这是他第二次到宣州。开成三年(838),36岁的杜牧故地重游,他在开元寺的水阁上俯瞰宛溪,眺望敬亭。只见两岸民居错落,四围景色苍茫,诗人不禁感慨系之,写下了这首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六朝的遗迹已渺不可寻,唯有连天的草色依旧;天淡云闲的景象,自古至今从未变化。飞鸟来去,在苍翠的山色之中出没;人歌人哭,和水声一起随岁月流逝。深秋时节的密雨,象给上千户人家挂上了层层的雨帘;夕阳掩映的楼台,在晚风中送出悠扬的笛声。再也无缘见到范蠡了!惆怅远望五湖,只见一片参差烟树而已”诗首联对比写景,渲染气氛:“六朝”,指吴、东晋、宋、齐、梁、陈这六个建都南京的朝代;“空”,即是天,也隐含“无”的意味。六朝的繁华已成陈迹,放眼望去,只见草色连空,那天淡云闲的景象,倒是自古至今,未发生什么变化。若此句只写“草连空”的景象而无“六朝文物”,则显空洞;以“六朝文物”开头后接“草连空”景象为证,语气强硬、更有兴衰之感。接着,诗人以“天淡云闲”的悠然、永恒对比“六朝文物”的兴衰刹那、短暂。古今联想、对比,人世变易的感慨油然而生,为全诗渲染出一种浓重的沧桑意味。颔联紧承上句,写景用典:“人歌人哭”,语出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意思是,群居的人们生老蕃息于此。这两句似乎是写眼前景象,写“今”,但同时又和“古”相沟通:飞鸟在山色里出没,固然是向来如此;而人歌人哭,也并非某一片刻的景象。这些都不是诗人一时所见,而是平时积下的印象,在登览时被触发了。写鸟写人,鸟飞不出山色、人逃不出水声,山水如一个巨大的牢笼把鸟、人锁住了,而现在这晚唐恐又是另一个“六朝”,走不出一只无形的手。写得深刻、看得透彻!一“色”一“声”,写出了朦胧之美。而“人歌人哭水声中”句融眼前景象、典故、言外意为一炉,以一歌一哭写人的一生,虽用典却不隔,写尽了历史的轮回、时代的更替,堪称“神来之笔”也!颈联继续写景,融合特殊景象:深秋时节的密雨,象给上千户人家挂上了层层的雨帘;落日时分,夕阳掩映着的楼台,在晚风中送出悠扬的笛声。两种景象:一阴一晴;一朦胧,一明丽。在现实中是难以同时出现的。但当诗人面对着开元寺水阁下这片天地时,这种虽非同时,然而却是属于同一地方获得的印象,汇集复合起来了,从而融合成一个对宣城、对宛溪的综合而长久性的印象。深秋、落日、雨和笛风,从句外看来何等纤丽,骨子里的是凄凉:在这片天地,在时间的长河里,“六朝文物”不见、风景依旧的感慨,自然就愈来愈强烈了;客观世界是持久的,歌哭相迭的一代代人生却是有限的,这使“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晚唐诗人,在自觉不自觉间透出了一种无可奈何的历史沉重感,精神是无奈的寂寞、痛苦的苍凉。痛苦到了极点了,只好转而说景了。此联为传诵千古的名句,一写所见之景物,一写所闻之声音;而“千”与“一”对,以多与少相映成趣;“雨”与“风”对,以自然现象构成秋天情韵。宋代人魏庆之在诗人玉屑中称赞为“双句有闻”,并与温庭筠的名句“羌管一声何处笛,流莺百啭最高枝”一同誉为“锵金戛玉”。尾联抒怀,融情于景:“无因”,没有机缘;“范蠡”,春秋时越国大夫,曾助越王勾践灭吴复国,功成身退,泛游五湖;“参差”,长短、高低不齐的样子;“烟树”,云烟笼罩的树木;“五湖”,太湖及其相属的四个小湖。诗人心头浮动着对范蠡的怀念,无由相会,只见五湖方向,一片参差烟树而已。“见范蠡”,即诗人实现自己抱负的愿望,既感到失望悲观又不愿轻易放弃;“参差烟树”,写得既真切又朦胧,“参差”是真切的、“烟树”是朦胧的。整句诗像全笼在烟里雾里,亦真亦幻。诗人仿佛已经感觉到了晚唐王朝的风雨飘摇、朝不保夕,但又希望自己能像范蠡那样“挽狂澜于既倒 ,扶大厦之将倾”,这是何等苍凉又让人深深感动的抱负啊!全诗八句无一不是景,无一不是情;八句皆是眼前景,又皆非眼前景。明是风景,实是一层套一层的感慨:首联以大笔“六朝文物”起,配以小景“草连空”为佐证,接着以“天淡云闲”对比,又借“今古同”承上启下。于是颔联尽写人生(此人生非个人之人生)无奈之状,无限悲凉之际转而说景,最后落于遥想范蠡上。诗人将“六朝文物”、“天淡云闲”、“鸟去鸟来”、“人歌人哭”、“深秋雨”、“落日风”、“参差烟树”,真实的、虚构的、幻想的、古典的披着“眼前景”的模样一一入诗,但并未按由近及远的一般顺序去写,而是根据诗人的言外意安排。“山色”“水声”“参差烟树”以及“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的昏暗色,都给全诗笼罩了一层似明似暗、如真如幻的梦幻感,这一切都暗示了诗人的理想与现实的距离。这层朦胧是美丽的,也是不安的。杜牧的七言律诗,在其全部诗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仅数量多,而且在思想艺术上亦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吴乔围炉诗话云:“杜牧诗,唯绝句最多风调,其七言律亦极有佳致。”这就明确地指出其七律的成就仅次于绝句。这首诗语言清丽,主题沉重;情景交融,气魄壮伟,沉雄劲健而不失于木质枯直,有韵致而不流于柔弱无力。明朗、健爽与低回惆怅交互作用,体现出了杜牧诗歌的“拗峭”(杨慎后村诗话)的特色,表现出一种劲直峻峭、气力健举的气势,从而更增强了雄浑豪宕的意境。所以,清代薛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