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攻略.doc_第1页
药理学攻略.doc_第2页
药理学攻略.doc_第3页
药理学攻略.doc_第4页
药理学攻略.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学药理学考研复习不完全攻略-昌哥=一、准备有的放矢,谋定后动。前期充足的准备可以为后期复习进程减少很多麻烦,提高复习的效率。我们要准备的材料包括:指定教材、历年真题、相关复习资料、习题集、笔记本与其他参考书。指定教材。这是最重要的书,将伴随我们走完复习的全程。官方要求用的是李端主编的药理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和向继洲主编的药理学(第一版,科学出版社)。但我认为只拿其中一本作为主打即可。这本书一定要精读、细读,读明白,读透彻。可以毫不客气地说,三遍是最起码的要求。历年真题与考试大纲。华科药综的08-10年真题对外不公布,因为药综从07年开始改革,此时07年真题、指定教材及其配套习题集就成了唯一救命稻草。此外,有些名校或院所(如北大、清华、中山、中科大、中科院等)的真题做一下只有好处没坏处。 对于考试大纲,建议获取一份,复习重点也参考大纲,据我观察,这几年的大纲都没变过,前期先按往年的大纲参考好了。群里帖子有10年的回忆版,供大家参考。相关复习资料。我很少见过相关复习资料,药理的题要多找些题做作,就只考单选、简答题和问答题,可以往这些题方面倾斜。共享里也有些题,建议大家写下来参考。习题集。光看书和做真题远远不够,需要做一定量习题。建议使用与指定教材配套的习题集。有些相关复习资料中已经包含了大量习题,没必要再买习题集。笔记本。做笔记非常重要!越到复习后期,对笔记的依赖程度越高。其他参考书。药理学它需要依赖其他学科(解剖、生理、物理)的基础理论。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如果一些理论问题搞不明白,就要去查阅相关学科的教材,即使仅将相关章节泛读一遍,也会令你豁然开朗。=二、复习进程一般进行三轮复习,时间从7月到次年1月。根据不同情况可以走更多轮次或安排更多时间。但建议第一轮复习花的时间稍多一些,第三轮复习控制在一个月左右。第一轮复习:夯实基础,构建网络。十月份之前必须把教材看完至少一遍,并且做一定量习题。第二轮复习:大量做题,模拟训练。整合知识,做真题或者一些较难、较综合的习题。第三轮复习:最后冲刺,查漏补缺。以回顾基础知识为主,不再做太难的题目。在正式开始复习之前,有必要回顾近年真题,确定考试题型、大致范围和重点。再做一套带答案的试题,对自己的基础进行评估,根据自己的基础和试题的难度制定复习计划。最好看看药理学精品课程上的题目。留出两份带答案的试题(如果真题带答案更好),每轮复习结束后作为自测并评分。要重视网络的作用。像免费考研论坛、考研论坛、丁香园等网站(论坛)都有大量的药理学资料可供利用,还有许多高手聚集,是提高水平的好场所。1.第一轮复习:构建全面、清晰的知识网络药学药理学内容体系分为很多模块:外周神经药理、中枢神经药理、心血管药理、激素药理、抗生素药理等等,自己按照这些主线有机组织起来,在分各点一一击破,全面掌握。复习与上新课不同。上新课重在基础,复习重在串连整合。并且经过一、二年级的学习,基本知识都已经掌握,即使有所遗忘也能很快拣起。所以读书不要死抠,要先观大略,后抓细节。读书的具体策略是:(1)跟着指定教材走,每章以小标题为单位阅读。看到小标题时先回顾一下过去所学内容,如果没忘,对应的内容略读;如果已经忘记或者这部分内容基本没学过,那就细读,一字不漏;如果这部分内容不太重要,就略读。(2)读书的时候注意作提纲挈领式的读书笔记。总结该章节纲要即可,但是建议把要点、经典段落括起来进行背诵理解,用来对付简答题。(3)读完一个小标题后回顾。读完一节后回顾。根据心理学原理,单次学习的内容越少,学习与回顾的时间差越短,记忆效果越好。(4)读完一章后更要回顾。把一些相似药物的特点进行比较,区别共性和个性。读完书以后立马做题!就做教材章后习题以及配套习题集上的题目。相关复习资料上的题目可以现在做,也可以留给第二轮复习。这些题目形式往往与真题大相径庭,没关系,这是打基础的必需步骤。只有通过这个步骤,才能巩固知识,发现薄弱环节所在。做完题以后对照答案订正,每一道题都要分析错因:如果知识点没学透,回去再好好把把教材对应章节详细啃啃,假如教材写得也不详细,就把参考书翻出来查查。总能在某一本书上找到需要的内容。如果是因为粗心大意,那就好好反省。如果是题目本身太难,那就注意总结思路与解题技巧,把它抄到错题本上。这样一道题一道题地练下去,我们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就会越来越熟练了!单纯阅读一本药理学教材根本无法复习透彻,书读不懂往往不是考生个人的问题,而是教材编写问题。解决方法是在精读指定教材的基础上泛读其他参考书,指定教材上读不懂的问题就去查阅其他版本的药理学教材,或者解剖、生理的教材。只有通过其他参考书把指定教材内容吃透,才算真正复习好了药理化学。第一轮复习结束时,我们至少应该具有两个成果。(1)提纲挈领式的读书笔记。(2)错题本。留着它们,以后还有大用处!第一轮自测如果能拿到6075%的分数,就证明复习效果显著。既然效果显著,那就开始第二轮复习吧!2.第二轮复习:强调综合能力第二轮复习解决两个问题: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适应考试临场节奏。本轮复习需要速读教材和第一轮复习笔记,抓住每一章节要点。然后把同一章节内相似的知识点和相似的不同章节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区分相似与不同。最后整理成笔记。只有从相似中把握不同,从不同中把握相似,我们量的积累才会变成质的提高。可以试着做一些比较难、比较综合的试题,提高自己的能力。一般地,教材、习题集、历年真题集(尤其是名校的)、相关复习资料中都会有此类题目,不过它们散碎分布,需要自己寻找总结。这时,自己要总结药理学出题的风格和重点,做到心中有数。可以与同学、上网讨论,做一道这样的题,就能有一步提高。外校真题在本轮复习派上了用场,开始做吧!找到一些与华科的题型相似的题目,确定药理学是上午考,然后专在上午做真题,每次掐准秒表,在规定时间内把一份试卷做完,再按照参考答案评分,看自己能得多少分。如果没有参考答案,那就针对自己没把握的试题查阅教材,对于错题的处理同第一轮复习。第二轮复习结束后,解题的能力会有极大提高,自测分数不会比第一轮低,信心只会比第一轮更充足!如果第一轮没计划背诵时,第二轮就要开始背诵了,经常抽固定时间去背诵,坚持背诵,不要放弃!第一轮要全面背诵,以课本为基础,按照大纲里的范围背诵。背诵时要掌握一些技巧,不要死记硬背,这样才能得心应手!有些记忆技巧,我附在后面供参考。3.第三轮复习:回顾与总结第三轮复习就不要再做大量试题。本轮复习的任务是:查漏补缺。阅读第一、二轮复习时写下的读书笔记,再次强化巩固知识网络,尽力回顾每一个知识点,包括它的内涵与外延、常考题型、考试中的常用技巧。回顾试题。回顾错题本和每一张真题试卷。确保85%以上的题目已经掌握,下次不再做错。确保已经适应了试卷结构和考试时间,能够把握做题节奏,在规定时间内得到最高的分数。回顾对比。找出07年的题目,按照其题型特点来进一步复习。这个时候也可以做一些真题练练手,但不必过分纠缠于难题和分数,更不要因为一两道题做不出来而懊恼。因为这时离上考场还有一步之遥,而许多竞争对手往往就是这一步没有跨出去,最终倒在了考场之前。走到这里不容易,所以一定要坚持!考试前夜再回顾一下读书笔记,尽可能地把知识点回忆起来。在后一轮复习或中间复习期时,就可以拿出人卫出版的药理学图解表,看看,我个人觉得没有有机和分析的图解表好,也参考参考。后期时,我就背诵的图解表。=三、不同题型的复习策略与解答技巧不同的题型对教材文本的考查各有侧重,我们的复习策略和解答技巧也有不同。在复习正式开始之前就应该先了解试卷结构:有什么题型、顺序如何、每种题型的题量和分值。然后复习过程中要根据题型选择合适的读书策略,考场上要根据题型选择合适的应对技巧。一份试卷往往包含多种题型,就要把不同的策略和技巧结合起来。笔者就结合常见题型谈一谈这个问题。1. 单选选择题这种题型喜欢考查教材的细节。多总结、多做题! 2.简答题、论述题这种题型也喜欢考教材原文,但是强调大意。简答题只需答出要点,稍微展开即可。论述题则相当于一篇小文章,有要点、有展开、有结论。在复习过程中,要掌握尽可能多的专业术语甚至教材原文,理解教材大意。解答时用自己的语言组织专业术语把教材大意表达出来即可,必要的时候可以直接默写教材原文。题目无非就是客观内容,注意好微观和宏观内容的侧重及衔接。邓姐在共享里上传的药理学题目可以参考,往年都会有涉及。=四、结语药理学不难,药理学的复习不难。正如古人所说,狭路相逢勇者胜,那么,即将或已经踏上考研征途的朋友们,让我们全力以赴,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药理学学的考研复习,信心满满地走向考场吧!最后,祝每一位考研斗士复习顺利、金榜题名!附:药理记忆方法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间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科学,是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医学基础学科。涉及的学科广内容抽象复杂,学生普遍反映难学难记。现代心理学家认为,只有经过编码的信息才能记住。德国著名诗人歌德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道理在于一个人对所要记忆的内容有深厚兴趣时,大脑皮层会产生优势中心,记忆就会更加主动积极1。借助语言的某些特点,如语义、发音、字形等,对当前输入的某些信息进行编码,组成有音韵、有节律的口诀使它成为可以存贮的东西。口诀这个词在英语里是“tips”解释为 “a piece of secret information given confidentially in an attempt to be helpful”。口诀简洁明快,顺口押韵,可将零碎的内容有条理的归纳起来,消除机械记忆的苦涩与艰辛,形象生动,便于记忆。我教研室教师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总结部分记忆口诀如下。1 概括归纳记忆教师在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教材的内在联系和外在联系,依据材料的内在联系所进行的意义识记要比依靠材料外在联系所进行的机械识记更迅速、持久。把材料概括总结,再进行记忆,容易记住和保持。1.1 药物代谢动力学中,离子障现象的特点“酸酸少易,酸碱多难”。解释为:“酸酸少易”-弱酸性药物在酸性体液中解离少,容易透过细胞膜;“酸碱多难”- 弱酸性药物在碱性体液中解离多,则很难透过细胞膜。例如,临床上弱酸性药物巴比妥类中毒时,治疗时可用碳酸氢钠碱化血液尿液,促使药物从脑组织向血浆转移并加速药物自尿排出,用于解救药物中毒。1.2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中,胆碱能神经兴奋效应:抑制心血管,兴奋平滑肌,缩瞳睫痉挛,促进腺分泌,皆符合此规律,唯有括约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时:兴奋心血管,抑制平滑肌,散瞳睫松弛,腺体泌稠液,皆符合此规律,肝冠骨括异(肝脏、冠脉、骨骼肌的血管和括约肌表现不同)。1.3 难逆性抗胆碱酯酶抑制药-有机磷酸酯类中毒表现:大汗淋漓肌震颤,瞳孔缩小呼吸难,胆碱酯酶七五三。解释前者为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临床表现,“胆碱酯酶七五三”-根据全血胆碱酯酶活性判断中毒程度。70%以下为轻度中毒,50%以下为中度中毒,30%以下为重度中毒。1.4 抗精神病药氯丙嗪的特点:“三个受体四通路,三大系统有作用。锥体外系反应多,人工冬眠精神病。”解释为:“三个受体四通路”-三受体指DA、及M受体。四通路指中脑-边缘系统,中脑-皮质通路,黑质-纹状体通路,结节-漏斗通路,“三大系统有作用”-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植物系统。“锥体外系反应多”-帕金森综合征,静止震颤,急性肌张力障碍,迟发性运动障碍。“人工冬眠精神病”-是临床应用。2 数字总结记忆高等教育学认为,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是有目的、有系统、高效率地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知识。利用数字的特点,把复杂的内容形象化、整体化,使其简捷易懂,便于记忆。2.1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见图1)的特点是“一二三四”。解释为:“一”-一个峰浓度,“二”-两个支(上升支和下降支),“三”-三个浓度域(无效浓度域、有效浓度域即治疗范围和中毒浓度域),“四”-四个时间(潜伏期、高峰时间,持续期,残留期)。图1 非静脉一次给药时的时量曲线(略)2.2 镇痛药吗啡的特点“三镇一抑制一兴奋一缩瞳”。解释为:“三镇”-镇痛,镇静,镇咳。“抑制”-抑制呼吸。“兴奋”-兴奋平滑肌。“缩瞳”-中毒时表现为针尖样瞳孔2。2.3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一进、一退、六诱发,突然停药病复发”。解释为:“一进”-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一退”-药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症,“六诱发”-感染、消化性溃疡、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精神失常等,“突然停药病复发”-停药反应,反跳现象。2.4 -内酰胺类抗生素中青霉素的特点:“一低二高三不”,解释为:“一低”-低毒,“二高”-高效、过敏反应发生率高,“三不”-不耐酸、不耐酶、不广谱3。3 谐音联想记忆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一个事实,在心中越是与其他大量事实发生联想,就越能很好的记住,留在心中。结合语言的音韵和节律的特点,对记忆材料进行编码。将枯燥难记的内容,改变成相同或相近的读音。当需要再现记忆时,形象的语言便可使大脑立即联想起于谐音相对的字符。3.1 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是广义的,包括许多概念,如副反应、毒性反应等。如何记忆?总结为一句话,如 “服毒后药变质”。解释为:“服”-副反应,“毒”-毒性反应,“后”-后遗效应,“药”-停药反应,“变”-变态反应,“质”-特异质反应。3.2 局部麻醉药利多卡因的特点概括为“快点抢救,全能麻醉药”,解释为:“快”-起效快,“点”-安全范围大,“抢”-穿透力强,“救”-作用持久。3.3 解热镇痛抗炎药中阿司匹林不良反应利用谐音总结为一句话“姨为您扬名”。解释为:“姨”-瑞夷综合征,“为”-胃肠道反应,“您”-凝血障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